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十年代以来,东山岛周围相继兴建了国营和社队联营的盐场十多个,共有晒盐面积近2.27万亩,一般年总产盐量200万担,产值300多万元,平均每亩创值132元。但现有五千亩左右盐田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盐产量只有正常盐田的30~40%,每亩年平均创值30~40元,  相似文献   

2.
鱼种不足,是发展淡水养殖的一大困难。根据我县和我场的经验,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走国队联营生产鱼种之路。我场是1964年创办的,建场十多年陆续建成亲鱼塘10亩,鱼种塘37亩。由于钟山县地处石山地区,鱼塘渗漏性很大,加以水利冬修,有三个月缺水,能保水过冬的只有10亩亲鱼塘和6亩鱼种塘,其余31亩鱼种塘一年放养鱼苗  相似文献   

3.
池塘面积不限,最好在10亩以上,百亩以下,水深1.8m以上。外堆圩坚固不渗漏,高于历史最高水位0.5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并分开,通电和水陆交通便利。每只池配备1~2t水泥船1条,抽水机泵1~2台套,运输船1条,有条件的每5~8亩水面配套3千瓦增氧机1台,自动投饵机1台。  相似文献   

4.
池塘泥鳅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泥鳅养殖技术农家池塘高密度精养泥鳅效益显著,一般1─1.5亩水面,即可收入6000—9000元。其特点是:占地少、投资小、收益大.1.选址建池池塘应方向朝阳,水源可靠,环境洁净,管理方便。池子土质要好,不渗漏,因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和有淤泥的...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渤海,拥有十几万亩水库及沉沙池。为了解决其所需放养的鱼种,探索盐碱地培育淡水鱼种技术,我们于2001年在广南水库旁的300亩盐碱地进行池塘培育花、白鲢、草鱼鱼种的高产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池塘条件及盐度情况300亩共分25个池塘,最大的21亩,最小的为7亩,池深2.5米,底部平坦、不渗漏,9个池塘内无水,16个池塘内水深在0.6~1.2米之间;其水盐度在5‰~14‰之间。养殖水源来自广南水库,其盐度为0.8‰~1.1‰,由进水渠送到每个塘口。二、清塘、施肥5月份将池水抽…  相似文献   

6.
1.池塘条件 试验池一只,面积为3.4亩,池深为1.8米,池底为泥质,淤泥厚10厘米,池底平坦,坡比1:2.5,进排水较方便,水质无污染,不渗漏。配有2.2千瓦的潜水泵1台,进水口用40目的过滤网过滤,排水口安装密眼网。  相似文献   

7.
在池塘中单养鳜鱼 (翘嘴鳜 ),经 6个月的科学饲养管理,亩鱼池可产商品鳜鱼 250kg以上,亩毛利可超 3400元。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1池塘条件  面积以 2~ 8亩为宜,常年水位 2米左右,池塘不渗漏,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底淤泥较少。每池配备一台增氧机或水泵。 2准备工作   鳜鱼夏花下塘前必须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清除野杂鱼类和其它敌害生物。鳜鱼夏花下塘前半个月左右每亩用 150kg生石灰干法清塘, 2天注水 50厘米,注水时进水口用密目网片过滤。由于鳜鱼终生以活鱼为饵,因此必须解决好鳜鱼的活口饵料,我们采取收…  相似文献   

8.
<正>为探索安徽省引进养殖合方鲫2号的可行性,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于2022年4月12日从湖南引进合方鲫2号毛仔200万尾,进行池塘一龄鱼种培育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鱼苗培育(1)池塘准备。选择1口池塘,面积6亩,水深2.5米,塘埂结实,池底不渗漏,进排水方便,安装1台1.5千瓦的变频式叶轮增氧机。鱼苗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100千克/亩干塘消毒。消毒后2~3天注入经60~80目筛绢过滤的新水40~50厘米,亩施发酵3天的菜粕30千克,分散堆放在池塘四周池水淹没处。  相似文献   

9.
因水制宜养白鲳 废小坑塘出效益在我的承包地中,有一面积为0.48亩的小坑塘,不但水很浅,灌满了也只有1米深,而且极易渗漏,水源也单纯依靠稻田灌溉,冬春两季经常干涸,老荒着觉得可惜。94年春,试养一百余尾常规鱼,可是由于塘大小太残,水源亦不方便,夏秋季...  相似文献   

10.
一、养殖场 地海茂良种公司白沙养殖基地16口半精养池(渗漏较大),有中间排污,每个池4台氧机,面积70亩,全海水,无沙滤,没淡水。二、苗种放养及管理 1、清池肥水3月12日清塘完毕,全池遍撒石灰50-80kg/亩,进水30cm,用方元底宝1kg/亩消毒.  相似文献   

11.
夏季天气炎热,水温高,鱼类生长旺盛;同时也是鱼病的多发季节,主要流行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给养殖生产带来很大危害。为了防止这些鱼病的发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调节水质1.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随着蒸发和渗漏,及时补注新水,一般每10天注水1次,每次10~15厘米。2.每隔20~25天施生石灰一次,用量为20~25千克/亩,溶水后全池泼洒。以调节池水pH值在7.5~8.5间,沉淀水中有机物,降低池水有机物耗氧量,促进浮游植物生长。3.根据设计产量,每5~10亩水面配备一台叶轮式增氧机,…  相似文献   

12.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是一种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优质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笔者对池塘投喂颗粒饲料主养团头鲂进行了技术探索,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10亩,水深2米左右,长方形,不渗漏,池底平坦,淤泥厚20厘米左右。水源充足无污染。每5~10亩水面配3千瓦增氧机一台,每口池塘配投饵机一台。注排水设备和生产工具齐全完好。二、放养前的准备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让池底冰冻日晒,杀死病原菌。然后挖出过多淤泥,修补堤埂,填好漏洞,整平池底。鱼种放养前10~15…  相似文献   

13.
黄鳝的人繁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塘3口,其中亲鳝培育池1口,为水泥护坡结构,面积8亩,池塘淤泥厚度20厘米,产卵池为新开挖池塘2口,面积分别为6亩、5亩,池埂铺垫塑料薄膜防止渗漏,产卵池在繁殖前进行修整、除杂、消毒,放入过滤新水1.5米深度。2.网箱设施60目聚乙烯网片人工缝制:亲鳝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我们在姜堰市淤溪镇马庄渔场分别进行了长江水系青虾(简称长江青虾)和里下河水系青虾(简称里下河青虾)的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为两口,长江青虾池设为A池,3.3亩;里下河青虾池设为B池,3.5亩;池深均为1.5米,池底为泥质,淤泥厚20厘米,较平坦,坡比为1∶2.5,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不渗漏,并配有2.2千瓦的潜水泵1台,进水口用40目和60目双层过滤网过滤,排水口安装密眼网以防青虾外逃。放养前10天用安宜清塘剂1千克/亩直接洒入水中进行清…  相似文献   

15.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与消毒池塘于2004年10月用挖掘机挖好,共4口,长方形,东西走向,每口池塘3.5亩,总面积14亩,池深2.5米,可蓄水深2.0米。进排水方便,每口池塘配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水源为山垅水长距离引入。池塘经人工处理保水性能较好,无明显渗漏现象发生,其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海鲈也称七星鲈,是河口型的广盐性鱼类。2004年,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海鲈养殖面积达10200亩,有较多的农民为追求高产而忽略了健康养殖,结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总结了开展海鲈高产高效健康养殖的一些具体措施,仅供同行参考。一、养殖条件1.池塘条件面积分别为5亩-12亩,水深1.7m-2.5m,具备三通(通水、通电、通路)条件,配备有增氧机,池塘淤泥10cm-20cm,塘基牢固而不渗漏。  相似文献   

17.
正越冬期管理是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做好这一时期的鱼种养殖管理,对于下一年水产养殖顺利进行有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整个越冬期间必须尊重科学、依靠技术,以水为基础,以氧为前提,创造满足鱼类越冬所需的环境条件,确保鱼类安全越冬。1越冬的水域条件越冬池背风向阳,靠近电源,交通方便;不渗漏或轻微渗漏,水源充足,注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越冬期间冰下水深1.5-2m。2越冬前的准备2.1越冬池的清整消毒越冬前排干池水,清除杂草,杂物、淤泥,晾晒池底。用生石灰100-150kg∕亩,用水化开,全池泼洒。如带水用生石灰150-250kg∕亩。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江苏省泗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分别在半城、城头、龙集三个乡镇推广蟹池套养异育银鲫技术应用,共推广养殖水面1000亩。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科学管理,当年起捕商品蟹67506kg,异育银鲫33811kg,河蟹平均亩产量67.5kg,异育银卿平均亩产量33.8kg,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具体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推广试验池均为土池,塘口平均面积15亩左右,水深0.8-1.5米,淤泥少,不渗漏,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灌排水方便。 2.鱼苗培育 鱼苗培育池计…  相似文献   

19.
朱雷阳 《科学养鱼》2002,(10):37-37
江阴市水产指导站联合西石桥镇的河蟹养殖户,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探索,实践完善,找到了单位面积河蟹养殖产量和规格的结合点,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1年,试验塘口平均亩产河蟹66千克,平均规格达到160克以上,平均亩效益达3500元,现将试验过程及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本试验池塘2只,面积各为22亩,池塘东西走向,长方形,坡比1∶2.5,池底平坦,池塘水深最高可保持在1.6米,不渗漏,保水性能好。塘口环境安静,远离村庄和公路,塘口进排水渠分开,排灌方便。水源为外河无污染水,水质清…  相似文献   

20.
1999-2000年我们在面积22亩的池塘中进行以罗氏沼虾为主、虾鱼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试验过程及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材料 1.池塘条件 本试验池面积为22亩,东西走向,长方形,不渗漏,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水源为外河无污染水,水质清新,水草丰富,水深保持1.2米,池底淤泥厚20厘米左右。 2.清塘消毒 放苗前10天,用清塘宁干池清塘。并用漂白粉10毫克/升消毒,加水1米。 3.池中设置隐蔽物 放苗前1天,向池中放置隐蔽物,以供虾栖息藏身,减少虾之间的相互争斗、残食,利于脱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