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新品种丹玉29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日尊  赵文媛 《玉米科学》2003,11(Z1):089-090
丹玉29(丹63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1995年选育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2001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在辽宁、吉林春播生育期122 d(出苗至成熟),比对照种本育9晚熟2 d左右.本文旨在说明丹玉29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便于农民朋友选择适宜的品种,使良种良法相配套,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杨辉  景希强  王亮  陈忠  李方明 《杂粮作物》2003,23(5):255-256
丹玉28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DS01为母本,以外引系M6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属中熟品种,1996--1999年在各级试验中表现了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出籽率高、活秆成熟、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一般产量9450kg/hm^2比对照本育九号增产8%以上。适合在辽宁中、北部及吉林等省种植丹玉13号、丹玉15号、本育九号的地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3.
丹玉29号(丹63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988为母本,以丹5026为父本组配而成,2001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在辽宁、吉林春播生育期122d,比对照种本育9号晚熟2d左右,在河南、河北及安徽一带90d左右,可作为夏播品种。适宜吉林、黑龙江、辽宁种植本育9号、吉单159号、四单19号等品种的地区春播,亦适合山东、河南地区夏播。  相似文献   

4.
关国志 《杂粮作物》2002,22(6):324-325
玉米单交种丹玉27号(丹638)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1994年以丹1324 2为母本,丹5026为父本组配而成。2000年7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丹玉27号;在2002年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该品种为中熟品种,需要≥10℃积温2490℃·d,在辽宁、内蒙古、吉林生育期115~120d,在河南、河北及安徽一带生育期85~90d,产量平均比对照种本育九号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丹1324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NN14B^ht2为母本,Mo17为父本于1986年组配,经与Mo17及其变异株回交选育而成,后转入“C”型胞质雄性不育基因。以该系为母本组配的杂交种丹玉18号、丹玉22号、丹玉27号。丹玉27号在生产上每年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丹玉27号特别适合于辽宁的香瓜下茬以及山东、河南的小麦下茬。生产上丹1324的繁育体系为:第一年,将原原种丹1324A、B等行种植在原种混系繁殖田,A、B单收、单放。第二年,A、B等量混合扩繁原种一代,混合收获;第三年,用原种一代扩繁种配制杂交种。不可越代繁殖,亲本扩繁不能超过2代,否则不育株率将增加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丹玉89号(丹6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自选系丹663为母本,自选系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89号2005至200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83.9 kg/667 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4.0%,居参试组合第2位;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6.96/667 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7.5%,居全部参试组合第9位。具有抗病性强、高产、适应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丹玉405号(丹467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冬在海南岛以丹299为母本,丹M9-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405号2007-2008年参加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13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产量10 585.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4.7%;2008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950.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3.0%。具有抗病性强、高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丹玉89号(丹6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自选系丹663为母本,自选系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89号2005~200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258.5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4.0%,居参试组合第2位;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849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7.5%,居全部参试组合第9位。具有抗病性强、高产、适应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丹玉98号(丹68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丹962为母本,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98号2005~2006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574.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9.2%;2006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247.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5.0%,具有抗病性强、稳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6]290号。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育成的辽单系列、丹玉系列、沈单系列和铁单系列玉米杂交种在农业生产发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后辽宁省的玉米育重点是:建立玉米育种中心,完善杂交种生产经销体系、建立、健全品种鉴评制度和种子质量管理制度重视种质资源的积累,加强基础研究,利用多种育种方法选育出高产、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