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叶猴(Presbytis froncoisi)是我国的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南部、贵州中部及重庆南部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地区。喜活动、跳跃能力强,主食树叶、野果等。近年来对黑叶猴的疾病(包括肾病)有了一些相关的报道,但有关老年性肾病方面的疾病报道不多。南宁市动物园饲养黑叶猴已有30年的历史,期间对黑叶猴的肾性疾病作了一些记录,尤其是对近年所发生的老年性肾病作了详细的调查,根据流行病学对其病因总结分析如下。1笼养生存状况1.1饲养空间南宁市动物园共有3个黑叶猴的饲养区,分别为:繁殖场、猴馆及黑叶猴馆。繁殖场及猴馆为20世纪70…  相似文献   

2.
正黑叶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族、叶猴族,是国家一级保护珍稀灵长类动物,野生黑叶猴分布地域狭小,数量很少,仅产于广西、贵州。为了了解黑叶猴对圈养环境的适应性,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在广西南宁市动物园旧疣猴馆观察记录了圈养亚成体黑叶猴在采食、饮水、休息、修饰、运动等方面的习性。该群体黑叶猴的生活环境分为运  相似文献   

3.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生态及数量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叶猴(Preslytis francoisi)是珍贵稀有的灵长类动物,是我国仅分布在广西和贵州,属国家一级保护对象。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物种,贵州省已在水城特区的野钟和沿河县的麻阳河建立了两处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对于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的黑叶猴,笔者曾先后于1986年10月至11月和1987年9月进行了初步调查。在此基础上,1988年7月20日至8月12日,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期间,又分别对几个猴群进行了跟踪观察,并对该保护区范围内黑叶猴的种群数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一、栖息环境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沿河县西北部锯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夏,贵州省某动物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4只均出现流涎、喘气、消瘦、被毛脱落、全身无力等症状,其中2只发病1 d后死亡。该黑叶猴没有接种过任何疫苗。为弄清病因,于是送检发病死亡黑叶猴1只及发病猴血液2份到我校物动物医院进行确诊。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黑叶猴为支原体感染、链球菌及结核分支杆菌混合感染引起死亡。现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黑叶猴发病前身体消瘦,被毛脱落、粗乱,发病  相似文献   

5.
正黑叶猴(Presby tis francoisi)属猴科疣猴亚科叶猴属,是国际《红皮书》中E级濒危珍稀灵长类动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1])。我园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饲养黑叶猴,近几年我园老龄黑叶猴群体仍为主要繁殖组,目前黑叶猴最高繁殖年限可达26岁以上。阴道脱垂是指阴道壁的部分或全部突出于阴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研究黑叶猴的遗传多样性,更好地保护黑叶猴遗传资源,试验采用特异性PCR扩增黑叶猴线粒体DNA D-Loop全序列,并分析其结构组成和系统进化关系的方法。结果表明:黑叶猴的mtDNA D-Loop全长1 090 bp,包含1个中央保守区(CD)、2个扩展终止结合序列区(ETAS1/2)和3个保守序列盒(CSB1/2/3);以D-Loop构建的灵长类动物亲缘进化树符合种群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侯德江 《野生动物》2005,26(4):34-34
2005年1月16日,作者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中国项目组与贵州省林业厅对贵州黑叶猴保护现状和黑叶猴种群数量调查后认为:麻阳河自  相似文献   

8.
《山东饲料》2013,(10):23
订单式科普活动,是泰安市科协为落实市文明委《关于开展"菜单式"志愿服务"情暖万家三个一"活动实施方案》而实施的《泰安市"百会千场"科普天使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一部分,是市科协强化科普服务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泰安市科协组织市老科协、市科技咨询中心等学会组织紧扣广大群众需求,积极开展订单式科普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种植、养殖、家庭理财、儿童心理教育、健康保健等20个方面100余项科普菜单。利用"订单式"科普形式,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科普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又名乌猿,属灵长目,猴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东北部,以及越南北部[2]。黑叶猴身体瘦长,全身毛色乌黑,生性胆小,容易受惊吓,是一种比较脆弱的猴类[3],在野外以家族群居,属人工较难饲养的动物。黑叶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还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圈养黑叶猴繁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叶猴(Presbyisfrancoisi)在中国仅分布在广西和贵州的狭窄地区,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所于1973年3月开始饲养1977年3月首次繁殖成功[1]。18年来共繁殖了149只(流产、早产除外),育成仔猴114只(♂54、♀60)成活率达76%;。现己在梧州市建立了黑叫猴繁殖中心饲养有80多只黑叶猴。我们系统地观察了圈养条件下黑叶猴的繁殖行为,现将结果总结如下:性周期与发情在圈养条件下,黑叶猴性成熟年龄为:雌性3.96±0.53岁,雄性5.48±0.38岁,母猴发情高潮维持2,57±0.68天,发情周期为22.5±7.93天.黑叶猴的月经初潮在2岁9月龄,但经血多不…  相似文献   

11.
对北京动物园饲养的黑叶猴(5,♀8)和白头叶猴(♀4)32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按种类、性别分组统计,对雌性黑叶猴与雄性黑叶猴之间及雌性白头叶猴与雌性黑叶猴之间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雄性黑叶猴RBC、Hb、Hct显著高于雌性黑叶猴,而Glu、TG和α1-球蛋白低;雌性白头叶猴仅单核细胞显著低于雌性黑叶猴,其他项目差异不显著;2只亚成年(4岁和3.5岁)雌性黑叶猴的血清ALP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成年猴。与滇金丝猴的RBC、雄性滇金丝猴的Hb、N、ALT比较,黑叶猴对应的值低,而L、AST、ALP则偏高;恒河猴参考值中,多项参数与黑叶猴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RBC、Hct、N、K、P、TG、ALT、AST、A/G低于黑叶猴,而L、G则高于黑叶猴。  相似文献   

12.
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是一种较珍贵的猴类,在野外以新鲜的树叶、水果为主食,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因树叶供应有限,以水果、蔬菜为主.重庆动物园所给树叶以女贞叶为主,在树叶较充足的夏季,亦给桑叶、构叶等;饲喂时常以树枝的形式投给,黑叶猴亦喜吃树皮,这种饲喂方式常易导致叶猴类动物肠梗阻.该园今年发生2例,一只成年雌性黑叶猴于2001年5月22日突然死亡,另一只与之同舍的成年雄性黑叶猴于6月10日出现临床症状,采用中药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13.
<正>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又名乌猿,属灵长目、猴科,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及越南、老挝等局部地区~([1]),地处北纬17~20°,东经104~107°之间,夏秋季节气温较高的亚热带阔叶林多灌木和有岩石的山上~([2])。黑叶猴已被认为是灵长类中较难饲养的动物~([3])。大连森林动物园原饲养1只雌性黑叶猴,后  相似文献   

14.
刘冠兰 《野生动物》2002,23(3):40-40
麻阳河黑叶猴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鸟江山峡西侧,是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黑叶猴。黑叶猴在国内仅分布于贵州和广西。在麻阳河保护区内,就分布67群,“630只黑叶猴,占贵州分布总量的60%。 走进麻阳河,区内海拔800米以上地势开阔,以下则多为峡谷。区内有两条乌江支流麻阳河和洪渡河。护林员领我们走进两河箱状河谷,山峰与河谷落差达600至1000米。人行其中,上下得四肢着地,才能艰难爬行;否则,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深谷。人虽难进,却是黑叶猴常年栖息、繁衍的理想乐园…  相似文献   

15.
黑叶猴的人工饲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人工饲养环境下黑叶猴繁殖生态的观察,掌握了黑叶猴的发情、交配、怀孕、分娩以及仔猴生长发育的基本情况.对黑叶猴适应南京地区生态环境,并能不断的繁衍后代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及影响活动时间节律的因素,从2017年4月份至2018年3月份,采用瞬时扫描(5 min)法对都匀市西山公园笼养黑叶猴(1雄,2雌)进行了行为观察。结果表明:雄性个体全年平均日活动时间分配情况为休息72.5%、摄食12.3%、移动5.4%、乞食5.3%、玩耍3.4%、梳理0.6%,其他0.5%;雌性个体全年平均日活动时间分配情况为休息67.3%、摄食11.5%、乞食6.7%、玩耍6.4%、梳理4.8%、移动1.8%,其他1.5%。雄雌性别间移动和梳理行为在不同季节中差异显著(P0.05),并且黑叶猴具有明显的日活动时间节律性。通常上午出现摄食及移动高峰,中午长时间休息,下午出现明显的移动、玩耍及乞食高峰。下午乞食高峰的出现与游客数量较多有关。不同性别间移动、梳理及玩耍行为的日活动时间节律差异显著(P0.05)。各季节间雄性个体的移动及乞食行为时间节律差异显著(P0.05),雌性个体的玩耍行为时间节律差异显著(P0.05)。说明笼养黑叶猴活动时间节律受人为(游客投食)、性别及季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人工饲养环境下黑叶猴繁殖生态的观察,掌握了黑叶猴的发情、交配、怀孕、分娩以及仔猴生长发育的基本情况。对黑叶猴适应南京地区生态环境,并能不断的繁衍后代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20,(2):125-128
以济南动物园人工饲养黑叶猴种群为研究对象,从黑叶猴的雌雄区别、配对模式、发情、交配、妊娠、分娩、育幼等繁殖各个环节入手,对其繁殖技术和幼猴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黑叶猴雌雄最明显区别为雌性会阴区至腹股沟内侧有一大块白斑;黑叶猴实行单配偶或一雄多雌的配对模式;在中国北方地区,黑叶猴主要在气候温暖的5—10月发情交配,11月至次年4月产仔。母猴自然育仔生殖周期为15~22个月,多为18~20个月,怀孕期约6个月;黑叶猴的哺乳、育幼任务基本由母亲承担,幼仔到1岁时基本能独立生活,雌性4岁、雄性5岁,基本达到性成熟,体型和成体相近;黑叶猴幼仔出生体重约500 g,全身基本为金黄色,有的个体毛色偏黑色,6月龄时体毛基本变为黑色,两侧白颊在2月龄时已基本长成,色偏黄,1岁时基本变为白色。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心作为青少年的非正规科普教育场所,其非正规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利用科技场馆的科普资源,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向公众宣传科普知识。通过整合科学场馆内的展教、实验、培训以及活动等教育资源,科学中心依托"科技馆进校园"、"进社会"活动,以自我探索发现科学为主要形式,开展科普"走出去"的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20.
吴杰 《山东饲料》2013,(30):6+2
听省市十大名医现场咨询指导,看保护生态环境专题展和"一山一水一圣人"主题机器人等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学环保、气象、地震和家庭生活等科普知识,体验省科技馆流动4D影院、环保监测车、科普大篷车、施尔明医院慈善爱心防盲手术车等,现场科普宣传展示活动丰富多彩;走进科技馆科学殿堂,参观山东建筑大学等驻济高校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普展厅,感受环保、能源领域的前沿科技,就"保护生态环境、你我共同行动"热点话题互动讨论等相关科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