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详细介绍了缀叶丛螟为害薄壳山核桃的发生规律、各虫态的发展历期、形态特征,并对该害虫的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详尽描述,以期为皖北地区缀叶丛螟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2.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实施中,阜阳市颍东区大力推广美国薄壳山核桃,被安徽省林业局划定为皖北美国薄壳山核桃基地。截至目前,阜阳市颍东区栽植面积达到378.67hm2,并带动林下经济的发展。总结其栽培技术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美国山核桃容器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又名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原产美国和墨西哥,是世界著名的高档油料干果树种[1]。美国山核桃主根深长,侧根不发达,根系受损后恢复较慢,加之云南又是干湿季分明的地区,造林后大部分地区无法保证足够的定根水和栽后补水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薄壳山核桃发展势头强劲,尤以安徽发展最为迅速,阜阳地区是其中之一。经过我站连续8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和对其他省份、地市的引种结果情况了解,初步得出适宜阜阳地区发展的品种,并针对阜阳地区薄壳山核桃的发展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核桃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是临安区两昌(昌化、昌北)地区林农的“民生树”。为推动山核桃产业稳产、优质、高效发展,临安区近年来对山核桃林实施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治理,规模化发展、生态化经营,推行全区统一开采日、“自然落果+张网”采收、禁用除草剂、跨省天气联防、花期降水指数保险、旱期人工增雨等科技创新破难,推动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以山核桃为主导的全产业链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  相似文献   

6.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与木本油料植物之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万载县引种栽培薄壳山核桃10余年,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发展相较于江苏与安徽等发达地区严重滞后。通过分析万载县薄壳山核桃引种历史、合作的科研成果及技术应用现状,阐明当前产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以期为后续万载县薄壳山核桃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省临安市昌北地区,山核桃树被称为摇钱树。岛石镇是该市山核桃主产区之一,山核桃年产量达3 000多吨,占全市总量近1/3。而山核桃鲜果采收后,外面的一层蒲壳经机器剥离后便被丢弃在溪边路边,影响村庄整洁,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山核桃蒲与干子的重量之比大约是4∶1或者5∶1,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山核桃属种间嫁接亲和性进行探讨分析,为嫁接砧穗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核桃、薄壳山核桃、湖南山核桃2 a(年)生实生苗为砧木,分别与山核桃、薄壳山核桃、湖南山核桃当年生优良穗条嫁接,形成9个砧穗组合,通过萌芽率、成活率、生长指标、光响应曲线和荧光参数等指标综合评价嫁接亲和性。【结果】(1)以湖南山核桃和薄壳山核桃为砧木时,接穗萌芽率最高,分别为80.26%和78.52%,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嫁接山核桃萌芽率提高了12%。(2)从嫁接苗的生长量来看,薄壳山核桃不宜嫁接在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砧木上;而当以薄壳山核桃为砧木时,能促进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的生长;湖南山核桃为砧木,能促进山核桃接穗粗度增加。(3)从光合指标来看,以薄壳山核桃为砧木的Amax显著高于以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苗木。LSP以薄壳山核桃为砧木时最高,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在相同光照条件下,LSP较高的叶片不易光抑制,湖南山核桃嫁接在山核桃上能增强叶片的LSP,增强其抗光抑制能力。(4)薄壳山核桃为砧木、薄壳山核桃为接穗的嫁接苗栅栏组织最厚(145.665μm),植物利用光能的效率最高,也相应的使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接穗的嫁接苗栅栏组织变厚。【结论】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亲和性良好,以薄壳山核桃为砧木分别嫁接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亲和性好,但分别以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为砧木嫁接薄壳山核桃的亲和性差。  相似文献   

9.
天目山区山核桃生产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共有18个种,其中经济栽培价值较高的仅有原产北美的长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和我国的山核桃(昌化山核桃).我国山核桃主产于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临安市和淳安县是山核桃主产区,两县市山核桃面积和产量合计约占全国总面积和总产量的70%.过去,由于对干果生产重视不够,单产低、规模小、效益差的问题在天目山区乃致全国山核桃生产中均表现得较为突出.根据临安市和淳安县山核桃生产现状,分析当前山核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促进当地山核桃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薄壳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美国山核桃,为核桃科山核桃属镊合芽鳞山核桃组植物,是木本食用油料、绿化及用材兼用树种,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薄壳山核桃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发展前景广阔,中国食用薄壳山核桃基本依赖进口,运输时间长,无法鲜食。自引种以来,中国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整体存在发展慢、结实晚、产量低的问题。而且目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化育苗生产技术,各地苗木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笔者对薄壳山核桃砧木品种绍兴进行了种子无纺布袋育苗试验,效果较好,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种子快速育苗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皖北地区春茬胡萝卜从播种到采收已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配套较为完善合理,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实现了轻简化栽培,平均每667 m~2增收2 000~4 000元。皖北地区的萧县孙圩子乡及其周边地区为黄泛冲击平原,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以砂土、沙壤土为主,适宜种植根茎类蔬菜。该地区胡萝卜种植历史悠久,据清嘉庆(1814年)《萧县志》记载,  相似文献   

12.
临安是中国山核桃之乡,山核桃种植面积达2.67万hm2,占全国山核桃总面积的40%以上,其中投产面积为2万hm2,山核桃常年产量10000t左右、年产值4亿元,是我市山区名副其实的一大农业特色产业。据测算,山核桃废弃的外果皮累计高达7.5万t以上。由于在山核桃采收季节绝大多数林农将  相似文献   

13.
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我国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概述1.1山核桃种植发展状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山核桃种植业迅速发展,山核桃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张,而且山核桃的种植方式也逐步由原来的粗放、分散的种植方式转变为集约、精细的种植经营,规模、产量不断增加,整体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山核桃种植面积与规模虽然不断增加,但是在整个山核桃产业中却存  相似文献   

14.
薄壳山核桃是一种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高效生态经济型木本油料作物,在阜阳地区引种表现较好。其中波尼早实、丰产、稳产性强;栽培技术比较成熟、管理容易、病虫害较少,适宜在阜阳地区大面积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15.
山核桃果实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近年来,山核桃的种植面积逐步增加,本文介绍了山核桃的造林技术,分析了主要管理措施,以期对农户的种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便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山核桃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以南京地区7株薄壳山核桃单株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果实大小、出仁率、粗蛋白质、可溶性糖、水分、灰分、粗脂肪和淀粉含量等指标,研究其果实品质并进行发芽试验比较发芽特性,以期为薄壳山核桃的良种选育、品种改良及良种推广提供基础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单株的果实品质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出仁率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重要指标;淀粉与幼苗长势呈显著正相关;分析选育出5号单株为培育砧木苗的最优单株,适宜作为南京地区优良单株进行培育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介绍山核桃的生态学特性,从地块选择、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山核桃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山核桃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是薄壳山核桃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技术保证。本文重点介绍了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的主要措施和技术要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山核桃胚为试材,测定5个山核桃油脂合成积累关键时期(授粉后75、85、100、109和127 d)的油脂组分和油含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山核桃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基因(CcSAD-1、CcSAD-2、CcSAD-3)和山核桃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基因(CcFAD2、CcFAD3-1、CcFAD3-2、CcFAD3-3、CcFAD6、CcFAD7、CcFAD8-1、CcFAD8-2、CcFAD8-3)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成熟的山核桃种仁含油率超过种仁干质量的70%,同时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达到90%以上;山核桃5个时期的脂肪酸组分,主要由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以及亚麻酸(C18︰3)组成;随着山核桃SAD家族基因表达上升,山核桃油中的油酸含量上升并维持一定水平,其中CcSAD-3可能是影响油酸含量的主效基因;同时随着山核桃油酸含量上升,CcFADs基因表达上升,山核桃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20.
宋朝伟  朱世东  王平 《北方园艺》2011,(24):118-122
采用实地调查与阅读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皖北地区现有的29种乡土秋色叶树种资源种类、主要特征和分布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乡土秋色叶树种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淮北、萧县、宿州、砀山及怀远等低山丘陵地区,且大多秋色叶景观综合表现优秀.并对其进行开发应用综合评价,进而从市场需求、苗木繁育、专类保护、风景林营造及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对乡土秋色叶树种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