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泊作为水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城市景观的性质,影响了城市景观的发展方向。湖泊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让人们在繁忙城市生活中能够有亲近自然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趣味性,丰富城市的景观结构,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发展。但随着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湖泊公园的发展,如何使湖泊公园景观可持续发展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城市旧公园改造是老旧城区改造中的重要篇章,旧公园的改造不仅美化和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户外活动的需求,陶冶人们的情操,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以南京菊花台公园景观改造为例,从公园背景和设计理念入手,对整个景观改造方案进行介绍,从而提出旧公园在总体规划、园林建筑物及构筑物、硬质铺装、绿化种植、水体、设施小品等方面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刘佳琪  白恒勤  王丹  孙翔 《现代园艺》2021,(5):91-92,94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居民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城市公园功能的要求或希望不仅仅局限于花花草草的观赏性,还考虑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整体风格、是否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能否反映城市的文化、人文风情,能否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等等。城市公园是居民生活中游玩休憩的重要场所,公园的各项改造与修葺都应时时刻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现代城市公园的景观改造重建中,既要结合当地文化与生态环境,又要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更加合理地改造。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脚步的加快,城市公园建设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的必要途径。因此,以成吉思汗公园为例,分析其改造过程以及其空间结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安阳市易园改造为案例,探讨城市老公园提升改造问题。易园是安阳地标生态文化休憩公园,存在设施老旧,景观特色不鲜明,地被草坪退化等问题,改造中遵循"绿色、健康、和谐"的理念,通过维修基础设施,增加植物景观,维护植物群落和生态环境,建设新型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整体提升易园的景观和环境水平,使老公园继续发挥效益,服务市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大中型城市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导致城市中适合野生动物栖息的空间逐渐缩小。通过建设湿地公园可以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的环境,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以驻马店上蔡县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分析城市湿地公园与野生动物的生境改造与保护,明确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策略,有效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秋菊 《现代园艺》2014,(24):110-110
我国正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国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随之提高,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我国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分析该过程中存在的景观建设误区,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最后,对新时期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希望通过文中研究结果对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改造伴随着城市的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和市政设施工程的建设,以葫芦岛市龙湾公园改造为例,分析公园改造的定位和目标,总结出城市公园改造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伟 《现代园艺》2013,(16):81-82
在原邵阳市城南公园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一个概念性的设计方案。设计对原城南公园按照"主题化、生态化、特色化"理念进行了景观的改造规划。该公园景观设计旨在探讨建设体现时代风格的现代城市公园基础上,融入城市文化内涵,营造一个既具现代化元素,又具和谐、生态、文化、可持续的公园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9.
城市内的区域性综合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城市环境以及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区级公园改造应顺应时代发展,“消融边界”的改造策略强调可达性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从边界壁垒破除、内外空间融合、景观结构重构和慢行系统优化4个方面阐述具体改造手法。以期为今后的区级公园改造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佛山市三水区右岸公园的景观提升改造思路及改造措施,对右岸公园改造后的景观效果进行了调查,并对公园改造前后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为该公园及其它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博白县人民公园升级改造设计为实例,通过对公园的主要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公园的绿化环境与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镇公园升级景观改造规划的目标定位、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并从道路规划、绿地种植规划、景点设施规划、管理与服务设施规划、融入当地文化、防火防灾规划等方面的升级改造进行了说明。通过景观升级改造规划设计,使城镇公园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现,功能更齐全,环境更优美、更生态,更能满足现代城市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景观建设角度,分析了衡水湖湿地公园建设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的途径,提出对已建的路面、屋面、广场等景观元素的改造方法,重点分析了坡岸的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亮 《中国园艺文摘》2013,(12):138-139
通过对大连市劳动公园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公园功能定位,提出公园改造意见,为城市中心公园景观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公园是城市重要的户外场所,对外展示城市形象,对内承载市民的日常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精神需求.在当前国内一些城市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一些早期建设的公园经过10多年的使用,显得老旧,与当下周边环境和审美不符.因此,大量老公园希望可以通过改造提升,重新激活景观活力,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社会和人们的需求.以马鞍山晓塘春色公园改造设...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本文重点阐述深圳市红花岭生态公园的建设特点,探讨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的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管理,以野花、野草为主的野趣景观,通过生态修复、梳理内外交通、协调植物群落、倡导海绵城市等方法和措施,保存垃圾填埋场边缘地块的场地原生特征,用荒草稀释土地污染,恢复生态环境,为龙岗区区域更新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园林建设的新尝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驻马店开源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及局部景观改造案例的分析,探索如何将现代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林萌 《现代园艺》2022,(2):76-78
水域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与风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从城市滨水公园特点出发,以三江口生态公园为例,分析公园景观现状,探讨景观提升方法;以"保生态、通廊道、显文化、聚活力、创意境、塑网红"为策略;以"福文化"为特色,打造八福节点,塑造最美滨江岸线,提高现有景观水平,建设最美榕城福岸.  相似文献   

18.
公园是社会的窗口 ,也是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昌市的三大公园———人民公园、动物园、八一公园 ,都是在 1 964年以前建成的。经过历年来的充实、提高与景点建设 ,形成了各具特色和建设风格的市级公园 ,深受全市人民的喜爱。1 997年以来 ,三大公园分别利用国家直接投资或国家政策性投资共 1 2 60多万元 (不含四湖改造在内 ) ,对公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动物园。对此 ,笔者拙述己见 ,礼祈赐教。1 公园改造应保持原有公园的性质、建筑风格和景观特色八一公园地处闹市区 ,是座纪念性的公园 ,也是极富民族…  相似文献   

19.
以西安市莲湖公园为例,对老公园景观提升改造设计进行探讨。在分析莲湖公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公园景观改造原则,并从园林绿地、园林道路广场、园林建筑、园林小品、湖水净化系统、公园绿地恢复等方面论述老公园景观提升改造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2015年起我国多部委联合推出针对城市雨洪管理的新模式——海绵城市建设,利用其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将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目标。而城市公园景观绿化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将景观性与城市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文章以洛阳市新安区水城生态公园为例,对其如何构建"海绵城市"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