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对南京市乡村旅游开发中花卉产业的调研与考察基础之上,总结并分析了南京市乡村花卉旅游产业建设"吸客"效果显著、社会经济效益高、花田景观分布广和花田景观类型多的成效,对当今南京市乡村花卉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主要有针对发展现状统筹规划;坚持因地制宜,讲求科学管理;完善配套设施,打造艺术田园;延伸花卉产业链,提高旅游经营整体效益;加强花卉文化的挖掘与表达,深化主题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2.
面对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乌鲁木齐打造南山国际旅游区的契机,达坂城区结合其区情、资源等条件提出了"生态立区、旅游活区、产业强区、文化兴区"的发展战略和"天山绿谷、文化达坂"的发展定位。文章基于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多角度分析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引领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2)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力度不够;(3)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力度疲软;(4)乡村旅游行业组织及专业性人才匮乏;(5)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达坂城区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奇台县围绕乡村旅游发展主题,以建设美丽奇台、"花儿"奇台为抓手,以大江布拉克旅游圈打造为主线,立足各乡镇资源产业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统筹"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整体规划打造工作,突出古城乡神农福地创意农业生态园、吉布库镇涨坝村绿怡蔬菜采摘  相似文献   

4.
乡村休闲旅游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是促进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以长沙市望城区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法和实地访谈法对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研究发现,交通通达性和住宿设施建设是制约发展的两大主因;同类同质产品难发展,创意成为突破点;构建乡村景观寻“乡愁”,旅游业态培育成关键。提出立足文化地理意蕴、加强旅游与农业融合、打造高质量的休闲旅游度假区等空间发展路径和产业融合路径,以此实现乡村休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柱,但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提高乡村文化辨识度,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形式;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推进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共享游客"流量"和经济红利;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展宣传推广渠道。  相似文献   

6.
我国乡村旅游国际化发展存在旅游信息分散化、智慧旅游服务不全、多语种旅游门户网站缺乏、景区英文标识普及率低的问题。针对以上不足,乡村旅游地社区应该利用其人口规模与资源禀赋优势,通过多方合作打造特色主题村庄、开展文化教育、建立旅游产品网络,并运用组合营销向国际社会推广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国乡村旅游IP,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紧紧抓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契机,于2007年,以"特菜基地、瓜果采摘"为基础,突出"旅游、生态、和谐"主题,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中心。经过近8年的打造,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至今已发展成为集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农事体验、教育培训和休闲娱乐于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日渐成为乡村振兴和扶贫富民的新渠道.里口山村依托独特的杏花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科学规划,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建立工友创业园、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系列举措,成功打造了"十里杏花谷"特色旅游品牌,成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和样板.本文通过对里口山村...  相似文献   

9.
打造成都乡村旅游升级版——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作为成都市委市政府重大工程项目,将通过大规模的国土整理,规模化、产业化、景观化地发展具有成都特色的农林产业景观、生态保育项目、都市近郊休闲旅游及相关高端服务业。本文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发展乡村旅游为例,从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出发,结合区内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乡村旅游升级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南漳县认真贯彻落实襄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谋篇布局,把食用菌、茶叶、稻虾共作、桑蚕"四大产业"与精准扶贫、"中国有机谷"建设、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为南漳打造"中国有机产业第一县"和"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县"迈出了坚实步伐。大员上阵,高屋建瓴谋发展3月27日,南漳县委、县政府在武镇召开"稻虾共作"产业现场会,县委书记王鹏就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意义进行  相似文献   

11.
陇原传真     
《甘肃农业》2016,(10):62-63
正康县乡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今年"五一"期间,康县共接待游客621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5.6%;实现旅游收入3229.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1%。近年来,康县把旅游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有效手段,依托"中国最美村镇"、"绚丽甘肃·美丽乡村"等品牌,广泛引入市场主体,兴办旅游产业实体,打造旅游综合体,拓展旅游扶贫空间。突出茶马古道等文化元素,打造亮点、培育看点,先后建成了花桥、凤凰谷、桂花庄、大水沟、何家庄等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2.
正近三年来,上海崇明农场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战略、光明食品集团殷实农场建设战略,秉持"产业化引领高科技现代农业、服务化引领高品质市民体验"的理念,聚焦"科技+、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光明田缘"项目农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产业先进、环境优美、生活优越"的殷实农场。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重庆市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优势农业产业资源,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指引,以产业打造为基础,着力发展多形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模式。特别是2013年启动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以来,将民生实事推进与休闲农业发展相结合,发展多形态的休闲农业模式。一、基本现状和成效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工作。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打造。2013年,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田野调研方法,以怀来县葡萄产业为例,提出产业协同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实施路径,通过产业之间战略层、管理层和市场层的协调运作,形成乡村旅游新业态;通过构建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打造特色农产品文化乡村旅游品牌、改善参与体验和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消费环境等实施路径,促进特色农业开发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5.
<正>湖南省博盛生态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把文化、教育植入农业中,致力打造生态休闲农业,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将一片茅草过人的荒山打造成了乡村旅游圣地,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5星级乡村旅游景区。1.突出绿色低碳,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园公司先后造林180多公顷,栽种紫薇、桂花、银杏、楠木、杜英、海枣等珍贵苗木30余个品  相似文献   

16.
刘玉春 《中国农垦》2014,(10):26-27
<正>近年来,江苏农垦云台农场坚持"田园就是家园"的理念,把田园风光作为战略资源经营,打造生态农业的金名片。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三星级景点;2013年获国家AA级旅游风景点称号。农场发挥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农场第三大支柱产业。今年初投资235万元对生态旅游核心区土建景观和植物景观进行提升改造,形成百荷园、湖心岛、荷花池、王莲池、赏荷广场、蔬菜长廊、睡莲池、荷花荡、摸鱼池和主题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十三届第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讨论时,就党的十九大号召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大振兴"的具体要求,为山东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乡村旅游,是新兴的乡村第三产业,正在呈现出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这就需要各地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探寻适宜的乡村旅游产业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3):161-162
安徽省六安市为生态秀美,名茶荟萃的大别山区规划了面积约6144 km2,人口约160万人的"六安茶谷"。按照"完善路网、打造支点、丰富内涵"的要求,六安市强化领导、推进、保障与考评机制,旨在把六安茶谷打造为"生态谷、产业谷、旅游谷、养生谷、富民谷"。2015年4月以来,茶谷建设取得的成效,推动"淠河生态经济带"基础产业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9.
正武冈市迎春亭街道荷塘村是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武冈市产业扶贫示范村,以文化引领、旅游支撑、产业融合、诗画乡居为总体定位,以"一街二院三区"为规划布局,以布局美、环境新、产业兴、农民富为总体目标,打造乡村旅游、光伏发电、特色农产品交易、特色种植养殖业四大支柱产业,打造了特色鲜明的集文化、休闲、旅游、购物、餐饮为一体的产业扶贫示范样板。荷塘村高标准编制了《武冈市都梁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已成为新时期促进旅游业整体发展及带动农民致富、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兴产业。对于具有一定旅游资源优势与管理经验的贵定县音寨村而言,一是通过乡村旅游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二是立足本县乡村特色旅游发展资源,加强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的双向保护,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基地综合体,促进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三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统筹城乡发展,鼓励扶持投资企业与农户结合,制定全域景区组织规范,打造全域乡村旅游新典范、新格局,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