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美丽乡村政策的逐一出台落地,如今,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乡村植物作为乡村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乡村景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结合青岛西海岸新区后石沟村影视基地提升工程中的植物景观营造,梳理乡村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及设计策略,探讨适合青岛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绿化配置模式,以期对当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就需要重视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改造和景观绿化工作。结合“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本文对上海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绿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上海市乡村的植物绿化景观营造为着眼点,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乡村绿化工作中的树种选择与植物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3.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民俗文化相结合,使得植物景观与乡村名俗文化相辅相成。乡土植物可以彰显当地文化特点,因此乡土树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乡土树种设计时,既要保证其在景观中的美化作用,还要考虑经济效益。通过探讨通州漷县梁家务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植物的现状,分析乡土树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以及配置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梁家务美丽乡村建设质量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李妙 《现代园艺》2023,(10):86-87+90
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植物种植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绿地面积缺乏、绿地功能单一等问题,更担负着建设美丽、生态、文化多样性的新型乡村使命。因此,乡村植物景观营造应在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位一体”的指导原则下,以科学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乡村本土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合理营造乡村植物景观,以改善乡村土地及农民居住环境,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5.
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易繁殖,成活率高,养护管理简单,成本低,地方特色鲜明,是乡村绿化美化不可替代的植物材料。菏泽有乡土绿化植物300余种,对其景观配置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原有乡土植物景观保护,加强乡土植物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有效利用,为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景观,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倩  崔斯璕 《花卉》2021,(2):51-52
“美丽乡村”的提出推动了乡村的发展,其中建设美丽乡村比较关键的部分就是对环境的建设。乡村比城市在环境方面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在乡村环境的建设也存在一些显著问题,比如生态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环境建设的用地比较缺乏以及在建设中没有体现出特色等,这时就需要利用攀援植物在垂直绿化中的作用,以解决美丽乡村的环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丽乡村"理念的提出,乡村绿化美化工作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从林草工作角度,对美丽乡村建设中林草绿化工作的原则、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实际绿化工作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张颖 《花卉》2019,(20):132-132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国家大力开展关于美丽新农村建设活动,各地区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将绿化农村、美丽农村付诸于实践之中,基于此情况下,本文分析了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同时重点对不同地段乡土植物的配置展开论述,旨在为美丽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庭院绿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是乡村庭院中最为重要的景观,也是最有生命力的部分,通过植物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能够为庭院增添无穷的魅力。通过对乡村庭院绿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乡村庭院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并探讨了乡村庭院绿化植物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背景下,分析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与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景观营造原则以及不同地段植物配置模式2个层面对乡村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探讨,旨在为乡土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是指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注重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的要求。在进行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时,我们需要注意到乡村景观应与城市景观有所不同。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应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的植物作物作为景观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野生花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并提出了野生花卉在美丽乡村景观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背景下,分析乡村景观营造中植物的应用,从乡村植物的要素、特色、营造原则及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为乡土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地调查及景观生态学分析法着重从乡村植物景观多样性、应用形式等方面对马儿山村植物景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乡村景观的营造应充分考虑乡土性、生态性、文化性等原则,同时还要注重功能的需求,马儿山村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为武陵山区的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草本花卉植物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乡村建设中草本花卉的应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通过综合治理,以提升乡村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5.
崔丽华 《现代园艺》2019,(12):56-57
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美丽乡村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全新理念对农村进行综合性的变革,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美丽乡村建设包含很多方面,如建设、规划等。以解析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为基础,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讲述乡村景观规划的方法和原则,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以张家界乡村为例,实地调查多个乡村,研究其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滨水绿地、庭院绿地、农田和山地植物景观。采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分析乡村不同植物景观类型的特点和功能需求,模拟自然群落,进一步改造形成适于不同类型的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模式,更好地完善武陵山区"美丽乡村"的建设,重建美好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7.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但城乡一体化不等于乡村城市化。在客观认识我国城乡建设确实存在差距的现实基础上,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基于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理解,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粗浅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引发各界人士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关注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杨承清 《现代园艺》2014,(19):105-106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村民对浙江丽水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认知程度,从而分析丽水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美丽乡村建设是造福各族人民的美丽事业。文章结合鄯善县美丽乡村建设实际,分析现阶段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园林绿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鄯善县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快,势头猛。全国各地展开美丽乡村建设多年,各省市地区已建成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好典型范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该研究从前期规划设计、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田园土壤肥力管控和美丽乡村产业发展4个方面介绍了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工程技术实践途径,以期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工程提供可借鉴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