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作物生长发育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虽然作物对各必需元素的需要量不同,但是它们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是同等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当缺乏某种元素或某种元素过量时,作物体内一系列代谢活动就会受到障碍,严重时在外形上就会表现出特殊的病态,这种由营养失调所引起的生理病态称为缺素症。一般从形态上诊断缺素,如作物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等方面。一、缺素症的鉴别方法1、症状特点如症状先在老叶上出现,说明缺乏的是氮、磷、钾、镁、锌。  相似文献   

2.
正农作物生长发育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虽然作物对各必需元素的需要量不同,但是它们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是同等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当缺乏某种元素或某种元素过量时,作物体内一系列代谢活动就会受到障碍,严重时在外形上就会表现出特殊的病态,这种由营养失调所引起的生理病态称为缺素症。一般从形态上诊断缺素,如作物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等方面。1.症状特点如症状先在老叶上出现,说明缺乏的是氮、磷、钾、镁、  相似文献   

3.
义乌市主要栽种作物的土壤样本中、微量元素养分的检测结果表明,交换性钙、有效硼严重缺乏,部分土壤缺有效锌、镁、锰,有效铁、铜几乎不缺。针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状况,要重视钙、硼施用,锌、镁、锰补施不足部分,铜、铁不要求使用。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郊菜园土壤的养分状况及其障碍因子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测试和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杭州市郊菜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障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54种菜园土壤有明显酸化现象,pH<6.5的占77.2%,全部土壤缺氮和磷过量积累,83.8%的土壤缺钾,部分土壤缺乏硫、硼、镁和锰.4个典型土壤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其主要养分障碍因子是缺N、缺K、富磷,并伴随中、微量元素的过多或缺乏.因此,在养分管理上要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状况,蔬菜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减少磷肥用量,全面增施钾肥,并兼顾中、微量元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信阳市公路绿化带土壤养分状况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公路绿化带土壤样品缺乏有机质和氮,大部分缺磷,而钾素肥力较高。因此,在养分管理上要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状况、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适当提高有机肥、氮肥用量,增施磷肥,少施或不施钾肥,并兼顾中量、微量元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0,(15)
正1摸清土壤养分现状1980年的第二次土壤普查,布尔津县的土壤养分状况为缺氮、少磷、钾丰富。针对这一状况,布尔津县提出了增施氮肥、重施磷肥、不施钾肥的土壤改良方针。通过20年的努力,布尔津县土壤缺氮现象有所缓解,但磷、钾等元素依然普遍缺乏,加之部分地区常年种植大豆、玉米、油葵等喜钾作物,造成土壤缺钾现象严重,其他微量元素,如有效钼、有效锌、有效硼等也极为缺乏。  相似文献   

7.
从土壤分析和田间试验结果看,湖北省花生主产区土壤普遍缺氮,部分地区缺磷,大面积缺钾和硼。因此,在花生养分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测土施肥。在施氮时.注意肥料用量和时期,避免对花生结瘤固氮产生抑制作用,以充分发挥作物自身固氮优势。磷、钾应该在测定土壤有效含量的基础上,结合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施用.  相似文献   

8.
西藏土壤中钾素因为受成土母岩影响,钾素含量本来就不多,算是中等偏下含量水平,随着人口大幅度增加,种植高产需养分多的作物增多,再加上西藏从来不施钾肥给予补充,2001年西藏土壤中钾素含量与20年前的1980年又呈大幅度下降,目前,西藏的耕作土壤中作物养分限制因子已由1990年全区土壤普查结束时结论的“极缺磷、不缺钾、缺氮‘变为’极缺氮、不缺磷、缺钾”。田间施肥试验是施氮肥增产幅度最大,施钾肥增产幅度第二,也证明西藏耕作土壤缺钾的程度,建议采取措施对农田施钾减磷,即大幅度增加全区粮食总产,又提高粮食品质,同时减轻农民负担,增收、节支。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三元区杂交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试验结果看,3个试验点(三个主栽杂交水稻组合)有2个表明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均会影响作物产量,1个试验点表明不施磷肥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大;有2个试验点表明不施氮肥与不施钾之间产量差异不明显,说明氮肥与钾肥增产作用相差不大,在增产作用中氮肥〉钾肥〉磷肥。缺磷区和缺钾区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测定值分析结果。与“福建省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分级标准无差异;缺氮区相对产量和碱解氮测定值分析结果.与“福建省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中土壤碱解氮分级标准有较大差异,因此,水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中土壤碱解氮丰缺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肥料利用率分析结果。只有1个试验点氮肥利用率在平均值区域,2个偏低;只有1个试验点磷肥利用率在平均值区域,2个偏低;有2个试验点钾肥利用率在平均值区域,1个偏低。因此,认为该试验区在近年来化肥年使用量普遍较高的状况下,氮、磷、钾肥利用率较低,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中性紫色土属中钾少磷缺氮型。稻草还田可增加土壤养分贮备,维持 P、K 活性,但对当季小麦的影响则与配施化肥类型有关,配施 NK 或 NPK 小麦养分吸收和土壤对(?)季小麦供肥量减少,籽粒/秸秆比降低。稻草与 NP 配施对土壤和作物均有良好影响。为发挥稻草的培肥土壤和增产作用,必须根据土壤、秸秆和作物养分供需状况,调节养分的平衡供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养分需求,维持土壤养分供给与作物吸收之间的平衡,从而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出了作物养分管理集成系统。该系统包括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吸光度检测技术、作物养分反射光谱检测技术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养分检测技术,它能够快速检测作物播种前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养分状况以及作物植株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作物养分管理集成系统中土壤速效氮磷钾吸光度法测量结果与碱解扩散法测量土壤速效氮,钼锑抗比色法测量土壤速效磷和火焰光度法测量土壤速效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8 2、0.908 4和0.847 4;水稻叶反射光谱与土壤作物分析仪SPAD(Soil-plant analysis development,SPAD)测试值相比,相关性系数为0.901 6;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获得的土壤钾谱线强度与火焰光度法钾测试结果相关系数为0.808 5。应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了玉米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建立了土壤养分和目标产量之间的关系式,为作物养分管理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稻区土壤养分状况,并根据养分丰缺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施肥,最终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对云南省新平县稻田土壤p 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53.80%的土壤偏酸,23.40%的土壤有机质偏低,24.20%的土壤碱解氮缺乏,39.20%的土壤缺磷,65.80%的土壤缺钾,22.60%的土壤缺硫,7.87%的土壤缺镁,85.27%的土壤缺硼,14.04%的土壤缺锰,37.67%的土壤缺锌。水稻生产中应注意增施有机肥、钾肥,以培肥地力,补施硼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对锌比较敏感的作物.及时增施锌肥是促进玉米增产的一个经济实惠的有效途径.造成玉米缺锌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是施肥不当.由于近几年来在种植小麦或玉米时,过量施入磷肥、氮肥或大量追施未腐熟的有机肥,诱发了土壤中磷和锌的拮抗(拮抗就是土壤溶液中某种离子的大量存在,能够抑制作物对另一种养分离子的吸收)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赵春艳 《吉林农业》2005,(11):28-28
作物叶面施肥时,施用的养分离子吸收运转快,能有效改善作物缺素症;同时可减少土壤对养分固定,提高养分有效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焰 《河南农业》2021,(10):33-33
作物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作物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时,一般都会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即缺素症。不同元素的缺乏症状在不同作物上的反应各有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可以从作物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方面进行诊断。农业生产上通常根据作物生长过程中植株的外部症状来分析判断作物的营养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补充或减少某种养分,满足作物健壮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肥料之间有"相生"关系,也有"相克"矛盾。比如多施磷肥,多余的有效磷与土壤中的有效锌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锌沉淀,引起土壤有效锌的缺乏。不仅如此,多余的有效磷还会抑制作物对氮的吸收,引起氮的缺乏。又比如多施钾肥,多余的钾会减少作物对氮、镁、钙、硼和锌的吸收,造成农作物体内缺  相似文献   

17.
津郊潮土长期定位试验中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年津郊潮土肥料定位试验,探讨施钾处理与其它处理对土壤养分、作物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作物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不施钾肥,耗竭土壤钾素,会出现钾肥亏缺,使作物减产。  相似文献   

18.
旬阳县小麦田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土壤中养分含量水平和丰缺状况是合理施肥的依据,是作物高产、优质的基础.不同农作物产区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丰缺指标是根据农作物对肥料的生物反应来确定的,主要是为该区土壤的肥力状况评价和制定配方肥料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研究建立或重新校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进而确定相应的推荐施肥指标.  相似文献   

19.
保护地蔬菜盐碱危害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类作物耐盐碱能力都很差,当土壤表层中的中性盐类总含量超过 0.2%时,大多数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障碍。高浓度盐会引起植物“生理干旱”、营养失调、缺素等,严重时使作物凋萎死亡。同时盐类浓度过高造成土壤物理性状恶化,耕性差,通透性差,湿黏干硬,从而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保护地蔬菜盐碱危害的综合治理措施有四个方面。 1 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 增施以农家肥为主的有机肥,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熟化,加速脱盐,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盐分含量。温室一般亩施腐熟的有机肥 600 kg以上作基肥可达到以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龙眼立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珠江三角洲14个龙眼园土壤进行大,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土壤养分吸附试验及盆栽诊断试验。结果表明,全部供试土壤均缺N,93%土壤缺K,Ca,Mg,79%土壤缺P,36%土壤缺S,Zn,Mn,29%土壤缺Cu,Mo。在缺素土壤中若不配施这些P,N,Ca,K,Mg,S,Zn,Cu,Mn,Mo元素,指示作物的干物产量分别下降62%,52%,47%,295,25%,18,%,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