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6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表示,《指导意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配套性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了四方面要求: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乡村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各地要将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  相似文献   

2.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部署要求,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解读《意见》有关情况,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局局长吴宏耀就《意见》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现摘要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阜阳市村镇密集,农村人口众多,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阜阳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从"三治结合"的角度为阜阳地区乡村治理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解决阜阳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推动阜阳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提升自身生活水平,很多农村男性都会选择到城市打工,这就导致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为了农村主要人口并形成了一些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妇女就是其中的一种。农村留守妇女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对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实际上,农村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情况并不太乐观,这种情况在经济落后的农村表现得更为明显。为了促使农村留守妇女更充分地参与乡村治理,以贵州省J乡为例,对新时代农村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治理存在多种问题,为此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对策,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明确了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及组织保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对乡村产业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是姓"农"、立农、兴农的产业。同时,《意见》明确了乡村产业"抓什么""怎么抓"等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乡村产  相似文献   

6.
宋亭 《乡村科技》2020,(6):28-28,33
近年来,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因推力、拉力和个人能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现有人口大多为老人、儿童和妇女,越来越多的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导致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振兴主体缺乏、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留守老人养老难、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缺乏、乡村文化无力继承发展及乡民生活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发展乡村经济、传承创新乡村文化、健全乡村多元治理体系、解决乡民生活困难等对策,以缓解农村空心化问题,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部署要求,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现就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乡村治理典型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大量实地调研与座谈的基础上,了解了Y县乡村治理的进展情况,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县域经济稳步增长,农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是基础条件;"三治"体系的有机融合是核心条件;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文化生活是保障条件。制约乡村有效治理的主要因素:村民自治向心力不足;基层组织薄弱;农民主体意识淡薄。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措施:精准施策;加强人才队伍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资本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要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3月2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乡村重大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意见》强调,法治乡村建设要着力完善涉农领域立法,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强化  相似文献   

11.
<正>乡村振兴重在治理有效。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时代命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特别强调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如何破题,至关重要,在新发展阶段需要重点把握好3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要求部署,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手段,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与腾讯公司、中国电信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拓展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运用,探索"互联网+"治理模式,着力提升乡村治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合作框架协议,各方紧紧围绕推进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13.
2018年1月2日,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意见》系统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原则,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指导"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乡村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党的十九大以来,天津市积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换届选举后,已全部实现村、党组织一把手“一肩挑”,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得以确立,村“两委”班子更加团结,乡村治理效率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逐步展开,乡村多元共治模式兴起,农民专业合作社日益成为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载体。以河北省唐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研究样本,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梳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人力资源、农民参与、政府指导、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困境。同时,提出新时代农民专业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需要强化人才培育,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加强法治建设,大力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政策法规;加强重视程度,形成乡村治理更为强大的工作合力;加强自身建设,在乡村治理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16.
想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对乡村进行有效的治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属于乡村治理的基本体系,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基层党组织治理的能力和乡村治理的整体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在进行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典型问题:一是基层党员素质较低;二是基层组织治理体系不够健全;三是村"两委"关系欠协调;四是村"两委"的各自职责不分明。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才能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整体性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之一,整体性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很大意义。乡村治理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助推器"、生态宜居的"保护器"、乡风文明的"粘合剂"、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生活富裕的"发酵剂"。乡村治理仍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为乡村治理的作用被低估,乡村治理工作呈现碎片化,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现实需求相脱节,创新活力不足。因此,应当把乡村治理放在乡村振兴战略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整体性思维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弥补乡村治理短板,推动农村全面振兴。围绕"三农"现实需求,强化组织,增强乡村治理的针对性,加强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善治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当"产业升级、保护更新"成为传统村落振兴的重要途径时,诸多类似的乡村建设示范案例,正在激活国人的思乡情结,带动了乡村深度游与创业的热潮。但是如何把握乡村建设中"被美丽"的保护利用与发展方向,怎样消除"老龄化、空心村、三留守"的窘迫局面,是建设各方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梳理、解析了近年来村落建设后动力不足、难以持续的问题症结,提出挖掘乡村动力,完善治理机制的策略,希冀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正农村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着力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019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确立了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管一切农村工作的制度依据,为提升基层民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不断嵌入乡村,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新契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到要夯实乡村信息化基础,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均提到要加强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