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据统计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年劳动力约有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2%,其中16岁~29岁的劳动力人口占农村劳动力的35%左右,这一方面表明有过多的劳动力人口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就过早的投入到劳动中,使人力资本低水平积累;另一方面也为农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增加了压力。据调查,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仅2004年前9个月,全国乡镇企业就累计实现增加值308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12.83%,实现利润6897亿元,同比增长14.15%。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安排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主渠道。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8.7亿在农村,占总人口的66.9%。全国7.3亿劳动力中,有4.8亿在农村,占总劳动人口的65.7%左右,劳动力就业压力巨大。乡镇企业从发展之日起,就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到2003年,全国乡镇企业已经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1.36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8%,占全社…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1.农村人口多,富余劳动力规模巨大我同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约70%在农村.近20年来,农村耕地每年以33.3万hm2左右的速度递减,而农村劳动力每年以10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加之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维持现有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亿,普遍存在隐形失业现象,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耍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4.
姜飞 《河南农业》2010,(6):59-60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部劳动力的70%,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2亿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十分缓慢。未能和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取得同步发展。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超量存在。导致农村就业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部劳动力的70名,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2亿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十分缓慢,未能和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取得同步发展.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超量存在,导致农村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直是理论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焦点.笔者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流动就业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数量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逐年增加,2003年为1.1亿,2004年为1.2亿。农业部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约1.03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03年底进行了摸底调查,其数据可推算出2003年全国流动就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近13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国劳动力的70%,而且每年还要新增600万人,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据测算,按现有土地承载能力和农业生产效率,我国农业仅需1~2亿从业人员就够了,剩下一半以上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农  相似文献   

8.
转移农民     
<正> 通过转移农民来减少农民,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进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这愈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们常讲到资源浪费,由于劳动力具有消费性和时效性两重特性,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可以说是最大的浪费。据初步匡算,我国1/3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在1.5亿人左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停留在农村,在有限的土地上用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搞饭吃,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就业空间究竟有多大?“三农”(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根本是就业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问题,当前农村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空间亟需拓展。一是农业就业空间不断缩小,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由于中国农业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呈增长势头。全国60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533m2,人均耕地稍多的地方多数是北方地区,但又严重缺水,产出率低。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8亿~2亿人,这支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中国就业的最大压力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而农业生产仅需劳动力不过2亿,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近90%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一技之长,农村人口难以有效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为此,应在研究和认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行业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完善培训体系、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服务档次、加大资金投入等对策措施,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还占绝大多数,据统计,1999年我国乡村人口数为87 017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46 896.5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已接近2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民乐县而言,现有人口235 476人,而非农业人口只有24 876人,止2002年底,16岁以上的乡村劳动力资源有132 419人,  相似文献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一要挖掘当地潜力,二要改变人口分布结构,三要拓展劳务输出的渠道,四要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五要建立城乡就业平等竞争机制,六要深化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正> 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已超过5亿,而农业只需劳动力2亿多,有近3亿的劳动力要转移出农村,且有增加的趋势。本文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自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以来,长期处于生产要素极少流动的我国农村,一夜间似乎从地下涌现出数以亿计的过剩劳动力,当他们在农村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后,就大批地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当前农民工总量有2.5亿左右,这也意味着农村劳动力减少了2.5亿左右,关键是这部分人大多年纪轻、素质高。目前,在农村务农的确实存在数量萎缩、年龄结构失衡、技术素质堪忧等问题。虽然现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危机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2009年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在了350万人的水平,与往年基本持平且略有增加。2010年吉林省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省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总量在79万人左右,预计全年可安置就业45万人左右。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全省仍有近200万农村劳动力需要向二、三产业转移。针对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本刊记者采访了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申奉澈。  相似文献   

16.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下一步就是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做好乡村振兴各种有效衔接工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推进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目前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中孤残老人、弱劳动力、普通劳动力这三类群体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重点对农村低收入孤残老人的养老问题、农村低收入弱劳动力及农村低收入普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制定帮扶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1.农村人口多,富余劳动力规模巨大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约70%在农村。近20年来,农村耕地每年以33.3万hm2左右的速度递减,  相似文献   

18.
<正>一、农民就业现状及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富余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我国8亿乡村人口中,约有农村劳动力4.9亿人。2001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约1.3亿人,外出打工人员约0.8亿人,因此农村仍约有  相似文献   

19.
《农村科学实验》2007,(10):41-41
进城务工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并不是所有农村人口都可以进城务工。在《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第三章“就业”中的第十一条.对进城务工人员规定了以下基本条件: 首先.进城务工的劳动力要达到法定年龄,即年满16周岁,并且要有劳动能力,这是外出务工的先决条件。如果还未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就不要外出务工,最好能继续完成学业。国家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是不允许使用未成年人进行劳动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论农村职业教育在转移富余劳动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8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在这些农村劳动力中,有1.5亿左右人为富余劳动力,而且在“十五”计划期间,每年还会新增1000万人。这些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是人力资源的低效或无效配置,是劳动力的浪费。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存在事实上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负担。农村要发展,要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首先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实现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的转移和向城镇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