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紫金牛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金牛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8:00,次高峰出现在14:00,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非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紫金牛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气孔导度。紫金牛叶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降低,说明紫金牛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九管血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九管血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其峰值出现在12:00。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九管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大气温度。九管血叶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降低,说明九管血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诺丽的光合生理特性及为其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诺丽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观测,分析与诺丽光合参数相关的环境因子日变化及光合生理特征的日变化,计算诺丽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诺丽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特征;影响诺丽Pn日变化的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诺丽光能利用效率呈"V"型,早上8:00-10:00点最高,达到0.022%。诺丽水分利用效率早上8:00点左右最高,达到2.039μmol/mmol。  相似文献   

4.
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和小叶白蜡(Fraxinus bungeana DC.)是两种常见的园林树种,本文以黄栌和小叶白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树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有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双峰型,有光合"午休"现象;在强光条件下,黄栌的净光合速率(Pn)、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和表观CO2利用效率(CUE)均高于小叶白蜡,证明黄栌对强光的适应性要高于小叶白蜡。  相似文献   

5.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高地省藤苗期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高地省藤5个月幼苗Pn、Tr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12:00左右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左右,"午休"过后,气孔扩张,且蒸腾增加量高于Pn增加量;②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也呈双峰趋势,在10:00均达最大值,WUE光合"午休"时降至最低,16:00出现次高峰,Ls变化较WUE平缓,光合"午休"时略有下降,18:00时降到最低值;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Pn影响最大的因子是Ls,其次是Gs、WUE、Tr、RH、PAR、VPD、Ca、Ta,这些因子与Pn均呈正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高地省藤光合速率变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燕龙板栗光合作用及其相关因素的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板栗栽培技术,提高其光合效率,以2年生板栗品种"燕龙"为试材,研究了板栗的光合作用及其相关因素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板栗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分别在10:00和15:00出现高峰,10:00的峰值较高,13:00~14:00出现"午休"现象;去雄后,板栗叶片光合速率下降;板栗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与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而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峰值出现在13:00;胞间CO2体积分数在午休期间较高。午间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气温和叶温升高,蒸腾速率增加,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臭柏匍匐茎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匍匐茎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匍匐茎枝条顶端叶片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高于中部和基部叶片,表现出明显的阳性叶特征,而基部叶片补偿点和饱和点均较低,具有阴性叶的特点;(2)臭柏匍匐茎顶端和基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这两个部位光合日变化的第1个峰值出现在10:00,第2个峰出现在14:00,而中部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且日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于顶端和基部,为0.66μmol/(m2·s);(3)臭柏匍匐茎不同部位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而蒸腾速率日变化却呈"双峰"型曲线;(4)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臭柏匍匐茎不同部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欧李的光合作用特征,以欧李新品系"农大3号"及野生种为试验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叶片的光合作用指标。结果表明,欧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主要为双峰型,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1:00左右,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5:00左右,有一定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农大3号光合速率日变幅为14.58·mol·m-2·s-1,高于野生种。另外,欧李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大气温度(T)、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Ca)及蒸腾速率(T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61,0.607,0.623,0.639;其叶片蒸腾速率(Tr)与大气温度(T)、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49,0.529,与空气相对湿度(R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56。  相似文献   

9.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1年生‘渤丰1号’杨的光合日变化,研究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渤丰1号’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是10:00和14:00,在12:00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全天净光合速率最大值为10:00的20.64μmol·m-2s-1,比第二峰值高出16%。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90),与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r=0.8518、r=0.8226),与大气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8433);在4个生态因子中,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CO2浓度。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类杨树品种光合特性及生长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宁杨、中辽1号、DM-9-18和小青杨为试材,比较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合有效辐射响应生理特征及生长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中辽1号叶面积、总叶面积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苗木生长量最大。小青杨叶面积、总叶面积最小,净光合速率最低,水分利用效率最低,苗木生长量也最小。苗木生长量,特别是苗高与叶面积、总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存在紧密的线性关系;中辽1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余3个品种均为单峰型曲线;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表明:4个品种除最大净光合速率外,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存在极显著差异,DM-9-18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光饱和点最小,在光合有效辐射达1 200μmol·m-2·s-1后,净光合速率一直保持最高水平,对光的利用和适应能力较强,小青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最大。DM-9-18苗木生长性状及光合特性均优于亲本类型的辽宁杨和小青杨。  相似文献   

11.
毛红椿光合速率及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8月利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对2年生毛红椿幼树光合速率及生理生态因子进行测定,对其日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毛红椿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呈现出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最高峰出现在上午8:00,次高峰出现在中午13:00;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是,毛红椿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根剂处理对大果榉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生根剂处理大果榉嫩枝插穗后,对插穗长出的新叶进行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4个指标的测定,并分析了各指标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根剂处理后大果榉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一致,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4:00,其中,ABT 1号处理峰值最高;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反且呈单峰型;各处理大果榉胞间CO2浓度均小于对照的,其中,ABT 1号生根粉处理变化趋势最小,峰值也最低.本试验为大果榉生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在理论与技术上解决孑遗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修复,探究沙冬青被平茬后更新恢复生长的机理和策略。【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的光合生理特性,同时分析了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比叶面积(SLA)与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释平茬复壮后植物补偿性生长机理与持续年限。【结果】平茬后沙冬青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显著提高,且日变化趋势一致,除平茬后恢复1 a的沙冬青为单峰型,其它平茬年限和未平茬(CK)均为双峰型,且均在11:00左右出现最大值,有第二峰值的出现在15:00左右,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趋势也呈单峰或者双峰型,但峰值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随着平茬年限的增加,恢复生长的速度减慢,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也逐渐降低,日均值的大小顺序均为:平茬后恢复1 a>平茬后恢复3 a>平茬后恢复8 a>未平茬CK。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的比叶面积差异性显著(P <0.05),且随着平茬年限的增加,比叶面积不断减小。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比叶面积与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平茬年限的增加,沙冬青比叶面积与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的回归方程斜率均逐渐减小,即植株单位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逐渐降低。【结论】有必要通过对衰老、干枯的沙冬青进行合理平茬,以促进林分复壮和生长,同时提高生产力,有利于促进荒漠生态系统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14.
采用Li-Cor-6400光合仪对藏川杨和北京杨的日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藏川杨和北京杨的日光合进程均表现为双峰曲线,藏川杨与北京杨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最大峰值均在14:00出现,分别为16.62μmol/(m^2·s)和15.52μmol/(m^2·s);两种杨树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2:00,藏川杨峰值为8.47 mmol/(m^2·s),北京杨峰值是8.74 mmol/(m^2·s);单株藏川杨的年释氧生态价值高于北京杨,分别为348元和210元。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对樟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樟树进行处理,研究酸雨对樟树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模拟酸雨处理的樟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形,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4:00,12:00表现“光合午休.”(2)模拟酸雨处理的樟树“午休”表现更加明显,“午休”时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增大,模拟酸雨降低了其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幅.(3)pH 3.0、pH 4.0的模拟酸雨增大了樟树日均净光合速率.(4)3种酸雨均降低了樟树气孔导度最小值,而pH 3.0、pH 4.0的酸液增大了其气孔导度最大值、日变幅.(5)3种酸液均增高了樟树气孔限制值的最小值,降低了其气孔限制值的最大值和日变幅.(6)3种模拟酸雨均增大了樟树胞间CO2浓度最小值,而pH 4.0酸雨增大了其胞间CO2浓度最大值和日变幅.  相似文献   

16.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A1、A8、B7、B8、D1共5个无性系苗木进行光合生理特征测定,探究其日净光合速率、日蒸腾速率特性及叶片位置与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洋楹日净光合速率曲线与日蒸腾速率曲线在多云条件下均呈现单峰式,最高峰出现在10:00-12:00时;不同无性系苗木叶片位置对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同,A1、A8、B7、B8无性系的上层叶片与中层叶片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下层叶片,而D1无性系苗木不同位置叶片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濒危植物新疆野苹果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苹果是新疆野果林的主体。为揭示其基本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野苹果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野苹果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在10:00时左右均出现最大值,分别为17.74μmol.m-2.s-1和0.47molH2Om-2s-1;(2)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时和16:00时,其值为9.64 mmolH2Om-2.s-1和8.83 mmolH2Om-2.s-1;(3)胞间CO2浓度不随气孔导度的降低而减小,控制野苹果光合速率因子为非气孔限制;(4)环境因子中以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最大,其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显著相关,而大气相对湿度对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均为最小。  相似文献   

18.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福建沙县引种的银杏、半枫荷、枫香、黄山栾、蓝果树、北美红枫、红叶李、无患子、海棠和碧桃等10种彩叶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1)银杏、蓝果树、红叶李和碧桃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半枫荷、枫香、黄山栾、北美红枫、无患子和海棠则呈双峰曲线,观察到"午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