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青海和甘肃三省交界处,为永久性河流湿地公园。为系统掌握多美林卡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情况,2017年至2019年,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对湿地公园进行9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6种,隶属于17目44科116属。湿地公园以留鸟(90种)和夏候鸟(43种)为主,共计133种,占公园鸟类种数的75.57%;古北界鸟类占优势,共计111种,占公园种数的63.07%。湿地公园有各级保护鸟类44种,其中国家Ⅰ级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5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8种。利用G-F指数对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湿地公园鸟类在科属水平上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此外,湿地公园内不同生境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构成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为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和后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4年12月,湖南泸溪武水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8年持续有效的湿地保护和管理,截至2022年,湖南泸溪武水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良好生境为鸟类提供了优质栖息地、繁殖场所,鸟类物种数持续增加。为了解湖南泸溪武水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物种多样性增加的具体情况,应用中国观鸟中心记录软件,通过样线法和固定样地法相结合的方法,于2019—2021年对湖南泸溪武水国家湿地公园中的鸟类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过程中共记录鸟类17目55科162种,相较于2014年建立国家湿地公园之前,鸟类物种数量增加了77种,增加的鸟类中包括黄胸鹀、黑冠鹃隼和黄腿渔鸮等8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此外,分析了湖南泸溪武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湿地公园鸟类保护的路径,为未来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广东连南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物种多样性,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湿地公园鸟类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共记录到鸟类89种,隶属于12目38科。在89种鸟中,有留鸟62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14种,旅鸟3种;鸟类区系为,古北界26种,东洋界55种,广布种8种;另有13种鸟类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7种生境中,灌丛、乔木林、农田中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沼泽、库塘、村落、河流中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最终,建议湿地公园管理部门通过加强湿地修复、降低人为干扰、秋冬季维持梯田湿地环境等措施提高湿地鸟类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2017年,采用固定样点和样线法,对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81种,隶属于14目37科,其中留鸟36种,夏候鸟22种,冬候鸟23种;鸟类时空分布差异较为显著,空间分布上树丛灌丛区、农田果园区鸟类种类较多,近岸水域敞水区鸟类种类较少;时间分布上鸟类多样性指数依次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鸟类是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区内湿地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建议加强对区内鸟类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对湖南思蒙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进行了调查。通过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记录表明:该湿地公园鸟类共15目40科99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I物种10种。从区系特征上看,东洋界种类49种,古北界种类28种,广布种22种。从居留类型上看,思蒙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以留鸟居多,共58种;夏候鸟23种;冬候鸟11种;旅鸟7种。鸟类物种多样性测度的G-F指数为0.74。此外,通过对5种不同生境的相似性指数分析,其灌丛与村落的鸟类群落结构最相似(0.55),水域与灌丛的鸟类群落结构不相似(0)。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河南平顶山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现状,于2017年7~9月采用样点法为主,样线法为辅的方法对湿地公园夏季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9目21科40种814只。物种组成以雀形目鸟种稍占优势(55%);居留型以留鸟为主,占鸟类种数的67.50%,夏候鸟占22.50%,旅鸟占7.50%,冬候鸟占2.50%;从区系类型来看,以古北界物种和广布种为主,均占37.50%,东洋界物种占25.00%。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夏季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H′=2.8980,物种均匀度指数为J=0.7856,并提出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管护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线法对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分布的本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16个目46个科164种,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种为优势种群,占59%;按区系分,东洋界鸟种相对较多;按居留型分,留鸟和冬候鸟最多;按生境分,林缘生境中鸟类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高;按季节分,冬季鸟类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调查结果为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未来鸟类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现状,于2018年4月~2020年1月采用样线法对湿地公园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目36科95种,优势种为白鹭、白头鹎和纯色山鹪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列入CITES附录Ⅱ的物种4种;居留型方面,冬候鸟占比约44.21%,留鸟占比约42.11%,夏侯鸟占比约8.42%,旅鸟占比约5.26%。鸟类群落多样性方面,秋冬季高于春夏季,堤岸区域高于坑塘和红树林区域;通过计算各区域年度间鸟类群落相似度来反应生境变化情况,红树林区域年度间生境变化较大,相似度为67.96%。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对峒河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84种,隶属14目29科66属,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公园内的Shannon-Wiener系数为1.384 2,均匀度指数为0.719 3。同时,用G—F指数对该地区鸟类的科属的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得出G指数为4.068 5,F指数为14.155 6,G—F指数为0.712 6。与湖南其它几个地区的鸟类多样性相比,峒河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较低,并进一步分析了其鸟类多样性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组成种类及其生物多样性,在4种典型植被类型中设置乔木、灌木、草本样方220个,调查获取研究区的植物种类,并运用植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区内植物物种间的生物多样性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共有95科260属450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5种,苔藓植物2科2属3种,裸子植物4科6属7种,被子植物85科248属435种;典型植被类型中,常绿阔叶林的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且分布均匀;乔木-灌木-草本三个层次中,草本植物的物种相对较多,且数量较大,生物多样性较高;灌丛和水生植被存在外来物种入侵现象,外来物种入侵对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样线法对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资源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115种,隶属于13目36科,其中留鸟68种,夏候鸟25种,冬候鸟20种,旅鸟2种。鸟类多样性与群落特征随季节和生境变化而波动。受候鸟迁徙的影响,区域鸟类种类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定点观察法,对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院内鸟类种类、数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林科院共记录到鸟类44种,隶属于4目11科,其中留鸟25种,夏候鸟9种,冬候鸟8种,旅鸟2种。院内鸟类多样性与群落特征随季节变化而波动,受候鸟迁徙的影响,鸟类个体数量在冬季最高,春秋次之,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0—12月,采用样线法在广东三水云东海国家级湿地公园开展秋冬季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目28科56种,数量累计1875只.其中雀形目鸟类有18科40种,占鸟类总数量的83.25%,非雀形目有10科16种,占鸟类总数量的16.75%.在居留类型中,鸟类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留鸟、冬候鸟、夏候鸟、旅鸟.鸟类...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湖南省平江县幕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采用截距法对自然保护区境内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40科11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3种。雀形目鸟类物种数最多,占总数的57.6%,留鸟63种,夏候鸟28种,冬候鸟23种,旅鸟4种。  相似文献   

15.
浙北马尾松人工林鸟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楚国忠 《林业科学》1995,31(5):427-435
浙江省北部马尾松人工林春季鸟各丰富度最高(47种),秋季最少(31种),冬、夏季分别为35种和36种。留留种类秋季最多是(677%),春季的迁徙鸟种类最多(57.4%)。冬、春、夏、秋,鸟类平均密度分别为56.87、56.81、47.25及49.35只/10hm^2。春季留鸟的平均密度最高(43.10只10/hm^2),依次是夏、秋、冬季,分别为41.47、39.05和36.76只/10hm^2。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野生鸟类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夏季有鸟类47种,隶属于13目23科。鸟类资源丰富,其中受保护鸟类46种,占97.9%;国家II级保护鸟类4种,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雀型目鸟类无论在种类还是在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占鸟类组成的83%。区系特征以古北界和广布种鸟类为主。在生境物种丰富度上以水域生境鸟类种类最多,为36种。夏季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2.8665,均匀度指数为0.1890。  相似文献   

17.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夏季鸟类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野生鸟类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夏季有鸟类47种,隶属于13目23科.鸟类资源丰富,其中受保护鸟类46种,占97.9%;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种,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雀型目鸟类无论在种类还是在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占鸟类组成的83%.区系特征以古北界和广布种鸟类为主.在生境物种丰富度上以水域生境鸟类种类最多,为36种.夏季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2.866 5,均匀度指数为0.189 0.  相似文献   

18.
We quantified species diversity of birds in mangroves at Kundapura from April-2010 to March-2013. We recorded 79 species of 36 families and 14 orders. Of these 71% are resident species, 22% are residential migrants and 8% are migratory. One endangered species, three near threatened species, and a few occasional visitors were re-corded. Species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birds were greater during from October through May as there was availability of food, increased vegetation and the arrival of migratory birds. Minimum diversity was recorded from June through September owing to heavy rains, increased flow of water,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food and return of migratory birds.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用固定样带法及辅助观察法调查记录了武汉桂子山地区冬季鸟类44种,隶属10目22科,鸟类密度为4.30只.hm-2,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647 7,均匀性指数为0.699 7。过去的17a间(1990~2006年),冬季鸟类由61种变为44种,减少了27.87%,其中冬候鸟减少了66.67%,留鸟增加了28.00%;国家Ⅱ级保护鸟类减少了75.00%,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增加了14.29%。分析了该地区冬季鸟类的变迁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鸟类多样性研究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工作之一。2021年1—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共记录到鸟类15目54科211种。其中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2种和34种;区系以东洋界为主,有129种(61.72%),古北界44种(21.05%)。居留型以留鸟为主,有136种(65.07%),冬候鸟40种(19.14%)。优势种为栗颈凤鹛Staphida torqueola和淡眉雀鹛Alcippe hueti;常见种和少见种分别 为27种和59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计算结果均为板洞保护站最高。该保护区是每年大批鹭鸟等候鸟迁徙的必经路线,建议加大监测力度,掌握候鸟变化动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