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邀月共舞     
谢荣耀 《花卉》2010,(6):34-34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唐代诗人张若虚一首著名的《春江花月夜》.写尽了春夜明月的皎洁妩媚。古往今来世事变迁,然而夜空的明月却是永恒的。虽然月亮也有阴晴圆缺.但它见证了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2.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或许宋代林逋咏梅的千古绝唱是对这枚雨花石的最好诠释,石也许就是诗人笔下意境的灵魂再现吧!  相似文献   

3.
正陕西馆皇灵帝气瑞弥空,片片祥云处处宫。朗月寒星披汉瓦,疏风密雨裏唐风。巍然城堡姿如旧,卓尔新区靓似虹。胜水名山干载傍,匠师岂敌自然工。在陕西,你随便站在哪儿,就可能站在了某个帝王将相的头顶上。这里埋葬着我们中华民族过去的辉煌,秦时明月,旧时汉唐,都在那悠悠一回望之中。  相似文献   

4.
品赏秋天     
《花卉》2015,(13)
<正>天凉好个秋。在这金风送爽的秋天,在品味秋的收获、观赏秋的美景之时,借此诵秋风、吟秋雨、赞秋月、歌秋露、咏秋色,更是平添几分秋兴,雅趣横生。诵秋风汉武帝《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之吟唱。唐代李白在《子夜秋歌》感叹"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代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在诗人眼里,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  相似文献   

5.
品赏秋天     
《花卉》2015,(14)
<正>天凉好个秋。在这金风送爽的秋天,在品味秋的收获、观赏秋的美景之时,借此诵秋风、吟秋雨、赞秋月、歌秋露、咏秋色,更是平添几分秋兴,雅趣横生。诵秋风汉武帝《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之吟唱。唐代李白在《子夜秋歌》感叹"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代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在诗人眼里,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  相似文献   

6.
天涯共此时     
冯恩昌 《花木盆景》2006,(11):46-46
平平静静的大海上,彩云远接天际;天上的银河里,有长串的帆影飘动,是否有情人要去故乡相会?此时,一轮明月从云缝里冉冉升腾,撒泼出安祥和谐的光芒,一抹白的光辉,一抹褐色光晕,衬托着安谧的黛色大海,远处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要到了。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我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不觉想起"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诗句。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我更加思念我的父亲!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在遥远的另一个世界里不知过得好不好。以前的我天真无知,从没想过父亲有一天会离开我们,没能很好地孝敬父亲,没能很好地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每一天,我深深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痛楚。  相似文献   

8.
品赏秋天     
缪士毅 《花卉》2015,(11):48-49
天凉好个秋:在这金风送爽的秋天,在品味秋的收获、观赏秋的美景之时,借此诵秋风、吟秋雨、赞秋月、歌秋露、咏秋色,更是平添几分秋兴,雅趣横生。 诵秋风 汉武帝《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之吟唱。唐代李白在《子夜秋哥欠》感叹“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相似文献   

9.
铭钰 《花木盆景》2014,(6):41-43
正月季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名花,素有"花中皇后"之美誉,有着悠久而广泛的栽培历史,在其长期的栽培中,留下了许多的趣闻逸事,这些是月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月季走向大众,扎根生活的佐证。长安买笑月季,原是一种野生蔷薇,相传在我国远古的神农时代就开始了对她的人工栽培,到了汉代更是广泛种植于宫廷的花园里,据《贾氏说林》记载:汉武帝与其爱妃丽娟在园中赏花,正值蔷薇花欲放,其神态似含微笑。汉武帝赞  相似文献   

10.
曾宪烨 《花卉》2005,(6):30-30
盆景艺术创作对意境的表现是通过鲜明,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朝大诗人王唯的千古绝唱,盆景《登高望远》形象地再现了诗中意境。  相似文献   

11.
正"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沉寂了三百多年的小诗《苔·袁枚》是清代的一首励志诗歌。2018年春节期间,国内荧屏上第一个爆款综艺诞生了,它就是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而节目首播的那首由一名来自大山深处的老师和那些朴实无华的孩子们共同唱响的《苔》更是让亿万观众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让中国的经典文化再现光彩走入亿万观众的心里,也让我们的经典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这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果菜》2015,(1):61
山东省东阿县福羊泉水业有限公司位于万户喜鹊吉祥地,千年阿胶福寿乡,有着"中国阿胶故乡"美誉的东阿。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现代化饮料公司。公司凭借当地的资源优势特色,自主研发推出阿胶养生系列饮品——胶乡源饮料。资源优势特色:"一水"、"一宝""一水":东阿水得天独厚,水龄两亿多年实为阿胶之魂,是独特的自然资源,堪称全球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江西信丰县油山江西长安园艺场的申报,1999年11月14日~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柑桔质检中心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和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沈兆敏、陈竹生、王成秋等同行专家组成评审组,对江西长安园艺场进行了现场考察。经“中心”考核评定,认为江西长安园艺场符合优质柑桔生产条件,已命名为农业部柑桔质检中心优质柑桔生产基地。1999年11月15日,农业部柑桔质检中心副主任邹俊渝宣读了命名文件,农业部柑桔质检中心常务副主任焦必林和江西长安园艺场签订了柑桔果品质量监检协议书,农业部柑桔…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内容器苗木生产技术最早的推广者之一,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早在2000年就"借师欧美",多次派技术骨干远赴美国、日本、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考察容器苗圃,开始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容器生产技术。2002年,经过一系列的考察研究,由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标准化容器苗无土栽培生产基地——长安苗圃正式投产。长安苗圃位于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花卉园区,成立初期占地约80余亩,包括温室生产区、容器苗生产区、母本苗圃、应用展示区、新品选育区等。虽地处中国传统的苗木之乡,但凡到过长安苗圃的人多会对它很"西化"的地面铺装、园艺资材选用、植物摆放以及整体形象规划留下深刻印象。当时国内苗圃生产主要依靠  相似文献   

15.
《花卉》2016,(9)
正王维《杂诗》之一: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其实,我们常说的梅花(A rmeniaca mume)是蔷薇科杏属小乔木或灌木,有宫粉梅、红梅、绿萼梅银红、骨里红、素白台阁、小绿萼等。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在多地也称为梅花,实为腊梅科腊梅属灌木,有素心、虎蹄、磬口、狗牙等品种。在记忆里,我的故乡是没有梅花的。从前我也并不喜欢梅花或许是因为小时候并没见过谁家种梅花,只在自己珍藏的一个十二月花信风的明信片上看见过,十二月腊梅,接下来就是水仙。后来看过电影——巴金的《家》,只记得那漂亮的丫头鸣凤被迫要嫁给干朽的老头之前,在花园里折了一枝梅花,给暗恋着的少爷插在花瓶里,然后投井死了。  相似文献   

16.
石品赏析     
正老子出关石种:孔雀石规格:10cm×14cm×6cm收藏:黄鑫留下道德之意五千余言,驾青牛,背书经,出函谷关而去,莫知其所终。关于老子出关的种种传说,一直是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孔雀石好寻,难得找到一枚如此形象生动的"老子出关"象形石。此石通体翠绿,牛、人形象和谐自然,形象生动,底座配以祥云,更是契合了老子"得道"后"飞升"的寓意。  相似文献   

17.
舒筋散药用蘑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筋散是舒筋活血、追风散寒、补益肝肾的著名方剂,是山西十六特效成方之一。同名舒筋散有二:五台方舒筋散和太原方舒筋散。五台方舒筋散的蘑菇用量占处方用量75%,太原方舒筋散的蘑菇用量占处方用量99.8%。蘑菇是舒筋散的主药。为保证舒筋散疗效和用药安全,我们进行了舒筋散入药蘑菇考证和鉴定,发现其入药蘑菇达31种多,如此多的蘑菇品种组成复方,在中医药史上尚属罕见。考证鉴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知行合一的由来知行合一,从字面理解就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是由明代圣贤王阳明提炼出的伟大智慧,是我国古代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哲学命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知行合一"的"知",意思不仅是"知道",更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中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我们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便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才能真正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晓斐 《花木盆景》2014,(11):23-24
正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有着2000年~3000年的种植历史,《礼记·月令》中就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的记载,此外《山海经》、《尔雅》、《周礼》等古籍也有关于菊花的记载,据这些记载,菊花最初是作为物候植物被人们认识的。当时,菊被"用以准节令,大略黄花开时,节候不差",在农事上,麦子的播种就以它为标准。魏晋以后菊花才逐渐用于观赏,其菊花傲霜绽放,不畏寒霜的崇高品格深受人们赞扬,与梅、兰、竹并称花中四君子。历代描绘菊花的诗词、书画作品更是络绎不绝,其中爱菊成癖的陶渊明最得赏菊之真谛,为后人留  相似文献   

20.
题记:低调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浮于众,众必毁之。真正有智慧的人,一般都采取"守拙"的方法,以保护自己;那种把聪明全露在外面的人实际上才是真正的愚拙者。中华文化的圣山——中岳嵩山,有着极为丰厚的人文内涵,无论花草树木,还是沟壑峰峦,处处都有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位于山脚下的嵩阳书院,佛、道、儒三教荟萃,尤以文化赡富、文物奇特名扬天下。特别是关于院内的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