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7.
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1.
树石盆景在中国盆景的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表现,从唐朝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侍女手捧有树有石的盆景,经过历代艺术家创造和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民族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盆景艺术形式。树石盆景最能表现大自然的丰姿神采,突出中国盆景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充分展示自然美,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体现作品的思想性,传自然之神和作者之神,代表着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树石盆景传自然之形、作者之神于一体,融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充分表现自然美、创造美和意境美,既能弘扬民族文化,又能展现时代精神,是中国盆景发展的主流。树石盆景是以树木与景石为素材在盆中表现自然景观,借以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动势盆景的发展之路,贺淦荪先生说:"在完善单体造型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又说:"树石组合盆景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熔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是中国盆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盆景艺术创新的主攻方向,是让盆景真正步入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树石盆景突破了树木盆景、山石盆景的局限性,组合形式上的多样性,表现情感内容的丰富  相似文献   

14.
树石盆景格调高雅,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冯连生素以树石造景见长。在树木造型上,他致力于自然与人工结合,扎剪并用,力求树干骨架各部位之间过渡自然。  相似文献   

15.
淦河春晓     
在各门类艺术创作中,故乡始终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艺术家们借助各具魅力的艺术作品来表现故乡之美和怀乡之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桑梓之思总是如此情深意切。盆景艺术以树石为材料,与乡土贴近,在这个主题的表现上更得先机。本期封面选用了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冯连生先生的树石盆景作品《淦河春晓》,材料为对节白蜡和龟纹石。淦河是冯连生家乡咸宁的"母亲河",自然景观秀美,历史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6.
正树石盆景是以树木、石头、水、土等为主要用材,经过精心构思、加工、组合和培养,在盆中融合为景,借以表现树石一体的自然景致,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盆景类型。树石盆景自古就有,其发展过程与园林、绘画等传统艺术一脉相承,秉承民族文化精髓,凝聚文人写意情思。树石盆景的历史渊源在我国盆景发展史上,树石盆景的出现并不比树木盆景和山石盆景迟,应是齐  相似文献   

17.
将有生命的树桩同有灵性的石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互依附而成为附石盆景。成功的附石盆景,妙趣横生,能给人美仑美奂的艺术享受。正如贺淦荪大师所言:“附石盆景能充分展示树根之美,树石结合之妙和树性顽强拼搏之神以及展现栽培技艺之功。”  相似文献   

18.
环抱式环抱式树石盆景最适合用于表现气宇轩昂之树木的造型。在树石盆景中树与石的组织结构应该有多样的方式,或以石环抱树,或以树环抱石(图1、图2)。环抱式是树石结构的重要方式之一。围流环抱体现的是一种流动的美,在我国太极图中得到了最充分淋漓的发挥。在环抱的树石结构中,树石之间的相互顾盼、迎让、高低错落、彼此关照为造型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盆景源于自然、源于生活,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山水、树石景观的向往。树石盆景在咫尺盆盎中表现大自然树与石之间的关系,能让人思绪放飞山水之间,营造内心向往的大千世界。笔者喜好盆景多年,师从浙江省盆景艺术大师黄学明先生,受益良多,对附石盆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与同好交流一些创作心得。  相似文献   

20.
<正>树石盆景的动势造型过去的盆景分类,忽视了树石结构的盆景类别,或简单地称为石上式、附石式,不是归类于树桩盆景,就是纳入山水盆景,或称水旱盆景。前面讲来,盆景艺术依据材料,应该分为树木盆景、山石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别。树石盆景是树木盆景和山石盆景自然而巧妙融合的构成形式,在作品的近景或中景位置上,应有突出的树、石组合构成的景物。在树石盆景中,虽然也会有以树木为主或以山石为主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