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阿尔泰山森林景观特征及其适宜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阿勒泰林场,以其2006年和2016年的ETM+/OLI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并采用景观指数分析法分析阿勒泰林场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景观异质性特征、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和景观适宜粒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优势景观类型为牧草地和灌木林地,且其面积呈增长趋势;(2)灌木林地斑块间面积大小差异显著,破碎化程度最高,苗圃地和林业辅助用地的破碎化程度最低;(3)乔木林地和灌木林的平均最小距离(ENN)值较高,分别为868.72m和870.87m。在时间纵向上,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人工造林补植工程的实施,使得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的规模逐渐扩大,具有更好的连接性;(4)阿勒泰林场景观的整体异质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呈常规状态,整体景观的斑块分布较为均衡,分布形式变化不大;(5)阿勒泰林场2006年和2016年的适宜景观粒度为60m,该景观粒度不仅能够科学准确反映区域景观信息,还能为今后区域景观格局的稳定性研究和空间优化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昌江县景观类型演变的研究,可知:昌江县的景观类型以林地和农地景观为主,景观基质为林地景观;2000—2017年建设用地是景观动态度最高的景观类型,说明昌江县的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较快;适宜景观粒度为150 m,在此粒度下景观斑块之间的组合状态达到最佳;在景观异质性方面,表现为先增大再减小,不同类型的景观斑块其邻接概率有所增长,同种斑块之间逐渐疏散,景观破碎化程度缓慢升高,景观类型趋于丰富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桃源县龙潭镇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994年、2000年、2006年、2010年及2014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在对研究区人工林景观进行斑块区划的基础上,将每个斑块看作林分中的"单木",斑块之间的边缘效应模拟林分中单木之间的竞争关系,借鉴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斑块边缘效应的人工林景观稳定性分析方法,用于分析斑块、类型和景观不同尺度人工林景观变化规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建立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的人工林景观稳定性模型,利用提出的人工林景观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构建的模型分析了研究区人工林景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以松木和杉木为主的人工用材林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景观逐步由零星小斑块向阔叶林景观转化,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下降;(2)基于类型水平上的人工林稳定模型反映出斑块类型重要程度前3位依次为阔叶、松木和杉木成熟林,大小分别为0.154 3、0.148 1、0.145 0;(3)在类型水平上,最稳定的年份是2014年,其稳定值为-0.155 1;稳定性最差的年份是2006年,其稳定值为-0.371 8。但在景观水平上2006年则是最为稳定的年份,其稳定值为0.298 7。应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分析进一步说明,在类型水平上稳定的景观不一定在景观水平上稳定。  相似文献   

4.
运用景观空间数据分析软件计算相关景观指数,通过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景观格局总体情况、斑块面积、周长、总数、分维数、破碎化、均匀度及多样性指数等分析,探讨保护区内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为保护区主要森林景观;景观要素的斑块面积、周长、数量差异极大;亚乔林及低矮阔叶乔木林景观宽块形状最复杂,且破碎化程度较高,针阔混交林景观斑块形状同样较复杂,但破碎化程度低,且成因不同;保护区总体景观多样性程度较低,景观类型分布不均匀,景观异质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第二道绿化隔离区是北京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利用城市森林的理念和3S技术手段,开展其生态变化动态监测,一方面可对其生态建设成效作出评估,另一方面也揭示其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的过程、趋势与动因,进而为该区域进一步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基础设施维护提供借鉴。【方法】利用0.5 m分辨率的2002年航片和2013年的worldview2卫片信息,以国际上森林城市通用的城市林木树冠覆盖(UTC)指标为核心,在eCongnition遥感解译技术平台下,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转移概率矩阵、斑块尺度、土地利用动态度、缓冲区分析等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对第二道绿化隔离区内的UTC格局特征与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第二道绿化隔离区的林木树冠覆盖(UTC)从2002年的28 839.84 hm~2增加到了2013年的63 709.95 hm~2,同期的林木树冠覆盖率增加了21.4%,不透水地表与草地占比同期分别仅增加了8.89%和7.8%,而耕地、水域和裸土地则呈现了面积下降的变化; 2002年景观基质为农田斑块与不透水地表斑块, 2013年为UTC斑块与不透水地表斑块,表明该区域生态化过程对区域的控制作用在逐步增强;从景观斑块的稳定性看,最稳定的景观斑块类型为不透水地表和UTC斑块,其保持自身不变的面积比例分别为64.59%和60.34%,而裸土地斑块类型95%以上的面积都发生了变化;从总体景观格局变化看, 2013年总斑块数量比2002年减少了176 979个,而斑块的分维数和斑块形状指数分别降低了0.052和0.128,景观斑块水平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也分别降低了0.136和0.076;从UTC斑块的变化来看,斑块数目净减少154 437个,而总的斑块面积增加了34 860.79 hm~2,斑块平均面积也净增了2 528.3 m~2;小、中、大和特大型UTG斑块数目与面积均呈现减少的动态过程。【结论】整个二道绿化隔离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斑块的复杂性与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都在降低,研究区域内景观斑块的自然化程度在提高; UTC斑块的变化趋势表明,第二道绿化隔离区UTC面积在快速扩大,其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潜在作用也越来越大。从变化动因看,二道绿化隔离区规划的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政策、永定河与温榆河等大型河道生态治理和百万亩平原大造林等工程的实施都是最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棘胸蛙野生种群分布与景观生态稳定性的关系,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采用样带、样方法对炎陵县境内不同生境中的棘胸蛙野生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合湖南省"十三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应用稳定性评价模型对炎陵县景观生态格局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与棘胸蛙野生种群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棘胸蛙野生种群数量较少,为82811只±26279只,主要分布于炎陵县东部景观生态稳定性较好的天然阔叶林生境中;景观生态稳定性较差且生境破碎化严重的区域分布较少甚至没有。  相似文献   

7.
滇西北滇金丝猴栖息地景观格局分析及其破碎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境丧失及破碎化已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威胁之一,对物种栖息地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及对其破碎化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对滇金丝猴栖息地景观格局和破碎化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包括滇金丝猴适宜生境在内的森林面积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2/3,是该地区的主导景观类型;研究区景观格局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景观破碎化.滇金丝猴适宜生境面积为308 212.44 h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8.86%.目前滇金丝猴适宜生境的破碎化程度较低,但仍需控制适宜生境已出现的景观破碎化,并通过生境恢复及廊道重建等措施加强对滇金丝猴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6年和2016年10 m空间分辨率森林分布图,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将云南省丘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分为7种不同破碎化类型;建立森林破碎化指标,探索保护区森林破碎化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6—2016年间,保护区森林景观发生较大改变,各类斑块占森林面积比均有所增加;核心和边缘斑块为森林主要构成,岛屿、穿孔、连接桥、环、分枝斑块占比则相对较小;保护区森林完整性增强,边缘效应降低,连通性和蔓延性改善;各功能区森林破碎化特征存在差异性,核心区森林破碎化低,而实验区刚好相反;缓冲区森林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和蔓延性。常绿阔叶林是破碎化最大的植被景观类型,孤岛较多,边缘效应大,应重点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9.
帽儿山地区是东北东部山区较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经营管理越来越要求集约化,对天然次生林区的景观格局分析及评价是极其必要的。利用帽儿山林场1∶10000 的林相图(根据1999 年航测照片及1999 年调查材料绘制而成),1∶10000 的土地利用现状图(1999)和实地调查资料,在ARC/INFO 支持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帽儿山林场各种景观类型的形状指数,破碎化指数进行了分析。自然景观的形状指数,形状破碎化指数均大于人工景观,而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取决于斑块数目的多少。其中,天然林受人为干预较小,形状复杂,其形状指数大于人工林;人为控制的景观,如苗圃、农地、采伐迹地等,形状较规则,形状指数较小;天然林的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大于人工林,也大于非林地。软阔叶林的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最大。图3 参11。  相似文献   

10.
《林业资源管理》2015,(4):59-68
县域森林破碎化评价是对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和森林植被发生变化的热点区域进行判读区划和测定分析。以云阳县为例,利用2002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结合2006,2011年两期SPOT 5影像开展判读区划,对比分析3期森林分布数据,运用Arc Gis 10.0和Fragstars 4.0软件,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对云阳森林景观破碎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县森林破碎化程度明显减轻,局部区域小片林及林带多,森林破碎化严重;工程造林与社会政策是驱动云阳县森林景观破碎化减轻的关键因素,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贡献最大;农业活动与城镇建设是制约云阳县森林景观破碎化逆转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减少森林流失,建设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通过景观的观点来审视城镇化的发展,是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采用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以GIS和Fragstats为技术支撑,从景观的组成结构、斑块特征等方面对研究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景观要素斑块中以小斑块所占比例最大,植被景观以乔木林和灌丛景观为主要类型.由于相对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内林业用地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信宜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信宜市为研究区,利用patch analyst景观格局分析软件,选取斑块数目、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大小、斑块面积标准差、斑块面积变异系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破碎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信宜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  相似文献   

13.
以ALOS获得的影像(10 m)为原始数据,借助ArcGIS等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科尔沁沙地疏林典型分布区的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不高,类型较单一;另外景观以少数几个大斑块为主,并且斑块的形状相对简单且不稳定。②农田和蒙古黄榆疏林是该地区的主要景观类型,分别占到研究区总面积的33.5921%和20.2617%;同时,虽然农田斑块穿插分布于蒙古黄榆疏林斑块之间,但是蒙古黄榆疏林仍然具有大面积成片分布。③研究区流动沙地分布面积较小、斑块数最多、平均斑块面积最小,以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为主。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克里金插值模型对海口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利用改进型土地利用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对景观稳定性综合评价,得出:(1)2010—2015 年,海口市生态环境整体良好,各行政区景观稳定性差异显著,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各行政区景观均遭受不同程度破坏,景观稳定性遭受影响;(2)2010—2015 年,海口市城镇建设不断扩张及国际旅游岛战略不断推进,景观稳定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Ⅴ及景观稳定区消失,Ⅰ级景观稳定区和Ⅱ级景观稳定区面积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实现八英庄林场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八英庄林场2010年和2015年2期地形图、遥感图像及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10.0和Fragstats4.2软件,对砬沿沟流域森林景观变化进行分析。砬沿沟流域按一级景观分类划分,斑块类型共5类,有林地斑块面积由473.95hm~2增加为500.88hm~2,其他斑块面积相对减小;有林地的景观形状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减小,分别由3.008 1、59.106 6降为2.481 6、49.060 4;景观多样性由0.426 9减小为0.233 4,说明各斑块的聚集程度有所增加,各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有所提高。砬沿沟流域按二级景观分类划分,在有林地类型中,2010年和2015年斑块类型都为5类,到2015年山杏林斑块消失,新增云杉林斑块;2010至2015年华北落叶松林斑块面积、斑块景观形状指数均增加,山杨林斑块面积、斑块景观形状指数均减小。砬沿沟流域森林景观香农多样性指数由1.602 7降为1.389 2。除去一级景观分类中有林地斑块破碎度减小,其他无论是一级景观分类还是二级景观分类,各斑块破碎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近5a一级、二级斑块在总数上有所增加,并且增加的斑块相对独立,并不连续。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揭示兴义市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及驱动因子对其的影响,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借用Arcgis、Fragstats软件对兴义市2000-2015年景观分类与景观格局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兴义市分为农田、园地、林地、草地、城乡建设用地、工矿仓储用地、水体和裸岩石砾地8种景观类型。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持续增长压力的影响,整个区域内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逐渐增高、景观类型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7.
以2002年2月的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分离度和类型破碎度指数从土地利用现状和空间结构上对元江县河谷区的土地利用格局作了分析。元江河谷区目前呈现以灌木林地为基质,荒草地、有林地、人工植被、城乡居民地斑块镶嵌,水域和河滩由西北至东南线性廊道贯穿全境的土地利用格局。河谷的整个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景观破碎程度大,现行土地利用格局不尽合理,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以期解决元江县优势产业开发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栖息地的重要基础,但频繁的人类活动干扰导致自然保护区内生物栖息地斑块破碎化的问题依然存在,景观连接度定量评价对于保护区生物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以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图论的指数方法利用2014年和2018年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对保护区栖息地的景观连接度指数的变化及其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4—2018年的景观连接度指数中整体性连接度指数(IIC)、概率连接度指数(PC)都呈现下降趋势,IIC和PC指数分别下降0.29和0.53,指示保护区内栖息地破碎化加剧;2)最大斑块的重要性指数从85.14减少到84.19,重要性前十的斑块时空变化表明了自然保护区栖息地斑块面积不断减小,中部、中西部地区破碎化显著;3)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景观连接度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橡胶林、耕地、水库、茶园4类土地利用增加是栖息地破碎化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纳板河自然保护区栖息地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林地景观斑块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福州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福州市林地景观的地形分布格局进行了空间分析和统计,然后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分别从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斑块规模特征、斑块破碎化特征以及斑块形状特征等4个方面,分析了福州市林地景观类型的斑块特征和景观破碎化程度,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fragmentation of forest formations (mesophytic forest, riparian woodland and savannah vegetation (cerrado)) in a 15,774-ha study area located in the Municipal District of Botucatu in Southeastern Brazil (São Paulo State). A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map was made from a color composition of a Landsat-5 thematic mapper (TM) image. The edge effect caused by habitat fragmentation was assessed by overlaying, o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data with the spectral ratio. The degree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was analyzed by deriving: 1. mean patch area and perimeter; 2. patch number and density; 3. perimeter-area ratio, fractal dimension (D), and shape diversity index (SI); and 4. distance between patches and dispersion index (R). In addition, the folowing relationships were modeled: 1.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vegetation patch sizes; 2. perimeter-area relationship and the number and area of natural vegetation patches; 3. edge effect caused by habitat fragmentation. The values of R indicated that savannah patches (R = 0.86) were aggregated while patches of natural vegetation as a whole (R = 1.02) were randomly dispersed in the landscape. There was a high frequency of small patches in the landscape whereas large patches were rare. In the perimeter-area relationship, there was no sign of scale distinction in the patch shapes. In the patch number-landscape area relationship, D, though apparently scale-dependent, tends to be constant as area increases. This phenomenon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tendency to reach a constant density as the working scale was increased. On the edge effect analysis, the edge-center distance was properly estimated by a model in which the edge-center distance was considered a function of the total patch area and the 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