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密切注意观察鸡群动态半舍饲或舍内平养方式必须抓住早晨放鸡、晚上收鸡和饲喂这三个时间观察鸡群,因为在这几段时间内,鸡群健康与病态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2.
SPF鸡群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少量的微生物侵入SPF鸡舍内,都能导致鸡群发病.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绝大多数的病原微生物,是SPF鸡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1空舍消毒 如果上批鸡感染了病毒,无论发病与否,舍内都会残留病原体,污染环境,若不彻底消灭这些病原体,很容易导致下批鸡感染。鸡群在免疫后鸡体未产生抗体之前感染病毒,即使免疫程序合理,  相似文献   

4.
<正>鸡群健康是鸡群高产稳产的基础,产蛋鸡群中一旦出现患病鸡只,就容易暴发疫情,引起大规模的损失。因此,管理者应养成日常细心观察鸡群的习惯,可以及时发现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及时了解鸡群生长发育情况,便于对疾病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损失。巡视鸡群的第一原则,就是根据鸡需要的生产条件,判断鸡群是否处于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是否拥有健康的体质。因此,鸡群巡视要重点关注舍内环境和鸡群状况,本文就鸡舍内环境巡视注意环节进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得好:“通风不良,鸡病难防”。鸡每千克体重的耗氧量是其它家畜的2~3倍。鸡舍内通风不畅,氧气不足,舍内垫料急剧发酵而产生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很容易造成鸡氨气中毒。再则,因通风不良鸡舍内只要有少量细菌或病毒,即可能全部被鸡群吸入而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6.
1消毒进鸡前进行鸡舍及环境消毒是搞好净化的重要环节。在平常饲养过程中特别是鸡群发病期间,应注意舍内带鸡喷雾消毒和舍外环境消毒。另外,鸡群饮水的净化、水槽等的消毒工作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鸡啄癖的原因及其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留坤  李云甫  张彤 《中国家禽》2006,28(14):59-60
1引起鸡啄癖的原因1.1饲养管理方面①鸡群密度过大,舍内和运动场都很拥挤,没有栖架、沙坑等游嬉条件,也没有垫草,鸡终日闲极无聊,这种情况在比较大的雏鸡和青年鸡中很容易引起啄癖。②夜晚鸡舍内灯光太强,引起鸡异常兴奋,不能睡眠休息,烦躁不安,有时会引起啄癖。③散养成年母鸡  相似文献   

8.
通风系统的目标是为了向每一只鸡提供均匀一致的空气质量。更具体地说 ,通风的目标就是驱除舍内的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有害气体和水气而向舍内提供均一的温度环境。均一的温度是提高鸡群的性能和经济效益所必需的 ,舍内温度即使是微小的差异 (相差 1~ 2℃ )也会显著影响鸡群的采食量 ,而采食量又会直接影响蛋的大小、蛋壳厚度、体重和产蛋率。由于舍内的每一只鸡在任何时候喂给的饲料都是相同的 ,所以舍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如果不同那么处于不同温度下的鸡就会有不同的采食量。日粮是按照鸡群的一般情况 (根据鸡群前一时期的采食量 ,或根据鸡群处…  相似文献   

9.
在炎热的夏季,酷热难挡,许多养户的鸡舍简陋,绿化不好,通风不畅,导致鸡舍内温度过高,引起鸡群烦躁不安。加上密度过大,没有运动场所,更加容易诱发鸡群打架、啄毛,导致高温季节肉鸡光毛率的上升。针对引起光毛的一些原因,根据我们服务部的经验,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高温天气注意防暑降温如鸡舍通风不良,环境绿化差,又有简易沥清纸瓦面结构,容易造成舍内温度过高,引发鸡只啄毛,甚至中暑。为给鸡群创造一个阴凉的环境,应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在鸡舍周围运动场上种树,减少强烈阳光射人舍内,降低舍温;在运…  相似文献   

10.
可改善鸡羽毛生长、减少鸡的活动、促进鸡免疫力的营养学措施 ,能够减少肉鸡胴体的降级。  鸡群内不同个体间的相互打斗会造成皮肤抓伤 ,从而会危害肉鸡最终产品的质量。鸡在舍内的活动水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舍内饲养密度、采食槽位和饮水槽位、垫料的类型和质量、鸡群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管理方式、鸡在舍内的移动、有无供料中断、是否实行限饲 (分餐饲喂 ,或实行特殊的光照方案 )以及宰前撤料等等 ,会使问题复杂化从而使得肉鸡胴体在加工厂内的降级发展到不可接受的程度。肉鸡的抓伤在春夏季节尤其严重 ,因为这时的光照方案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养鸡业规模化发展,鸡群饲养密度越来越大,这样在鸡只羽毛更换期间或采食完饲料后,舍内均会产生许多灰尘,另外平养鸡舍垫料中的灰尘会随着鸡只活动到处飞扬,尤其在冬季当我们通过通风将舍内湿气排出的同时,鸡舍就会变得更加干燥起来,舍内灰尘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气温不断下降,昼夜温差加大,鸡舍内温度忽高忽低,鸡很容易发生环境应激反应,致使抵抗力下降。有些鸡舍为了保温,封闭性加强,舍内空气中氨气、硫化氧等有害气体增加,刺激鸡体的呼吸道粘膜,鸡群很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而呼吸道疾病很容易传染,大群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秋冬季节,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1秋冬季节常见的呼吸道疾病1.1鸡新城疫  相似文献   

13.
春季温度的骤变,白天暖,夜间冷,昼夜温差大,而且天气干燥,常常会对鸡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继而会诱发鸡的呼吸道疾病。尤其.这个时候,因为很难处理好鸡舍保温与通风的矛盾问题。不是过度通风,使舍内温度降低,就是长时间关窗,引起舍内氨气含量过大。在春季,尤其要注意鸡舍管理,时刻注意天气温度变化,尽量避免鸡群受到强度应激,引发疾病。此外,由于鸡群饲养密度过大,同样会诱发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舍内有毒有害气体如CO2,H2S,氨气,含量超标.或鸡舍内通风唤起不良也会刺激眼结膜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炎症。  相似文献   

14.
随着鸡群生产性能的提高,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管理不当在鸡群生长过程中就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不仅影响鸡群生长发育和饲料转化率,甚至会继发感染其它疾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需要从舍内设备安装、控制空气质量和饲养管理等方面入手,选择没有污染、通风良好的厂区,舍内设置合理的温控设施和通风系统,并加强管理协调好保温与通风的矛盾等,做好鸡群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5.
春季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而且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鸡群在这种条件下易产生应激。严重的应激反应不仅能使鸡群食欲减退、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下降、蛋鸡产蛋量及蛋品质下降,而且会削弱机体抵抗力、诱发其他疾病,甚至引起鸡的大群死亡。介绍了鸡春季饲养管理中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6.
春季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而且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鸡群在这种条件下易产生应激.严重的应激反应不仅能使鸡群食欲减退、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下降、蛋鸡产蛋量及蛋品质下降,而且会削弱机体抵抗力、诱发其他疾病,甚至引起鸡的大群死亡.介绍了鸡春季饲养管理中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7.
1鸡中暑发病原因天气持续高温,鸡舍举架不高,防暑降温设施差,缺乏通风,造成舍内积聚热量过多,使舍内温度高;饲养密度过大,鸡群释放热量多,使舍温升高;不及时清粪,鸡粪堆积后,使舍内氨气浓度增大,湿度增高,在高温、高湿情况下,鸡的散热发生障碍;饮水不足;饲料中能量偏高,造成鸡体过胖,体内脂肪蓄积太多。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农村养鸡技术仍比较落后,加上环境卫生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夏天饲养的鸡很容易发生热应激,严重影响了养鸡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夏天养鸡如何防制热应激作一简述,供参考。1容易引发热应激的鸡1.1普通鸡舍饲养的鸡容易引发热应激普通鸡舍结构简单,既无遮阳也无防辐射的措施,而舍内饲养的鸡群密度大、拥挤,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鸡舍内温度往往比舍外的高出3℃~4℃,这样的鸡群在夏季极易发生热应激。1.2现代化肉鸡场在高温季节、高密度饲养时也极易发生热应激热应激多发生于高温季节,特别是高密度饲养的肉鸡场。…  相似文献   

19.
鸡群的产蛋量低而不稳,导致经济亏损,这是很多专业户和鸡场碰到的实际问题。经营管理是个重要方面,但鸡群产蛋量还受品种遗传、饲料营养、卫生防疫与疾病、舍内环境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砚对提高鸡产蛋量的途径作简略论述,供生  相似文献   

20.
<正>冬季鸡舍内需要的温度和外界气温相差悬殊,在做好保温的同时,一定要尽力加强通风管理。否则给鸡群带来冷应激的同时舍内空气质量还较差,这样不仅增加舍内湿度,降低鸡群生产性能,更重要的是危害到鸡体的健康状况。目前,规模化养鸡场冬季一般采用最小通风模式,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通风的目的鸡群无论在育雏、育成期还是产蛋期,均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