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在内蒙古察右后旗进行,为典型半干旱气候区。设HCF-1每公顷喷施剂量为0.75公斤,浓度为0.5%,分设在苗期喷施一次,在苗期、拨节期冬喷施一次,在苗期、拨节期、花期各喷施一次三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羊草草场喷施HCF-1,具有明显的抗旱、保产和增产效果。其中以在苗期喷施一次效果最好,保产增产率为43.66%。试验还表明:喷施HCF-1对牧草具有增强抗逆性和生命力的效果,并可使牧草生育期延长7-10天。  相似文献   

2.
用150g/hm^2增产菌对三年生沙打旺进行喷施,增产效果明显,喷施一次的可提高产草量7.43%,喷施二次的可提高13.64%,喷施比对照区每公顷可增加纯收入111.45元-229.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0.6。增产菌是北京农业大学研制培育出来的植物保健益菌,是我国最新生物高技术产品,在农作物及果菜类推广应用中已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牧草上应用则刚刚起步,本试验为今后在牧草上大面积应用增产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姬万忠  曹永林 《草业科学》1997,14(4):33-34,37
利用不同施用量的增产菌,在牧草各生育期分别进行1次,2次,3次叶面喷施,对其增产效应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增产菌对高山禾草型草地牧草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最佳施用量为150g/hm^2,施用期为禾草拔节期,施用次数为1 ̄2次,增产幅度为16.75% ̄24.9%。  相似文献   

4.
侯丰  刘润海 《草业科学》1998,15(6):29-30,35
应用动物动力2003试验结果表明,该植物微量元素营养液对天然草地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平均增产幅度在500ml/hm^2、1000ml/hm^2,1500ml/hm^2剂量下依次为21.52%、18.41%和21.52%,适宜用量为500ml/hm^2;分1次、2次、3次喷施,分别增产2.43%、25.79%和35.60%,以3次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新型植物液肥植物动力-2003在我盟生境条件下对饲料作物的增产效果及效益情况,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996年于乌盟冷冻站进行了喷施试验,试验表明:喷施植物动力-2003,冀承单饲料玉米增产幅度为20.2%,每公顷可增效益1752.0元,黄胡萝卜增产幅度为28.4%,每公顷可增效益1703.5元。  相似文献   

6.
杨珍  何为平 《中国草地》1994,(4):36-38,32
试验分别在内蒙古敖汉旗,东胜市和清水河县进行,设增产菌亩用量5克、7.5克和10克三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增产菌对供试牧草和饲料作物均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以亩喷施10克为最好,其增产率在敖汉点沙打旺为28.66%,紫花苜蓿为23.44%;在东胜点沙打旺为31.67%,柠条为17.21%,青贮玉米和甜菜分别为35.26%和16.16%;在清水河点增产幅度最大,羊柴+苜蓿人工混播草 增产达到3  相似文献   

7.
“利丰收”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7种牧草和草坪草上进行喷洒处理,牧草干草产量增产8.65%-11.45%,投入产出比为1:10.8-35.5,草坪质量评价结构,“利丰收”喷洒处理增加0.3-0.35分,叶色美观诱人,绿色期延长7-10天,提高了草坪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寒地区退化草地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退化草地进行改良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施肥改良效果最佳。增加优良牧 草群中所占比例,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牧草分别比对照区增加9.02-10.17%,18.40-22.76%和-6.57-1.87%,可食牧草增产1倍;围栏封育草地效果次之,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长26.81-39.85%和20.74-37.85%,莎草科牧草比例下降11.85%-19.23%,可食牧草增产1倍  相似文献   

9.
选用“常乐”益植素硝酸稀土,研究不同施用方法、不同施用浓度对栽培牧草、天然草地和饲用灌木、半灌木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牧草施用稀土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用稀土时对播种的牧草可采用浸种或叶面喷施,而对天然草地只能用叶面喷施.叶面喷施的时间以生长初期至始花期较为适宜;浸种与叶面喷施相比,以浸种为好,具有经济、简便、易推广等优点;且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有促进苗期生长之效用.不同种类的牧草对稀土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0.
选用“常乐”益植素硝酸稀土,研究不同施用方法、不同施用浓度对栽培牧草、天然草地和饲用灌木、半灌木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牧草施用稀土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用稀土时对播种的牧草可采用浸种或叶面喷施,而对天然草地只能用叶面喷施。叶面喷施的时间以生长初期至始花期较为适宜;浸种与叶面喷施相比,以浸种为好,具有经济、简便、易推广等优点;且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有促进苗期生长之效用。不同种类的牧草对稀土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1.
1995~1996年在山东省昌邑市3年生叶用银杏园进行试验。供试品种为郯09、郯05,每666.7m2栽3000株,沙质壤土,管理水平较高。植物增产剂有5种:FA-旱地龙(新疆哈密黄植腐厂生产)800信液、喷施宝(广西博白喷施宝开发有限公司生产)300倍液、绿叶宝(山东生物研究所生产)200借液、绿芬威(周村农药厂生产(800倍液、钛得肥(济南教育学院微肥厂生产)800倍液,以清水为对照,分别于5月中旬和6月中旬喷施两次或1次。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FA-旱地龙、绿芬威、喷施宝、钛得肥和绿叶宝的银杏叶产量分别增加34.0%、31.0%、259%、28.7%和21.0%。5月中旬和6月中旬分别喷施1次或两次都喷,均表现增产.但单喷1欢的增产效果明显低于喷两次的。叶用银杏喷施植物增产剂3~5天后,叶色转为深绿色或墨绿色,叶片肥厚宽大,百叶重较对照增加7%~21%,叶片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增加15%~30%,同时,绿叶时间延长10天左右。据上述结果认为:应用植物增产剂是提高银杏叶产量的一条有效措施,尤其是以FA-早地龙800培液于5月中旬和6月中旬喷施次,效果最好。植物增产剂对叶用银杏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徐跃亮  相似文献   

12.
在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草场上,对牧草生育期内的土壤水分状况与牧草的产量,经济类群变化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表现为“二高一低”的变化规律,在干旱季节提高低平地土壤含量水量,可促进小时章牧草的生长发育,在牧草返青期以每公顷灌水300吨,抽穗期每公顷灌水700吨增产效果显著,二者比对照增产39.6%和45.3%,在多雨季节降低洼地土壤含水量,可使质差的莎草科苔草草地向禾本科小叶章草地主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一般牧草在生长期不宜施有机肥料,如要施用,也应将有机肥料充分腐熟后再用,以免污染牧草,危害家畜健康。尤其刈割草地,切忌施用家畜干粪。四川省仁寿县团结科技示范园区所做试验表明:在抽茎期施用磷、钾肥,白三叶的鲜草产量比对照组增产25.4%;在始花期施用,可以增产35.6%;在盛花期施用,可以增产49.7%;而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同时施用,可以增产51.3%。对牧草实行根外施用微量元素,也能收到较好的增产效果。如:禾本科牧草对铜、铁、锌等微量元素有一定的需要。豆科牧草特别需硼。硼能影响叶绿素的形…  相似文献   

14.
增产菌是一种保健益菌,经多年来在乌兰察布市的试验研究表明:多年生牧草羊柴,紫花苜蓿经增产菌学种后,出苗株数约可增加20%~23%,株高约可增加16%~40%,以150g/hm^2剂量增产最好。多年生牧草沙打旺叶面喷施的最佳浓度为150g/hm^2,增产幅度可达25%左右。试验数据证明,增产菌在干旱地区应用,牧草各方面性状均得以提高,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5.
青海草地应用喷施宝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喷施宝肥料对天然草地、人工草地、饲料作物燕麦不同生长期进行不同浓度的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除饲用燕麦施用每公顷112.50ml较大量的喷施宝在当年对作物具有抑制作用外,施用每公顷75.00ml~112.50ml的喷施宝对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牧草都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益微增产菌对燕麦的增产效果较明显。其中,叶面喷施在拔节期效果最为明显,增产率达16.35%,增产菌浓度4000ml/m^3为宜;拌种时增产菌固体菌剂用量为0.3kg/hm^2,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增产率达14.58%。  相似文献   

17.
用“天骄”牌高效液肥喷洒天然牧草,使其生长加快、叶片增多、产草量提高。喷洒一次该液肥、试验区鲜草比对照区增产0.46千kg/hm2,喷洒二次该液肥、试验区鲜草比对照区增产0.84千kg/hm2。弥补了我省天然牧草返青后、生长缓慢、产草量低的缺点,有利于今后在牧草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牧草产量的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利用增产菌处理牧草增产也有报道。增产菌增产的原理表现在定植性,拌种、喷施都能迅速进入植物体生长、繁殖,能高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起到增产效果。但增产菌在青藏高寒草地牧草种植应用上的报道较少。结合青海省达日县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建设项目,2002年进行了增产菌对披碱草、早熟禾、星星草牧草不同处理方法种植试验,以期获得最佳方法及使用量。  相似文献   

19.
利用引种的9种牧草与6种粮食、经济作物组合,进行粮—经—饲不同轮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6种豆科牧草后作作物增产显著(P〈0.05),公农1号紫花苜蓿增产最高达43.9%,肇东苜蓿最低为15.2%;公农无芒雀麦不具有增产效果;杂交酸模和绿穗苋可导致后作作物分别减产19.7%和25.8%。确定了吉林省农区苜蓿(3年)—玉米(黄烟、粟、高粱)—粟(玉米、高粱、黄烟)—大豆(草木樨)—玉米(粟、高梁)—黄烟的农业三元结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自 1997年我市引种冬牧 - 70黑麦以来 ,已初具规模 ,年种植面积可达 2 5万亩 ,用其饲喂奶畜增产效果明显 ,效益显著。为进一步探讨该牧草对奶畜的增产效果 ,我们于 1999年春进行了冬牧 - 70黑麦饲喂奶山羊增产效果观察。1 材料与方法1 1 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 1999年 2月 2 1日~ 5月 31日在文登营镇养羊示范牧场进行 ,共计 10 0天。其中预试期 10天 ,正试期 90天。1 2 试验羊的选择与分组 选择胎次相同、产奶量相近、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文登奶山羊 80只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2 0只 (P >0 0 5 )。分别设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1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