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特性评价鉴定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引进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CGRIS)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编著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信息处理规范》标准,对河北省种质库保存的55种作物20962份种质资源性状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标准化处理;并结合河北省种质管理的实际情况,对CGRIS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扩展和属性改动,初步建成了河北省种质资源特性评价鉴定数据信息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2.
植物种质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作物育种以及提高生物工程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关键。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主要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加强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研究,具有深远的作用和意义。文中综述了全球及中国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与利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世界各国对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措施的分析,得出我国种质资源保存的对策,即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信息网络建设和国家立法与政策保护3方面。  相似文献   

3.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完善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的国家体系及法规建设,保障种质库(圃)的运转经费和加强安全保存技术研究,是确保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得以安全保存和充分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基础。马铃薯作为中国外来物种,种质资源及缺,其资源的保存尤为重要。本文从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历程,研究利用现状,保存等方面回顾了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在马铃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特色种质资源库,重视对保存方法的研究,加强资源共享等层面探索了马铃薯种质资源未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卢新雄  陈晓玲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0):1125-1132
 近20多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2002年底,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包括国家长期库和国家复份库各1座,中期库8座。长期库贮存种质已达33.4万余份,隶属35科192属712种,贮存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种质圃30个,共保存无性繁殖作物及多年生种质4.3万余份,隶属900多个物种。试管苗种质库2个,保存种质2300份。此外还建立了2个野生稻和1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笔者在文中介绍了我国在库存种质持久安全保存技术、超干燥贮存技术和离体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当前种质保存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6.
安全保存是作物种质资源高水平保护的核心和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低温种质库是作物种质资源最主要的保存方式.延长种质保存寿命、维持种质遗传完整性和防止种质生活力意外丧失一直是种质安全保存的研究难点和热点.文中对近百年来种质库保存种质的研究历史进行了系统整理,指出:(1)种子低含水量和低贮藏温度是延长种子保存寿命的关键因素,由此...  相似文献   

7.
通过列举有关统计数据,对世界、我国及我省水稻生产、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对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现状进行概述,阐明了加强稻种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创新研究对促进水稻育种和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出了我国在作物种质资源工作方面与国外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广东省稻种资源研究下一步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8.
芋作为一种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被称为第五大根茎作物,具有重要的食疗和医疗价值,近年来芋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市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对芋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芋的起源与分布,芋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分类,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芋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芋的病害研究,以及芋头的利用及功效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芋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芋头的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保持总体上升的趋势,但是优异种质鉴评技术与基础研究较薄弱,芋种质创新工作不够深入,芋生产上病害严重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生产上缺乏抗病品种,杂交育种尚处于起步阶段。提出应进一步加强芋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研究、大力推广芋脱毒种苗的生产应用、加快开展芋连作障碍研究和芋杂交新品种选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疆自治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战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尤以野生近缘种为最.目前拥有可容纳10万份作物品种资源的自然中期保存库一座,现保存有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主要农作物品种资源57种作物近2万份.近年来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还存在许多不利的影响因素,制约着新疆作物遗传资源研究的发展.本文依据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包括资源收集、建立完整的资源保存体系、深入开展鉴定评价、进行种质创新等.  相似文献   

10.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目前仍存在资源保存数量不多、鉴定不够深入、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本文针对资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西藏本地实际,提出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与评价利用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11.
热带亚热带蔬菜种质资源的利用与蔬菜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质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开发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现代蔬菜生产对育种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新品种在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和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地提高,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首先决定于所掌握的各种基因资源。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土壤类型繁多,而且小气候多样,地形错综复杂,海拔差异显著,加之农业历史悠久和多样化的耕作制度,因此,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非常丰富的蔬菜种质资源。本文拟对我国热带亚热带蔬菜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回顾,主要概述了热带亚热带蔬菜种质资源的分布、蔬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蔬菜育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以后蔬菜育种的目标、途径等,以供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海棠种植历史悠久,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有记载的海棠野生品种27个。最近十几年在观赏园艺中又引进了一批北美海棠,品种多达几十个。本文对这些海棠品种的品种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以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与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简要概述了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现状,分析了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探讨了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与创新方向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总结了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状况,并分析和探讨了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烟草种质资源是烟草原始创新、新品种选育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烟叶生产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对我国烟草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烟草原始创新、新品种选育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成效,取决于所掌握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对其差异性状表现及遗传规律研究,而突破性进展往往依赖于特殊种质资源的发现与利用.由于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  相似文献   

16.
基于SSR标记的粒用高粱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粒用高粱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利用SSR分子标记对156份全国籽粒高粱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分型。结果表明:33个SSR分子标记的扫描共获得186条多态性DNA条带。多态指数(PIC,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值为0.01~0.73,平均值为0.45。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Genetic Similarity)变异范围为0.15~0.9,平均值为0.53。NJ(Neighbor Joining)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PCOA,Principal-Coordinates Analysis)将156份高粱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I为来源于贵州、四川和云南的56份南方高粱;类群Ⅱ包含的48份全部是北方高粱,来源于辽宁、内蒙古、山西、北京和河北等地;类群Ⅲ包含52个南方和北方的高粱,来源于黑龙江、吉林、陕西、山东、湖北和云南等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淮海区玉米青枯病的田间自然筛选及接种鉴定。[方法]采用试验室接种鉴定及大田自然鉴定的方法,研究25份玉米自交系和61份群体材料对玉米青枯病的抗病表现。[结果]筛选出9份自交系及26份群体材料的抗病等级都在R(抗病)以上。多数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集中在3级和5级,为R(抗病)和MR(中抗)材料;未发现有9级(高感)材料。[结论]该研究为玉米青枯病在黄淮海区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32份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筛选出油药兼用优质红花种质资源,为选育适应新疆油药兼用优质红花品种提供参考。【方法】 对收集的32份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变异和聚类分析。【结果】 种质资源中生育期在80~90 d的有4份,90~100 d的6份,100~110 d的16份,110 d的以上的6份。参试材料的10个质量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在0.37~1.29;花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29);数量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含油率和油酸,为3.47;聚类分析将 32份材料可以分为10大类,其中第一大类中以青海的材料为主;第二大类包含14份材料;第三大类3份材料;第四大类包括3份材料,主要来自山东。其他材料BXY11(甘肃)、BXY1(新疆)、BXY19(河北)、BXY3(江苏)、BXY8(浙江)分别成一类。【结论】 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主要是叶型倒披(90.6%)、籽粒壳性普通(87.5%)、花球性状圆锥(84.4%)、籽粒性状圆锥(87.5%)为主,新疆油药兼用红花品种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高于产量性状,且材料的聚类与其来源无明显的联系,但青海、甘肃、河南、山东的材料优先聚在一起,新疆拥有丰富的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且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19.
基于R语言的亚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河北省种质资源库部分亚麻资源进行进一步的表型鉴定,以期探索亚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相关性和聚类研究,用于亚麻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本试验以499份亚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应用R语言对亚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亚麻单株粒重与分茎数、主茎分枝数、单株有效果数存在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工艺长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499份资源分成了3类,种群1更有利于亚麻高产育种,种群2有利于抗倒伏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党参种质资源的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总结了党参育种工作的相关成果。尽管党参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目前党参的育种工作多采用混合选择法和系统选育法,品种改良效果有限,建议针对党参的药用价值,对党参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的同时,加大利用优质资源深入开展品种选育研究,如开展杂交育种和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以更大程度提高栽培党参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党参产业发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