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果园中害虫的天敌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捕食性瓢虫、草蛉、小花蝽、蓟马、食蚜蝇、捕食螨、蜘蛛和鸟类,后者包括各种寄生蜂、寄生蝇、寄生菌等。1.1瓢虫瓢虫是果树害虫主要的捕食性天敌。以成虫和幼虫捕食多种蚜虫、叶螨、介壳虫、粉虱、木虱、叶蝉和其它小型昆虫。常见的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红环瓢虫和深点食螨瓢虫。  相似文献   

2.
种草果园天敌调查及天敌对果树害虫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园种草后,害虫天敌小花蝽、瓢虫、草蛉、六点蓟马、蜘蛛、捕食螨等种类和密度较清耕区显著增加。在5~6月对苹果蚜虫、螨类和其它害虫的控制率分别达到72.26%~85.31%、32.59%~66.86%和45.64%~57.16%。  相似文献   

3.
红蜘蛛、白蜘蛛等害螨对果树的危害日趋严重 ,每年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进行防治 ,若防治不及时 ,即可迅速为害成灾。这主要是因为农药虽然杀死了大部分害螨 ,但同时亦消灭了它的天敌 ,失去了生态平衡。因此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势在必行。害螨的天敌昆虫有深点食螨瓢虫、小花蝽、黑顶黄花蝽、六点蓟马等。现将其生活习性及利用途径介绍如下。1 深点食螨瓢虫该虫属鞘翅目瓢虫科。捕食果树上的红蜘蛛 ,成虫和幼虫均能捕食红蜘蛛的成螨 ,若螨和卵 ,为红蜘蛛的重要天敌之一。1 1 生活习性 深点食螨瓢虫 1a(年 )发生 4~ 5代 ,以成虫在树干…  相似文献   

4.
对种植覆盖作物的苹果园中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覆盖作物的苹果园,天敌复合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控制作用,比单植被果园叶螨的蜂值低1.67倍,推迟达到常规化学防治指标1周左右,且防治指标可大大放宽。经相关分析和生态位分析表明,东亚小花蝽在捕食性天敌群落中占首要地位,其次是中华草蛉和六点蓟马,综合分析结果与此一致。讨论了东亚小花蝽的人工操纵。  相似文献   

5.
<正>果园害虫的天敌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捕食性主要包括捕食性瓢虫、草蛉、小花蝽、食蚜蝇、捕食螨和蜘蛛;寄生性天敌主要包括各种寄生蜂、寄生蝇、寄生菌等。在果园农药应用中,应充分利用和保护好捕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巨山国营农场苹果园用田间笼罩排除天敌的方法研究了叶螨天敌(小花蝽草蛉和六点蓟马等)控制叶螨为害的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天敌对叶螨的控制作用不同。自5月下旬至7月下旬,天敌对叶螨的控制作用逐渐加强。在生长季早期,天敌控制叶螨为害的作用较小。天敌对叶螨作用的时间越长,对其控制作用越强。在0.2~3头/叶雌成螨密度下,天敌的控制效应呈S型曲线,2米/叶雌成螨是天敌的最佳作用密度。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单一天敌昆虫防治茄子虫害的效果,作者根据上海金山地区设施茄子虫害发生的特点,开展了小花蝽对蓟马的防控效果、烟盲蝽和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防控效果、异色瓢虫对蚜虫的防控效果、捕食螨对叶螨的防控效果试验,以期筛选出能在金山地区设施大棚内生存并持续繁殖的优势天敌昆虫。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茄子生产中投放烟盲蝽防控烟粉虱、异色瓢虫防控蚜虫效果明显而持久,且两种天敌昆虫均可在金山地区繁殖,可在设施茄子生产中推广应用;小花蝽防控蓟马的效果不明显,建议调整投放时间或投放量再开展试验研究;丽蚜小蜂未能对目标害虫产生防控效果;捕食螨对目标害虫防控效果不明。  相似文献   

8.
天敌是果园害虫的主要控制者,保护和利用好天敌是开展绿色防控的前提和基础。可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维持果园生态平衡;减少农药使用,提高果品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兼治农作物、林木、蔬菜的害虫。1改善天敌生存环境1.1保护天敌越冬休眠期刮树皮是消灭越冬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但是小花蝽、捕食螨、食螨瓢虫等好多天敌也在树皮裂缝  相似文献   

9.
保护和利用好果园害虫天敌,可有效控制果园害虫的种群数量,维持果园生态平衡,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提高果品安全性,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利用果园害虫天敌,应做好以下几点: 1 改善天敌生存环境 1.1 保护天敌安全越冬 休眠期刮树皮是消灭越冬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但是小花蝽、捕食螨、食螨瓢虫等很多害虫天敌也在树皮裂缝或树穴里越冬.应改冬季刮树皮为春季果树开花前刮树皮,因为果树花前大多数的害虫天敌已出蛰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玫瑰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不定期调查,明确了惠水高镇玫瑰上病虫害的种类,其中害虫主要有蓟马、蚜虫、叶螨及斜纹夜蛾。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灰霉病和锈病等。主要的天敌有小花蝽、瓢虫和大草蛉等。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河北省苹果园行间生草现状,探究草种适应性,为河北省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依据。采用调研的方法探究河北省果园行间生草的现状;在邢台市浆水镇富士苹果园,设置清耕、苜蓿、白三叶和自然生草4个处理,测定土壤有机质、无机氮、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储水量和土壤酶活性等土壤性状,分析叶绿素、叶面积和新梢长等树体生长指标以及产量、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河北省果园以清耕管理为主,生草园占31.96%,其中自然生草园占25.77%,人工生草园占6.19%;自然生草园草种选择更多样化;果农对生草认知缺乏且获知途径单一。自然生草显著提高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分别为15.46 g/kg和8.85 g/kg;苜蓿与白三叶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对0~40 cm土层储水量有显著影响。白三叶与自然生草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SPAD值,苜蓿与自然生草则显著增加了叶面积,苜蓿与白三叶显著增加了新梢长,连续6年生草老园叶绿素SPAD值(58.96)、叶面积(18.57cm2)以及新梢长(28.00 cm)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苜蓿、白三叶与自然生草显著增产7.21%~13.40%。连续6年生草老园果实Vc(182.20 mg/kg)和可溶性糖(16.93%)显著高于各处理,可滴定酸(0.309%)显著低于清耕。河北省生草技术普及度低,行间种植苜蓿与白三叶能改善土壤性状、促进树体生长,改善果品品质、增加果品产出,因此推荐河北省苹果园种植豆科植物苜蓿和白三叶。  相似文献   

12.
在苹果园实施有益植物的人工种植或保留有益杂草,进行有益的地面植被栽培,研究其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园昆虫多样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苹果园行间间作苜蓿、三叶草、白花草木犀、百脉根等可增加果园的植物多样性,为天敌益虫提供栖息和繁衍场所,进而提高有益昆虫多样性,为害虫的自然生态调控提供了保证,对苹果园害虫的持续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轮纹病菌对不同抗性苹果品种防御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实验研究了3个苹果品种被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berengrianaf.piricola)侵染后苹果枝干轮纹病防御酶系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受病菌侵染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抗病品种的峰值出现较晚。抗病品种鸡冠的PAL、SOD和POD活性变化峰值和均值要高于国光和富士,而PPO活性变化的峰值和均值则低于国光和富士。  相似文献   

14.
果园生草试验及适生草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自然生草和自然生草+人工生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早熟禾、高羊茅和黑麦草)的‘寒富’苹果园为研究对象,以清耕为对照,研究了自然生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并对自然生草条件下的人工草种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自然生草处理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细菌、真菌、放线菌、脲酶和磷酸酶明显升高,全钾增幅较小,但含水量降低了。通过适宜草种评价的初步研究可知,以生草覆盖为目的、刈割次数少的可选择白三叶、高羊茅和黑麦草等品种;为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需要刈割用于覆盖的则应选择紫花苜蓿、红三叶等产草量较高的草种。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养分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黄土高原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生草能提高0~60cm土层有机质含量,种植禾本科牧草有机质年积累0.1%,种植豆科牧草年积累0.15%;随生草年限的增加较深土层土壤有机质趋于增加。生草对N、P、K营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40cm土层,生草的前期土壤养分消耗大于积累,全N、全P、全K的演变呈现“S”型的演变过程,生草能提高0~40Cm土层水解N、速效P及速效K含量,黑麦草活化P的作用大于白三叶,而白三叶活化N的作用大于黑麦草。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苹果产量及品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果树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与生理机制及其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在简要介绍植物(包括果树)自交不亲和性与生理控制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对梨、苹果、杏等果树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花柱内花粉管生长特点、花柱S糖蛋白的特性与作用机理以及果树自交不亲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并提出了该领域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树脂吸附法提高苹果浓缩清汁色值和透光率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固定床式树脂柱对苹果汁进行吸附处理,不仅可以大幅提高苹果汁的色值,而且对苹果汁的透光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可有效降低苹果汁的浊度;而对苹果汁的糖度、酸度、pH值等理化指标无明显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此项技术,对于苹果浓缩清汁产品的理化品质特别是色值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效果,并具有高效、无害、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惠竹梅  李华  龙妍  张瑾  庞学良 《园艺学报》2010,37(9):1395-1402
在酿酒葡萄生产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清耕(对照)相比,行间生草总体使葡萄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其中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升高幅度较大,平均升高幅度分别为223.4%和83.4%,细菌数量平均升高68.1%,放线菌数量升高的幅度最小。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处理较高羊茅处理增加的幅度大,除放线菌外,均与清耕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行间生草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全P、速效P含量降低;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处理使土壤全N、碱解N、速效K含量显著提高,高羊茅处理使其降低。除速效P外,其余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因子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纤维素分解菌是影响土壤有机质最重要的微生物因子,放线菌是影响土壤N、P、K最重要的微生物因子。  相似文献   

19.
在苹果果实生长早期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之后源叶中的不同种类碳同化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源叶中总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积累,山梨醇含量升高;前两个干旱胁迫周期源叶中淀粉含量显著降低;水分胁迫对还原糖的影响主要是增加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葡萄糖含量在中度胁迫时开始增加,严重胁迫时急剧升高,但果糖含量仅在轻度胁迫时显著高于对照,对蔗糖含量的影响较小。水分胁迫解除后,水分胁迫株叶片中除葡萄糖能保持一个显著高于对照的水平外,其余的糖和山梨醇均迅速地回落到正常灌溉的对照水平。同时,树体承受水分胁迫期间,源叶中的6-磷酸醛糖还原酶(A6PR)、山梨醇脱氢酶(SDH)、磷酸蔗糖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中性转化酶、酸性转化酶、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和淀粉酶等均有可能得到显著增加,并且水分胁迫解除后各种酶在短期内仍维持一个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桔园蜘蛛越冬生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系统调查,邵阳市桔园蜘蛛群落共有12科,22属,28种,其中斑管巢蛛(Clubio-na.reichlini)和美丽蚁蛛(Myrmarachae farmicaria)为优势种。对桔园蜘蛛的越冬蛛态、越冬场所及行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为桔园蜘蛛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