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哺乳期是猪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和单位增重耗料低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进行科学补饲,不仅能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和断乳窝重,增强个体健壮和整齐度,而且还为今后的育肥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湖北畜牧兽医》2006,(8):38-39
仔猪阶段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加快仔猪增重、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为此,现根据仔猪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其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制成了一张仔猪饲养管理卡,望各饲养员认真学习执行.  相似文献   

3.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是一项以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养猪成本,实现养猪增收为目标的科研工作。主要是根据保育仔猪生理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通过规范管理、统一饲养标准,特别是通过加强对哺乳母猪、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健康水平。并通过加强对保育期猪的饲养管理,进一步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仔猪腹泻是最主要的仔猪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在仔猪断奶时最易发生,是仔猪饲养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该病发生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的成为僵猪,饲料转化率降低,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该病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保育期的成活率,影响整个饲养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断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仔猪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青海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冬春季漫长而寒冷。平均温度在5℃以下,过低的温度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保育仔猪在冬春季节更加难以健康生长。保育仔猪由于刚摆脱了哺乳阶段,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需要完成由母乳向饲料的转换。而该阶段仔猪的特点是:温度敏感,疫病易感性高,生长发育快,以上这些特性的存在给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所以做好保育阶段尤其是冬春季保育工作意义重大。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仅供同行参考。以期能够有效提高冬春季保育阶段仔猪成活率,从而达到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长江以北地区,冬季和早春平均温度在5℃以下,过低的温度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保育仔猪在冬春季节更加难以健康生长。现阶段我国仍有大量的猪场(主要是建场较早和部分中小规模的私人养猪企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模式,而改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至今无法普及,致使这些猪场无法有效控制保育期的复杂疾病,保育猪增重缓慢,饲料报酬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型饲料添加剂“奥克莱”对哺乳仔猪及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奥克莱”的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设计,试验组添加3‰“奥克莱”,记录试验期间哺乳仔猪的育成率、总增重度断奶时平均体重以及保育仔猪试验末期平均体重、日均增重、料重比等主要生产指标,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试验组仔猪断奶平均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断奶平均体重;试验组保育猪试验末期平均体重、日均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哺乳母猪饲料及保育饲料中添加3‰“奥克莱”能显著提高对应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8.
选用3~4胎次长×大二元产仔母猪18头,产仔时间间隔72 h内,父本为同一杜洛克公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头母猪所产仔猪,以烟道保育为对照组、沼气地暖保育为试验Ⅰ组、电热保育为试验Ⅱ组,进行60 d对比饲养试验,以期研究不同供暖方式对仔猪生长及能源成本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哺乳期中试验Ⅰ组的仔猪平均日增重208 g,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Ⅱ组高36.84%、4.62%,仔猪成活率高12.90%,与试验Ⅱ组无明显差异,能源成本消耗40.3元/窝,比对照组低85.0%,比试验Ⅱ组低86.7%;断奶保育期中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623 g,比对照组高13.80%、比试验Ⅱ组高7.61%,仔猪成活率比对照组高10.04%,比试验Ⅱ组高7.36%,能源成本消耗3.7元/头,比对照组低82.54%、比试验Ⅱ组低86.83%。说明沼气地热供暖能有效减少猪体因御寒代谢造成能量的消耗,有利于促进仔猪生长发育,相比电热板和烟道供暖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实现了绿色低碳,既经济又环保,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其药物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是指小猪从出生到70日龄阶段称为仔猪,其中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称哺乳仔猪,从断奶到70日龄称为保育仔猪。仔猪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但生理机能发育并不完善,难饲养、成活率低。据报道,该时期的死亡占猪一生死亡的40%。  相似文献   

10.
断奶前的仔猪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如果断奶前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则直接影响育肥猪的增重和延后出栏,目前哺乳仔猪成活率低,断奶窝重小的问题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现将断奶前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简要阐述如下:1加强初产仔猪护理1.1科学接产接产前用热毛巾将母猪乳房、外阴、臀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添加2%麦饭石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显示:生产母猪饲料中添加2%麦饭石,母猪产仔成活率提高21.82%;猪育肥增重试验,断奶仔猪增重提高20.08%,提高饲料报酬34.21%:4月龄育肥猪增重提高18.38%,提高饲料报酬25.58%。  相似文献   

12.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猪生产的规模化发展.目前河南省的养猪业普遍存在着断奶仔猪发病率高、保育猪成活率低的突出问题。怎样提高养猪场保育猪的成活率,笔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仔猪断奶是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仔猪断奶后的生长发育乃至一生的生产成绩,刚断奶后仔猪首先面临的就是环境和饲料的改变,这对铒猪是很大的应激,仔猪通常表现食欲差,易腹泻,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等,尤其是集约化养猪生产,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在断奶后,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科学配制日粮,可以减少应激的发生,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在猪群生长过程中,一些病毒、细菌、寄生虫、霉菌毒素、饲料营养、环境条件和应激情况等都可以引起猪群发生腹泻症状,尤其是仔猪感染腹泻性疾病后,不仅影响生长发育和增重速度,还会降低饲料利用率和成活率,给猪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此将猪群发生腹泻病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希望在生产中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猪群发生腹泻病,降低饲养成...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研究了湿喂法对断奶仔猪生产效益(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及断奶仔猪成活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湿喂法的试验组猪的保育期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7.32%(P<0.01),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3.95%(P<0.05),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提升了5.49%(P<0.05),湿喂法的应用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哺乳仔猪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高、单位增重耗料较育肥期的猪低1.5~2倍的关键时期。哺乳仔猪直接利用饲料的转化率为50~60%;而饲料通过母体转化成奶再供仔猪食用的转化率仅为20~30%。因此,抓住哺乳仔猪这个关键时期进行科学补饲,不仅可以提高哺乳仔猪断奶重和成活率,增强个体健壮和整齐度,同时还可为猪的育肥打下良好基础。广大农村长期以来,由于补饲哺乳仔猪的方法不科学,致使仔猪断奶重小、体质瘦弱、成活率低,影响了哺乳仔猪的生长。主要问题是补饲的饲料品种单一,仅用大米和玉米;饲料调制方法不当,采用熟食稀喂;  相似文献   

17.
保育仔猪是指断乳至60~75日龄的仔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另一重要生产阶段,保育期内仔猪的成活率、增重率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北京好友巡天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抗体——微生态制剂“壮壮崽I号”和有益茵制剂“育崽宝”喂给初生仔猪和保育猪。仔猪断奶成活率达95.65%,21日龄断奶体重达7.6千克,断奶增重提高21.79%;保育猪65日龄体重达19.21千克,增重提高7.02%,料肉比降低了7.20%。下痢等发病数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近些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越来越繁荣,规模化猪场也越来越多,怎样进行保育猪科学养殖是当前我国保育猪养殖中的重要问题。随着人们对猪肉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都不断提高,规模化养猪场正在成为养猪业的重要经营模式。保育猪养殖是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其科学养殖具有重要意义。对规模化猪场进行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成活率,还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发育速度,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哺乳仔猪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高、单位增重耗料较育肥期的猪低1.5~2倍的关键时期.哺乳仔猪直接利用饲料的转化率为50~60%,而饲料通过母体转化成奶再供仔猪食用的转化率仅为20~30%。因此,抓住哺乳仔猪这个关键时期进行科学补饲,不仅可以提高哺乳仔猎的断奶重和成活率,增强个体健壮和整齐度,同时还可为猪的育肥打下良好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对哺乳仔猪补饲的方法不科学,致使仔猪断奶重小、体质瘦弱、成活率低,影响了哺乳仔猪的生长.主要问题是补饲的饲料品种单一,仅用大米和玉米;饲料调制方法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