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于鸵鸟的养殖,养殖人员则应从其生活的习性和饮食习惯着手。鸵鸟属于食草类,其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并且抗病力较强,正因如此深受养殖行业的欢迎。从鸵鸟的销售量观看养殖鸵鸟所创收的经济效益较高,因为鸵鸟的肉质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所以人们非常喜欢鸵鸟,而且鸵鸟的皮也可以制作出皮具,这充分的说明养殖鸵鸟的前景较好。为了可以让鸵鸟养殖产量增加,本文将对其养殖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商品鸵鸟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陕西咸阳某鸵鸟养殖有限公司,该鸵鸟养殖场占地约4.669公顷,养殖种鸵鸟40只(27只母鸟),青年鸵鸟150只,商品鸵鸟70只(评估时间为2002年6月-2003年4月)。统计资料依据咸阳某鸵鸟养殖公司45只商品鸵鸟屠宰销售记录、养殖记录及有关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鸵鸟喊热     
鸵鸟喊热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副司长韩高举近日呼吁,慎重发展鸵鸟养殖,切忌盲目上马,以保证鸵鸟养殖业健康发展。鸵鸟养殖在我国短期内迅速扩展,形成鸵鸟养殖热,很多拥有资金实力的外贸企业、商贸公司、大型工业企业均投资养殖鸵鸟。据统计,1994、1995年两年通...  相似文献   

4.
信息荟萃     
《农村新技术》2007,(6):57-58
养殖鸵鸟可致富我国鸵鸟养殖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很大成效。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鸵鸟养殖国。专家提出,养殖鸵鸟是一条有效的致富之路。这一新兴产业已发展到面向国内外市场批量加工、出口、上市的重要阶段,前景十分看好。鸵鸟以饲草为主,养殖成本低,出售价格高,养殖一只商品鸵鸟可获纯利400元。  相似文献   

5.
鸵鸟产业,在我国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前些年,养殖鸵鸟在全国遍地开花,一哄而上,全国鸵鸟养殖企业最多曾经达到400家,搞鸵鸟养殖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相似文献   

6.
鸵鸟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一项新兴产业。当前一些养殖单位对鸵鸟生理指标、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尚在认识阶段。对某养殖场一起非洲鸵鸟胃梗塞的发病原因、手术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鸵鸟养殖协会会员张伯林认为,鸵鸟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饲养成本低、养殖技术简单等特点,适宜农产发展养殖。1只成年鸵鸟售价2000元左右,饲养成本300-500元,纯利1000元左右。据张伯林介绍,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规模地引进、繁养鸵鸟,现在全国已建成鸵鸟养殖场400多  相似文献   

8.
鸵鸟新城疫免疫程序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鸵鸟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常呈急性暴发 ,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国内对鸵鸟的商业化规模养殖只有十几年的历史 ,对鸵鸟新城疫的研究较少 ,某些鸵鸟的饲养场由于新城疫的发生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南非的鸵鸟大规模养殖已有 30 0多年的历史 ,现将鸵鸟新城疫的  相似文献   

9.
非洲鸵鸟养殖作为一种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人们对鸵鸟的认识还十分浮浅.为了发展鸵鸟养殖,真正做到科学养鸵,探索鸵鸟行为特性非常必要,本文对山西双扶鸵鸟试验种场32只不同年令的鸵鸟行为进行了7昼夜的观察,并做了较为详实的论述和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鸵鸟养殖协会会员张伯林认为,鸵鸟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饲养成本低、养殖技术简单等特点,适宜农户发展养殖。1只成年鸵鸟售价2000元左右,饲养成本300~500元,纯利1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窄径茧蜂是钻蛀性鳞翅目害虫幼虫的一类重要内寄生蜂,目前国内尚无系统的研究报道.本文记述窄径茧蜂亚科Agathidinae褐径茧蜂属CocygidiumSaussure分布于福建省的2个种.其中,全室径茧蜂Coccy gidiumabsolutusChen&Yang为新种,日本径茧蜂CocygidiumnihonenseSharkey为中国分布新记录种,并建立了该属中国已知6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2.
对光山县茶树品种资源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与评价。2007年,光山县茶园面积达8333.3 hm2,现有无性系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龙井长叶、乌牛早、白毫早、迎霜、安吉白茶、劲峰、碧云、浙农12号、茂绿、福鼎大毫等12个,栽培面积2100.0 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25.2%;有性系茶树品种有:本地群体种、信阳群体种、祁门槠叶群体种、福鼎大白、龙井43、鸠坑、湘波绿等7个品种,种植面积达6233.3 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74.8%。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苹果属植物小孢子减数分裂染色体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中国苹果属3组5系18种22个类型不同倍性小孢子减数分裂染色体的系统研究表明,在14个二倍体中,隶属真苹果组的8个种:山荆子、丽江山荆子、锡金海棠、垂丝海棠、苹果、花红、西府海棠和楸子为单价体,二价体联合构型;隶属花楸苹果组陇东海棠系的3个种:陇东海棠、变叶海棠、花叶海棠为单价体、二价体和四价体构型一;隶花楸苹果组滇池海棠系的2个种;河南海棠和沧江海棠与隶属海棠组的尖嘴林檎仅呈现二阶体构型。6个  相似文献   

14.
ICP-OES法同时测定果蔬中铅、砷、镉、铬、铜、锡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样品经混酸消化后,控制一定的酸度,定容后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果蔬中铅、砷、镉、铬、铜、锡六种有害重金属进行测定,研究了分析测定条件,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表明,五种元素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1.0%~107%之间。其RSD均小于3.5%。按该方法进行处理及测定铅、砷、镉、铬、铜、锡,在选择的测定条件下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06 mg/kg、0.0003 mg/kg、0.00003 mg/kg、0.00005 mg/kg、0.00003 mg/kg、0.0006 mg/kg。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毛茛科Ranuncul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Fabac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菊科Asteraceae和紫草科Boraginaceae等6个被子植物类群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9个甘肃省新记录种,即:叶城毛茛(Ranunculus yechengensis W.T.Wang),浮毛茛(Ranunculus natans C.A.Meyer),圆裂毛茛(Ranunculusdongrergensis Handel-Mazzetti)及其变种深圆裂毛茛(Ranunculus dongrergensis var.altifidus W.T.Wang),栉裂毛茛(Ranunculus pectinatilobus W.T.Wang),高原委陵菜(Potentilla pamiroalaica Juzepczuk),毛柱膨果豆(Phyllolobium heydei(Baker)M.L.Zhang&Podlech),碱独行菜(Lepidiumcartilagineum(J.May.)Thell)、羌塘雪兔子(Saussurea wellbyi Hemsl.)和颈果草(Metaeritrichium microuloides W.T.Wang).  相似文献   

16.
珍珠薏米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珍珠和薏米为主要原料,经过酶解、过滤、调配等工艺研制品味纯正的珍珠薏米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调配组合为:蔗糖5%,果汁20%,珍珠、薏米的比例为1∶1.对饮料的可溶性固形物、酸度、还原糖、金属元素、氨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为还原糖含量:1.4 mg· mL-1;可溶性固形物:3.2%;pH值:5.48(1...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斑潜蝇种类及发生危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有8种斑潜蝇,分别是: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美洲斑潜蝇L. sativae、番茄斑潜蝇L. bryoniae、菊斑潜蝇L. compositella、豌豆斑潜蝇L. congesta、菜斑潜蝇L. brassicae、黑背斑潜蝇L. trifoliearum、黑胸斑潜蝇L. xanthocer.以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美洲斑潜蝇L.sativae发生最普遍,尤其以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危害最严重.两种斑潜蝇嗜食的作物是菜豆、蚕豆、豇豆、黄瓜.对4种作物全生育期进行了系统调查,斑潜蝇属的优势度大小依次是菜豆、黄瓜、豇豆、蚕豆.蚕豆和菜豆遭受到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的危害较大,而豇豆和黄瓜遭受到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和美洲斑潜蝇L.sativae两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鲁星’桃(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na‘Luxing’)中参与调控营养和生殖生长的MADS-box(Pp MADS)基因,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特性,为解析该基因在花发育和果实发育及成熟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比对和RT-PCR技术,克隆获得‘鲁星’桃中10个Pp MADS全长c 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采用RT-PCR技术检测PpMADSs在茎、叶、萼片、子房、雄蕊、花瓣等组织以及花发育7个阶段和果实发育5个阶段的表达特性。【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获得10个PpMADSs(Pp MADS11、12、19、20、21、22、28、29、30和31;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KU559577、KU559578、KU559585、KU559586、KU559587、KU559588、KU559594、KU559595、KU559596和KU559597),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别为522、279、1 065、828、723、600、636、534、750和480 bp。进化分析表明,PpMADS11属于AP3亚组,PpMADS12是AGL17亚组,Pp MADS19属于MIKC*组,Pp MADS20、21和22同被分为Mα组,PpMADS28、29、30和31同属于Mγ组。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10个PpMADS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中。启动子分析显示,PpMADSs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光响应元件、防御及逆境响应元件、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热激响应元件、低温响应元件、真菌效应子响应元件、伤害响应元件、厌氧响应元件、GA响应元件、Auxin响应元件、Me JA响应元件、ABA响应元件、SA响应元件和乙烯响应元件。半定量RT-PCR和q RT-PCR结果显示,PpMADS11在茎、叶、萼片、子房、雄蕊、花瓣、花发育和果实发育中表达;PpMADS12在茎、叶、萼片、子房、雄蕊、花瓣和花发育中表达;Pp MADS19在萼片、雄蕊、花瓣和花发育中(苗期除外)表达;Mα组和Mγ组所有成员在茎、叶、萼片、子房、雄蕊、花瓣和花发育中均有表达,部分成员在果实发育中表达。【结论】10个PpMADS在‘鲁星’桃的营养生长以及花和果实发育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品质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5种谷物杂粮粉的混合比例并添加蛹虫草制成蛹虫草复配谷物杂粮粉,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制成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并研究蛹虫草对膨化产品品质特性的影响,为开发营养全面和功能互补型的食用菌复合谷物杂粮产品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线性规划功能优化5种谷物杂粮的营养配方,对比分析谷物杂粮和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硬度、色差和氨基酸含量等品质特性的变化,利用电子鼻从宏观角度检测谷物杂粮膨化产品和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气味差异,并在宏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GC-MS对两种产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具体分析鉴定。【结果】蛹虫草粉和谷物杂粮粉按照1﹕10的质量比混合,其中谷物杂粮粉的配比为:大米粉60%、黄豆粉5%、薏米粉10%、红豆粉10%、糯米粉15%,添加蛹虫草的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热量、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灰分、钾、钙、钠等矿物质含量显著上升。与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相比,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硬度显著上升,脆度显著下降,粘度、弹性和咀嚼性没有显著性差异,而L*值显著降低,a*值、b*值、△E值和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显著升高;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总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比值(TEAA/TAA)、总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TEAA/NEAA)、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达到40%、60%、0.54、1.08,符合FAO/WHO标准模式,表明添加蛹虫草不仅对膨化产品的感官特性具有显著影响,而且能改善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营养价值。电子鼻对谷物杂粮膨化产品和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气味有较好的响应,可以显著区分两种产品的气味特征;GC-MS结果表明添加蛹虫草前后的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挥发性物质分别为27种和31种,其中酯类、咔唑类、醚类、炔烃类、吡咯类和帕罗昔丁这六类物质是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中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异氰酸丙酯,1,2:7,8-二苯并咔唑,二乙二醇乙醚,5-甲基-1-己炔和N-甲基吡咯;对蛹虫草挥发性气味贡献最大的是2-戊基呋喃、3-辛烯-2-酮、十二烷和十三烷。【结论】挤压蛹虫草复配谷物杂粮粉而获得的膨化产品较传统粮食加工制品在质构、营养和风味等品质特性方面有了显著地改善,以谷物杂粮为载体的新型复合产品可弥补传统膨化食品在口感、保健功能、氨基酸含量和组成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澳洲鳗鲡(A.australis)、欧洲鳗鲡(A.anguilla)和美洲鳗鲡(A.rostrata)成体为试验材料,应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4种鳗鲡的眼球、肌肉、肝脏、心脏和。肾脏5种组织的8种同工酶(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葡萄糖脱氢酶GC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氨酸脱氢酶GDH)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DH在5种组织中均没有表达,7种同工酶(EST、LDH、MDH、GCDH、G6PD、ADH、SOD)在4种鳗鲡均表现出很强的组织特异性。4种鳗鲡的同工酶谱表型非常相似,在同一组织中同工酶的存在位点、表达形态、活性等方面是类似的,但也表现出一定的种间差异性。应用酶谱差异指数D对4种鳗鲡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日本鳗鲡和澳洲鳗鲡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与4种鳗鲡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