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象山红橘橙作为一种商品生产,其经济效益的高低不但取决于果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果品的质量.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但要在果品数量上做文章,而且要在果品质量方面下功夫,想方设法提高果品的质量,使象山红橘橙生产尽快地由数量效益型生产模式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生产模式,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象山红橘橙的经济效益高低,不但取决于果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果品的质量。果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商品性,关系到市场竞争力和生产经营者的效益。随着全国柑橘产量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其他果品一样,象山红橘橙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外观差,品质劣的橘橙已被市场无情地拒之门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将面临越来越多进口水果的冲击。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但要在果品数量上做文章,而且要在果品质量方面下功夫,想方设法提高果品的质量,使象山红橘橙生产尽快地由数量效益型生产模式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生产模式,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象山红橘橙是广西近年来从浙江省引进的杂交柑品种,为了摸清落花落果规律,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严重落花落果的发生。有关象山红橘橙落花落果规律少见报道,特于2004-2005年对该品种的生理落果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柑橘天然杂种秭归橘橙来源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秭归橘橙为天然柑橘杂种,果实无核、早熟,但其亲本来源未得到深入的分析和验证。为探明秭归橘橙的亲本,应用倍性检测、形态学标记和AFLP、cpSSR、nSSR等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鉴定。倍性检测证实秭归橘橙为二倍体,叶形指数、气孔密度和大小、花粉育性和花粉形态分析表明秭归橘橙形态特征上偏向于甜橙,而其花粉染色活力介于甜橙与红橘之间。AFLP聚类分析表明秭归橘橙介于橙和橘之间。cpSSR、nSSR确认秭归橘橙的母本为甜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父本为橘类(C.reticulate Blanco)。  相似文献   

5.
<正>"439"橘橙是浙江省柑橘研究所以"温州瓯柑"与"改良橙"为亲本杂交育成的柑橘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耐粗放管理、果实风味及贮藏性好等优点,深受橘农喜欢,是一个有发展希望的优良品种,但美中不足的是,"439"橘橙果实的种子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品种的发展。尝试培育无籽"439"橘橙对于进一步改良"439"种性及促进其更好发展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6.
象山红橘橙是浙江省象山县9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种质资源中,经多年筛选培育而成的橘橙新品种。广西在2000年前后从浙江、重庆、四川等省(市)引进试种,近年发展较快,目前种植面积约667hm^2。该品种具有外形美观,果皮光滑,深橙红色,果形端正,大小整齐,皮薄,汁多,化渣,风味浓郁,品质优良,坐果性能好及较耐贮藏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探索象山红橘橙生长结果习性和制定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笔者于2004-2005年对该品种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象山红桔橙是浙江省象山县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日本引入的品种“天草”中,经多年筛选培育而成的桔橙新品种。近年来,广西从浙江省象山县引进象山红桔橙试种,在柳州、桂林、梧州、来宾等市试种该品种均表现良好。为了探讨枳砧血橙、脐橙高接象山红桔橙早结丰产栽培技术,为象山红桔橙早结丰产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2005年春在桂林试验点将3~4a生枳砧血橙1000株,嫁接5131个芽;在柳州试验点枳砧脐橙4000株,嫁接20000个芽,高接象山红桔橙,成活率达90%~94.3%。嫁接后树势生长良好,尚未发现不亲和现象。2003-2005年经有关专家测产验收桂林试验点嫁接后第二年,  相似文献   

8.
天草橘橙是日本以清见、兴津早生的杂交后代为中间母本,再与配奇橘杂交育成。2010年以红皮山橘作对照,在广东省博罗县进行了6个砧木品种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天草橘橙在摩洛哥酸橘、红木黎檬、年橘、大红柑、枳等砧木上的亲和性好于或略好于红皮山橘,但其它综合性状不如红皮山橘。  相似文献   

9.
本中心在2001年春季(3月份)从浙江象山引进象山红橘橙接穗,当年枝接在10年生早熟温州蜜柑上,嫁接成活率达95%以上,第二年开花始果,第三年已批量挂果,表现为:果实外观美丽,着色橙红,果形整齐,肉质优,极丰产.但由于结果较多,果形偏小(在100g/个左右),达200g/个以上大果比例较低,直接影响果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为此,根据其丰产特性进行了不同时期疏果技术的探讨,确保大果比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11月 2 6日 ,重庆市科委邀请同行专家对我所主持的重点推广项目“柑橘新品种‘橘橙7号’优质丰产栽培研究示范与推广”进行了成果鉴定。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立题正确 ,技术路线先进可行 ,针对重庆市柑橘结构不合理 ,大量红橘滞销等问题 ,首次对“橘橙 7号”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对促进我国柑橘品种结构调整 ,促进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系统研究了橘橙 7号的品种区域适应性、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叶果比、保花保果、科学施肥等配套栽培技术 ,并在大面积上进行示范推广 ,获得了优质、高产、高效的综合效应 ,试…  相似文献   

11.
"天草"是优良的杂柑新品种.为了适应平阳县水果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要,2003年11月引进杂柑新品种"天草"橘橙,进行适应性试验和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象山红桔橙是浙江省象山县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日本引入的“天草”品种中,经多年筛选培育而成的桔橙新品种。近年来,广西从象山县引进象山红桔橙,在柳州、桂林、梧州、来宾等市试种,该品种在各地表现良好。为了探讨枳砧血橙、枳砧脐橙高接象山红桔橙的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笔者于20  相似文献   

13.
通过高接换种方式,在福州、三明、南平、龙岩等地进行了春见橘橙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见橘橙在上述地区表现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迟熟,可在适宜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4.
象山红桔橙是近年来从浙江省引进的杂交柑桔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外形美观,耐贮运等优点,是目前可持续发展柑桔鲜食与加工兼用品种之一.广西近年来发展较快,面积约666.7公顷,根据笔者多年的栽培经验,现将象山红桔橙栽培技术,介绍给果农,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渝红橙’(原名‘蜀先橙’和‘红6—6’)是1980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红橘砧‘先锋橙’中发现的大果少核芽变。1980-2005年对母树、高接后代和无性一代的产量、果实品质、植物学特性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鉴定,并进行品比试验.其果较大、质优、少核、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等主要经济性状稳定。综合经济性状优于‘先锋橙’,2005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以资阳香橙、枳和红橘幼苗为材料,在不同pH值的营养液中处理30 d,测定其生长指标、根系形态及生理指标,用液相色谱(LC)法分析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含量,分析3种砧木根系分泌有机酸种类和对酸碱耐性的差异。通过比较3种砧木在不同pH营养液处理下的生长指标、根系形态及生理指标发现,枳比资阳香橙和红橘更耐酸,红橘和资阳香橙比枳更耐碱。在酸性(pH 4、pH 6)条件下,3种砧木根系分泌有机酸中只检测到草酸和奎宁酸,且草酸含量高于奎宁酸;红橘分泌的有机酸总量最高,其次是资阳香橙,最低为枳。在碱性(pH 8)条件下,除草酸和奎宁酸外,还检测到苹果酸;资阳香橙分泌的苹果酸含量最高,红橘次之,枳最低。以上结果表明资阳香橙和红橘比枳更耐碱,可能是因为资阳香橙和红橘分泌的有机酸高于枳,尤其是在碱性条件下分泌的苹果酸含量远高于枳;而枳比资阳香橙和红橘更耐酸的可能原因是枳在酸性条件下分泌的有机酸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17.
“天草”与“不知火”是日本近年来育成的柑橘新品种 ,不知火作为日本夏橙的替代品种受到很大的重视。我省象山、台州等地引进试种后果实品质等经济及栽培性状表现较好 ,各地引种较多。兹据田间观察及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以供参考。1 天草橘橙天草是日本农水省口之津支场育成的柑橘新品种 ,属中熟橘橙。 1982年以清见和兴津早生NO 14杂交后代为母本 ,再与佩奇橘柚杂交实生育成。 1987年开始结果 ,1995年定名为天草 ,并获得品种登记。天草树姿开张性 ,树冠较小 ,势中庸 ;枝梢略细 ,节间长短中等 ,较密生 ;有短刺发生 ,树势衰弱则渐消失。叶…  相似文献   

18.
秋季采摘柑橘成熟果实并剥取种子,将小粒种籽和瘪籽播于MT培养基,待萌发长出2~3片真叶时,取其叶片检测倍性;将饱满种籽播种于露地,对其幼苗首先通过形态筛选获得似多倍体的植株,然后取其叶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检测;最后对获得的多倍体植株进行SSR分子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获得早金甜橙、卡特夏橙、塔罗科血橙、日辉橘、Ortanique橘橙、默科特橘橙、华农本地早橘、朱红橘和Flame葡萄柚等9个品种的四倍体分别为6、1、3、12、3、6、2、1和10株;获得早金甜橙、塔罗科血橙、Itabori甜橙和Ortanique橘橙等4个品种的三倍体分别为1、1、2、4株。用13对多态性SSR引物对胚抢救获得的三倍体和四倍体的来源进行鉴定,发现早金甜橙、Itabori甜橙的三倍体再生植株为异源三倍体;塔罗科血橙、Ortanique橘橙的三倍体可能为同源三倍体;早金甜橙和Ortanique橘橙的四倍体可能为同源四倍体;塔罗科血橙四倍体为异源四倍体。采用37对多态性引物对从饱满种籽中获得的8个品种四倍体的来源进行鉴定,发现均为同源四倍体。这些自然发掘的多倍体资源对柑橘无核育种和相关基础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红江橙不同类型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从多对SSR引物中筛选出能鉴别红江橙不同类型的引物,进而对其实生后代进行遗传鉴定,并用ISSR标记、RAPD标记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红江橙各类型的实生后代叶片DNA组扩增后的电泳图谱均与橙型果的类似,而与红肉橙、橘变果的不同;橙型果可能已经分离为性状稳定的黄肉橙型果,而红肉嵌合体、橘变果可能仍为嵌合状态,其L 2层成分均为橙.  相似文献   

20.
2004—2009年在贵州榕江都柳江河谷地区进行默科特橘橙多点引种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默科特橘橙在海拔264~380 m的3个试验点均表现良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93%~15.60%,总酸含量0.74%~0.79%;高接后第3年开始结果,第6年进入盛果期,每667 m2产量3 212.8~3 276.8 kg;果实成熟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正值柑橘果品市场淡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