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一、培养料的处理 1、培养料要高温发酵 栽培双孢菇、姬松茸、鸡腿菇等的培养料需进行高温发酵。高温发酵有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两种。为确保培养料的质量和提高食用菌产量,以采用二次发酵法为佳。二次发酵法分两接段(前发酵与后发酵)。  相似文献   

2.
培养料二次发酵,可使得以稻草、牛粪为主料栽培的蘑菇生物转化率达45%~50%,较原先一次发酵法栽培的蘑菇产量提高3成,甚至更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二次发酵是双孢菇栽培中对培养料的处理再加工过程,一般在室内或棚内进行,通常也称为室内发酵或棚内发酵。培养料经过二次发酵,能够进一步将混合料内部的一切杂菌、害虫消灭;其次通过调节温度、空气、湿度等因素,促进蘑菇培养料进一步发酵转化,最终形成适合双孢菇生长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培养基质,利于菌丝健壮生长,能够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幅度可达20%-40%,显著提高菇农种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简易通风对双孢蘑菇培养料一次发酵质量的影响,为双孢蘑菇轻简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简易风机人为向料堆内送风,以传统不通风料堆为对照(CK),开展双孢蘑菇培养料一次发酵试验,监测发酵期间培养料的颜色、气味、韧度、pH、电导率(EC)、水分和C/N等理化性状及双孢蘑菇产量.[结果]简易通风发酵16 d、翻堆3次的双孢蘑菇培养料质量基本达到与CK发酵20 d、翻堆4次培养料相近的水平,颜色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氨味中等,韧度0.42~0.76 kg,水含量67.0%~71.2%,pH 7.3~7.5,EC 3.62~4.22μs/cm,C/N 23.1~26.1.简易通风发酵翻堆3次培养料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为8.7 kg/m2,略高于CK(8.0 kg/m2);翻堆4次培养料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达9.6 kg/m2,显著高于CK(P<0.05).[结论]简易通风发酵可加快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进程,简化发酵步骤,提高一次发酵培养料的质量和双孢蘑菇产量,可在双孢蘑菇小规模农法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二次发酵大棚栽培蘑菇技术,是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二次发酵大棚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具有四大优点:一是土地利用率高,由于其采用搭架栽培,土地利用率是传统栽培的5~6倍,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二是产量高,比传统栽培每平方米增产2·5kg左右;三是质量好,表现为肉厚、洁白、结实、菇脚大、菇体大小均匀、无畸形、不易开伞;四是销售价格高,每公斤收购价比传统栽培的蘑菇高0·6~1元。该项新技术包括室外前发酵和室内后发酵两部分。1室外前发酵粪草预湿、建堆与常规发酵相同。草料需充分湿透,以少调水为原则。尿素和菜籽饼在建堆时加入,石膏…  相似文献   

6.
蘑菇堆肥发酵新技术是世界蘑菇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英国和荷兰采用的一种现代化堆制方式.此种方式主要是对第二阶段(常称二次发酵)的堆制采用电脑自动控制生产,对经过一次发酵的培养料采用控温、控湿、控气的遂道式进行二次发酵.主要做法及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保健食品。双孢蘑菇二次发酵能有效地减少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避免播种后氨气对蘑菇菌丝的杀伤作用,使培养料分解更充分.更利于蘑菇的生长,能使蘑菇产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简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培养料通过二次发酵,质量比常规发酵明显提高,特别适用于老菇房或大面积基地栽培。简述二次发酵原理及作用,总结了培养料二次发酵技术及合格的二次发酵几个主要技术指标,并提出二次发酵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含氮量培养料在隧道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为优化蘑菇培养料配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麦秆、鸡粪为主要原料,采用隧道发酵技术制备含氮量为1.15%(T1)、1.35%(T2)以及1.55%(T3)共3个处理的双孢蘑菇培养料。测定不同堆制时期培养料的含水量、灰分、含氮量及pH,并统计各处理不同潮次蘑菇产量。【结果】在培养料堆制发酵过程,培养料含氮量比例呈上升趋势,处理T3二次发酵料含氮量最高,为2.28%,显著高于处理T1。培养料pH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总体呈弱碱性,处理T3一次料以及二次料的pH最高,pH和原料的含氮量呈正相关性。培养料含水量都随着发酵过程不断降低,T3处理的二次料含水量最低,为65.78%,符合蘑菇生长需求。培养料灰分则随着发酵过程不断提高,T1处理初始灰分最低,发酵结束后二次培养料灰分为30.92%,较其他两个处理低。含氮量较高的培养料其总产量更高,处理T3产量最高,为20.74 kg·m~(-2)。【结论】不同含氮量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培养料理化性质变化较大,含氮量1.55%的培养料蘑菇产量最高,适合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演变,获得相关优势菌落的信息,本研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对不同季节不同发酵阶段样品的的细菌进行特异性扩增,并选取主要DNA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发酵时期带谱差异明显。发酵过程中,培养料中主要有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杆菌属、假单胞菌属、Solibacillus、嗜热裂孢菌属、高温双歧菌属和未知分类地位的不可培养细菌。不同季节(春季、冬季)的培养料一次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变化趋势相似,且发酵结束时细菌菌落结构相似。双孢蘑菇培养料在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至少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替,即建堆初期、一次发酵阶段和二次发酵阶段。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细菌种群丰富,并随着发酵的不同阶段发生演替,种群多样性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一直存在的细菌群落与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特性细菌的序列相似度较高,有利于培养料转化为双孢蘑菇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1.
分别阐述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免加温发酵等蘑菇培养料主要发酵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指出免加温发酵技术是现代蘑菇培养料发酵的发展趋势,17世纪以来,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蘑菇堆肥发酵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蘑菇堆肥发酵新技术是世界蘑菇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英国和荷兰采用的一种现代化堆制方式。此种方式主要是对第二阶段(常称二次发酵)的堆制采用电脑自动控制生产,对经过一次发酵的培养料采用控温、控湿、控气的遂道式进行二次发酵。主要做法及步骤如下: 1 将经过一次发酵的堆肥转入二次发酵通道后,关闭通道门口和风机,让其自然升温发酵,约16~20小时后,温度可升至50℃左右。 2 适时通入热蒸气,使上述的升温过程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稻田栽培就是以稻草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堆制发酵作培养料,利用秋季、冬季、春季的温光资源和空闲季节,在水稻收割后的稻田内,采取露地栽培双孢蘑菇的一种种植方式。2005年我县在12个乡(镇)利用一季稻田免耕栽培双孢蘑菇30万平方米,截至2006年4月15日,每平方米产值为18.8元。预计每667平方米菇田(实际栽培面积为400平方米)产值可达8000元,创纯利5000元以上。稻田栽培双孢蘑菇的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由于二次发酵受到一些设施条件因素的制约,使一些菇农不能采用二次发酵,从而导致了双孢菇的病害发生严重、菇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等。我们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法,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  相似文献   

15.
双孢菇麦秸培养料空心堆发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发酵方式制备的麦秸培养料对双孢菇的产量有较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室内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41.7%,室外堆制发酵翻堆一次后,改小堆进行空心堆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33.3%,其增产幅度同室内二次发酵的较为接近,且该方法耗资少,省工简便。  相似文献   

16.
西北夏季双孢蘑菇培养料简易通气发酵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培养料常规一次发酵为对照,研究了双孢蘑菇料堆中半埋入直径12 cm PVC管强制通风和直径30cm铁圈自然通风的方法及其栽培效果。结果表明,料堆中半埋入直径12 cm PVC管强制通风发酵或直径30 cm铁圈自然通风发酵时,培养料料堆厌氧区减小,放线菌层厚度和放线菌在料堆中所占比例增加,发酵料质量提高,出菇期间病害减轻,产量较高。半埋入直径12 cm PVC管发酵法产量达到10.29 kg/m2,半埋入直径30 cm铁圈发酵法产量达9.66 kg/m2。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培养料是蘑菇生产必要的物质基础,优良的培养料是蘑菇高产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优良的培养料,不仅要求所用的材料质量好,而且要求采用先进的堆制技术,例如采用“后发酵”新技术,使培养料营养丰富,和无病虫害危害,从而获得蘑菇的稳产、高产。 目前国际上是采用“二次发酵”新技术来培育蘑菇,即包括室外的“前发酵”和进行室  相似文献   

18.
于长春 《新农村》2010,(7):25-25
双孢菇二次发酵栽培法是在第一次培养料建堆发酵基础上,再增加一次用蒸汽加热发酵工序(即后发酵),使双孢菇的产量比一次发酵法增产30%~40%,即产量从一次发酵栽培法的10~13千影平方米增加到二次发酵栽培法的15千克/平方米以上,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2008,(8):25-26
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根据山东省鲁南地区的设施条件和培养方式,多采用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  相似文献   

20.
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根据山东省鲁南地区的设施条件和培养方式,多采用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