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佐剂乳牛乳腺炎多联灭活疫苗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4种不同佐剂乳牛乳腺炎多联疫苗进行兔免疫攻毒试验。结果,蜂胶疫苗效果最好,铝胶疫苗次之。对昆明系小白鼠注射蜂胶疫苗和铝胶疫苗后第30d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水平达到最高,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抗体在第21d达到峰值。在免疫健康泌乳牛的试验中,3种佐剂疫苗的免疫效果依次为蜂胶疫苗、油疫苗和铝胶疫苗;与对照组相比,免疫效果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鸡新城疫纳米蜂胶灭活疫苗免疫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取单因素随机分组的试验设计,研究了以蜂胶纳米蜂胶颗粒作为佐剂的新城疫灭活疫苗对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测定了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体液免疫的变化、以及对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疫苗免疫后7d攻毒,免疫保护率为70.0%。在注射后7d,胸腺指数:A组与B组和C组相比各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可看出A组有提高的趋势,D组其胸腺指数也高于E组,注射后21d时差异显著(P0.05)。免疫后每周所测抗体结果均为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差。A组产生抗体早,B组与之相比产生抗体的高峰期晚。该疫苗能促进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和成熟,促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使血液循环中T淋巴细胞增多,使腹腔巨噬细胞活性增强。蜂胶苗产生抗体早,可以获得早期保护。  相似文献   

3.
用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PRRS)蜂胶灭活疫苗和油乳剂疫苗给小白鼠腿肌注射免疫,分别于免疫后第2、7、14和35d剖杀,采取注射局部肌肉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蜂胶疫苗注射后即被吸收,局部不留痕迹,组织学变化轻微;油乳剂疫苗注射后在35d试验期内一直未能全部吸收,局部呈炎性组织学变化。峰胶灭活疫苗不但对局部的组织学影响明显小于油乳剂疫苗,而且可趋化大量吞噬细胞到注射局部,促进抗原的高效递呈,并且可在注射局部的吞噬细胞浆中停留35d以上,可能起到了类似“抗原库”的作用,从而更加持久有效地诱导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68只豚鼠随机均分为4组,13组分别免疫蜂胶、铝胶和油佐剂PPV疫苗,第4组为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免疫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清分析特异性血凝抑制抗体效价评价蜂胶佐剂对免疫豚鼠体液免疫的影响,测定淋巴细胞增殖、IL-2和IL-4含量评价蜂胶佐剂对免疫豚鼠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胶、油佐剂和铝胶3种佐剂均能提高豚鼠对PPV灭活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油佐剂提高血清HI抗体效果较好,其次为蜂胶佐剂,再次为铝胶佐剂。蜂胶佐剂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IL-2、IL-4、IL-6和IFN-γ含量效果优于油佐剂和铝胶佐剂。结论:蜂胶能增强PPV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猪伪狂犬病 g E/ g I基因缺失蜂胶灭活疫苗和油佐剂疫苗分别腿肌注射免疫实验动物小白鼠 ,分别于免疫后 2 ,7,1 4 d和 3 5d剖杀 ,取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观察。结果表明 ,蜂胶苗注射后立即吸收 ,局部不留痕迹 ,感官与对照相比无任何差异。免疫 2 d注射局部显微变化轻微 ,7d后肌纤维间隙发现吞噬黄色蜂胶疫苗的细胞 ,1 4 d此种细胞更多 ,3 5d汇聚成片 ;油苗注射后在 3 5d的试验期内一直未能全部吸收。免疫 2 d见肌纤维断裂、肿胀、坏死 ,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肌纤维间隙广泛分布油囊 ,7d时局部炎症仍很严重 ,1 4 d表现炎症转归 ,至 3 5d形成肉芽组织包裹的油囊结构。结果表明 ,蜂胶疫苗免疫后 ,不但局部组织学影响明显小于油苗注射组 ,而且可趋化大量吞噬细胞到注射局部 ,促进抗原高效递呈 ,且可在注射局部的吞噬细胞胞浆中停留 3 5d以上 ,可能起到了类似“抗原库”的作用 ,从而更加持久有效地诱导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黄文诚 《中国蜂业》2006,57(12):25-26
3畜禽疾病的防治 蜂胶是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激活剂,能促进抗体的产生,激活生物体自身的免疫防卫系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肌体对有害物质侵入的抵抗力。我国兽医研究人员用蜂胶作为佐剂研制的畜禽疫苗,可增强疫苗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用禽霍乱+大肠杆菌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和油佐剂疫苗分别胸肌注射免疫肉鸡,分别于免疫后7d、14d和28d剖杀,取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观察。结果为,蜂胶疫苗免疫组免疫后7d时,肌纤维轻度水肿,纤维间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巨噬细胞吞噬有蜂胶颗粒,14d时肌纤维则恢复正常;油苗注射组免疫后,7d时肌肉中度水肿,其间有大量油乳状疫苗残留,镜检可见肌纤维断裂、坏死,其间有较多较大的油囊,囊壁由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异嗜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小血管及淋巴样细胞组成,细胞增生持续存在到28d,最后形成肉芽肿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蜂胶疫苗免疫后对局部组织学影响明显小于油苗注射组。  相似文献   

8.
以注射疫苗同时注射胸腺肽α1(Tα1)的方式,研究Tα1对猪瘟和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与猪瘟疫苗联用时,Tα1可显著提高其抗体产生率;在与猪蓝耳病疫苗联用时,虽然没有显著提高抗体产生率,但可维持抗体的长效性表达.胸腺肽Tα1对猪瘟和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调节功能,其调节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禽霍乱 大肠杆菌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和油佐剂疫苗分别胸肌注射免疫肉鸡,分别于免疫后7d、14d和28d剖杀,取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观察。结果为,蜂胶疫苗免疫组免疫后7d时,肌纤维轻度水肿,纤维间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巨噬细胞吞噬有蜂胶颗粒,14d时肌纤维则恢复正常;油苗注射组免疫后,7d时肌肉中度水肿,其间有大量油乳状疫苗残留,镜检可见肌纤维断裂、坏死,其间有较多较大的油囊,囊壁由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异嗜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小血管及淋巴样细胞组成,细胞增生持续存在到28d,最后形成肉芽肿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蜂胶疫苗免疫后对局部组织学影响明显小于油苗注射组。  相似文献   

10.
以蜂胶为佐剂制备小鹅瘟蜂胶佐剂灭活苗,将病毒液灭活后按一定比例加入蜂胶佐剂制备疫苗,并进行疫苗安全性、免疫持续期、效力对比、保存期及区域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小鹅瘟蜂胶灭活疫苗安全性好,第5天即产生抗体且抗体持续时间长(90d),免疫效果远好于油乳剂灭活苗,推广试验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疫苗佐剂是一种免疫增强剂,自身并不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能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的可持续性,诱发机体针对特定抗原产生更加长期、高效的免疫应答反应,增强疫苗对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随着人们对动物食品卫生安全的关注,绿色、环保、健康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普遍将“使用要安全、免疫要高效、抗体产生快、免疫保护强”这几点作为动物疫苗佐剂研究的方向。蜂胶是由蜜蜂的工蜂采集杨树、柳树、松树等植物的幼芽等同自身的消化腺和蜡腺等分泌物进行混合之后形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含有黄酮类、萜烯类、有机酸、芳香醛、醇类、酯类及多种氨基酸、酶、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主要的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促进组织再生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是良好的动物疫苗佐剂。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沈志强等研究人员以蜂胶为免疫佐剂,开创了疫苗佐剂研究的新领域,使我国蜂胶佐剂疫苗的研究与应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年来,蜂胶在动物疫苗佐剂中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论文着重介绍了蜂胶在猪疫苗佐剂、禽疫苗佐剂、兔疫苗佐剂、犬疫苗佐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旨在为蜂胶在动物疫苗佐剂中的开发利用与推广应用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蜂胶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3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蜂胶,测定血清中猪瘟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在疫苗免疫后的7、14、21和28d试验组的猪瘟抗体效价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说明仔猪基础饲粮中添加0.1%的蜂胶可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蜂胶对淋巴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蜂胶对特异性免疫系统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特别是蜂胶对抗体和淋巴因子分泌、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结果表明:蜂胶可促进抗体的产生,促进免疫低下的机体和接种疫苗或肿瘤细胞的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力;蜂胶能调节淋巴细胞分化和淋巴因子的产生,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其抗炎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无针肌内注射流感疫苗免疫SD大鼠和巴马小型猪,用有针肌内注射免疫作为对照,通过观察评价局部接种效果,并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疫苗免疫后的血抑抗体效价及鸡胚中和试验评价中和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无针肌内注射30μg HA抗原量可达到免疫的最佳效果。与有针肌内注射相比,无针肌内注射能产生对各型别病毒的更好的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性抗体。结果表明,无针肌内注射四价流感裂解疫苗安全、有效,将为流感疫苗快速大规模接种提供新的策略,为无针注射免疫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猪瘟、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多种疫苗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猪瘟、猪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3种疫苗进行不同组合,采用不同的免疫程序,即分别进行单独注射、3种疫苗同时注射、两两不同组合注射,以及根据我省在集中免疫时同时注射猪三联疫苗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组4种疫苗同时注射组,研究其抗体影响规律,探索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提高免疫质量的多种疫苗有效结合的新型免疫程序。试验分为9组,每组30头,用ELISA方法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免疫抗体。结果表明: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三联分点同时注射组产生的口蹄疫抗体水平要优于其他组,其中猪瘟抗体水平优于单苗注射组和其他两两组合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与单苗注射组间无明显差异。在两两不同组合组间,口蹄疫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组合后,对口蹄疫抗体的产生没有影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组合,间隔1周后注射口蹄疫疫苗,口蹄疫抗体值较低;对于猪瘟抗体而言,只要先注射猪瘟疫苗,间隔1周后注射其他疫苗,都使猪瘟抗体产生的时间推迟了2周左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单苗注射组抗体阳性率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口蹄疫组合组抗体阳性率值相同,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组合后,抗体值稍低于单苗注射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禽流感与新城疫免疫的最佳方案,从不同免疫时间、不同疫苗组合研究鸡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产生的抗体是否有影响。结果表明:新城疫苗注射后7天左右开始产生抗体,而禽流感疫苗在注射后21天左右开始产生,并且能够在免疫后的6个月内达到抗体保护水平。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同时接种,两者之间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从武汉地区分离的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分别研制了油乳剂、蜂胶及黄芪多糖灭活疫苗,并从安全、效果等方面对这三种疫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种疫苗的最佳免疫剂量分别为0.3、0.5、0.3mL/只;攻毒平均保护率为92%、84%、96%;免疫后3~21 d,三种疫苗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效价均逐步升高,免疫后10d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免疫后7d(P<0.01),并且此时APS苗的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蜂胶苗(P<0.05).三种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其中黄芪多糖灭活苗的效果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用新城疫Ⅳ系疫苗免疫雏鸡,在免疫前、后分别注射高、低剂量的当归多糖、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淫羊藿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黄酮、蜂胶黄酮、黄芪皂甙和人参皂甙等9种中药成分,用β-微量法监测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9种中药成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抗体效价,且与给药时间、剂量和免疫接种次数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奶山羊乳房炎灭活疫苗的有效佐剂,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及产色葡萄球菌为材料,经甲醛37℃灭活,分别与铝胶盐、蜂胶和转移因子混合,制备铝胶盐佐剂疫苗、蜂胶佐剂疫苗和转移因子佐剂疫苗,免疫泌乳期奶山羊,免疫剂量为2mL,共免疫2次,免疫间隔14d。分别在免疫前及每次免疫后第10天采集血样和乳样,ELISA测定抗体效价,用快速诊断液检测隐性乳房炎,统计隐性乳房炎检出率。结果显示,铝胶盐佐剂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水平在首免和二免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免疫组中,铝胶盐组抗体水平最高,转移因子组次之,蜂胶组则不显著;铝胶盐佐剂疫苗还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使隐性乳房炎检出率由免疫前的60%下降至二免后的30%。结果表明,同蜂胶和转移因子相比,铝胶盐佐剂能刺激机体产生更强的体液免疫应答,对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Al(OH)3、蜂胶为阳性对照,检测肉豆蔻酰乙醛亚硫酸钠(HOU-C14)对新城疫疫苗(Clone30)的免疫佐剂活性.方法:将不同佐剂与新城疫疫苗配合制成佐剂苗注射免疫10日龄雏鸡,测定血清中特异抗体效价、淋巴细胞ANAE+百分率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种佐剂疫苗均能有效的提高ND-HI抗体效价、淋巴细胞ANAE+百分率,并且体重都正常增加;与阳性对照相比,HOU-C14的各项指标均高于Al(OH)3佐剂组、蜂胶佐剂组.结论:HOU-C14能明显地增强疫苗的免疫活性,安全性好,对雏鸡的生长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型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