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保型水产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饲料污染主要是由于投喂过量的饲料、溶失于水中的饲料营养成分和未消化吸收的养分,尤其残饵是水产养殖中最大的有机污染源。刘家寿(1997)统计国外资料表明,池塘养殖虹鳟时残余饲料可达投喂量的1%∽30%,淡水网箱养殖虹鳟可达30%,海水养殖鲑鱼时可达15%∽20%。饲料未被鱼、虾、蟹吃掉的主要原因是适口性差,过度饲  相似文献   

2.
淡水苏眉中文学名为淡水波纹鱼,该鱼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一般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8%以上的全价配合饲料效果最佳,饵料比为1.5~1.8:1。淡水苏眉生长速度较快,一般养殖1年的淡水苏眉可长至500克,亩产在1250~1500千克。  相似文献   

3.
野生鳖虽然捕食以动物性为主的天然饵料,但经过人工驯养的鳖,往往投喂配合饲料,不仅比饵料成本低,而且效果也比天然饵料好。下面介绍几种适合投喂成鳖(只重200克以上)的配合饵料配方:  相似文献   

4.
(上接第11期第36页) (五)饵料的投喂技术 饲料的投喂技术,包括鱼儿授食面,授食时间及授食量等授食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驯食驯食使养殖鱼类形成定点、定时抢食的习惯,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鱼的摄食行为受条件反射和对饲料的选择性的影响,在投喂配合饲料和变换饲料品种、规格时,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使所投饲料在入水下沉的50厘米内大部分被吃掉,避免营养成分的溶解损失.  相似文献   

6.
一、蚯蚓喂鱼类的效益 据日本试验,用蚯蚓粉的配合饲料投喂金鱼、锦锂、幼虾,比用鱼粉加其他成份的配合饲料更强些,并且有抗病力、抗逆性强和色彩特别艳丽、明显的优势。 日本的鱼饵生产公司出售的一种含蚯蚓胶成心,然后与干燥的配合饲料混匀成颗粒,因为蚯蚓粘液粘性大,是天然粘合剂,这样制成的颗粒饵料迅速冷冻保存。因此,能保留蚯蚓体液与体腔液中消化酶的活性。这种饵料在水中不易溶解、溃散,在淡水水面可以飘浮20分钟左右,最很好的活性饵料。 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兰屋村野鸡养殖场兰秀裕在野鸡场旁建池养鱼的试验证明:用活蚯蚓喂鱼,以喂半两到2两的幼鱼效果为最好。并且在幼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种苗,探讨人工配合饲料对斜带石斑鱼种苗生长、存活及饵料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规格斜带石斑鱼经过1个月的饲料投喂,体增长率为132.94%,体重增长率为1,097.58%;经过1个月的饲料投喂,小规格苗种饵料系数为0.72,小规格苗种存活率为83.44%;试验结果表明,人工配合饲料满足了斜带石斑鱼小规格种苗生长、存活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马健  孙豹 《饲料工业》1998,19(10):22-23
河蟹的人工养殖,因其生活环境的改变,对池塘的水质要求较高。同时,动物性饵料来源困难,易腐败变质且污染水质,正逐渐被使用方便且河蟹喜食的全价颗粒饲料所替代。1河蟹的生活习性河蟹为杂食性甲壳类水生动物,偏食动物性饵料,人工养殖时以人工投喂全价颗粒饲料为主...  相似文献   

9.
投喂药饵防治鱼病是种常用的高效、节本、增效的好方法,不过投喂药饵防治鱼病有许多技巧,不少养殖户没有掌握好,技术措施不到位,致使效果大受影响或鱼中毒死亡,应予重视。(一)要选择鱼喜食的饵料所选饵料鱼必须喜食,又能制成与鱼生活习性相似的沉、浮性药饵。草鱼、团头鲂等喜吃浮性饵料,应用米糠或麦麸与药物搅拌均匀,用手捏制成软硬适度的药条或药饼,切成宽0.2~0.3厘米、长  相似文献   

10.
美国水产科研人员对美洲鲟鱼苗的适口饵料和培育进行了研究。在54L的圆形水槽中放养仔鱼20000尾,放养密度37~296尾/L,投喂饵料为新鲜卤虫、冷冻卤虫和人工配合饲料。养殖26d,测出各组鱼苗成活率在93%以上,鱼苗特定生长率与仔鱼放养密度成反相关。投喂冷冻卤虫的鱼苗生长慢于投喂新鲜卤虫的鱼苗,但鱼苗成活率无差异。完全投喂配合饲料的鲟鱼苗成活率75%,放养密度为74尾/L的20~26日龄的鱼苗总体长为345mm,体重018g。试验证明20~26日龄的鲟鱼苗应不断提供活卤虫以便成功转食人工配合饲料,转食时的放养密度应控制在总生物量为222g/L…  相似文献   

11.
饲料苦荬菜是菊科一年生高产优质饲料作物,植株高大,一般可达1.5-2.5米,最高可达3.6米。叶片宽且叶量大,茎叶内含有白色乳汁,脆嫩可口,各种畜禽都非常喜食。苦荬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促进畜禽食欲,帮助消化,祛火防病的作用。据观察,一些病猪、病鸡在不采食其他饲料情况下,投喂苦荬菜仍非常喜食,而且会使病情逐渐好转直至痊愈。饲料苦荬菜饲喂简单,切碎后即可直接投喂,无需任何加工。饲料苦荬菜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草可达4000-5000千克,而且再生性强,一年可收割2-3茬。  相似文献   

12.
精养池塘在加水、换水和投喂水草时,很难避免地混进一些麦穗鱼、鲫鱼、泥鳅、草虾等野杂鱼或卵,这些野杂鱼不仅抢食能力强、摄食量大、生长缓慢、经济价值低,而且繁殖速度快,与养殖鱼争氧、争食、争栖息空间,另外乌鳢、鲶鱼等肉食性凶猛鱼类还能吞食养殖苗种.笔者调查了某投喂配合饲料的精养鱼池,该池面积10公顷,在收获时捕出野杂鱼、虾3 800千克,按饵料系数2、饲料价格每千克3元计算,其所耗去的饵料费就高达2.28万元.因此,在养殖管理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清除野杂鱼.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黄鳝仔稚鱼对不同饵料的适应性,以便找到黄鳝稚鳝合适的开口饵料,从而可以通过人工繁殖培育提供大批量的黄鳝苗种。本试验通过给全长25mm~100mm的稚鳝投喂鳗鱼饵料、血虫、水蚤、鲢鱼糜、水蚯蚓、配合饲料六种不同的饵料来分析其各项生长性能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水蚯蚓可以作为黄鳝仔稚鱼最合适的开口饵料,同时可以配合投喂含有诱食剂的人工配合饲料能够取得较好的增长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增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由于成蛙摄食量大,所以应选用价低的蜗牛、蚕蛹、鱼肉、鱼内脏等为饵料,须切碎投喂。此外,可人工培育田蛙喜食的饵料—蚯蚓。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如用菜籽饼60%、米糠30%、大豆粉5%、鱼粉5%配合,效果较好。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相似文献   

15.
1选择营养均衡、品质好的配合饲料(1)投喂配合饲料是降低养鱼饲料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配合饲料适口性好且营养全面,不仅有利于扩大饲料来源,降低饵料生产成本,而且能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和增重率,缩短养殖周期,并可减少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的中华鲟鱼苗来自葛洲坝水利工程局中华鲟研究所,为同一对亲鱼所产。刚破膜的仔鱼空运至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放在设有循环过滤装置的100L水族箱(120cm×25cm×40cm)内培育。在鱼苗平游时分箱,每箱放鱼苗60尾。试验分3组进行,试验期30天。实验一前7天用活饵投喂,后23天用配合饲料投喂;实验二全程均用配合饲料投喂;对照组全程用活饵投喂。活饵为市售水蚯蚓;人工饵料用鱼粉、酵母、水蚤干粉、猪肝粉、油脂、添加剂等配成(粗蛋白54%;粒度规格0.1~0.2mm,0.4~0.6mm)。各组饲养条件相同,且均采用饱食法投喂饵料,每天投喂4~6次,每天换1/3水,及时清除粪便及残留饵料,每天记录死亡鱼数。试验结束时逐组逐尾称重。试验结果表明,两试验组的增重与成活率均不如饲喂活饵的对照组,但实验一好于实验二。两试验组的大多数鱼苗能积极迅速地摄食配合饵料,且胃肠充塞度大。本试验所采用的两种驯饲方式均在中华鲟仔鱼开口期进行,获得了平约50%的转口率,驯饲效果明显。本试验还发现中华鲟鱼苗是形成摄食活饵条件反射之后,才存在对饵料的选择性,因此对中华鲟仔鱼在开口期适时地进行饲料驯化摄食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但对中  相似文献   

17.
小龙虾的饲料选择与投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是中国目前主要养殖虾种之一,近年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养殖品种.在小龙虾养殖中,饲料占养殖总成本70%左右,饲料的质量关系到商品虾的品质和质量安全.因此,养殖小龙虾必须了解其对营养要求,选用价廉物美的饲料,进行科学投喂,才能达到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的水产养殖生产实践中,除了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可依靠摄食浮游生物和河塘中天然生长的水草及螺丝等天然饵料可利用外,在精养条件下均需进行人工饵料投喂,以弥补天然饵料的不足.一般来说投喂的饲料成本支出占养殖总成本的60%以上,占据各项成本支出的首要位置,故投喂饲料的种类不同与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者的经济效益,甚至是养殖的成败.根据饲料来源途径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青绿饲料、农副产品料、食品下脚料、人工配合饲料及其它类等几个大类,上述种类的饲料运用于养殖各有利弊,通过分析,以期引起广大养殖者的关注,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1雏鸡供料 雏鸡到达鸡舍时,不要急于点数,不要将雏鸡盒堆放在一起,特别是夏天如果堆放在一起,容易闷死雏鸡,应尽快将雏鸡放进育雏栏和保温伞下。让雏鸡饮温水2~3小时后再开始投喂饲料。将饲料撒在纸上或开食盘中,1星期以后可用食槽装料喂雏鸡。育雏期投放饲料时,要“少添勤喂”,并且每次添料时要清除纸上、开食盘中的粪便、剩料或垫料。  相似文献   

20.
对于初学养鱼的农户来说,如何识别池塘里的鱼吃没吃饱,的确很有学问。下面我就向您介绍几种识别的方法:一是留心观察鱼类在食台或食场吃食时间的长短。如果在投入正常数量的饲料后,鱼吃完饲料的时间不到2小时,说明饲料不足,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到或吃饱,应该适当添加。如果每旬投饲量稳定,旬内日投饲量相同,但到旬末所投饲料在不到2小时内就被鱼类吃完了,说明鱼体已经增重,饲料量应该增加。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时,饲料已经投完,但是鱼群仍然在表层水面急游觅食,不愿沉入“二层水”中去,表明鱼还没有吃饱。如果鱼群已经从食台、食场散去,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