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毛癣菌病又称钱癣,是由毛癣菌属皮肤真菌引起的皮肤真菌病,易感染头颈肩等部位出现圆形、椭圆形,边界明显的病变部,附有疏松干燥的浅灰色痂皮且易于剥离.患牛是本病的主要感染来源,病牛与健牛接触成为直接传播,或经被污染的饲养用具、圈栏上的病原体传播形成间接感染途径.牛毛癣菌病常常是由疣状毛癣菌、须毛癣菌和马毛癣菌引起.多见于犊牛和青年牛,成年牛对本病抵抗力较强,症状也较轻微.本病的特征是在患牛的头、颈等部位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秃毛圆形癣斑,有的在癣斑上保留少量残毛,病程很长,在前期和晚期表现有剧痒和触痛.癣斑初期为覆盖白色鳞屑的小结,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隆起的痂块状,形如钱币,又称"钱癣".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多呈散发,多发生于世界各地,对幼牛生长发育有明显不良影响,造成生产力低下、皮张质量受损等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犬皮肤真菌病俗称钱癣或轮癣,由丝状菌(皮肤真菌)侵入皮肤、趾爪角质蛋白组织引起的皮肤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皮肤出现明显的脱毛圆斑、鳞屑或结痂、瘙痒为特征。本病主要由变形小孢霉引起,石膏样小孢霉、须毛癣菌也可使犬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3.
羊皮肤霉菌病又称羊钱癣或脱毛癣,是由皮肤真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引起皮肤感染的真菌主要有毛癣菌属的疣状毛癣菌、须毛癣菌和小孢霉菌属等,最常见的是毛癣菌属的疣状毛癣菌。1病因分析本病发生与气候有一定关系。秋冬季通风不良,羊舍潮湿,不勤换垫草,适于霉菌的生长,因此易发生钱癣。环境条件差易发生钱癣。如果养羊地区气候  相似文献   

4.
牛毛发和皮肤角质层受到癣状毛癣菌感染后会引起皮肤损伤,从而形成所谓的金钱癣。本病见于世界各地,发病率很高,但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本病多发于2~7月龄的幼年家畜,秋冬季多见,但成年牛也常感染。1临床症状患畜通常无痒感。典型病变是具有烟灰样的表面,呈圆形,并稍稍隆起,其中有多层蓄积的鳞屑,鳞屑下组织因轻度炎性反应而发生肿胀。有些病变处有轻度渗出,并形成黄色痂皮,这时炎性反应更加强  相似文献   

5.
鸡冠癣病由鸡头癣菌感染所引起,是一种皮肤霉菌病,主要通过鸡之间相互接触进行传播,皮肤无毛处出现蚊虫咬伤、擦伤或打斗伤时很容易感染.病鸡表现鸡冠、肉髯等无毛部位出现鳞片状癣痂或结痂,精神不振,生产性能下降.预防本病需加强鸡场卫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夏季做好蚊虫的预防.治疗本病需将病灶部位癣痂去除,涂抹外用消毒剂或药物,本病的治疗一定要尽早.  相似文献   

6.
皮肤真菌病是由须毛癣菌属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属引起的以皮肤角化、炎性坏死、脱毛、断毛为特征的传染病。自然感染可通过污染的土壤、饲料、饮水、用具、脱落的被毛、饲养人员等间接传染以及交配、吮乳等直接接触而传染,温暖、潮湿、污秽的环境可促进本病的发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和秋季换毛季节  相似文献   

7.
家兔皮肤霉菌病又称脱毛癣,是由毛癣菌和小孢子菌等真菌感染家兔皮肤而引起的。临床上多表现为毛囊损坏、脱毛等一系列症状。家兔传染性皮肤霉菌病主要侵害皮肤,传染性强,病兔始于仔幼兔口、鼻、眼周围,继而传播到肢端、腹部和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8.
牛癣也叫脱毛癣,秃毛癣或匐行疹,是由毛癣菌、须毛癣菌以及马毛癣菌所引起的牛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真菌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在皮肤上形成界限明显的圆形、不规则圆形或轮状癣斑。  相似文献   

9.
家兔体表真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体表真菌病病原以须毛癣菌或石膏样毛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最为常见,广泛分布在土壤中,通过接触传染,主要侵害皮肤和被毛。许多动物都可感染发病,幼龄兔比成年兔易感。兔营养不良、兔舍卫生差、高温高湿等有利于本病的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后直接影响皮毛的生长与质量,危害免的健康,因而严重影响养兔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真菌病獭兔真菌病的病原以须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最为常见。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幼龄兔比成年兔更易感。獭兔饲料营养的不平衡、兔舍环境差、高温、高湿等因素有利于本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皮肤真菌病俗称钱癣、脱毛癣、秃毛癣等,是由多种皮肤真菌引起的人和动物的一种真菌性皮肤病。主要侵害被毛、皮肤、指(趾)甲、爪、蹄等角化组织。本病在世界上广泛分布,并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本病也可使人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2.
牛钱癣又称脱毛癣,由疣状毛癣菌引起的一种以脱毛、脱鳞屑为特征的慢性、局部性的真菌性皮肤炎,因其病变常从感染的原始点呈环状发展,故名钱癣。  相似文献   

13.
家兔皮癣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发病家兔的皮屑、被毛分离到两种病原真菌,通过培养特性、菌落性状、菌丝形态、孢子形状特征等一系列鉴定,确定为絮状表皮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该菌通过皮肤涂擦法感染家兔,4天后均发病,产生以面部、头顶等处出现丘疹、瘙痒,继而皮损、流微黄色渗出液,日久结痂或鳞屑,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皮癣病,与自然病例症状相同.  相似文献   

14.
猫癣菌病俗称圆癣或钱癣。猫的癣菌病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菌引起。患猫98%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石膏样小孢子菌及须毛癣菌仅各占病例的1%。随着我国城市、乡村养猫数量的增加,这种病给人类公共健康事业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正犬真菌病是由皮肤丝状菌、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引起的皮肤、黏膜以及被毛等感染的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人畜共患皮肤病。真菌主要侵蚀病犬的毛干和角质层,从而引起病变部位环形不规则脱毛、红斑、丘疹、溃烂和瘙痒等,造成动物精神焦躁、出现用嘴啃咬发病部位或用后肢抓痒等行为,同时本病发病率高、易感染、易复发或再感染,给病犬带来严重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感染犬猫引起皮肤病变的主要真菌有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后两种真菌在犬猫中最常见,而且可以感染人类。现将犬猫的真菌病介绍如下。1发病特点 犬猫感染真菌有明显的季节性。石膏小孢子菌感染犬猫的病例在夏秋季比较多见;毛癣菌感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犬小孢子菌也可以一年四季发病.但高发期是8月到次年1月份。  相似文献   

17.
皮肤癣菌的感染也称为癣菌病或癣。笔者在九台市疾控中心门诊遇到一例疑似犬癣菌病例,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显微镜检测及动物接种的方法,最终确认病犬为石膏样犬小孢子菌感染。经内服和外用双重治疗后病犬康复。  相似文献   

18.
猫癣是猫皮肤真菌病的总称,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引起的一种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在猫皮肤病中占80%以上,犬、猫、人类均可感染。随着我国城乡养猫数目的增加,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四川省獭兔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对獭兔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危害獭兔皮质量的疾病——毛癣菌病也日趋严重。因此,选择一种高效、低毒、省时、省力,易于推广的防治药物,已成为广大养殖户(场)迫切要求。由于毛癣菌是一种寄生于兔体表的、十分顽固、难以根治且传染性很强的皮肤病,獭兔毛癣菌病的疗效观察严重影响獭兔生产性能,甚至导致死亡、感染人体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我场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了5%碘酊和10%水杨酸进行比较试验,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物5%碘酊液体剂,湖北石首化学试剂厂…  相似文献   

20.
猫真菌性皮肤病属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引起猫的头、颈、四肢、躯干的皮肤形成鳞屑状癣斑为主要特征。病原主要是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犬小孢子菌等病原真菌,并常伴有螨虫和细菌的混合感染。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多数药物价格较贵且有毒副作用,应用受到限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