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里下河棉区移栽地膜棉茬口优化选择①娄登仪江苏省兴化市农技推广中心225700薛玉峰江苏省兴化市竹泓区农技站里下河植棉区地势低洼,土壤冷、粘,棉花移栽后活棵慢、发棵迟,采用覆膜移栽可促使棉花早发、增产。但本棉区多种茬口并存,不同茬口的早发增产效果差异较...  相似文献   

2.
麦后移栽棉前茬品种筛选及其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两年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小麦品种徐州8785可作为江苏里下河稻棉轮作区小麦后移栽棉前茬利用。在本研究同等条件下,以徐州8785作前茬的小麦后移栽棉综合经济效益略高于对照大麦后移栽棉。小麦后移栽棉的总果节量及成铃数、成铃强度都低于大麦后移栽棉,这是其单产低于大麦后移栽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施氮3375~4875kg·hm-2,为江苏里下河棉区麦套移栽地膜棉花的适宜密肥组合,在使棉花群体质量得到优化的同时,能有效地获得优质与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4.
麦后移栽棉成铃动态分析林付根,朱永歌,陈还堂,俞全胜江苏盐城市经作站224002王浩,丁同华,王兵,林芳江苏东台市农业局224200麦后移栽棉花,是盐城市里下河地区棉花栽培的主体方式,面积5000公顷左右,占该区棉田面积的95%以上,占全市棉田面积的...  相似文献   

5.
麦后移栽地膜棉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探讨缪永泉江苏如东县潮桥乡农技站周远林马塘区农技站龚校钢潮挢乡农技站(226401)近年来,关于移栽地膜棉(套栽)生育特性,高产栽培措施及应用效应已有不少报导,而对麦后移栽地膜棉研究则很少。我区90%以上的棉花是麦后移...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棉花新品种中棉所76在江苏沿海地区的适应性,客观评价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引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在江苏盐城试验示范种植。中棉所76适应性试验设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农场(常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植棉45万株·hm-2、施氮375kg时,江苏里下河棉区麦套移栽地膜棉以75cm等行距种植或100×65cm大小行种植的皮棉产量最高,可达1800kg·hm-2以上,极显著高于其它种植组合。随着平均行距的继续扩大与株距的缩小,优质铃的比例与皮棉产量随之下降,大小苗的分化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8.
科棉3号是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的高品质杂交抗虫棉。2003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江苏省农林厅批准引进江苏种植。为掌握该品种在江苏省里下河棉区的配套栽培技术,特进行了本试验研究。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江苏里下河棉区兴化市和姜堰市同时进行。试验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施肥量:大田总施氮量为225kg·hm-2(A1)、300kg·hm-2(A2)、375kg·hm-2(A3)三个水平;副区为移栽密度:2.25万株·hm-2(B1)、2.85万株·hm-2(B2)、3.45万株·hm-2(B3)三个水平。先将主区A随机排列,然后再在每个主区内将…  相似文献   

9.
油(麦)棉种植制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对江苏江海旱粮棉区油(麦)棉两熟种植制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系统的评价,为发展油棉两熟种植制度、提高植棉效益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移栽地膜棉的六个效应张丽华(江苏如东县农业局226400)移栽地膜棉(薄膜营养钵育苗、大田覆膜移栽)是推广育苗移栽后,进一步挖掘棉花增产潜力,提高植棉效益的又一项高产栽培新技术。移栽地膜棉的增产机理可规纳为六个效应:一、增温效应:据海门市农业局观察:...  相似文献   

11.
南疆棉区中棉系列品种栽培关键技术张百和新疆阿瓦提县种子站牛永德新疆阿瓦提县科委阿瓦提84320090年代以来,由于枯黄萎病的蔓延,南疆部分产棉大县(市)的棉花生产曾一度陷于困境,自引进以中棉系列为主的黄河流域棉花抗病品种之后,南疆棉花生产出现了勃勃生...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区域稻棉轮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玲  朱泽生 《中国棉花》2004,31(4):14-16
根据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的卫星遥感提供的数据 ,研究了江苏省里下河农区兴化市的稻棉轮作水平 ,研究表明 :兴化市 45个乡镇稻棉轮作水平差异较大 ,轮作周期呈现明显缩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棉花高产优质抗枯萎病新品种———浙棉11号邱新棉(浙江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杭州310021)浙棉11号(原名浙102)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和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针对浙江省自育常规棉品种中无抗枯萎病的实际情况,以江苏9118×浙棉8号组合为基础材料,在慈溪...  相似文献   

14.
移栽地膜棉的栽培技术要点朱永歌,陈还堂,钱洪璋江苏盐城市经作站2240021选择优茬一般选择两熟套栽或一熟春茬。套栽选用前茬组合大(1.3~1.5m)、空幅大(空幅0.8m以上)、成熟早(5/20左右收获)、茎秆矮的田块。在麦油后移栽棉地区选用早熟油...  相似文献   

15.
棉田立体种植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里下河棉区,于棉花生长前期的棉行空幅中,可套播收青的地膜春花生,春毛豆和甜嫩玉米等,棉花套播行的行距宜保持在120-130cm,套播的高,矮杆作物与棉株之间的间距分别适宜保持在60cm与40cm以上,同时,套播作物的清茬离田尽量确保在7月上旬之前,这样,棉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可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蒜套棉高产成铃动态及相应技术措施徐家安,李修喜(江苏徐州市农科所221121)(贾汪区耿集农技站)蒜套棉是徐州市贾汪区耿集乡棉花生产上的主要栽培方式,面积常年1万亩左右,占植棉总面积的75%以上。这一栽培方式,既稳定了棉花生产,提高了全年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种植“泗棉3号”棉花良种的体会李咸龙(全国植棉劳模)(都昌县万户乡塘美村332600)1994年,我家种植的棉花面积2.6亩,选用了由江苏引进的“泗棉3号”一代原种。据9月15日省、市、县棉办有关技术人员实地调查,多点平均。单株成桃为35.7个,幼铃...  相似文献   

18.
中棉所72(原代号中69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培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2009年在江苏沿海棉区广泛试验示范,前茬为大(小)麦,均为麦棉套作、营养钵育苗移栽。中棉所72表现为出苗好,苗期(麦棉共生期)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19.
麦后直播棉机械化栽培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后直播棉机械化栽培与应用前景刘志瑞司法部劳改局农技推广中心上海青浦201701在苏北沿海的川东农场、上海农场(江苏大丰县境内)进行了47hm2麦后直播棉机械化栽培示范,棉田14项主要作业,除定苗、打顶、收花外,田间机械化作业率达78.6%,每公顷用...  相似文献   

20.
每公顷2250公斤地膜移栽棉的生育特点及其栽培技术陆仁刚,蒋永明,顾云菊(江苏海门市德胜镇农技站226100)我镇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是个老棉区。八十年代种植以露地移栽棉花为主,1993年开始示范种植地膜移栽棉,1995年达115公顷。占全镇植棉面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