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番茄褐斑病菌毒素对番茄叶片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抗病品种的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番茄褐斑病菌毒素对番茄叶片POD、PAL及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病品种番茄幼苗用毒素处理后,POD、PAL、PPO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且随处理时间延长,其活性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即POD活性在处理后0~24 h逐渐升高,之后下降,PPO和PAL活性在处理后0~36 h升高.而后活性下降;随毒素浓度增加,POD、PAL、PPO活性变化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种酶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参锈腐菌侵染参根后防御酶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年生农田人参根部喷洒锈腐菌悬液后,分别在5d、10d、15d、20d、25d、30d后取人参根和叶,测定其中SOD、PAL、POD、PPO和CAT5种防御酶的活性。结果表明:5种防御酶活性在处理后的人参根和叶中均高于对照。在根中,SOD和PPO在第20天达到活性最高峰,PAL和POD活性在15天达到最高峰,CAT在第10天即出现活性最高峰。叶中SOD和PAL活性在第15天达到最高峰,POD和PPO活性分别在第15和20天出现2个最高峰,CAT在第10天出现活性最高峰。  相似文献   

3.
对拮抗细菌YD4-6和NV11-4防治辣椒疫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在辣椒苗上接种辣椒疫霉菌和2株拮抗细菌,测定PPO、POD、PAL、SOD的活性及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接种NV11-4菌液处理24h后4种防御酶活性均升高,但在YD4-6菌液处理中,PPO和SOD活性变化基本接近对照水平,而经NV11-4和YD4-6处理的辣椒叶片内POD活性分别在24 h和72 h达到最大值,其峰值为12.44和12.89;两者处理的PAL活性均于接种后48 h达到最大值,其中前者比后者高1.22倍;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表明2株拮抗菌对辣椒植株没有伤害。  相似文献   

4.
为辣椒番茄斑萎病毒病绿色防控及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主栽辣椒品种百宜辣椒和遵义朝天椒及易感病品种茄门甜椒作为研究材料,采用ELISA法测定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辣椒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明确辣椒对TSWV的抗性与防御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TSWV第1天时,3个辣椒品种的PAL、POD、PPO和CAT活性均增高,PAL和CAT的最高峰出现在第7天,POD和PPO出现在第5天;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7d后与对照(健康)的基本一致。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PAL、POD、PPO和CAT活性出现2个峰值,茄门甜椒出现1个峰值,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对TSWV的抗性较好,茄门甜椒的抗性稍弱。5种防御酶活性与辣椒抗TSWV密切相关,在辣椒对TSWV抗性生化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辣椒番茄斑萎病毒病绿色防控及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主栽辣椒品种百宜辣椒和遵义朝天椒及易感病品种茄门甜椒作为研究材料,采用ELISA法测定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辣椒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明确辣椒对TSWV的抗性与防御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TSWV 第1天时,3个辣椒品种的PAL、POD、PPO和CAT活性均增高,PAL和CAT的最高峰出现在第7天,POD和PPO出现在第5天;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7 d后与对照的基本一致。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PAL、POD、PPO和CAT活性出现2个峰值,茄门甜椒出现1个峰值,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对TSWV的抗性较好,茄门甜椒的抗性稍弱。5种防御酶活性与辣椒抗TSWV密切相关,在辣椒对TSWV抗性生化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绿熟番茄经2.4KJ/m2UV-C照射后,果皮中防御酶活性被诱导升高,POD、PPO活性在处理后第2天分别提高1.3和1.13倍,PAL活性在第4天提高1.69倍,贮期自然发病率和人工接种发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叶圆片法对水杨酸(SA)、草酸(OAA)、磷酸氢二钾(K2HPO4)和壳聚糖(CTS)4种化学物质诱导草莓抗根腐病(Pestalotiopsis photiniae(Thuem)Y.X.Chen)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SA在0.5 mmol/L浓度下诱导抗病效果达91.9%,OAA在20 mmol/L浓度下诱导抗病效果达96.4%,K2HPO4和CTS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均无诱导抗病作用;4种化学物质中只有CTS有直接抑菌作用,对根腐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为1.983 mg/mL,其余3种均无直接抑菌作用;用SA和OAA诱导处理后,草莓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表明,0.5 mmol/L SA诱导处理草莓叶片POD活性至第1天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增加了252.3%,而PPO和PAL活性变化不大;20 mmol/L OAA诱导处理草莓叶片PAL活性至第4天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增加了37.8%,而PPO和POD的活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嫁接处理后茄子嫁接苗和自根创伤苗在愈合过程中的发育差异,确定茄子嫁接愈合的关键时期,在嫁接处理后2~14d对嫁接口和创伤口间隔取样,测量茄子嫁接愈合过程生长量的变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嫁接愈合过程中,与对照自根苗创伤口相比,嫁接苗嫁接口PAL活性和POD活性变化幅度较大;总体上嫁接口与创伤口的PPO活性变化波动不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A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在嫁接口和创伤口的愈合过程中均表现增加趋势,但创伤口增加趋势更明显;嫁接口PPO,POD酶活性均在嫁接后第12天出现峰值,说明对于嫁接口的愈合来说第12天是重要的临界点,嫁接处理后第12天砧木与接穗的对接愈合可能基本完成;嫁接苗的生长速度慢于自根创伤苗,嫁接口愈合速度滞后于创伤口愈合速度6d。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锦绣杜鹃植株,分析MeJA对杜鹃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50μg/mL的MeJA对诱导杜鹃黄酮类化合物的累积和PAL、POD酶的活性影响最为显著.其中,总黄酮含量最大值是对照处理的2.33倍,PAL活性是对照处理的7倍,POD活性是对照处理的2.54倍.而对PPO酶活性影响最显著的是100μg/mL的MeJA处理,PPO活性最大值比对照处理提高了52.51%.研究发现一定质量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杜鹃叶片可明显诱导黄酮类化合物的累积和PAL、PPO、POD等防御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生防菌诱导水稻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生防菌bio—2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接种于正处于分蘖期的水稻植株上,测定其与植物抗病有重要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ly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ase,PPO)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接种处理后,P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在接种后第5d。稻瘟病菌、稻瘟病菌+生防菌bio-2处理组的POD活性达到最大值,但到接种后第8d开始略低于对照;稻瘟病菌+生防菌bio-2、生防菌bio-2处理组,其叶片内的PAL活性仅在第1—2d内高于对照,其后均低于对照;在稻瘟病菌+生防菌bio-2、生防菌bio-2处理组,其PPO活性除在第2d高于对照外,其余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绿色木霉菌T23发酵液对番茄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改良后的GPF培养基,采用3级发酵和固液两相发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培养得到绿色木霉发酵液,研究不同浓度发酵液对番茄幼苗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发酵液处理的番茄体内与抗性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明显增加,显示了木霉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杨梅POD、PPO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杨梅不同生长阶段的POD和PPO酶活性动态变化,并分别对添加3种制剂的杨梅POD和PPO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OD活性随着杨梅果实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PPO活性在生长前期也有所增强;3种制剂对POD和PPO酶活性皆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Lj20和St24发酵液粗提物对番茄体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植物内生放线菌对植物体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以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和St24发酵液粗提物处理番茄植株,测定其根、茎、叶中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测定结果表明,用Lj20和St24粗提物处理番茄植株后,除SOD处理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外,CAT、PPO和POD酶的活性都有所增强,但酶活性随时间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其中Lj20粗提物处理的番茄茎和叶中PPO的活性增加最明显,在测定时间内呈直线上升趋势。这表明Lj20和St24的代谢物不仅对病原菌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而且可通过提高植物体内防御性酶活性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通过测定接种后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甜瓜白粉病抗性反应中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对照的POD、CAT、PPO酶活性无明显差异.接种后,它们的3种酶活性都比对照提高;抗性品种CAT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POD活性高于抗性品种;直到接种后5天,抗病品种PPO活性才超过感病品种,并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是高等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酶,与植物的抗性有密切关系。将盾壳霉固体发酵物稀释10倍对向日葵浸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盾壳霉固体发酵物浸种向日葵后POD和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稀释10倍的盾壳霉固体发酵物拌种向日葵后,叶和根内P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而茎中的POD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根内PPO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而叶和茎中的PPO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盾壳霉发酵物诱导了叶中POD活性和根内POD、PPO活性的提高,可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抗性的辣椒品系接种CMV后,在不同的时间内测定其叶片中防御酶活性、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系的POD相对活性升幅及出现的时间不同,且各品系之间差异显著,即有抗性越好酶活性高峰出现越早的趋势,各品系在接种后5d酶活性普遍上升;PAL的相对活性都是先降低,再升高,在接种后15d共同达到酶活性高峰,且各品系之间差异显著;PPO的相对活性都呈升高、降低的趋势,并在接种后10d达到酶活性高峰,且各品系间差异显著;SOD的相对活性除品系301和302外基本上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并在接种后10d酶活性降到最低;木质素和总酚的相对含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各品系间的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POD、PAL、PPO、木质素和总酚分别在品系接种后5、15、10、20d的相对活性与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SOD相对活性的变化与抗病性无显著相关性。因此,辣椒感染CMV后,不同时间内的POD、PAL、PPO、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的变化可以反应出抗病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无核葡萄离体胚珠发育影响因素,为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选择‘红宝石’无核葡萄为材料,在自然授粉后65 d摘取葡萄幼果,消毒处理后,剥取胚珠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上。研究不同培养基处理(4种不同的基本培养基、附加4种不同蔗糖含量,共计16个处理)和不同培养时间对胚珠发育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胚珠发育率和不同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胚珠离体培养阶段,不同处理对胚珠发育率影响不同。采用固液双层基本培养基(改良MM3固体培养基+8 mg·L -1 ER液体培养基)、附加45 g·L -1蔗糖、培养49 d时,胚珠发育率最高,达到(42.23±6.93)%。不同处理对离体培养胚珠各生理指标影响不同。当培养时间相同、基本培养基为固液双层培养基时,胚珠淀粉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降低;随着附加蔗糖含量的增加,胚珠淀粉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而可溶性蛋白、总酚含量和SOD酶活性均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POD酶和PPO酶活性均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当培养基处理相同时,随着离体培养时间的延长,胚珠淀粉含量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含量和SOD酶活性均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POD酶和PPO酶活性均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相关分析发现,胚珠发育率与胚珠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含量和SOD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酶活性和PPO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淀粉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结论】 采用固液双层基本培养基(改良MM3固体培养基+8 mg·L -1 ER液体培养基),附加45 g·L -1蔗糖,培养时间49 d时,胚珠发育率最高,离体培养的胚珠生理活性也较强。胚珠发育率与离体培养胚珠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含量和SOD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酶活性和PPO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何昕  蒋佳峰  董元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154-156,200
[目的]探究钾素对番茄青枯病抗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4个不同浓度钾素对番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并在接种青枯菌后,统计不同处理青枯病的发病情况,分析番茄叶片H_2O_2浓度、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提高钾营养浓度能够减轻番茄青枯病发病情况,钾素能够促进番茄的生长及对钾的吸收利用,在接种青枯菌后,钾素还能促进番茄叶片H_2O_2的合成,并提高叶片POD和PPO活性。[结论]钾素营养能够降低番茄青枯病的发生,钾素营养通过促进番茄的生长、钾素的吸收及生理抗性酶活性进而增强了对番茄青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枯菌不同接种体诱导后,广藿香表型的变化,并考察诱导后寄主植物体内POD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青枯菌不同接种体(菌体、粗毒素、菌液)进行侵染试验,观察侵染1~7 d后植株表型的变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POD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在含菌体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广藿香植株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而菌液与粗毒素处理组,植株茎叶逐渐萎蔫。POD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未经诱导的对照植株酶活性较低,7 d内变化不大;经诱导处理的植株体内POD酶活性均升高,菌液组升幅最大,粗毒素组次之,菌体组升幅最小。[结论]青枯菌胞外分泌物是青枯菌致病的重要因素,诱导的广藿香体内POD酶活性呈动态变化,上升的幅度与接种体的致病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吡虫啉和啶虫脒树干注射对垂柳叶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杀虫剂树干注射均可引起垂柳叶片PPO活性上升,POD活性下降。吡虫啉处理对PPO和POD活性的影响均大于啶虫脒,两种药剂处理后15 d PPO活性均达到最大值,10 d POD活性均最低,药后30 d PPO和POD活性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吡虫啉处理使PPO同工酶酶带E1(Rf=0.71)消失,E2(Rf=0.77)活性升高;啶虫脒处理使PPO同工酶酶带E1活性升高,E2消失;药后10,45 d各处理酶带带型基本稳定。吡虫啉处理使POD同工酶药后10 d酶带P1(Rf=0.51)、P4(Rf=0.67)消失,45 d P1消失而P4又出现;啶虫脒处理使POD同工酶酶带P1活性升高,P2(Rf=0.56)消失,药后10,45 d酶带带型相同。说明PPO和POD活性变化及其同工酶谱变化与注药种类有密切关系,可作为研究树干注药对树体生理影响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