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坡度图是表示地面倾斜率的地图。通常是主要用晕线或颜色在图上直接表示出坡度的大小或陡缓。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地貌坡度状况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农业部获取了丰宁满族自治县的DEM影像数据,制作了丰宁全境的地貌坡度图。现将其方法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地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及其时空关系是地图表示的客观基础.本文对其相关概念给出了数学定义,并根据拓扑学原理,论证了从三维空间到地球椭球面,从地球椭球面到二维地图平面存在着同胚关系,从而为地图的空间认知提供了数学基础和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我们通过对复杂的宽角度声纳测量的使用去绘制一个自主移动机器人环境的地图。声纳范围读数提供了传感器前面的圆雉型(在我们的例子中为30度角)区域内空的和占据面积的信息。这个读数被模拟成为可能的描述绘制成一幅地图,在这个地图中被占据的区域和未被占据的区域被表示。基于复杂观点的范围测量在地图中被有规则的结合,把未被占据的区域彼此重叠,并且压缩被占据区域的范围,地图的解释提高了被增加的数据,最后的地图显示了可能被占据的区域,可能未被占据的区域和未知的区域。这种方法有效的处理了混乱,并且被用作运动规化和扩展陆标和认识。这个系统测试了在CMU的移动机器人。  相似文献   

4.
地貌类型是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因子。地貌研究能使人们深入认识地理环境特点,有利于完善对区域自然环境和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同时对生物地理区划和区域自然保护研究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采用"自上而下"的区域分割和"自下而上"的区域合并的区划方式,以中国地形DEM作为基础,使用GIS10.0对其进行高程重分类、坡度分析等量化分析,并结合现有气候区划、自然地理区划和地貌类型等资料,对中国地貌格局进行了分析。在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以地貌为主体的地理单元差异性基础上,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以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为目标的中国地貌区划系统,该地貌区划系统包括了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南海诸岛地貌大区等4个地貌大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内蒙古高原等40个地貌地区,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等127个地貌亚地区,以及473个地貌区。其地貌区划方案科学构建了区划等级系统,体现了中国地貌类型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格局,其中地貌大区基本反映了中国大的地貌格局,地貌地区基本反映了高原、山地、平原等地貌特征的水平分异,地貌亚地区和地貌区基本反映了区域地貌特征。中国地貌区划系统为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而且区划界线准确,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古树异象河北省隆化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是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英勇牺牲的地方。位于隆化县一个山谷中的小扎扒沟,可谓名不见经传,甚至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它的具体位置。然而一段时间,这个小扎扒沟突然变得名声大噪,尤其是在互联网上。原来,这里发现了一棵会“行走”的古树。据说,在200多年的时间里,这棵古树竟然“行走”了150多米。  相似文献   

6.
知识地图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介绍了知识地图的起源,分析了知识地图的作用,为图书馆编制知识地图,开展各项服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量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量化方法为主题,分别从图纸描绘、数理统计、土壤侵蚀模型地貌因子、分形地貌等角度,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量化研究的现状及进展,阐明了当前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量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传统的图库一体化中制图数据与基础数据分离且格式不统一问题,引入能够表示地理空间对象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属性数据GML(地理标识语言)文档,建立图库一体化模型,实现数据统一存储管理和应用。首先将GIS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建库,制定相应的配图方案形成制图数据,用GML技术将上述基础数据与制图数据即地图配置数据统一存储和管理,建立GML图库一体化模型;然后从GML地理数据库中提取与制图数据有关的信息并分析GML地理要素的属性,从地图符号库中匹配出表示该地理要素的地图符号信息,运用编程语言实现地图配置并保存至GML数据库,实现制图数据与基础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以某县级开发区土地利用数据为例对GML数据库的应用进行分析,运用C#编程语言完成土地利用数据的GML存储,采用Arc Engine提供的可视化控件实现GML可视化,通过Arc GIS Engine提供的地图整饰功能进行制图输出,实现图库一体化GML数据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采用面向对象地貌自动分类方法研究黄土高原露天煤矿在开采前后的地形变化规律。[方法]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最早应用于遥感图像的分类,目前也仅仅在大尺度地貌类型中形成比较完善的地貌分类规则。选择1990年与2010年的2期分辨率为10m的DEM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完成露天矿采矿前后原地貌黄土高原与人工地貌排土场的地貌形态自动划分。提取坡度、剖面曲率、平面曲率、相对高程4个地形因子,基于不同地形因子合成的特征影像完成原地貌与排土场的地貌自动分类。[结果]根据图像局部方差变化率曲线中的极值点,黄土高原面向对象地貌分类的最优分割尺度为14,排土场面向对象地貌分类的最优分割尺度为11;通过基于隶属度函数建立模糊规则来实现地貌斑块的分类,有效地避免了大多数自动分类方法过多受限制于地形因子的特定阈值,同时使地貌形态更具有连贯性;由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充分考虑了地物的形状、大小、邻接等几何特征,黄土高原与排土场分类总体精度分别可以达到74.47%和81.31%,排土场作为人工地貌形态,地貌的形态更为完整,分类精度高于自然地貌;利用面向对象自动分类方法得出排土场地貌类型中凸坡肩和凸背坡所占面积比例最大,分别约占了排土场总面积的30.24%、20.32%。[结论]通过面向对象分类规则构建快速、直观的地貌分类体系,可以为煤矿区排土场地貌重塑及复垦规划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鹰眼地图是GIS导航中不可或缺的功能.通过鹰眼地图可以确定主地图当前视图在整个地图中的位置。基于油田WebGIS开发过程中对鹰眼地图的这一需求,重点对WebGIS中的鹰眼导航功能的实现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主地图和鹰眼地图协调控制下的WebGIS模型,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动态分块加载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刘淼  张涛  孙建  娄恺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3):572-577
[目的]了解新疆彩色丘陵地貌中不同颜色岩石层的细菌多样性及其优势种群.[方法]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对5种不同颜色岩石层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T-RFLP图谱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号(粉红色)岩石层细菌多样性最高,2号(粉红色)和3号(红灰色)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最高,而5号(橙棕色)样品与其他样品间相似性最低,各样品间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介于5.6;~60;;所得结果与RDP数据库比对,推测出5种岩石样品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分别为Ruminococcaceae,Burkholderiaceae,iron-reducing bacterium,Shewanella,Frateuria和一些免陪养菌群.[结论]新疆彩色丘陵地貌岩石层样品随着颜色由浅至深,其末端限制性片段(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s,TRFs)的数量由多到少,除5号(橙棕色)外,其余岩石层细菌多样性较高;由分析结果可以推测,新疆彩色丘陵地貌岩石层中可能存在一些潜在新种.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云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差异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农业区划、耕作制度特点、整治工程措施特性,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分析方法,建立了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土地质量等5个指标所组成的土地整治分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把云南省划分为5个一级土地整治类型区:滇中中山湖盆高原整治区、滇西南中低山宽谷盆地整治区、滇东南喀斯特中低山整治区、滇西北高山高原整治区和滇东北中山山原整治区。  相似文献   

13.
乐业县种植猕猴桃的气候适宜性分析及其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猕猴桃气候生态特性,在分析猕猴桃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利用乐业县气候资料及地形数据,采用GIS技术及小网格气候资源分析方法,对乐业县猕猴桃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按照区划结果,将乐业县猕猴桃种植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给出了细网格区划专题图,为乐业县猕猴桃出口生产基地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貌解译与地貌图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戬  田永中  熊祥强  程中玲  袁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774-1775,1777
结合1∶100万数字地貌图的制图过程,阐述遥感地貌制图流程以及地貌学、地貌图在农业发展、城市建设等领域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岩性和地貌因子入手,将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程度分为5个等级,从小地形部位的尺度,对不同脆弱程度等级的环境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主要受到岩性和地形影响,从坡下部至山顶,脆弱程度随着坡度和基岩裸露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局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的生境特征差异。在脆弱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脆弱程度等级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治理目标和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微机建立坡地果树合理密植的优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光照几何学原理和太阳视运动规律、及坡度和坡向对果树叶幕遮光的影响,推导出坡地上果树叶幕对株间和行间的遮光系数计算公式,建立起适合在各种坡地上进行果树合理密植,确定最适宜的株距、行距和定植密度等优化模式,用微机系统计算的资料举例说明了应用要点,分析和讨论了坡地的受光特征和果树叶幕的遮光规律。可供在各种坡地上栽培果树,进行合理密植优化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汪世国  熊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55-17956
利用ArcGIS9.2和ArcView3.2对玛纳斯河流域进行图幅拼接、配准、数字化、生成DEM,在水文分析基础上完成了水系提取及分级。提取结果与石河子南部山区水系实际分布基本吻合,呈现树形分布特征并与地形地貌特征吻合,符合水文学规律。  相似文献   

18.
红壤蔗区土壤有效硅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块面积约24 km2的低丘红壤蔗区中,测定了土壤表层175个土样的土壤有效硅含量,结果表明有效硅平均含量较低(117.7mg/kg),变异系数为中等变异强度。地统计学的空间结构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硅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变程为5 km。Kriging方法绘制的等值线图显示,土壤有效硅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斑块状,与地形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估计值标准差分布图增补采样点可提高插值精度,为施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付进  李志洪  王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77-4180
在对长春市二道区耕地土壤野外调查、社会统计和土壤室内分析、各类相关图件数字化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和综合指数分析等方法,对长春市二道区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春市二道区的耕地为21 099.58 hm2,可划分为6等地。其中,3等耕地主要受质地影响,4等耕地受地貌影响程度大,5等耕地受腐殖质层厚度和土壤养分影响,6等耕地受地貌和侵蚀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小流域地貌分形维数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理论为复杂地貌形态的量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基于分形基本理论及GIS技术,选择位于辽宁东部山区的泉河小流域为研究区,以1∶10000地形图为数据源,通过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应用尺度—面积法对研究区地貌分形维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表明:泉河小流域地貌形态在无标度区间内表现出良好的分形特征,流域地貌分形维数D=1.9539;流域地貌分形维数能够较好地表征流域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分形维数作为描述流域地形地貌的综合指标对于建立小流域降雨产沙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