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脾春繁群的管理1.春繁时间与群势春繁时间与春繁群势,同是一年养蜂的开端,最佳繁蜂群势也要选好最佳繁蜂时间,过早过晚都不利于群势的发展和生产。我地养蜂者多以3脾蜂为春繁起点群;繁蜂时间,多选在辅助蜜源前25~35天或第一个主要蜜源(刺槐)前55~65...  相似文献   

2.
沈育初 《中国蜂业》2002,53(2):15-16
一、春繁起步群势应当是多少 ?前苏联养蜂家 ,塔兰诺夫在《蜂群生物学》中揭示 :80 0 0只蜂开繁后 30天 ,还有 80 0 0只蜂 ;而 1 0 0 0 0只蜂 ,开繁 30天后 ,已经有 1 1 2 0 0只蜂了 ;6 0 0 0只蜂开繁后 30天 ,只有 4 0 0 0只蜂了。这些数字说明起繁群势的意义。春繁外界气温低 ,只有 80 0 0只或以上的蜂群 ,才会产生足够的热量 ,有利于春繁。不足 80 0 0只蜜蜂的群 ,应当合并为双王群。 6 0 0 0只或以下的蜂群 ,是造成春衰的内在原因。一些蜂友为了小群能加继箱搞生产 ,采取提前繁殖 ,把繁蜂期增加到 90天或以上 ,结果导致大量爬蜂。所以 ,…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蜂群早春排泄后应适当控飞黑龙江地区蜂群在三月上、中旬便有机会排泄,而后却时有气温骤降、大雪纷飞的天气。外界气温低、无蜜粉,无效的空飞势必消耗工蜂的体力,缩短寿命,造成蜂群春衰。几年来我采用此法进行春繁,使蜂群顺利度过新老蜂交替期,群势增长快。一...  相似文献   

4.
叶俊 《蜜蜂杂志》2001,(3):10-12
一、欲使蜂群春繁成功 ,抓三月对养蜂者来说 ,三月份的中心任务 ,就是如何在短短30d(天)的恢复期内 ,将日渐有减无增的越冬老蜂变为新蜂。然而 ,这时春寒料峭、昼夜温差很大。1.把握好春繁最佳时间。经多年试验观察 ,蜂群最佳春繁之日是距头一个辅助蜜粉源开花前7d或头一个主要蜜源开始前55~60d。我地头一个辅助蜜粉源榆树开花是3月26~4月1日 ,头一个主要蜜源刺槐流蜜是5月18~20日。这样 ,我地蜂群春繁最佳之时应是3月20日前后3~5d。2.坚持组织合理的春繁群势。实践证明 ,用合理的群势开繁 ,有利于整个…  相似文献   

5.
养蜂杂谈     
正一、春繁基础群势传统养蜂通常把2000~2200只工蜂称为1脾蜂,蜂数大于这一数字为蜂大于脾;小于这一数字为脾大于蜂。无论在我国南北方,春季都是全年蜂群基数最低阶段,在外界气温低、寒流频繁情况下,必须采取蜂大于脾的格局,才能保证越冬蜂寿命长,第一代子脾质量好。事实证明:高寒地区,春繁标准群势不能低于  相似文献   

6.
肖学江 《蜜蜂杂志》2002,(12):28-28
每个养蜂者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蜂群在春季开繁后经过最短时间的繁殖而完成新老交替,然后顺利进入群势迅速增长期。然而有的蜂场事与愿违,在蜂群繁殖了一段时间后,虽有新蜂不断出房,但群势却日渐下降,难于恢复到开繁时的蜂量,出现“春衰”。导致蜂群“春衰”的因素繁多,……  相似文献   

7.
吴正学 《中国蜂业》2001,52(6):16-16
我是河北永清人 ,以种地为主 ,副业养蜂 ,挣些额外收入补贴家用。我想结合去年蜂群发展情况向同行们如实介绍一下 1群蜂一年繁殖 1 8群的做法。本地区最早粉源是榆树。一般年景榆树吐粉在“惊蛰”后 ,在这时我地蜂群已进入繁殖期 ,新老蜂交替期开始。这一时期我的管理方法是 :加强保温、奖励饲喂、巢门喂水 ,结合防治蜂螨 ,适时加入无雄蜂房的、经消毒的巢脾 ,饲喂人工花粉饼等 ,加速新老蜂交替 ,促进蜂群尽早进入增殖期。经过几次加脾和奖励饲喂 ,到 5月初我的蜂群大部分都达到 1 2框以上 ,强群已达到 1 6框蜂 (春繁开始时每箱蜂只有 4框 )…  相似文献   

8.
春季蜂群如何早壮根据多年养蜂经历,其基本管理技术是:一、增温促繁:在第一次简单检查后,根据场内群势,分为强、弱、中三个等级,确定春繁群势标准为4框足蜂以上;达不到此标淮的,可依照每个群的蜂种、前年生产状况,留优去劣、合并群势;或将两个2框足蜂群合并成...  相似文献   

9.
除越冬期外 ,蜜蜂数量与巢脾的比例与蜂虫关系密切相关 ,因为蜂脾关系的确定 ,是以蜂虫关系为依据。在春繁期 ,为保证第一代新蜂品质 ,必须保持高密度的蜂脾关系。例如 3脾蜂的春繁群 ,产卵区只放 1张脾开繁 ,饲料区放 1张蜜粉脾 ;4~ 5框蜂的春繁群 ,产卵区放 2张脾 ,饲料区放蜜粉脾。待越冬蜂更新后 ,就采用渐增性加脾法恢复群势 ,但隔板外不足 0 5脾的群暂不加脾 ,此期气温虽然稳定在 1 2~ 2 5℃ ,由于子脾增多 ,蜂巢不断扩大 ,仍应保持蜂略多于脾。蜂群进入增殖期后 ,蜂群开始快速增长 ,再以原有的蜂脾关系就难以调控蜂群 ,因为蜂群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7,(3):31-32
<正>春繁工作做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全年收成,春季的特点是早春气温低,天气寒冷,阴雨多,气候多变,寒潮频频,给蜂群出勤、排泄带来不便。尤其是早春,外界蜜源不足,全靠人工饲喂,给春繁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创造良好小气候,促进春繁快速发展,春繁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调整蜂群蜂数确保巢温稳定,调整早春群势,重点是群势低蜂要足。蜂一进入繁殖中心,巢温要保持在34.5℃上下,蜂群数量少,巢温难以达到要求,故需要调整群势,才能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是尽人皆知的用兵法则 ,所蕴含的军事思想包罗万象 ,不断被世人发扬光大 ,广泛用于社会、人生及商业等领域 ,而且善于用者无用而不胜。我们养蜂员犹如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可否用《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来操纵和指挥我们的蜂群呢 ?我先大胆试谈一下 ,与蜂友们探讨。养蜂要想取胜 ,首先要掌握自己蜂群的群势、蜜蜂的素质和饲料多少及春繁期的温度、辅助蜜源等。要以第一个蜜源流蜜日与繁蜂时间差确定春繁群势 ,如距流蜜日仅有2个产卵周期 (42d)的春繁群就不能低于4框蜂 (约1万只 ) ,因为 ,只有蜂群培育的采集适龄蜂能…  相似文献   

12.
邹化效 《中国蜂业》2005,56(1):20-21
近年来,黑龙江牡丹江地区一些蜂场,蜂群出室(或拆除包装)连续出现春衰现象(每群只有2框蜂左右),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由于群势削弱,又不忍心丢弃蜂王合并蜂群,春繁发展相对迟缓,养蜂者为夺取当年蜂产品高产丰收,不惜重金四处买蜂给蜂群补强.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有关蜂场进行调查走访,发现越冬蜂群出现春衰有以下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再谈秋繁     
正从事养蜂工作的人都知道,养蜂一年之计在于秋。只要秋季能够繁殖好越冬蜂,春繁时就能顺利把蜂群繁殖强壮;只要春季按时把蜂群繁殖强壮,当年便会有一个好的收成。秋繁是个老话题,几乎年年讲,但是出现"秋衰"的还大有人在,究其原因,还是有的人只重视春繁轻视秋繁造成的。如果人们拿出春繁劲头进行秋繁管理,一定能够繁殖好越冬蜂。前苏联养蜂家塔兰诺夫在《蜂群生物学》一书中写道:"蜂群在秋季培育的幼蜂越多,  相似文献   

14.
康龙江 《蜜蜂杂志》2006,26(1):18-18
双王群出现一侧蜂多,一侧蜂少的现象叫做群势偏集。有偏集就得纠偏,否则,会强则愈强,弱则愈弱,将影响发展和生产。1导致偏集原因蜂王因素:1)老少王同箱,老王产卵力差,蜂群发展慢、群势弱;新王产卵力强,蜂群发展快,群势壮。2)优劣王同箱,优质王产卵快,蜂多群壮;劣质王产卵慢,蜂少群弱。群势因素:春繁一开始群势就不平衡,蜂多的一侧繁蜂速度快,蜂少的一侧越繁蜂越少。季节因素:实践证明,晚秋蜂群偏集尤其突出,哪一侧蜂多,蜜蜂愈是喜欢往哪一侧密集,结果导致蜂多的一侧4框蜂还有余,蜂少的一侧3框蜂也不足。巢门因素:因双王群巢门间距近(8cm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20,(3):22-23
<正>张老师您好:我养蜂也已经有几年了,有时候蜂群越冬时群势还不错,刚开始春繁的时候也都有3~4脾足蜂,可是繁殖一段时间以后,蜂群群势不升反降。我咨询了一些蜂友,有的说蜂子有病,有的说饲料不好,众说不一。我想咨询一下张老师,什么原因可以引起蜂群"春衰",如何才能避免春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读者:王春来  相似文献   

16.
刘正忠 《蜜蜂杂志》2006,26(11):15-15
(52)我跟师傅学养蜂15年,现养蜂80群。请问在辽宁蜂群春繁不保温行吗?我处气温低,不奖饲蜂王能否积极产卵?望张老师百忙中能给予指教。早排泄,给春繁群加保温和奖饲等手段,都是养蜂人为蜂群增添的既有利又有弊的几项措施,就此问题与众蜂友共同探讨。1早排泄的利弊所谓早排泄,就是强迫越冬蜂出巢飞翔排泄。如果此时的气温不适于蜜蜂早期飞翔,则将正常的越冬蜂强制出巢排泄只有损伤而无利。而必须早排泄的越冬群,我认为是养蜂人管理不善的结果,如“伤热”、越冬饲料不佳或混有“甘露蜜”等。患痢疾病的越冬蜂,你不给它安排箱外排泄的机会,它就…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我多年的实践对比,东北春繁时南繁回来的蜂群好。几年来,4月初南繁回来的一个14框双王群有8张子脾,到7月1日左右,椴树流蜜时,能发展到4~5个14框蜂采蜜群。只要是椴树大丰收年,一个原群都能产值超万元,而当地秋天6框蜂的越冬蜂群,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越冬,春繁时也就是3~4框,蜂群老化严重。到新老蜂交替时也就是2~3框左右,到7月初椴树流蜜时,能发展一个14框就不错了。我想,这一点东北各位养蜂师傅身有体会。  相似文献   

18.
陈汝意 《蜜蜂杂志》2014,34(11):2-2
<正>养蜂要在顺应蜂群生物学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气候、蜜粉源、蜂的性能和群势等诸多实际,特别是极端气候的干扰,灵活调整管理措施。1春季气温迟迟不回暖时蜂群管理的应对措施推迟春繁时间,待花初现时开繁。推迟的方法是不囚王、不紧脾、不保温、不奖饲,严格控制蜂王产卵面积。待外界气温回升而稳定后,结合本场实际紧脾、保温、奖饲,促蜂王产卵春繁。川东秦巴、绥汀地区一般"大寒"左右,给蜂群包装春繁,"惊蛰"前加继箱。开繁时间一定待外界有零星花出现,气温回升稳定为宜,宁晚勿早,否则损失太大。晚开繁,气温回暖,万物逐渐复苏,蜂群  相似文献   

19.
春繁是养蜂管理中极具重要的一环,若急于求成或麻痹大意,必遭致惨重损失。笔者曾有过诸多失误,现举数例,既作自身记取,也供同行参考。1998年暖冬,油菜在12月份就开始起苔,并少量现蕾。当年我有蜂40群,都在5框以上,部分达到7框。心想以如此群势,加上提前春繁,定能取得好成绩。在这种心态驱动下,于1999年元月2日,以一个组8群蜂投入春繁,不想元月7日即遇到寒潮。这时,未开繁的蜂群十分安静,而这组蜂一个劲地往外直冲,冻僵蜂到处都是。到了元月26日,天气好转,开箱检查,提前春繁的群势削弱到仅有2框左右,子脾不足1框,虽有幼蜂出房,但体质欠佳。这…  相似文献   

20.
<正>我此前讨论多箱体养蜂的文章中,错把断子后开繁35天的群势与不断子持续繁蜂35天的群势混为一谈,得出不间断繁蜂达不到35脾蜂理论群势的错误推论,这确实是不应有的失误。在此承认自己的失误,同时向指出我失误的蜂友表示衷心感谢。但愿我的失误不至于误导蜂友对多箱体养蜂的认识,希望所有坚持多箱体养蜂的蜂友蜂群能常年保持35脾蜂以上的群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