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施瑾  马彩婉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219-2220
在田间进行缓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缓释氮肥一次性施用的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增产2.3%~8.5%;施用缓释肥的水稻籽粒氮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氮肥表观利用率为24.7%~30.5%,显著高于常规施肥的18.3%~20.1%。表明缓释氮肥可以用于水稻一次性施肥。  相似文献   

2.
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对单季稻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的单季稻氮肥减施和稳产效应,筛选适宜于单季稻一次性施肥的缓释氮肥类型。【方法】2013—2016年在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太湖新城和金华市蒋堂镇分别布置11个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田间小区试验,比较树脂包膜尿素(RCU)、聚氨酯包膜尿素(PCU)和稳定性肥料(NIU)等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处理(氮肥用量225 kg·hm~(-2))与常规分次施肥处理(尿素Urea,种植大户常规施肥,270 kg·hm~(-2))在单季稻产量、土壤氮素供应特征和水稻氮素吸收特征、氮肥利用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多点试验汇总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N0)的水稻产量为Urea处理的83.9%,3个试验点Urea处理的平均氮肥利用率为19.2%—20.1%。3种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处理单季稻平均产量与Urea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2)RCU和PCU处理在林城和太湖新城试验中地上部氮含量、氮素吸收量与Urea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NIU处理在太湖新城试验中地上部氮含量著低于Urea处理。金华试验点籼粳杂交稻品种试验中3种缓释氮肥处理稻谷中氮含量都明显下降。(3)RCU处理单季稻平均产量显著高于PCU和NIU处理,多点试验中产量变异系数较小,水稻生长后期土壤铵态氮含量和植株氮素吸收强度都高于Urea处理,氮肥利用率比Urea处理提高了2.8—9.0个百分点。【结论】基于现阶段土壤基础肥力和常规施肥量,采用RCU、PCU或NIU一次性基施,氮肥用量比现阶段常规施肥量减少16.7%时,可以满足单季稻一次性施肥要求。  相似文献   

3.
缓控释肥可以降低氮肥过量使用、节约人工,提高肥料利用率、稻米品质、产量,同时还能够降低氮肥过量造成的环境污染。本试验选用了3种缓控释肥硫包膜缓控释肥、树脂包膜缓控释肥和缓控释掺混肥在减氮施肥(只施用常规施肥的70%)条件下开展了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南粳9108水稻产量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控释肥相比常规施肥可以保障水稻生育期氮素积累、提高肥料利用率,最终通过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达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由不同缓释氮肥与速效氮肥组合成的单季稻一次性施肥方案进行多点田间小区试验,并选择类似商品缓控释肥在浙江、安徽等省进行多点大区对比。多点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缓释氮肥支持下,长江下游单季稻一次性施肥大部分试验点可达到与尿素常规分次施用处理持平或略增的产量。4种一次性施肥处理中,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60%∶40%配比处理的平均产量最高(8 287.6 kg·hm~(-2)),与常规分次施用处理的产量(8 151.4 kg·hm~(-2))相比略有增加。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多点小区试验的结果,树脂包膜尿素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平均产量9 356.0 kg·hm~(-2),比常规分次施肥平均增产9.78%。土壤类型影响一次性施肥的效果,树脂包膜尿素在大部分土壤中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稳定性肥在各种土壤上的差异较为明显,在较黏重的土壤上一次性施肥的效果好于较轻质土壤。不同缓释氮肥品种支持的一次性施肥效果在不同水稻品种类型间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草酰胺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在苏州三地开展缓释肥草酰胺替代传统氮肥一次性施肥试验,分析缓释肥草酰胺一次性施肥对水稻生长性状、土壤性质、产量结构、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较常规施肥处理,缓释肥草酰胺一次性施肥对水稻有着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1.8%~11.2%,且其增产跟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有关。草酰胺缓释肥一次性施肥可减少36.8%的氮肥施用量,但达到常规施肥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经济效益486~3 195元/hm2,平均节本增效1 857.0元/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的肥料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缓释氮肥含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水稻高效生产,以及水稻缓释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对不施用氮肥(T1)、常规施肥(T2)和缓释氮肥(T3~T6)进行对比试验,缓释氮肥含量设5%、10%、15%和30%共4个梯度。结果表明:含15%缓释尿素的水稻缓释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最大,较常规施肥增产8.38%,氮肥利用率提高2.55%。缓释氮肥在相同施氮水平下,可代替普通化肥,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含15%缓释尿素的水稻缓释肥对水稻增产增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选择茂施包膜型缓释掺混肥、永笑绿厨师脲甲醛复混肥料、利祥复合肥料(含硝化抑制)和万里神农有机-无机型缓释肥等具有缓释作用的肥料进行水稻缓释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施肥相比,包膜等N处理水稻667 m2实际产量560.3 kg,较常规处理增产10.8%;脲醛等N处理水稻667 m2实际产量532.7 kg,较常规处理增产5.3%;硝化等N处理水稻667 m2实际产量507.8 kg,较常规处理增产0.4%;有机等N处理水稻667 m2实际产量549.1 kg,较常规处理增产8.6%。包膜型缓释肥和有机型缓释肥增产效果显著,脲醛型缓释肥增产效果一般,而硝化抑制型缓释肥几乎没有增产效果。综上,对于东阳市水稻种植,可施用茂施包膜型缓释掺混肥、永笑绿厨师脲甲醛复混肥料和万里神农有机-无机型缓释肥替代普通平衡型复合肥。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化肥用量,提高种粮经济效益,在单、双季晚稻上通过施用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研究不同缓/控释肥对水稻茎蘖动态、氮素效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缓释肥能显著提高成穗率,增加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与常规肥料相比,单季晚稻上木质素缓释肥在氮肥用量减少56.00%情况下,产量仅减产0.89%,且高于水稻配方肥及金正大控释肥。木质素缓释肥氮肥农学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及金正大控释肥,虽然经济效益略低于常规施肥处理,但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在双季晚稻上木质素缓释肥处理氮素农学效率达23.95%,但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减少5.61%、3.49%,也低于金正大控释肥处理。综合相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表现,木质素缓释肥在单季晚稻上施用效果较优,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氮素利用率,有利于实现稳产,并且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缓释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缓释肥在辣椒上的用法、用量及对其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生长势、产量、养分利用率等进行了试验,以研究缓释肥料和氮肥抑制剂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缓释肥对辣椒生长势、VC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一次性施肥的情况下能提高辣椒产量及肥料利用率;施96kg/667m2施可丰缓释肥比常规肥料增产8.51%,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9%、10.8%和6.6%,但在过量施肥(120kg/667m2)的情况下,辣椒产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缓释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开展了缓释肥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包膜型缓释肥料沃夫特双控双膜(23-11-12)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9.87%;施用添加硝化抑制剂型缓释肥料施可丰稳定性复合肥料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10.59%;施用添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型缓释肥料恩久稳定性长效复合肥(15-15-15)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8.01%。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稻田培肥及水稻浙优21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季稻浙优21为试验对象,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氮肥利用率、 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改进和追肥改进处理虽较常规施肥减少氮肥施用量2%和4%,但水稻产量无显著下降,基肥改进处理水稻产量反而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基肥改进处理氮肥利用率为40.16%,是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的1.21倍;追肥改进处理氮肥利用率为35...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水稻专用包膜缓释尿素为供试材料,采用静水溶出法、田间埋袋法以及水稻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包膜缓释尿素氮素释放规律与水稻养分吸收规律的同步营养关系,以及不同用量、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生物性状、产量、氮素利用率、省工节肥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用的包膜缓释尿素氮素营养供应与水稻对氮素养分的需求规律基本同步。与当地推荐配方常规施肥处理(基肥+追肥,CK1)相比,包膜缓释尿素+普通氮磷钾复混肥处理(CRU+NPK)、包膜缓释尿素+磷钾普通肥处理(CRU+PK)水稻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增产7.4%~15.4%;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包膜缓释肥处理比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0.4个百分点,产值增加了630~3 024元/hm2。在水稻上施用的专用包膜缓释尿素可与普通尿素按合适比例掺混,实现氮养分速效缓效相济,一次性基施,达到水稻轻简施肥和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控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不同控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控释氮肥处理水稻增产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果不同。硫磺树脂包膜氮肥处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控释氮肥处理比普通氮肥处理显著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增幅为7.23~14.83个百分点。硫磺树脂包膜氮肥处理比其他处理提高了水稻总粒数和结实率。因此,硫磺树脂包膜氮肥处理在该地区水稻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缓控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缓控释氮肥提高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及增产机制,以早籼中熟常规稻中嘉早17和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川谷优7329为材料,在150kg/hm2施氮量基础上,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区,副区设尿素一次性基施、尿素常规运筹、硫包膜缓控释氮肥、硝化抑制剂包膜缓控释氮肥、2种树脂包膜缓控释肥共6种氮肥处理,探究缓控释氮肥和品种对机插稻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转运、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品种间差异与氮肥管理对机插稻物质质量、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且互作效应显著。相对于常规尿素运筹,树脂包膜缓控释氮肥能促进机插稻结实期干物质的积累、氮素的吸收及转运,穗部氮积累量提高51.83%,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18.71%,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57.97%,氮肥偏生产力及产量提高5.54%,树脂包膜氮肥对中籼迟熟杂交稻稻株氮素积累及氮素利用效率作用显著,为本试验最优的机插稻配套缓控释氮肥;而硫包膜及抑制剂包膜缓控释氮肥增产、增效均不同程度低于常规施肥,但对机插稻各器官氮素的转运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生育期长的中籼迟熟杂交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素积累量、氮转运量及最终产量均显著高于生育期短的早籼中熟常规稻。综合产量与氮素吸收、转运的表现,选用中籼迟熟杂交稻,施用加阳树脂包膜缓控释氮肥,能有效提升机插杂交稻氮素的吸收利用,促进高产形成。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区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缓释肥对单季稻浙粳优157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砂壤土种植生长期较长的单季稻,施用同时添加正丁基硫代磷酸三胺(NBPT)和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的生化抑制剂缓释肥,或有机包裹并同时添加DMPP的生化抑制剂缓释肥,均可使养分供应持效期延长,水稻分蘖数、剑叶氮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稻谷产量增加;最高苗达410.42万~420.83万·hm-2,收割期剑叶叶绿素含量达25.6~26.6(SPAD值),剑叶叶绿素含量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产量较常规施肥对照增长28.4%~28.5%。砂壤土种植单季稻以选用同时添加NBPT和DMPP生化抑制剂或有机包裹并添加DMPP生化抑制剂的缓释肥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轻简化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轻简化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简化施肥技术利用缓释肥能够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比不施氮肥对照增产5.0%~7.9%。一次基施缓释肥+一次尿素追施处理增产效果大于一次基施缓释肥和尿素处理,在减量10%的条件下仍表现较好。缓释肥还能提高水稻籽粒吸氮量,其氮肥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肥料,并有助于水稻吸收的氮向籽粒转移。  相似文献   

17.
在籼型杂交水稻上应用3种施肥模式进行效果试验,比较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在水稻上氮肥减量增效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个施肥模式处理当季氮肥利用效率为42.5%~47.6%,667 m2产量均在600 kg以上,较无氮模式增产11.0%~13.8%,具有明显的减肥增效效果。3个施肥模式间产量差异不大,有机缓释肥+流体缓释氮液模式,减肥效果明显,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有机缓释肥侧深施肥模式没有表现出相对有机缓释肥模式的增产增收优势,但其明显提高了水稻磷钾肥利用率,与有机缓释肥模式和有机缓释肥+流体缓释氮液模式相比,磷肥利用率上分别提高9.0和5.0百分点,钾肥利用率上分别提高1.5和5.9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南粳9108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种缓释肥施肥处理和农民常用施肥处理间氮肥的综合利用情况,,更好地展现不同肥料之间的性价比.[方法]采用收集氨气的方法,土壤总氮径流失量计算是通过稻田排水前后水位差值计算出径流量然后将水样进行分析,总氮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缓释肥的氮肥利用率高达60%~70%,是传统肥料利用率的1倍多.相比常规肥料缓释肥不仅减少了人工施肥次数,还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吸收率从而减少氮肥的损失.[结论]硫包膜缓释肥前期释放快后期乏力,树脂包膜缓释肥前期释放慢后劲强,缓释掺混肥释放较为均匀因此表现最为稳定.而常规施肥肥料施肥快易溶于水造成大量的径流和挥发不利于肥料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设置不同缓释肥配方的小区试验,探讨施用缓释肥料在减少再生稻施肥次数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施用不同配比及类型的缓控释肥,与TCK相比,头季和再生季株高无明显差异,分蘖数略有提高,表明减少施肥次数并未影响水稻的生长。与TCK相比,缓释肥配方T_1、T_2、T_3、T_4处理产量均有一定提高,头季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4.7%、16.7%、23.5%、17.5%,再生季产量分别提高了6.3%、5.8%、7.4%、8.1%,两季水稻产量增幅在10.8%~16.1%之间,表明缓释氮和速效氮肥的合理配施可满足再生稻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施用缓控释肥可减少再生稻施肥次数。综合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及缓释肥料成本,优选T_3配方,即基蘖肥施用脲醛型缓释氮肥,穗芽肥施用聚氨酯包膜型缓释氮肥。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料及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生产中缓释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掺混树脂控释复合肥料处理平均增产29.3%~45.5%,施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增产26.6%~52.9%。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有效穗数;本研究不同缓释肥处理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均提高了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减氮20%肥料用量条件下,掺混包膜型缓释复合肥处理和腐殖酸缓释肥处理,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产量下降不显著,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施肥成本。掺混肥料相同施氮量下,肥料质量显著大于腐殖酸缓释肥料,增加了用工成本。该地区水稻应优先选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适宜用量为144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