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我国日光温室小气候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我国日光温室的发展历程,将日光温室小气候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的探索发展阶段及21世纪的快速发展阶段。从日光温室小气候监控、小气候变化规律、小气候模拟、温室内小气候与外界的关系、小气候预报、小气候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小气候调控等7个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小气候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从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产需求、农业气象业务发展需求、日光温室小气候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等方面,提出立足防灾减灾的日光温室小气候监测预测技术研究、立足气候资源优势的小气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立足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小气候定量分析评估技术研究、立足节能降耗和低碳生产的小气候调控技术研究等,将是未来日光温室小气候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生猪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猪舍小气候环境对生猪养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国内猪舍小气候环境智能化监测与高质高效调控的研究相对滞后。本文综述国内猪舍小气候研究状况、小气候环境调控平台构建和小气候环境控制算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根据小气候环境因子对生猪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提出猪舍小气候环境控制系统将向分布式、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达到改善猪肉品质、提高生猪福利与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日光温室小气候环境因子的预测精度,达到对温室内环境因子综合控制的目的,提出一种基于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对温室小气候环境因子进行辨识,建立温室小气候环境因子预测模型,并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小气候环境因子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的拟合关系较好,尤其在光照环境因子的模拟上,相关度甚至达到0.9976,说明基于ANFIS网络进行温室小气候非线性系统辨识是有效的,且该成果对温室小气候智能调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农田小气候特征及其与背景大气候之间的关系,对深入了解农田生态系统水热平衡特性及其生态功能具有科学意义,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及防御气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而农业小气候中果园小气候显著影响果园生态环境,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对果园小气候进行人为调节,将有利于果树的优质、丰产。该文主要分析了荔枝园生产与气候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北京林业大学内3个地点的小气候,观测不同小气候条件下杂种鹅掌楸冻害情况,定量分析小气候各生态因子对植物冻害情况的影响,提出在北京地区栽植边缘树种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今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数据误差问题和病虫草害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小气候数据预处理方法,并以此设计基于数据预处理的病虫草害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系统集成多类型传感器,采集的农田小气候数据并利用Zigbee无线传输至数据预处理节点,再使用GPRS通信网络上传至服务器端,从而完成农田小气候数据的采集、处理与上传,用户可通过电脑或手机实时监控农田小气候信息。测试结果表明,该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可提供农田小气候监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气象条件对果树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温度、水分、光照、风等气象条件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介绍了果园小气候特征以及果园小气候条件的影响因素,指出发展果业生产要做到适地适果,并通过栽培措施改善果园小气候,以规避或减少不良天气对果树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阿克塞县温室大棚基地开展温室蔬菜大棚的小气候要素观测,分析温棚内小气候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和温棚内外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为建立适用于当地的温室小气候调控技术提供依据,研制温室气象预报模式,建立温室大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郑州大学校园5类灰空间的温度、相对湿度进行定量化研究,分析了不同灰空间类型对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并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各灰空间类型对人体舒适程度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校区灰空间的温度、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子存在一定差异,以底层架空空间、室外连廊的小气候指标为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郑州大学校园5类灰空间的温度、相对湿度进行定量化研究,分析了不同灰空间类型对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并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各灰空间类型对人体舒适程度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校区灰空间的温度、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子存在一定差异,以底层架空空间、室外连廊的小气候指标为优。  相似文献   

11.
梅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区域调查和定位试验方法,系统研究梅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林地中,表层土壤砂粒含量以马尾松林地为最高,天然常绿阔叶林地最低;黏粒含量大小为马尾松林地<人工桉树林地<灌木林地<天然常绿阔叶林地。表层土壤容重和比重马尾松林地为最大,灌木林地次之,天然常绿阔叶林地最小;孔隙度与自然含水量则为天然常绿阔叶林地>人工桉树林地>灌木林地>马尾松林地。在土层垂直方向上,阔叶林地的物理性质变化差异较大,针叶林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林地与涵养水源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对重庆缙云山中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4种典型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4种林分的土壤饱和蓄水量顺序为灌木林(266.48 mm)>针阔混交林(190.40 mm)>常绿阔叶林(186.80 mm)>楠竹林(174.80 mm);枯落物最大持水量顺序为灌木林(8.06 mm)>针阔混交林(4.71 mm)>常绿阔叶林(4.32 mm)>楠竹林(3.34 mm);各种林分的林冠截留率顺序为针阔混交林(16.15%)>常绿阔叶林(14.70%)>楠竹林(12.64%)。[结论]该研究对合理经营森林资源、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华重楼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光泽县崇仁村的华重楼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地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和全钾含量较高;竹针混杂林样地的土壤全氮含量较低,所有样地土壤的全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低;竹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偏低;针叶林、竹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的土壤肥力一般,竹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肥力处于贫瘠水平.  相似文献   

14.
5种主要森林类型涵养水源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林冠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3个生态作用层次对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林内透雨量、树干径流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呈二元线性关系; 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 林冠截留率为16 34%~27 43%, 平均为22 15%, 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针叶混交林>柏木林; 凋落物储量为10 52~21 90t·hm-2, 平均为17 61t·hm-2, 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柏木林>针叶混交林>灌木林; 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2 66~4 19mm, 平均为3 48mm, 依次为柏木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灌木林; 土壤层非毛管蓄水量为34 68~ 44 16 mm, 平均为40 35mm,依次为柏木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马尾松林>灌木林; 各种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截留的降雨量总量为377 6~494 6t·hm-2, 平均为446 56t·hm-2, 柏木林的涵养水源功能最好, 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次之, 灌木林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浙江 省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查清了林场各类土地面积和森林蓄积,林木和林 地资源,分析了森林资源与经营状况。根据森林资源动态和特点,遂昌县湖山林场编制了森林 经营方案,提出实施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营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和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研究对象,以1986年和199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分析和评价了11a间该场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其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全场天然林面积增长6.98%,有林地面积增长7.66%,疏林地减少5.48%。人工林的面积也有所增加。全场活立木蓄积量下降了6.70%,且下降的主要是天然林。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郁闭度、平均年龄5个因子均减小。各龄组中,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和蓄积都有所增加,其中以中龄林增加幅度最大。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和蓄积有所减少,尤以近熟林和成熟林减少幅度最大。至1997年,幼、中、近、成、过各龄组的面积和蓄积比例仍不合理,以中龄林和近熟林占的比例最大,无过熟林。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并恢复林场的合理森林结构,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7.
苏孙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10-6110,6113
[目的]为了研究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方法]通过对马尾松林下套种细柄阿丁枫形成的混交复层异龄林与马尾松纯林的地上部分和土壤层持水能力的比较,研究了混交异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林冠层持水量混交林与纯林相当;林下植被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3.00t/hm2,纯林为25.74t/hm2;枯枝落叶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1.22t/hm2,纯林为24.20t/hm2;土壤0~40cm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724.2t/hm2,纯林为1591.6t/hm2。林分总持水量混交林为1799.2t/hm2,纯林为1691.3t/hm2。[结论]马尾松细柄阿丁枫混交复层异龄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明显高于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18.
文中指出林价属经济范畴,其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作者认为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实行林价制度,这里所说的林价是狭义的林价概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全国林业改革试验区苇河林业局,在先行实施林价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实行林价制度的管理系统模式。该局林价管理系统由局实施林价领导小组、管理局驻局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森林资源管理科、森调队、诸林场、财务科组成。林价管理系统工作程序是:伐区调查设计、伐区批复、伐区拨交验收、征收林价、资源变档。  相似文献   

19.
文峪河上游河岸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α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岸林群落的结构特点,通过设置连续小样方样带调查法,对文峪河流域上游5个典型河岸林带进行了群落学调查,结果表明:该研究地区灌木Shannon-wiener指数在不同林型下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油松纯林>华北落叶松纯林>云杉纯林,Simpson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是在阔叶混交林下最高,为0.809和0.909;草本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在不同林型下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阔叶混交林>华北落叶松纯林>针阔混交林>云杉纯林>油松纯林,Simpson丰富度指数在阔叶混交林下最高,为0.888,Pielou均匀度指数针阔混交林下最高,为0.923。从不同林型河岸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α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布格局可以初步判定该河岸林的边界在距溪流30~50m处。  相似文献   

20.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林地与涵养水源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对重庆缙云山中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4种典型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4种林分的土壤饱和蓄水量顺序为灌木林(266.48mm)>针阔混交林(190.40mm)>常绿阔叶林(186.80mm)>楠竹林(174.80mm);枯落物最大持水量顺序为灌木林(8.06mm)>针阔混交林(4.71mm)>常绿阔叶林(4.32mm)>楠竹林(3.34mm);各种林分的林冠截留率顺序为针阔混交林(16.15%)>常绿阔叶林(14.70%)>楠竹林(12.64%)。[结论]该研究对合理经营森林资源、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