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究影响荷斯坦母犊断奶平均日增重的因素,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某奶牛场2017-2019年7 101条犊牛断奶重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母牛不同初产月龄、产犊季节、胎次以及初乳浓度对断奶犊牛平均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牛不同初产月龄、产犊季节、胎次、初乳浓度对断奶母犊平均日增重、初生重以及断奶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母牛初产月龄为22月龄及以下时犊牛日增重最高,初产月龄为22~24月龄时断奶体重最高;母牛夏季产犊时犊牛日增重和断奶体重极显著高于其他产犊季节(P<0.01);4胎及以上母牛所产犊牛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母牛初乳浓度Brix值大于等于30%时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其它初乳浓度的犊牛(P<0.01);犊牛初生重为32~34 kg时日增重最高。该结果为牧场预测犊牛生长发育状态及饲养管理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产犊对母牛产后子宫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收集荷斯坦牛分娩及新生犊牛数据,分析上述因素与奶牛难产及子宫健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头胎、分娩体况评分3.25或3.75、死胎、公犊和犊牛初生重≥44.0 kg为难产风险因素;犊牛初生重≤34.0 kg和(或)死胎为胎衣不下风险因素;死胎和胎衣不下为产后子宫炎风险因素;死胎、产后子宫炎和分娩体况评分3.25或3.75为子宫内膜炎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荷斯坦犊牛初生重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对江苏省某牛场2017-2019年20 586条产犊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初产月龄、产犊季节、妊娠期长短、胎次、精液类型和受胎季节对荷斯犊牛初生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母牛初产月龄为28~30月龄时犊牛初生重最高,初产月龄在26月龄以下时犊牛初生重较低;母牛春季产犊时的犊牛初生重最高,夏季产犊时犊牛初生重最低;母牛妊娠期为281~300d的犊牛初生重最高,妊娠期在270d以下时犊牛初生重较低;母牛第4胎产犊时犊牛初生重最高,第1胎产犊时犊牛初生重最低;使用性控精液的犊牛初生重低于普通精液;母牛夏季受胎时犊牛初生重最大,秋季受胎时犊牛初生重最小。本研究结果为荷斯坦犊牛培育和生产性能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搜集了HG1牧场2013~2018年间的产犊数据,选择正产(282±15d)、单胎的荷斯坦母牛共17525头次(初产6515头次、经产11010头次)的产犊数据。犊牛分成初产牛犊牛和经产牛犊牛,并分别按犊牛初生重(TZ,kg)分为8个阶段(TZ30;30≤TZ35;35≤TZ40;40≤TZ45;45≤TZ50;50≤TZ55;55≤TZ﹤60;60≤TZ),探讨了犊牛初生重对母牛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犊牛初生重对母牛助产率有显著影响(初产牛P﹤0.01、经产牛P﹤0.05);初产母牛和经产母牛平均助产率分别为10.2%和5.3%,所产犊牛的平均体重分别是39.4kg和43.8kg。犊牛初生重对母牛助产率有显著影响,同一体重范围内初产牛助产率高于经产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犊牛培育方式对犊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018—2021年的犊牛培育方法及生长发育性能,以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比较四组的培育效果,试验Ⅰ组采用带犊母牛白天放牧,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Ⅱ组采用白天放牧+早补饲,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Ⅲ组(传统组)采用带犊母牛全天舍饲,犊牛全天自由哺乳;试验Ⅳ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自然哺乳方式(按月龄限制哺乳次数)和犊牛岛内补饲。补饲组采用犊牛7日龄开始补饲,然后比较各组间0—4月龄(4月龄断奶)、4—6月龄犊牛的生长发育性能。【结果】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公、母犊初生重分别为45 kg和41 kg,四种培育方式对犊牛初生重影响不大;而试验Ⅳ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哺乳方式提高犊牛日增重明显,生长发育性能表现最好,料重比最低,4月龄断奶和6月龄体重都最高,公、母犊体重分别达217.19±52.27 kg和191.50±14.62 kg、296.11±26.51 kg和259.11±24.92 kg。3—4月龄采取过渡性断奶,定时哺乳和犊牛岛内补饲可提高犊牛成活率,减少断奶应激,促进犊牛生长发育,提高了种牛的供种水平。【结论】母牛舍饲,分...  相似文献   

6.
农村户养条件下四川乳肉兼用牛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表明,四川乳肉兼用母牛的初配年龄在16~24月龄之间,4.5周岁达到成年体尺体重.发情和产犊以9~12自然月为最高,其次为1~4月.牛群结构为成年母牛占42.98%,1.5~4.0岁青年母牛占55.67%,1周岁及以下小母牛1.43%.在所调查1 076头繁殖母牛的2 157个胎次中,共产犊牛2 162头,其中产公犊占50.97%,平均初生重为31.56kg;产母犊占49.03%,平均初生重为29.61 kg;公母比为1.04:1;不同犊牛性别间,公、母牛怀孕期没有明显的差异.产犊间隔平均为381.48天;难产率为0.28%,双胎率为0.28%,犊牛成活率为99.25%.群体第一情期受胎率为33.75%.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母牛带犊和犊牛早期补饲相结合养殖方式下,日粮营养水平对哺乳期母牛繁殖性能及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设计方法,按照产犊顺序选择体重350 kg产后带犊的安秦杂母牛(安格斯×秦川)2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按照肉牛饲养标准设定试验Ⅰ组(综合净能35.14 MJ/d、粗蛋白650.94 g/d),试验Ⅱ组(综合净能41.62 MJ/d、粗蛋白766.17 g/d),试验Ⅲ组(综合净能46.58 MJ/d、粗蛋白873.16 g/d)。试验期140 d。结果表明:分娩后3个月,试验Ⅲ组母牛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犊牛初生重和1,3,4月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母牛产后100 d受胎率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安秦杂带犊母牛哺乳期饲喂试验Ⅰ组日粮产后体增重适宜,繁殖性能好,且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影响犊牛初生重的因素,收集了江苏省某奶牛场2021年度正常健康产犊的荷斯坦牛产犊记录共6 515条。分析不同出生季节、胎次、母牛BCS、在胎天数对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出生的犊牛体重最高;头胎牛产的犊牛初生重最低;产母犊群体中,BCS4分及以上的牛所产犊牛初生重显著高于3分牛只(P<0.05);随着在胎天数的增加,犊牛初生重显著增加(P<0.05)。初生重与在胎天数和母牛BC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长短是影响奶牛繁殖性能以及牧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性状之一。为探索影响荷斯坦奶牛妊娠期长短的因素,本文收集了江苏省某奶牛场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正常健康产犊的荷斯坦牛产犊记录共7 164条。用一般线性模型对犊牛性别、胎次、产犊季节、是否产双犊、犊牛初生重、产犊时母牛体况评分和是否使用性控精液对妊娠期长短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胎次、犊牛性别、产犊季节、产犊时母牛体况评分、犊牛初生重以及是否使用性控精液极显著影响妊娠期长短(P0.01),2胎母牛的妊娠天数显著高于1胎和3胎;产公犊牛母牛的妊娠期显著高于产母犊的奶牛;春季产犊的奶牛妊娠期最长,冬季则最短;产犊时母牛体况评分越高,其妊娠期越短;犊牛初生重越大,则母牛的妊娠期越长;采用性控精液的奶牛妊娠期显著短于非性控精液配种的奶牛;是否产双犊对妊娠期长短无显著性影响(P0.05)。该结果为控制荷斯坦奶牛妊娠期长短,提高其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奶牛场里初生奶犊的哺奶一般不直接从母牛吸吮,而是采用人工引食法。人工喂奶操作者须弯腰曲背,比较劳累。为了使犊牛尽快自行吃奶,缩短人工引奶时间,我们对184头黑白花奶牛的初生犊牛(其中♂99头,♀5头)进行了人工引奶的时间及与母牛胎次,分娩持续时间,初生重和犊牛性别的关系。观察结果 1.人工引奶184头犊牛中,1天学会哺乳的15头,占8.15%;2天的73头,占39.67%;3天的75头,占40.76%:4天的9头,占  相似文献   

11.
繁殖母牛围产期补饲对犊牛初生重和体尺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繁殖母牛妊娠后期额外补饲对犊牛初生重和体尺的影响,本试验选择45头西门塔尔牛×西杂黄牛的杂交成年母牛,根据配种时间、杂交代数将母牛分为2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按农户的传统方法饲养;一组为试验组,传统饲养方法并额外补饲,产前30 d和产后额外每天补饲500g配合精料,分别测定产后犊牛的初生重和60日龄的体重。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犊牛初生重分别为46.2、1.5 kg,体高为75.6、71.8 cm,犊牛60日龄的体重为111.9、104.6 kg。试验组犊牛初生重、初生体高、60日龄体重、60日龄体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犊牛60 d内的日增重没有差异(P>0.05)。表明在营养状况较差时,妊娠母牛后期和哺乳母牛补饲明显提高犊牛初生重和60日龄的体重。  相似文献   

12.
犊牛初生重是牛重要的性状之一,对其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收集了江苏某奶牛场2013年9月~2014年3月的荷斯坦犊牛初生重的共4 926条相关记录(其中公犊2 245头,母犊2 681头),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了性别、产犊月份、胎次、在胎天数、产犊时间对荷斯坦犊牛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公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母犊(P<0.01);2月份犊牛初生重最大,9月份最小;随着胎次的增加,犊牛的初生重也呈增长趋势;初生重与在胎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结果为控制荷斯坦犊牛初生重,提高其泌乳性能,降低难产率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用5%精氨酸盐酸盐对321头黄母牛进行控性试验,试验组145头母牛,妊娠分娩犊牛126头,其中母犊75头,占59.52%;对照组176头母牛,妊娠分娩犊牛118头,母犊44头,占37.29%。试验组母犊比对照组高22.23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对1997年至2003年之间,乌鲁木齐种牛场462头新疆褐牛成年母牛的产犊间隔、产犊月份、胎次、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上述因素与产奶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犊间隔、产犊月份、胎次对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犊牛性别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改善奶牛繁殖性能。[方法]研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省某奶牛场2017—2019年20 589条产犊记录进行分析,探究不同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及是否产双犊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影响。[结果]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是否产双犊以及不同犊牛性别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1胎母牛的妊娠期最短,2胎母牛的妊娠期最长;秋季产犊的母牛妊娠期最长,夏季产犊的母牛妊娠期最短;母牛的妊娠期越长,犊牛初生重越大;产双胎的荷斯坦牛妊娠期极显著小于产单胎的荷斯坦牛(P0.01);采用性控冻精的奶牛妊娠期极显著小于非性控冻精配种的奶牛(P0.01)。[结论]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是否产双犊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均是影响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重要因素,该结果为荷斯坦牛繁殖性能和牧场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今年我厂一头黑白花奶母牛739号,近6岁,经产二胎,本胎次为第三胎。1984年12月12日配种(公牛系南京种公牛站1709号冻精)至85年12月1日分晚,妊娠期353天,产一母犊,初生重66kg,母子安全。该母牛生长发育良好、体重630kg,上两胎孕期都在285天左右。犊初生重45kg左右。此胎按正常预产期前两个月停奶,实际干奶期  相似文献   

17.
对2005年4月10日~20日产犊的560头母牦牛,犊牛分别在8月30日和10月10日出栏,2005年试验组的公犊牛胴体重比对照组的公犊牛低11.04 kg(28.74%),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母犊牛胴体重比对照组低10.62 kg(29.66%),差异极显著(P<0.01)。2006年试验组的公犊牛胴体重比对照组的公犊牛高8.66 kg(22.84%),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母犊牛胴体重比对照组高9.45 kg(27.19%),差异极显著(P<0.01)。2007年试验组的公犊牛胴体重比对照组高11.77 kg(39.8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母犊牛胴体重比对照组高10.50 kg(40.11%),差异极显著(P<0.01)。2006年试验组的产犊数比对照组的产犊数多149头,多63.68%,差异极显著(P<0.01)。2007年试验组的产犊数比对照组的产犊数多55头,多22.63%,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影响荷斯坦牛犊牛初生重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影响犊牛初生重的因素,收集了江苏省某奶牛场2014年度正常健康产犊的荷斯坦牛产犊记录共3 947条,分析不同公牛、出生季节、母牛胎次、是否采用性控精液、妊娠期长短对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公牛所产犊牛的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和冬季出生的犊牛初生重较大;第2胎出生犊牛初生重极显著高于第1胎和第3胎;是否采用性控精液对犊牛初生重无显著性影响;初生重与妊娠期长短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肉用母牛哺乳期日粮营养水平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产犊后带犊的西门塔尔杂交母牛(西门塔尔牛×西杂黄牛)24头分为3组,每组8头,按肉牛饲养标准及哺乳期产奶量6.0,5.0,4.0 kg分别设为试验1,2,3组,试验期为100 d,测定试验牛采食量及犊牛初生、1月龄、3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结果表明:试验1组犊牛3月龄体重、胸围显著高于试验2组犊牛(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体斜长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5);试验1,2,3组犊牛体高、十字部高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2组犊牛初生~3月龄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试验1组犊牛胸围增加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西杂母牛哺乳期饲喂高营养水平(试验1组)日粮有利于提高犊牛生长发育速度。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2月21日凌晨1时许,东台市光明牛奶公司1头9213/44号黑白花奶牛产下1例罕见的3胞胎,据中国奶协专家介绍,奶牛这种多胎现象在国内尚未报道,而产下2公1母的“龙凤胎”则更为稀罕。据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该母牛是利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而受孕的,虽比预产期12月24日提前3d产犊,但仍在正常产期内,产下的仔犊发育正常,2头公犊初生重分别为34-5kg和33-5kg,母犊初生重为30-5kg,经过1个多星期的饲养观察,目前母牛和犊牛的健康状况都十分良好东台一奶牛产下3胞胎$江苏省东台市林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