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在我市发生主要种类有绿盲蝽、苜蓿盲蝽和三点盲蝽等,棉盲蝽象的主要寄主除棉花外,还为害豆类、蔬菜、玉米、果树和多种杂草。近几年,抗虫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抗虫棉田用药次数、用药量少,致使过去在棉花上不是主要害虫的棉盲蝽象成为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2.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华容县是湖南省产棉花大县,但自2007年以来,棉花盲蝽象上升成了主要害虫.总结了华容县2007-2009年棉盲蝽象危害情况,叙述了棉盲蝽象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与天敌情况,提出棉盲蝽象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枣强县棉盲蝽象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象是棉花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棉花产量。本文针对盲蝽象的发生规律,指出了棉盲蝽象的防治指标及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2009年在遭遇强降雨、连阴寡照、台风袭击的条件下,盲蝽象在棉花上的发生情况,以及在棉花不同生育期盲蝽象的为害症状,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棉花盲蝽象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绿盲蝽是我市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近年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棉花面积大幅下降,种植分散,加上各地对一代虫源田防治不力,致使绿盲蝽在棉田的危害有加重趋势.多年来,棉农在防治盲蝽象时习惯选用甲胺磷甚至对硫磷等剧毒、高毒有机磷农药,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严重污染环境,而且还使盲蝽象对有机磷农药产生了较高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为害棉花盲蝽象的主要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对棉花不同器官造成为害的症状表现,总结了综合防治盲蝽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0年以来,如东县广泛推广应用抗虫棉,种植面积在18万亩左右,以棉铃虫为主的鳞翅目害虫得到有效控制,使棉田内有害生物种群发生根本性变化。近年来棉盲蝽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成为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尤其是2004年以来,每年棉田盲蝽象危害株率达30%~40%,严重的达50%以上。因此,准确掌握和了解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和暴发原因,  相似文献   

8.
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又叫棉花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属半翅目盲蝽科,其种类很多,我国棉区已发现17种,山东记载有11种,主要有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和中黑盲蝽等4种.一般6月份迁入棉田,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棉花嫩头、嫩叶、花蕾和幼铃,白天躲在杂草上或土缝中,傍晚取食为害,不易被人发现.近年来棉盲蝽在各地呈多发趋势,受害后棉花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9.
笔者的研究旨在抓住棉盲蝽象在当地的主要危害规律,科学地指导生产,对提高棉花产量增收节支提供理论依据。以N141和石39两个新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棉盲蝽象的发生和危害情况。结果表明两个材料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棉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相同,均在当地的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发生和危害达最高值,蕾铃脱落率及危害高达41.8%。在此之前和之后,棉盲蝽象的危害都较轻,从而得出了此期为棉盲蝽象危害的主要时期。此时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两个品系自然控制处理产量比综合处理的小区产量减少39.3% ̄43.3%,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所以必须在主要危害时期进行防治,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又减少棉花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0.
付俊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54-154,157
介绍了棉花重要害虫绿盲蝽象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棉田绿盲蝽象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黑龙港地区抗虫棉的普及推广,棉田用药次数减少,棉盲蝽象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据调查,棉盲蝽象危害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去年,隆尧县30%棉田因盲蝽象造成的减产超过一成,有的棉田因忽视了盲蝽象的防治减产高达20%,因此,及时有效地防治棉盲蝽象成为今年夺取棉花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棉花盲蝽象的活动规律,针对不同时间对盲蝽象的防治效果,提出盲蝽象防治技巧。  相似文献   

13.
晋棉-26棉花形态抗盲蝽象育种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形态抗虫育种方法,选择植株光滑、绒毛稀少、叶色深绿、叶片油光发亮的棉花种质材料培育出了抗盲蝽象棉花品种晋棉-26,2004年通过了河北省审定.田间与室内抗虫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抗盲蝽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盲蝽象危害特点 盲蝽象对棉花的危害时间很长,从苗期一直到吐絮期,危害期长达3个月,以花铃期第3代棉盲蝽象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棉田盲蝽象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威胁了棉花生产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棉田盲蝽象的种类与发育特点、棉田发生特点以及其危害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棉花盲蝽蟓的发生规律及危害 (一)棉盲蝽蟓的种类和形态特征棉盲蝽是为害棉花的多种盲蝽的统称,属半翅目,盲蝽科,我国各棉区常见为害棉花的有6种: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牧草盲蝽及赣棉盲蝽.在南阳市范围内棉田发生的有4种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  相似文献   

17.
棉盲蝽又叫棉花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属半翅目盲蝽科,其种类很多,我国棉区已发现17种,山东记载有11种,主要的有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和中黑盲蝽等4种.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我市棉花普遍减产,主要原因:从气候上分析,由于花铃期雨水偏大,高温、高湿、低光照,有利于害虫发生,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所致。从技术上分析,首先是盲蝽蟓的危害严重。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棉花品种多为Bt抗虫棉,生产证明Bt抗虫棉对鳞翅目害虫象棉铃虫抗性较强,对刺吸式害虫如  相似文献   

19.
尽管今年棉花苗情发育进展推迟,但由于近期阴雨频繁,空气湿度较大,加之棉田间作其它作物较多,非常有利于诱发盲蝽象。盲蝽象的种类很多,为害棉花的主要是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盲蝽和苜蓿盲蝽等,它们在棉花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为害。但盛发期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造成枝叶丛生,叶片千疮百孔,蕾铃大量脱落。  相似文献   

20.
盲蝽目前在棉田为害十分猖獗,通过研究盲蝽的生活习性、寄主植物和为害特点,并结合我国目前棉花生产的现状和盲蝽对棉田为害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棉田盲蝽为害日益严重的成因,初步得出由于防治效果欠佳,抗性迅速增加;种植结构调整,寄主植物增多;种植密度增加,生存环境优化等客观原因以外,认为目前种植的转Bt基因抗虫棉改变了盲蝽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并且可能由于转Bt基因的缘故使得棉花的生理代谢发生改变,使得转Bt基因抗虫棉对盲蝽具有更强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