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味子茎基腐病发生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辽宁省多个地区的调查,发现此病害发生普遍,尤其是二年生的五味子茎基腐病发生严重。五味子茎基腐病在5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初为发生盛期。本文对五味子茎基腐病进行了症状描述,并对不同地点采集的病样分别进行木质部和韧皮部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对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此病害可由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茄腐镰刀菌(F.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4种镰刀菌属真菌引起。针对此病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腐病是郁金香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世界各地普遍发生。FusariummonilifmeSheld和F.oxysporumvar.tulpae为主要致病菌。6月份是病害的高发期,种球带菌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种球上的伤口和贮藏期通风不良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70%甲基托布津、45%代森铵和50%退菌特稀释1000倍对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药粉撒施土壤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秸秆覆盖全程节水对小麦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秸秆覆盖全程节水对小麦病害发生影响调查,发现其主要病害有: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DC.) Speer]和小麦散黑穗病[Ustalago tritici(Pers)Jens.],免耕和秸秆覆盖处理对这3种病害的发生几乎没有影响;随冬季灌水量的增加,小麦条锈病发病减轻,小麦散黑穗病发病加重,对小麦白粉病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盾叶薯蓣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种引起盾叶薯蓣叶、茎呈暗绿色至黑褐色水渍状软腐的病害进行了调查 ,并作了鉴定。结果明确其为灰葡萄孢菌 (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 )引起的一种新病害 ,根据症状和病原鉴定将该病称为盾叶薯蓣灰霉病。该病原菌生长温度 0~30℃ ,最适生长温度 10~ 2 5℃。病害在每年春季、夏初和秋末 ,雨水多的年份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5.
花生花叶病是花生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传毒介体豆蚜(Aphis craccivora)、洋槐蚜(Aphis robiniae)。蚜虫的发生与病害流行关系密切。通过三年综防试验示范,明确采用精选种子、地膜覆盖、治蚜防病、改进肥水管理措施能明显减轻病害,增产50—118%。  相似文献   

6.
枇杷花腐病病原物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发现,在重庆发生的枇杷花腐病症状有2种类型:干腐型和湿腐型。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初步鉴定这两种症状分别由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eriobotrifolia(Guba)Chen et Cao]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枇杷花腐病害的发生与环境湿度有关,且湿度越大,病害发生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1988-1990年间对严重影响福禄考观赏价值的福禄考斑枯病(Septoria divaricatae Ell.et Ev.)进行了病原菌种鉴定、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状态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在沈阳地区该病害每年有2-3个发病高峰期,降雨是影响病害发生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多硫胶悬剂和50%多菌灵等药剂对病害的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长春花疫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口F1代长春花上疫病 (Phytophthora nicotianae)是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 ,危害较重。经对其发生规律、发病条件、药剂筛选及防治等方面研究 ,结果表明 ,该病的发生与长春花生育期及湿度等密切相关 ,RH>80%时病害迅速发展。现蕾期至初花期为病害易发期 ,克露等3种药剂对其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白头翁叶斑病发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辽宁省药用植物白头翁叶斑病的发生危害、症状描述及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头翁叶斑病是由银莲花壳二孢(Ascochyta anemones Kab..et Bub.)真菌侵染所致。针对此病害的发生特点,本文初步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稻穗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红  黄琼 《植物保护》2000,26(1):28-29
水稻穗果病是一种危害隐蔽的水稻病害,目前除云南有分布外,广西西南部也有发生。调查发现水稻穗果病的发生与稻瘿蚊的发生、危害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发现该病病原菌稻珊座孢Corallocytostroma oryzae Yu et Zhang的新寄主游草Leersia hexandl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