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寻找一种既能替代不可再生资源草炭,又能保证育苗质量的新轻基质原料,以沙地赤松为对象,进行了秸秆轻基质、草炭土、木屑、沙土不同配比的育苗基质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播种苗还是移植容器苗,相同配比的腐熟秸秆基质与草炭基质的苗木质量相差无几,说明在沙地用秸秆轻基质代替草炭培育沙地赤松苗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1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利用GLT废渣(即按树皮提取化工原料后的剩余物)制造育苗杯,在国内外尚未见有关资料。这一研究项目的开展,将有利于按树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苗木质量,并将带来丰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育苗容器的研制及开发应用有多种形式,其中纸浆和单炭容器在林业发达国家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纸浆和草炭育苗容器具有无污染、增肥及一次性使用利于机械化作业等优点,故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利用GLT废渣所加工成的育苗杯具有草炭及纸浆杯的综合优点,同时可提高枝树综合利用率及…  相似文献   

3.
国营彰武县章古台机械林场青泉工区,充分利用本地草炭资源,自1979年开始进行樟子松播种育苗用草炭代替稻草作覆盖物试验其结果不仅苗木质量好且降低了成本。这个工区地处彰武县的北部沙荒地区,有丰富的草炭资源。从1970年开始培育樟子松苗木,每年播种育苗面积20~30亩,为防止苗床免受风雹、沙割、雨水冲刷和保持地表温度,皆采用稻草作覆盖物。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于杂交鹅掌楸体胚苗生长的容器育苗基质,以草炭土、黄心土、河沙、珍珠岩为原料,按照体积比配制成5种育苗基质,开展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容器育苗试验,探讨不同基质组成对生物量、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并采用苗木质量指数对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容器育苗基质处理对杂交鹅掌楸体胚苗的生长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处理T5 (草炭土﹕河沙﹕珍珠岩=30﹕3﹕2)容器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引进的蓝云杉种子,在塑料大棚内使用营养钵进行了蓝云杉不同基质的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大棚不同基质育苗较室外大地育苗,可使苗木生长期延长60d;试验处理1(草炭+园土+牛粪+炉灰渣)与对照相比,1年蓝云杉出苗率提高8.69%,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提高134.34%和127.27%,侧根数、烘干质量分别提高133.33%和200.00%;大棚育苗与露地育苗相比,提高出苗率9.10%、苗高135.14%、地径145.45%、侧根数134.90%和烘干质量147.83%。从育苗基质试验结果看出,草炭+炉灰渣+牛粪+田园土配方最好。  相似文献   

6.
南方红豆杉育苗基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圃地的育苗试验,研究了9种不同育苗基质对南方红豆杉小苗木(6月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草炭 蛭石(1?1)作育苗基质的南方红豆杉苗木的苗高、须根数、地上部分鲜重3个指标的生长表现较好;草炭 锯末 土 牛粪(2?2?2?1)混合基质较适合南方红豆杉苗木的地径、全株鲜重、地下部分鲜重3个指标的生长。这两种育苗基质配方可在南方红豆杉育苗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杨树扦插育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对苗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苗木的质量与产量是实施种苗工程、加快生态工程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对杨树扦插育苗方法——小垄单行育苗与大垄双行育苗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小垄单行扦插育苗所培育的苗木具有苗木质量高、单位面积合格苗产量高、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不同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塑料袋、纸杯和草炭杯3种容器进行樟子松育苗试验,结果表明,3种容器持水力相差较大,草炭杯持水力最小;塑料容器较纸杯提早2d、比草炭杯提早4d达出苗高峰,出苗时间缩短2~6d;塑料袋内根系盘旋生长及窝根现象非常严重,纸杯旋生现象较塑料袋为轻,草炭杯的侧根较短较少,但须根特别发达。不同容器地上部分生长影响差异极显著,草炭杯由于保温保水能力较差,生长缓慢,塑料袋和纸杯对地上部分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中心苗圃开展了黄樟的切根移袋育苗,与苗床常规育苗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切根移袋育苗提高了黄樟苗木的质量,苗木高径比差异缩小,促进了其苗高和地径的协调生长。通过切去黄樟苗木部分主根,极显著缩短了黄樟苗木主根的长度(59.675%),促进了苗木侧根的生长,显著提高了苗木的Ⅰ级侧根数(161.905%)和苗木地下部分的鲜重(195.288%),增加了苗木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显著地促进苗木的地径生长(22.051%)和地上部分鲜重的增加(42.887%)。其苗高比常规苗床育苗(对照)提高了10.475%、Ⅰ级侧根长比对照降低了12.614%。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樟子松容器育苗,不同营养土配方、不同苗木质量、苗龄、产地的对比试验指出,使用当地2年生优质壮苗,选用合理配方的营养土、使用ABT生根粉浸根、严格苗木保湿等三个因子是提高樟子松容器育苗成活率的关键,并详细地阐述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杉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年生杉木裸根苗为试验材料,选用3种基质类型、13种配比、4种容器规格,重复3次,20株小区的析因试验设计,研究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2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苗高生长有显著影响,泥炭比例在80%的范围内,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大苗高逐渐增加;容器直径在14 cm范围内,苗高随着容器规格增大而增加,容器直径超过14 cm,苗高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苗木高度和容器苗生产成本,2年生杉木容器苗培育的最佳基质配比为:18%的黄心土+73%黑龙江泥炭土+3%菜枯+3%糠灰+3%珍珠岩,最适容器规格为高20 cm,直径14 cm。容器苗生长不仅受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主效应的影响,其主效应之间还存在交互效应。因此,要根据容器苗培育年限相应的调整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以达到低成本生产杉木优质容器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木荷容器育苗基质肥料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配比的泥炭-谷壳中施用不同量的缓效肥对木荷(Schima superba)容器苗生长和芽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为泥炭+谷壳=7:3时有利于木荷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且其芽苗移栽成活率较高;在此基质配比下,施肥量为A2(1.5 kg缓释肥/m~3)或者是A3(2.0 kg/m~3)时木荷容器苗各个生长指标均较优.考虑生产成本,以基质施肥量配方A2即泥炭+谷壳(7:3)+1.5 kg缓释肥/m~3为较优的基质配比和施肥量.  相似文献   

13.
选用黄心土、椰糠、泥炭土和珍珠岩四种基质,采用混料试验的单形重心设计组配14个配方处理,进行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苗期轻基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配方基质对其幼苗生长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合广宁红花油茶苗期生长的盆栽育苗轻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广宁红花油茶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影响十分显著,各项生长指标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14个配方中,处理M1(60%黄心土+20%椰糠+20%泥炭土)、M2(20%黄心土+60%椰糠+20%泥炭土)、M9(20%黄心土+40%椰糠+20%泥炭土+20%珍珠岩)和M5(40%黄心土+460%椰糠+20%泥炭土)是广宁红花油茶轻基质盆栽育苗的适宜配方。对不同处理基质的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椰糠在减少基质容重、提高基质持水量与总孔隙度方面的作用明显大于泥炭土,是良好的轻基质材料。不同处理广宁红花油茶生长指标与基质材料含量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对广宁红花油茶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椰糠有较明显的促进;泥炭土只对株高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珍珠岩对各项指标的作用轻微;黄心土对各项指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香菇菌糠、木耳菌糠、泥炭、谷壳、大田土和缓释肥配制育苗基质,开展不同配方基质对榧树Torreya grandis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榧树的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影响有显著差异,木耳废菌糠复合基质、香菇菌糠复合基质培育的榧树苗木平均质量指数均优于泥炭基质,其中以木耳菌糠、谷壳、大田土体积比为60∶20∶20的基质配方(A2)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最优;菌糠复合基质大幅降低了育苗成本,其中木耳废菌糠复合基质仅是泥炭复合基质成本的35.8%。菌糠复合基质实现了食用菌废弃物循环利用,并大幅降低了榧树育苗成本,提高了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5.
花生壳基质在侧柏容器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花生壳基质、炉渣、珍珠岩、蛭石和泥炭,按一定比例配成不同配合基质,用于侧柏容器育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合基质对侧柏幼苗的成活率、株高、径粗、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均有显著影响。采用因子分析对不同基质的应用效果进行的综合评价表明,处理4(75%花生壳基质 25%蛭石)和处理5(75%花生壳基质 25%泥炭)表现最佳,是适合侧柏育苗的理想基质;花生壳基质可以完全替代泥炭用于侧柏容器育苗。  相似文献   

16.
闽楠容器育苗基质筛选及大田育苗富根壮苗试验结果表明:闽楠容器育苗基质最佳配方为泥炭土∶黄心土∶腐熟有机肥∶钙镁磷肥=70∶20∶5∶5。不同浓度GGR6叶面喷施处理后的闽楠大田苗,其苗木根长5 cm的Ⅰ级侧根数、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均有显著差异。考虑到成本因素,宜采用20 mg/L GGR6液连续喷施苗木叶面3次,可使苗木5 cm的Ⅰ级侧根数比对照增加80%以上,苗木高生长比对照增加25%以上,苗木地径生长比对照增加1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找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容器育苗最佳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千年桐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千年桐容器苗地径、苗高、地上鲜重、整株干重、地上干重存在极显著影响,对整株鲜重存在显著影响;试验设计的9 种基质中,泥炭100% 加上定量钙镁磷及复合肥、泥炭66%+ 黄心土34% 加上定量钙镁磷及复合肥这两种基质配方的千年桐容器苗地径、苗高、生物量生长最佳,千年桐容器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方为泥炭66%+ 黄心土34% 加上定量钙镁磷及复合肥。  相似文献   

18.
实验选取椰糠、泥炭土和黄心土3种不同轻基质作为白木香育苗基质原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行白木香不同轻基质配比容器育苗实验研究,分别测定了白木香容器苗地径、苗高、叶绿素和氮素4个生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轻型基质配比对白木香容器苗生长影响不同,表现最优的组合是A6B6C2,即最适宜的轻基质原料配比为椰糠∶泥炭土∶黄心土=6∶6∶2。  相似文献   

19.
灰木莲容器苗培育基质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皮粉、黄心土、森林表土、火烧土、泥炭5种基质设置6种配比处理开展灰木莲容器苗培育试验,选用苗高、地径、苗木质量指数、容器基质重量等指标进行苗木质量评定,并依据造林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的苗高、地径和容器基质重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苗木质量指数亦差异显著;处理3(黄心土50%+松皮粉25%+表土25%)的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最好,其次是处理5(黄心土60%+松皮粉25%+火烧土15%)和处理4(黄心土50%+松皮粉50%),处理2(黄心土75%+泥炭25%)最差;建议生产上添加25%.50%的松皮粉作为灰木莲容器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20.
基质对侧柏网袋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泥炭土、炭化稻壳、珍珠岩、蛭石为原料,按体积配比制成9种不同配比基质,开展侧柏网袋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上生长的网袋容器苗,在苗高、地径的生长量和根系生物量上差异显著,以泥炭土50%、珍珠岩40%、蛭石10%为基质,培育的侧柏网袋容器苗苗高、地径的生长量和根系生物量均优于其他基质。侧柏高生长过程符合"S"型生长曲线,用Logistic生长曲线对侧柏苗高进行拟合,求一阶和三阶导数,得到生长快增期为46d,即播种后第36~78d,这一时段是培育侧柏壮苗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