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我县桑树整枝多在冬期采用根刈形式,即“冬根刈”。这种方法,于翌春重发新枝,前期发芽迟,生长慢,上半年采叶片,产量低。以后为适应春养二化白茧种的需要,采用冬期留大树尾的方法,到三至四月份才根刈,使早期的桑叶产量增加,叶质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广东桑树冬期的整枝历来沿用根刈(即地平面剪伐)的方式进行,以适应广东自然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减少台风和病虫为害。直至七十年代初期,随着广东春期饲养二化性蚕种的普及,冬期整枝形式则从单一的冬根刈,发展成为有大树尾(或高刈)、中刈和低刈等多种形式的留枝,这对提高广东春期桑叶产量和叶质,多养二化性蚕种有着积极的作用。各地在推广这些新的留枝形式的过程中,对产叶量均有详细的调查和  相似文献   

3.
桑树整枝型式和剪采收获方法是桑园管理的重要环节,与桑的产量、质量和养蚕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从我县生产情况的实际出发,并通过试验,调查,以自己的认识水平,谈谈对冬中刈整枝型式和主采枝桑收获方法的体会。我县桑树整枝型式以冬中刈和冬根刈为主。冬中刈整枝型式,在每年冬至前5~10天剪留桑树主枝40厘米左右,如连续冬中刈,则剪留当年新枝2~3个芽;冬根刈整枝型式,于上述同一时间,将桑树枝贴近地面剪  相似文献   

4.
一、不同剪枝型式与上三造桑叶产量的关系两年的大田观察和小区试验调查:伦40良种桑采用冬留大树尾对头造桑叶产量有着明显的增产效果,春期雨水偏多的一九七六年亩产桑比冬根刈增产83%;春旱严重的一九七七年亩产桑亦比冬根刈增产30. 2%。二造无论在多雨环境还是干旱环境均表现出  相似文献   

5.
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桑树栽培形式多为无干密植。冬期对桑树的剪枝处理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从枝条的基部剪伐称冬根刈,另一种把当年的枝条剪去稍端一部分,保留一定的高度称留大树尾或冬低中刈。第二年根据养蚕计划而有不同的收获形式,这是大家所熟悉的。根据过去对老蚕区的调查,桑树收获的劳动力占桑园劳力的50%左右。要提高桑园的经济效益,改革桑树收获法是其中一大潜力。本试验通过改变以往传统的收获法,对冬期不同留枝高度与翌年不同时期新梢生长的关系的研究作为基础,摸索冬期最适的留枝高度及全年实行省力收获的可行性。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区的设置试验区设于本系桑园,品种为抗青10号。1988年种植,规格为0.83×0.2 m,1990年冬刈,91年全年收获叶片,保留顶  相似文献   

6.
1.桑园定点调查抗青10号、伦40号、试11号桑品种,以及不定期不定点调查沙二×109号桑品种桑花叶病年中消长规律发现,伦40号桑属高抗品种,全年都不发病,抗青10号桑具一定的抗性,而沙二×109号、试11号均属高感品种,在病害发生高峰期的4—5月份,枝发病率均达80%以上;2.收获形式分别为春刈桑、冬根刈春打顶桑,全年留枝杆长40cm或60cm的桑树,当年桑花叶病发病轻,高峰期持续期间短;而收获形式分别为全年留枝杆桑,夏刈桑和冬根刈桑的桑树,当年桑花叶病发病重,高峰期持续期间长;3.桑树采用春刈,冬根刈春打顶,全年留枝杆长40cm和全年留杆长60cm的收获形式,可以避过当年桑花叶病的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清城、清郊两区(下称清远)的桑蚕业历史悠久。五、六十年代,清远冬期桑树的刈枝型式主要采用根刈和大树尾两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清远冬期桑树的刈枝型式逐步趋向采用低中刈(留干25~30厘米)。根刈和大树尾蚕农基本不采用了。蚕农为什么喜欢低中刈这一刈枝型式?我们在清城区洲心镇和附城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作了如下的调查:1.低中刈和根刈有效枝条数的比较;2.多年低中刈的缺株情况;3.低中刈和根刈年中各造产叶量的比较;4.低中刈  相似文献   

8.
在广东地区,采用留干40cm定位全年收获枝桑的收获形式,其收获工效是传统的冬根刈收获形式的2.2培,连续3年平均年产桑量1/15公顷达3000kg以上,高于冬根刈收获法。收获物对春、夏期五龄蚕的饲养结果也优于冬根刈收获法。  相似文献   

9.
杂交桑专用桑园全年草本栽培,经在山东省高密市5年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杂交桑全年草本栽培(根刈)简单易行:春、夏、秋3季蚕的壮蚕期,用镰根刈,实行全年条桑育。这种根刈法,较杂交桑普通收获法年增产桑叶14·5%,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节省38·18%;较选792桑园增产30·2%,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节省60·48%。凡有水利条件的地区,这种模式均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的指导思想桑树是多年生的植物,为了寻求最佳的产桑量和养蚕经济效益,人们于每年冬至前按照自己的实际和需要而对桑树进行合理的修剪。冬期的整枝型式对来年桑树的长势,采伐、产量以及蚕造安排,饲养效益等等有密切关系。我县过去习惯采用冬根刈,近十年来已逐步采用一定比例的冬中刈然后与冬根刈互相交替更换。经多年来实践证明,水  相似文献   

11.
蚕茧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商品,它受经济效益支配着。为使蚕桑生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健康地发展,须从其内涵中优化经营管理,实行适度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生产形式,努力提高桑地、蚕房、蚕具和劳动力等的生产率,务求达到高产、优质、省力、省成本、高效益的目的。我市从八十年中期开始,实行桑树整枝型式由原来单一的冬根刈改进为冬根刈与冬中刈各留50%;采桑形式由原来上三造采叶片,下三造采枝桑改为头造采叶片,2—6造采枝桑或全年采枝桑,对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以及节省劳动力,增加经济效益起到明显的效果。在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逐步转换的新形势下,种桑养蚕者的劳动  相似文献   

12.
桑树冬根刈春打顶的收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冬根刈桑园的收获,我县过去是上三造采片叶,三造撇尾,下三造采横枝;但在山坡和旱地上种桑,采用这个采桑方法,反映单产不高、摘桑工效低。近年我们学习高产地区实行空中密植取得高产的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于一九七四年试用提早(春)打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目的: 新区全年饲养二化性白茧蚕种,必须在春、秋两季制种。以往用叶桑育,死活率低,公分产茧低,死笼茧多,担茧制种低。今年针对问题,改为采用了大树尾夏刈,造造枝桑育。  相似文献   

14.
立春过后,气温逐渐回升,桑树冬芽就开始萌发,但是桑园春季的管理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全年桑园产量,为了夺取全年蚕桑生产的丰收,在春季管理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春季是全年蚕茧生产的重点时期,要提高春季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就要加强春季桑园管理,确保桑叶的营养,保证蚕儿吃优质的适熟桑叶。春季桑园管理主要是:剪梢、整枝、桑园补植、耕翻、施肥、浇水、划锄、除草、桑园覆草、桑园治虫。1剪梢、整枝去冬末剪梢的桑园,桑园横向一分为二,一半重剪梢,一半常规剪梢。根据桑园长势,剪梢高度一般掌握重剪梢留条0.6米~0.7米,常规剪梢留条0.9米~1.2米。冬季末整枝的桑园,要将桑园的枯枝、枯桩、细弱枝、下伏枝、病虫害枝(病斑以下10厘米处),彻底剪除并带出桑园烧掉,剪口要光滑、不劈不…  相似文献   

16.
桑树冬留长枝防病高产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州市近年来桑树花叶病危害严重,市科技局项目组在示范基地进行冬季桑树高位剪伐(冬留长枝)和根刈剪代对桑树花叶病抑制效果及产叶量对比试验,以探究“桑树冬留长枝防病高产技术”应用于宜州市的桑园是否能有效抑制来年桑花叶病的发生和有效提高桑叶质量和产量:本试验表明:在示范桑园内,高位剪伐比根刈剪伐的桑树单株叶片花叶病的发病率降低52个百分点,同期亩产量提高45.3%。单张最大叶宽增2cm,冬季桑园采取高位剪伐的方法,既可有效抑制花叶病发生,又可改善桑叶质量,提高春季的亩产叶量。  相似文献   

17.
小蚕片叶立体育在我县经过近两年的试养、示范、推广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引起了各层人士的关注和共鸣,在蚕区广大群众已成为议论的热点,大部份蚕户已把小蚕片叶立体育的饲养技术作为稳定蚕造、提高单产、省力节支的重要措施来抓。然而,正当我们热火潮天大搞立体育时,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桑树采、伐型式的改革,把过去陈旧的传统的冬根刈型式、改变成为留大树尾、低中刈和根刈三种型式,在采叶方  相似文献   

18.
温秀存 《山东饲料》2013,(26):366+368
桑树剪伐方式决定春、夏、秋各季产叶量比例,影响桑叶质量,从而决定全年养蚕布局,桑树冬春伐和桑树冬春重剪梢两种不同的剪伐方式可优势互补,对桑园桑树采取两种剪伐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更有利于县域蚕区推广全年多批次养蚕布局。  相似文献   

19.
原蚕桑园冬留“低中刈”的树型,本场通过设区对比试验及应用大田生产均表明.不但可以提高桑树产量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养好原蚕,多产优质、高产的种茧,制好蚕种,这是提高种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现将原蚕桑园冬留低中刈的生产效果总结如下。一、冬留低中刈及其采获方法在冬至前后7—10天,从桑树离地面40厘米将树干上部平滑地剪去,待来春头造摘叶以“采四留六”,结合摘除下部阴弱枝培育壮枝3~4条,以利桑园通风透  相似文献   

20.
一、试騐要求通过試驗,要求明确不同刈枝的飼料价值,进一步控制飼料达到蚕造安定。二、试验方法刈枝型式与方法,刈枝分三種;第一种根冬刈,第二种留桑实(同一六寸),第三种大树尾,多季仅剪梢,不伐桑。应用的桑品种为荆桑实生畝,蚕品种有华十沄文,收蟻期华十3月12日12时,沄文3月13日9时,每一品种每一型式共收4区,二个品种共計24区,每区为0.2公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