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泉园、筑山庭和平庭是一组在剖面上进行区分的园林风格概念。池泉园是以表现水池和泉流为主的园林形式,筑山庭是以表现土山为主的园林形式,平庭是在平地上布置园林景  相似文献   

2.
浅析日本园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园林始于皇家园林,随着历史的发展又出现了武家园林、寺院园林和公共园林。它的发展经历了6个阶段,第一是飞鸟奈良时代的自然山水为骨干的池泉式园林;第二是平安时代以舟游式为主的寝殿园林和净土园林;第三是镰仓幕府时代的回游式池泉园林和枯山水;第四是室町幕府时代的回游和舟游结合的池泉式园林以及由枯山水发展来的石庭;  相似文献   

3.
佛山——伊丹友好交流中心是为促进佛山市与日本伊丹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兴建的.该中心是一座三层高的灰瓦白墙日式建筑,其独特、清新的气质为人们所瞩目.与之配套的庭园为了使其与建筑物和谐协调,及营造一种日本园林意境和建筑环境,我们采用了以日本园林风格为指导的庭园布局与,设计.一、庭园设计友好交流中心内庭被连接门厅和和室的玻璃连廓分隔为两个小庭园,在这两个小庭里,我们尝试用“枯山水”和“池泉筑山庭”这两种园手法来表达日本园林的两种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4.
坐观、舟游和回游是在交通意义上不同的园林游览方式。三者在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中的意义还是有所区别的。而且,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在这三者上侧重点也是不同的。总体说来,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日本枯山水园林借鉴于中国古典园林,并且融合了佛教中的禅宗思想意境,自古以来就有"无石不园"的说法。搜集了大量资料,对日本枯山水园林石景相关概念作了总结归纳,列举且分别阐述了六个枯山水园林中经典的石景现状及它们各自的设计手法,最终总结归纳了其对我国现代园林石景营造的启示,以期对中国现代古典园林石景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石、水、草、木就作为最基本的造园材料而与修庭造园结下了不解之缘。水石之趣、草木之绿、四季之花成为庭园的特殊语言,沟通着每一个观赏者的心灵。就此而言,我们完全可以把造园艺术视为巧妙运用各种造园材料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日本的和式庭园虽有平庭(即芝庭、苔庭、砂庭、茶庭之总称)、池庭,枯山水庭及山水庭种种之分,庭园风格也随之而异,  相似文献   

7.
秦岭园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专类园之一。秦岭园的规划设计通过堆石、塑山、理水、种植再造了秦岭的典型景观片段,集中展示了秦岭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特色;同时将"秦岭四宝"等珍稀动物展示同场地结合,采用潜入式的观赏动物方式,使游人获得全方位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浅谈园路铺装的形式及其装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路,即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和网络。在园路和铺装设计当中应该同时满足观赏、娱乐、休闲的功能。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路与园路正在互相交融,许多公路和城市道路都要求具有更好的景观,向着园路靠拢,而园林中的路,也要适应新的交通状况,吸取公路或城市道路的经验,形成独特而多样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整个山庄从布局到构造上汇集了南北园林的精华。下面从园林工程的角度分析一下避暑山庄的特点。1 地形地形是园林设计的要素之一 ,是组景及构景的主导因素。另外地形还是园林道路的基础 ,并且有排除雨水的功能。此外地形还决定园林的风格与形式。避暑山庄中地形变化多样 ,集自然界中的山水为一身 ,是一个以小见大 ,以点代面的典型。平原区绿草如茵 ,平整如毯。万树园古树参天 ,如同原始森林景象。山景区占全园的 2 /3,自然界中的峰、峦、岭、崖、岫、麓等山体地形 ,丰富了山区的景观。湖区是避暑山…  相似文献   

10.
岭南园林以求实兼蓄、精巧秀丽的特质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其不同时期的造园创作都有传承和创新。借创作岭南和园为契机,梳理现存的广府岭南园林实例,发现岭南园林的风格和形式既有统一的传承,又在明清、清末民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个历史阶段各具时代特色。顺德北滘岭南和园的设计探索,以“山水、街市、人家”为主题,遵循“北山南水、负阴抱阳”的传统山水格局,荟萃4个历史阶段的岭南园林设计语汇,创作“和园六景”,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与城市和谐共融的水乡生活画卷,探索了岭南园林精髓的传承和设计手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日本枯山水艺术与极简主义园林设计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枯山水艺术的意境美与极简主义园林设计的本质特征。代表禅宗思想的枯山水艺术与极简主义园林在设计理念上具有相似性,表明日本枯山水艺术与极简主义园林设计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日本枯山水艺术与极简主义园林设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枯山水艺术的意境美与极简主义园林设计的本质特征;认为代表禅宗思想的枯山水艺术与极简主义园林在设计理念上具有相似性,表明日本枯山水艺术与极简主义园林设计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乌明 《江苏绿化》2000,(2):23-24
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是风景资源的重要内容。翻开世界造园史,不难发现园林是以花木起家的。随着历史的推移。造园的素材不断丰富和发展,但都离不开树木和花草。西方园林中,无论花园(Garden)或公园(Park)都以植物为主要素材。英国的风景园林学家Bclauston认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的内容都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西方国家的园林设计思想主流充分显示了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日本的“枯山水”庭园,它似乎是没有植物的园林特例,但“枯山水”往往只是…  相似文献   

14.
养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慧  彭重华 《广东园林》2009,31(1):28-31
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养生文化的影响,其选址布局、建筑营造、植物配置、筑山理水及园林欣赏等方面更注重给园主人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养生环境。文章回顾了养生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83年,广州市园林局代表国家参加德国慕尼黑的国际园艺展。作品"芳华园"的设计手法既传承了岭南园林传统风格,也打破了某些局限,因地制宜,叠山理水,巧用植物和石景,构园得体,融入诗情画意。它是我国在国外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露天园林,是近现代中国园林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国际上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16.
苏州园林是我国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其中清代潘世恩修建的凤池园具有文人园林和城市山林园的共同特征,是清代中期苏州著名的私家园林之一。通过收集整理文献、图像资料,对苏州潘氏凤池园的园址范围、景点要素和空间布局进行合理推敲,而后完成总平面图的复原,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潘氏凤池园的园林特点为:布局旷奥对比鲜明,空间步移景异;山水组合灵活多变,园景自然成趣;花木林植丛植为主,氛围雅致天然;建筑个体形式多样,构景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权凤 《绿色科技》2015,(4):98-99
指出了最初日本园林是以中国园林为范本发展起来 ,随后结合该国的文化、地域、审美心理、风俗习惯等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枯山水庭园景观.从指导现代庭园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日本枯山水造园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 ,希望能对中国现代庭园景观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禅宗文化的基本观点和美学意境为切入点,逐层分析日本传统园林的艺术理念、空间布局、理山叠水、植物配置;结合日本传统枯山水庭院的具体实例,试从上述四个方面分析日本园林的独特造园手法及其艺术成就。对比不同国家的园林艺术并借鉴其优点,希望对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今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与岭南地域文化是岭南传统园林形成的文化诱因,也是其虽源流于中华汉文化艺术体系但独具特色之根本。通过寻流中国封建社会形态与溯源岭南地域文化,分析广东地区传统名园"能主之人"的生平经历及造园写意手法,探求其审美风格与意境,揭示了岭南士人通过建庭构园欲求人格独立与完善的士人情怀与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20.
何为园林?1988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曰:"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