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产科技》1998,(1):28-28,33
针对我市养虾业的虾池老化、虾病严重、对虾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的现实,电白县爵山、龙山等沿海镇的部分对虾养殖户采取高位池养虾的方式,其技术原理是通过对养殖水源采取过滤、沉淀、消毒等措施,避免虾池养殖水体与海区污染水体自由交换,  相似文献   

2.
<正> 据目前有关资料分析,1994年养虾是“风险与希望同在,失败与成功共存”。为减少养虾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增加养虾的成功性和把握性,建议1994年在养虾在生产中实行阶段目标技术管理,即按照养虾生产期间的不同气候条件及对虾生长持点,将对虾养成期划分为5个生产阶段,分阶段确定指标要求,制定重点技术管理措施,以阶段指标保证总体指标的完成。争取在体长达到7cm时,免亏微利;渡过7cm后,稳产稳收。具体指标及技术管理规范如下: 总体指标 亩放苗0.7~0.8万尾,苗种回捕率为50%,500g虾的只数为25尾左右,亩产65~75kg,饵料系数1~1.5,亩投喂总饵料量70~80kg,亩总成本800元以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华南沿海地区普遍存在虾难养,成活率低,排塘严重的现象,困扰着众多的对虾养殖户。有的养殖户谈虾色变,有的积极寻求养殖良法。广东阳江市大沟镇养殖户冯尊罗与阳江市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对虾环道式两级高效养虾技术(即本刊2012年12月报道的“塘中塘”养殖模式),并大胆进行了生产尝试,  相似文献   

4.
饵料系数又称饲料系数,是指被摄食的饵料量与对虾净增肉重量的比值,生产上饲料系数常常是指投饵系数,即指在养殖过程中投饵总量与虾产量的比值。由于饲料成本在养虾的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50%以上。投饵系数的高低,对养虾效益影响极大。特别在当前对虾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对虾销售价格偏低、养虾效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如何降低饵料系数成为减少养虾成本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探寻高产高效的养虾模式,应对环境恶化及疾病蔓延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制约,以凡纳滨对虾新品种"科海1号"SPF优质虾苗为对象,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高效水处理技术,进行了为期90d的循环水养虾试验,以探析循环水养虾的可行性及适宜的养虾条件与管控措施。结果显示:在循环水系统,凡纳滨对虾活动正常,生长快速;在放虾苗750~1200尾/m2的高密度情况下,养成产量平均高达8.6016kg/m2(5.734 4kg/m3),平均存活率64.88%,饵料系数1.22。由此表明,循环水系统适合凡纳滨对虾集约化养殖,并能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北风渐起。寒冷的北风吹响了冬棚虾养殖的号角,吹来了养殖户对来年丰收的期盼。2011年,因对虾偷死、肠炎病不断,江门对虾养殖户中赚钱的并不多,不少养殖户燃起养冬棚虾的热情,希望靠冬棚虾扭转乾坤。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养殖户感到养虾越来越难养,不管养哪一种对虾,发病率都很高,发病时间较早,有的放虾苗后,一周左右就大量死亡,很难养殖到两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8.
《内陆水产》2014,(6):20-20
“虾好不要贪,早卖早安心。”——目前,业界一直在讨论对虾养殖的病害问题,在销售上普遍认为有虾卖就有钱赚。不过,有网友却觉得:“养殖户要会养虾,更要会卖虾,才会赚大钱。”该网友认为,有些养殖户即便养虾的成功率较高也赚不到大钱,是因为太“贪”了,总想着再养大一些,  相似文献   

9.
科技撷零     
《渔业现代化》2004,(1):53-54
循环水生态养对虾技术在高位置的海滩涂上开挖池塘 ,放养虾苗 ,对池塘内的海水进行吸污更新反复利用 ,不需排灌更换池水 ,实现“一池水养殖一池虾” ,亩产量超1 0 0 0kg ,这是雷州市新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研究创新的循环水生态精养对虾技术。日前 ,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南海研究所等单位的鉴定。这项技术采用在虾池底部铺盖防渗土工膜 ,使虾池易消毒清洁 ,隔绝来自虾池外围污染 ,同时采用循环水处理池中的沉积物 ,使池水由浊变清重新流回池内 ,并以多种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和控制虾病 ,放苗后不施药物 ,实现“零药”生态养虾 ,做到…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养虾先养水”,水环境是对虾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管理好水质,是养虾成功的关键。即墨市对虾养殖经过了十几个春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使养虾业能稳定、健康地发展,笔者及时总结对虾养殖户多年来的养虾生产实践,探讨形成了—套在对虾养殖中水质管理方面比较成熟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生 《齐鲁渔业》2014,(10):30-31
肥水又叫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养虾的成败。但许多虾农在肥水工作中,没有掌握好肥水的黄金时间和关键技术,导致肥水失败。笔者根据10余年的养虾经验,现将肥水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集约化养虾生产中,应用有益微生物生态环境调节剂和水产养殖专用肥及沸石粉进行肥水、调水和生态防病,适当进行水体消毒和饲喂中草药、维生素,全程没有使用抗菌素等其他药物。养殖109d,对虾达70∽75尾/kg的规格,虾只活泼健壮,色泽鲜艳,饱满结实,无外观病症,成活率达90%。池塘底部无黑泥淤积,无异味,水色保持清新黄绿色,藻相稳定,水质因子控制在适宜范围。养殖实践表明,以调控生态环境为主要技术措施进行对虾集约化养殖,不仅能使养殖成功率提高,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保障对虾的品质优良和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渤海湾水域污染相对加重,同时我国在虾病的治疗方面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过去那种高投入、高密度、高产出的对虾养殖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某些地区的养殖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东营地区的养虾户不断探索,终于摸索出了一条引用优良品种,利用天然生物饵料,多茬养殖的绿色养虾新技术,对虾生长快,投资少,效益高。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3月21日上午,由广东恒兴集团举办的“2009年对虾合同养殖动员大会暨签约仪式”在湛江举行。恒星集团总裁陈丹、湛江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四、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红等高管出席了此次会议。来自湛江地区的300多名养殖户与恒兴集团签订了水产养殖品收购协议,总金额达8亿元。按协议规定,恒兴集团通过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种苗和饲料,以高出市场价每50Og0.5元的保护价回收产品,垫支1.2亿元扶持农户健康养殖,在回收时统一结算种苗、饲料、鱼和虾货款。王建红透露,此次合同虾采购量有4000t,份额不大,预计所消耗的虾料占全厂销量的比例不到20%。“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鼓励养殖户养出高品质的健康虾,利于出口,促进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和对虾业发展。同时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初步估计,恒兴集团将陆续与全国20万养殖户签订收购协议,全年总金额近30亿元,包括提供虾苗100亿尾,饲料16万t,回收养殖产品12万t。截止会议结束时,已有11位参会经销商和养殖户同企业签订了养虾合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虾养殖困难重重,虾病越发难治,虾越发难养,让养殖户苦不堪言。业内对虾病的研究从没松懈过,但到目前为止,还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有效地防治虾病。在此,我们不妨跳出虾病的圈子从生态的角度去看待养殖研究虾病。  相似文献   

16.
《渔业经济研究》2005,(4):48-48
1利用牛粪养对虾 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利用牛粪养对虾,对虾生长良好,11周龄成活率达88%。该所在试验期间不投任何饵料,每周仅在虾池中投放30kg牛粪。施放牛粪的海水养虾池,能大大降低对虾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7.
海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虾养殖由于受到水资源和虾病的困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已经成为今后对虾养殖的一个重要方向。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包括了养虾池、水处理技术、消毒杀菌、增氧技术、水温调节装置等。目前,典型的养殖模式有美国德州跑道式对虾养殖系统、台南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美国佛罗里达三阶段养殖系统和美国夏威夷基于微藻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文中对这4种典型的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一、清池与不清池一样现实中清池、不清池都有养虾成功的例子,以此得出的为了省事、省费用不清池的结论,只能是自欺欺人。清池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将养了多年的池底淤积老化的黑泥等有毒物质分解。二是杀灭池中有害细菌、病毒、微生物、寄生虫等。三是为了清除敌害。从而为对虾提供一个适宜、安全、舒适的养殖环境。二、多放苗对虾产量高从近几年的实践可以看出,不论精养还是粗养,谁放苗密度大,谁的虾个体小、长得慢、发病早、产量低,虾苗的密度大小与池况、水质、饵料、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要想养虾安全系数大,成活率高,放苗…  相似文献   

19.
水是对虾的生存、生活和栖息环境。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虾的生长发育,从而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在良好的水质条件下。对虾摄食旺盛,成活率高,发病率低,饵料系数低。生长快,养殖效益高;而不良的水质致使对虾摄食量下降,抑制对虾正常生长发育。并助长细菌等病原体增殖和有毒物质的积累,降低对虾抗病力,引发虾体发病,甚至造成对虾大量死亡。使养殖失败。因此,渔谚有“养好一池虾,先要管好一池水”之说,虾池的水质调控是养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对虾封闭循环式综合养殖系统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建立“863”对虾重点项目综合养殖基地的技术要求,以对虾清洁养殖和对虾分级多茬养殖两种模式为养殖工程工艺设计标准,进行对虾高健康养殖基地的规划设计。该基地占地19.2hm^2,包括两套封闭循环式养殖系统,共有养殖试验水面13.33hm^2,并配备了较先进的水处理系统,可进行封闭、半封闭和开放式养虾,也可进行多品种综合生态养殖。2000年对虾养殖生产试验表明,该养虾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平稳,基本保证了该“863”项目各项试验的进行,取得良好的养殖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