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番茄溃疡病的研究概况,对番茄溃疡病的历史、主要症状、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原菌的分离、检测和鉴定技术、病害的田间发生、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以及农产品安全条例等,认为做好番茄溃疡病风险性分析、监测国际种子贸易传入该病害的可能性非常重要,同时提出了今后加强番茄溃疡病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番茄溃疡病的症状、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征、病害传播流行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怎样防治番茄溃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09年美国首次报道了番茄溃疡病,80年代以来,我国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及我省雁北地区也相继报道了此病的发生。一、病害的危害性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由棒状杆菌属的细菌侵染所致。从番茄幼苗期到座果期都可以发病,轻者萎蔫,重者枯死。大田发病重时,可减产一半左右。病残体上的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还可以侵染其他茄科作物,给蔬菜种植带来了困难。病原菌潜伏在种子上,能进行长距  相似文献   

4.
番茄溃疡病是由密执安棒杆菌番茄溃疡病致病型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Smith)引起的一种种传维管束病害,1987年在北京郊区首次发现,之后在辽宁、山西、内蒙古也相继报道发生此病害。番茄溃疡病主要初侵染来源是种子带菌,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设施蔬菜种植业飞速发展,随着种子的大量无序调运,该病迅速扩展蔓延,成为严重影响设施蔬菜产量的危险性病害。种子处理是防治番茄溃疡病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对此我们对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番茄种子携带溃疡菌的杀灭效果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疆加工番茄溃疡病的发生及其病原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番茄溃疡病是番茄上最严重、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2010年6~8月在新疆石河子、奎屯等地的加工番茄田问相继发现典型症状的病株和病果.旨在明确引起该病害的主要病原菌种类,为进一步的防治研究打好基础.[方法]对采集的病株、病果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应用注射法、剪叶法及喷雾接种测定菌株的致病性;通过供试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应的测定、16S rDNA序列分析及番茄溃疡病菌特异性引物的PCR检测确定病原的归属.[结果]所有供试菌株对供试番茄都具有致病性,表现为茎秆爆裂,植株萎蔫死亡.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都与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michiganense subsp.michiganense)的特征相一致;供试菌株16S rDNA核苷酸序列与德国已报道的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菌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86;;特异性引物检测也得到预期目标片段.[结论]因此,将此病害确定为番茄溃疡病,其病原为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  相似文献   

6.
番茄晚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番茄晚疫病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侵染所致,是一种毁灭性的世界蔬菜病害。针对近年来的从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寄主抗病性和分子生物技术在番茄晚疫病研究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生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番茄叶霉病菌形态特征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叶霉病菌形态特征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韩文华许文奎张英杰李春福张国良(辽宁省农科院园艺所)(新宾县农技推广站)(辽宁省金城原种场)番茄叶霉病是危害保护地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由于保护地内多湿的特殊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随着保护地番茄种植面...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山东省内不同地区番茄溃疡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番茄病样分离得到的4个菌株均属于溃疡病菌Cmm,但致病力存在差异。本研究可为番茄溃疡病的准确鉴定和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番茄叶霉病是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为世界病害,可直接导致番茄减产,并严重影响番茄品质。根据国内外关于番茄叶霉病的研究情况,综述了番茄叶霉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病菌的形态特征以及适宜菌丝和孢子的生长温度(20 ̄25℃)以及湿度(85%以上)等条件;病害的发生条件和流行规律;不同地区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情况;生产上应选用毛粉802、双抗2号等抗病品种;番茄与病菌之间的作用机制;番茄Cf及ECP等抗病基因的克隆、结构和功能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寄主抗性遗传规律、番茄根腐病的病症与识别、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