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列举了天然分布在宁夏荒漠地区的8科16属18种油脂植物名录, 调查记述了其植物学名、基本生物学特性、种子含油量、生境、分布地区及经济价值和生态作用等, 以期为宁夏油脂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因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对天然草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草原毒害草种类及面积呈增长趋势,严重制约着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塔城地区草原主要毒害草的生物学特性、分布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对改善草地生态环境、顺利实施退牧还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部"十二五"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草原主要毒害草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项目于2012~2016年在西部毒害草危害严重的省、自治区实施。该项目由西北大学主持,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兽医站协作组成的团队。通过这个平台使我们认识了国内毒害草研究领域资深专家史志诚、尉亚辉、赵宝玉、莫重辉、靳瑰丽、次仁多吉、  相似文献   

4.
对宁夏西吉县退耕还林地幼林野兔分布及危害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西吉县分布的害兔主要是草兔,其分布值为46.63只/km2,对幼林的平均危害率为51.79%,其中对山杏、杞柳的危害程度最为严重,危害率分别为83.38%、79.05%。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宁夏退耕区为研究区域,根据宁夏退耕还林(草)工程近几年来的实施现状,研究其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依据宁夏区域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口分布等状况提出了实现退耕还林(草)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7-2011年间通过对洞庭湖湿地大面积实地踏察,对外来植物的种类、分布、来源、生活型、入侵生境、引入途径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该湿地有外来入侵植物19科34属43种,以菊科和苋科植物最常见,分别有7种和6种.危害较大的有美洲杨树(Populus deltoides)、意大利杨(Populus euramevican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凤眼莲(Eichhomia crassipes)、垂序商陆(Phytolacca A mericana)、五叶地锦(Phytolacca Americana)和大藻(Pistia stratiotes)等.外来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数的86%.入侵种主要分布于防洪大堤及路边,占总数的62.8%.外来入侵种主要来源于美洲,占55.8%.入侵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类有意(48.8%)或无意引入(37.2%).  相似文献   

7.
新疆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地调查与资料相结合.[结果]伊犁河谷天然草地约有毒害草104种,隶属12科,占该地区植物种数的8;;毒害草的分布面积约733 300 hm2,占草地总面积的21.44;.[结论]毒害草蔓延已经成为伊犁河谷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伊犁草原的隐形杀手,严重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宁夏药用昆虫资源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宁夏由于独特的地貌和气候,昆虫的种类众多,资源丰富。本文主要介绍了宁夏药用昆虫共12目43科58种,对其分布、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药用昆虫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金沙湾农业综合开发园区为例,总结了树枝秸秆及野生杂草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介绍了其加工技术,并提出草产品加工和技术推广的开发原则与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蚤草(Pulicaria prostrata(Gilib.)Ascher)(菊科)、黄花羊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n var. przewalskii(Batalin))(紫葳科)和坚硬女娄菜(Silene firmaSieb et Zucc.)(石竹科)3种植物的分布新纪录。蚤草是黄土高原植物新记录,蚤草在国内分布于新疆北部和西部,在黄土高原于宁夏海原南部的月亮山首次发现。黄花羊角蒿,早记载于甘肃兰州市,后记载于宁夏罗山,调查表明广泛分布于西北部农牧交错带东部海拔1 200~2 000 m丘陵地区。坚硬女娄菜首次记录于陕北靖边、吴起、志丹的西北农牧交错带地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用不同方法综合鉴定已种值筛选出来的11个优良草(品)种的抗逆性。用反复干旱及连续干旱法鉴定抗旱性;用电导法鉴定其抗寒、抗热性;用不同浓度的盐土(自然盐土)在室内作发芽及盆栽试验鉴定耐盐性,最后以综合表现评定其抗性或鉴定出具有突出抗性的草(品)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优良草(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化学药剂诱导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秋水仙碱、甲基胺草磷、戊炔草胺、安磺磷和氟乐灵五种化学药剂诱导植物多倍体的研究进展.发现秋水仙碱会对被处理的植物材料产生较大的毒害,而另外四种药剂和秋水仙素相比,其浓度低,效果好,毒性小.  相似文献   

13.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乡土地被植物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挖掘河北省南部地区的乡土地被植物资源,在对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的长寿村、摩天岭、梁沟、青崖寨、朝阳沟等南太行山区域乡土地被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乡土地被植物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和生长分布状况3方面对84种乡土地被植物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应用yaahp10.5软件进行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表明,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小红菊(Chrysanthemum chanetii)等12种乡土地被植物开发利用价值高;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达乌里黄芪(Astragalus dahuricus)、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等42种乡土地被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狼尾花(Lysimachia barystachys)、小药八旦子(Corydalis caudata)等16种开发利用价值一般;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等12种目前不适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笔者1985年至今对宁夏植物病原细菌、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种类的调查结果。共发现病原细菌6属17种,病原线虫4属6种,菟丝子4种,锁阳1种,列当2属6种。它们可引起近百种植物病害。文中附有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中名、拉丁学名及病害的分布和危害情况。对各类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两重性经济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Cu对植物毒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含Cu杀菌剂的大量使用以及工业污染的加重,植物遭受Cu毒害也越来越严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Cu毒害的研究:(1)Cu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Cu在植物中的分配;(2)植物对Cu毒害的生理生化反应;(3)植物对Cu毒害的抗性及Cu毒害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小区控制放牧试验,研究了划区轮牧、自由放牧对伊犁禾草+杂类草山地草甸植被特征及其细毛羊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放牧对照相比,两种放牧方式均显著降低了山地草甸群落盖度、可食牧草和毒害草产量、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及各植物功能群的高度、盖度、产量(P<0.05),增加了可食牧草的密度.划区轮牧条件下山地草甸群落盖度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P<0.05),可食牧草产量、毒害草产量、密度及各植物功能群的高度、盖度、密度和产量在两种放牧制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划区轮牧有利于多年生禾草类、多年生莎草类及有害植物类的生长发育,不利于有毒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自由放牧比,划区轮牧下每只新疆细毛羊体重增加1.3~2.1 kg,但两种放牧制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谢亚军  马荣国  牛东玲  朱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31-11932
报道了宁夏盐碱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统计出在宁夏盐碱地区分布有盐生植物91种,隶属24科61属,其中可作为资源开发的有66种,占总种数的72.53%。以药用盐生植物最多,共有55种;可食用的有20种;可饲用的13种;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15种;可用于工业的11种。对于这些盐生植物资源,应加强研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采取实地全面踏查的方法,连续3 a对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增城校区绿地内危害植物进行跟踪记录,包括外国入侵植物和本土危害植物。研究了这些植物的种类、原产地、株型、生活型、危害程度、危害趋势及植物生长习性等。结果表明:1)共有31科81种危害植物,其中菊科、禾本科、豆科、苋科所占比重较大;2)外国入侵种危害性比本土危害种更强,其中美洲起源最多;3)草本植物危害最严重,共有66种,占81.48%;4)多年生和1年生危害植物较多,分别占59.26%和24.58%,夏末和秋季为最佳防控期;5)一年蓬、小蓬草、牛筋草、白花鬼针草、假臭草等17种植物危害严重且扩散迅速,属需高度关注的高危种;6)危害植物的危害及蔓延具明显规律。这些研究结果能揭示广东省低强度养护绿地危害植物侵入及危害规律,并为该类低强度养护城市绿地的科学监控和高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野外调查及相关资料文献查阅,共发现缙云山分布有入侵植物57种,隶属于23科46属,其中以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为13种.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结合缙云山外来入侵植物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区域的风险评估体系,并对缙云山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57种入侵植物可以分为高、中、低3种风险等级,其中高级9种,中级23种,低级25种.危害风险最大的为小蓬草、棕叶狗尾草、空心莲子草等,马缨丹、孔雀草、含羞草等虽有出现,但对保护区基本无危害.该文针对各风险等级入侵植物的生活习性、传播途径、危害程度等特征,提出了合理有效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且随着水体污染的加剧而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积聚的蓝藻毒素之一,对多种生物有着严重的毒性作用。MCs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近些年,MCs对陆生植物的毒害作用及累积研究尤为引人关注,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MC-LR(L为亮氨酸)和MC-RR(R为精氨酸)是淡水水体中普遍存在且危害较大的两种MCs异构体。针对这两种毒素,重点介绍其对陆生植物的污染途径、毒性作用及其在作物体内的累积量,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