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番茄花药长短与花粉发育时期及其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小果型番茄品种中,同一花粉囊内,小孢子母细胞的发育过程基本同步,而大中果型番茄品种,则不完全同步.不同果型番茄品种,花粉发育与花药长度成正相关.作者观察并用照片记录了不同果型番茄品种花粉的发育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番茄花粉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时进行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频率最高,是最适时期.  相似文献   

2.
采用苎麻品种芦竹青的花粉母细胞,以醋酸洋红染色压片,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母细胞整个发育过程与双子叶植物相似。同一株的不同部位。以茎的中上部发育快,同一梗,不同花蕾发育时间不同,数枝梗下部发育早;同一幼蕾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终变期、后期Ⅰ末期Ⅰ以及后期Ⅱ、四分体等阶段同步化程度高。同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存在着一定的商峰期。  相似文献   

3.
在水稻的冷敏期(花粉母细胞形成和发育至减数分裂)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12℃)处理4天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成和发育异常的花粉母细胞和小孢子的结构未见报道。作者用光镜和电镜作了以上观察。光学显微镜下小孢子形成和发育的各种异常形态的观察:①花粉母细胞前期Ⅰ,有的  相似文献   

4.
为从细胞学角度研究东方百合雄性不育的机理,本试验利用石蜡切片法对东方百合雄性可育品种及其不育突变体花药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研究,确定不育突变体花药败育时期及方式。观察结果表明:正常东方百合可育品种的花药,经过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核花粉粒等时期,获得成熟的花粉粒;在花粉母细胞阶段,不育突变体花药的绒毡层即停止发育开始解体,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随着花药的发育,花粉母细胞高度液泡化并逐步解体。研究认为:东方百合不育突变体花粉败育可能发生在花粉母细胞时期,与绒毡层的提前解体有关。  相似文献   

5.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胞质不育系波利马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杀雄剂2号在造胞细胞阶段、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单核期处理波利马细胞质不育系油菜L17A。结果表明,以0.0075%和0.0f1%的杀雄剂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单核期处理,初花期无花粉型不育株的比例和天然异交率明显提高,自交结实率、结果率、单株粒数和单株有效果数显著降低,但对制种产量无明显影响。说明杀雄剂2号能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单核期阻断微量花粉的正常发育,减少甚至杀雄剂2号能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单核期阻断微量花粉的正常发育,减少甚至消除微量花粉。  相似文献   

6.
番茄大、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番茄大、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结果表明:番茄花粉母细胞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呈正四面体型,番茄绒毡层细胞是同型的,均来自初生壁内层,为腺质绒毛层,小孢子继续发育2-细胞花粉: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雌蕊为湿型柱头、实心花柱、倒生胚珠、单珠被,胚囊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直线排列的四分孢子,珠孔端1个继续发育为功能大孢子,其余3个退化。胚衰发育为苡蓼形。  相似文献   

7.
以西瓜雄性不育两用系为材料,利用常规石蜡切片对其雄花芽组织和细胞形态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探讨了西瓜雄性不育的机理.结果表明,不育花药壁组织在发育过程中,没有分化形成正常的内壁、中层及绒毡层,不能为花粉母细胞的发育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造成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期发生异常,不能形成正常的四分体,因而未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而导致败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糜子的花粉和胚囊发育的步调进行了比较,并对花粉败育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小孢子母细胞在花药长度为0.5mm时进入减数分裂,早于大孢母细胞,进程较大孢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慢,四分孢子时期持续时间短,单核花粉时期持续时间长(约72h),从小孢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到花粉粒成熟约需8d。大孢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迟于小孢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速度较快,从单核胚囊开始,稍微加快了发育速度,以此与花粉的成熟取得一致。败育花粉的母细胞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但在单核花粉时,由于绒毡层不解体,使其得不到养料,从而停止发育。  相似文献   

9.
一、主要原因1.保护地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是造成番茄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持续高温达35℃以上和低于15℃以下而影响花芽的正常发育,抑制花粉的发芽和花粉管的伸长,影响受精。2.土壤贫瘠、地温低、土壤干旱、根系发育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培养基类型和培养温度对番茄花粉活力的影响,比较不同品种番茄花粉活力差异,确定番茄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和温度,以8个美国引进番茄品种为材料,设置了5种培养基和5个培养温度,测定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结果表明:番茄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0 g/L蔗糖+120 mg/L硼酸+4 mg/L GA3+0.5 mg/L硫胺素+1%琼脂;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温度及不同品种间花粉活力差异显著,而且2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番茄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品种NT-181在25℃条件下的花粉活力最高;在供试品种中,NT-203具有耐高温的能力,NT-168、NT-186具有耐低温的能力。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品种番茄花粉活力对不同温度的耐性,为番茄育种的耐高温、耐低温亲本选择和番茄栽培的耐高温、耐低温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3种类型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甘蓝型油菜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时期与细胞学特征。【方法】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92A、隐性核不育系86A与显性核不育系629A为材料,保持系392B作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86A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629A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分裂后解体、不能完成减数分裂;而392A是否败育,则受温度的影响,在高温下(日均温≥10℃)不产生花粉囊,花药败育,低温条件下则发育正常,雄蕊可育。【结论】86A和 629A同属花粉母细胞败育型,392A属无花粉囊败育型,392A的温度敏感时期是在孢原细胞期前。392A、86A和629A的花药败育与绒毡层发育异常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青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10~20℃)水培条件下,对大青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青杨完成孢母细胞到四分体发育大约需要120h;减数分裂过程中最关键而复杂的前期Ⅰ大约占整个减数分裂进程60%的时间;当染色体从中期Ⅰ向两极迁移时,有明显落后的染色体,中期Ⅱ分裂相具有大量平行纺锤体和垂直纺锤体;大青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与其雄花芽和花药形态有着密切关系,可从花芽外部形态变化判断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一、番茄花果脱落的原因1.低温阴雨寡照因番茄开花期的最适宜温度为25—28℃,当温度下降到15℃以下,花粉的发芽则不良,下降至10℃以下时,花粉不能发芽生长,导致受精不良,花体因生长激素缺乏而大量落花。低温阴雨日照不足时,有机物无法通过正常的光合  相似文献   

14.
滇一型粳稻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花药绒毡层的发育是正常的。在花粉发育的单核期,小孢子的超微结构,二丙酸酯荧光素分解酶活性变化,酯酶同工酶以及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能力与保持系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花粉发育到雄配子体时期,发育速度显著减慢,生殖细胞分裂迟缓,因此,花粉没有受精能力,花粉发育速度在品种间存在着差异。但超微结构和酶的活性研究表明,大多数花粉并未发生不可逆转的败育,较高的温度有加速发育的效应,可以使部分花粉具有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贼不偷"番茄品种为材料,采用DAPI染色方法研究了番茄花粉发育时期与花蕾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朵花的不同花药中花粉粒的发育时期基本一致,并且番茄花的长度与花粉粒的发育时期也有着较严格的对应关系。当花蕾长度小于0.4cm时,花粉基本处于小孢子母细胞时期;长度为0.4~0.6cm时,为花粉发育的二分体时期;长度为0.6~0.7cm时,为四分体时期;长度为0.7~0.8cm时,为单核居中期;长度为0.8~0.9cm时,为单核靠边期;长度为0.9~1.1cm时,为二核花粉期;长度大于1.1cm时,基本为成熟的小孢子。  相似文献   

16.
以番茄‘Micro-Tom’为材料,利用形态观察、DAPI染色、石蜡切片等方法对正常情况下番茄小孢子发生过程进行时期划分.通过连续7d的高温胁迫((35±1)℃/(30±1)℃)处理试验,结合细胞学观察,研究高温对番茄花粉小孢子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温胁迫不仅导致花粉畸形或败育、花粉数量减少、活力低萌发力差,而且还导致花药绒毡层、药隔组织、药室内壁、花药表皮、环状细胞簇等花药细胞结构的发育异常.结果有助于阐明热胁迫对番茄小孢子发育的影响,并为培育耐高温农作物新品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番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全过程的观察,指出了花粉发育的各阶段与花蕾外部形态的相关性以及减数分裂昼夜连续的规律性,比较了小孢子发育的步调.同时,还摸到了减数分裂染色制片的一般方法,并摄制了一套显微照片.  相似文献   

18.
对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宜3A 花药发育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 宜3A 雄性败育发生于花粉母细胞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 不能形成二分体或四分体; 花粉母细胞原生质体浓缩并逐步收缩, 最后解体; 在相当于正常油菜的单核小孢子阶段, 花粉母细胞壁上形成“类花粉壁”; 同时, 其绒毡层细胞质浓缩, 并逐步解体。  相似文献   

19.
滇—型粳稻雄性不育系花粉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一型粳稻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花药绒毡层的发育是正常的。在花粉发育的单核期,小孢子的超微结构,二丙酸酯荧光素分解酶活性变化,酯酶同工酶以及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能力与保持系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花粉发育到雄配子体时期,发育速度显著减慢,生殖细胞分裂迟缓,因此,花粉没有受精能力,花粉发育速度在品种间存在着差异。但超微结构和酶的活性研究表明,大多数花粉并未发生不可逆转的败育,较高的温度有加速发育的效应,可以使部分花粉具有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掌握杜仲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树木非离体枝芽加热处理装置”处理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杜仲雄花芽,研究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处理温度以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对杜仲2n花粉诱导比率的影响,探讨高温诱导杜仲2n花粉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芽的长度、直径以及花药伸出鳞片的长度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初步判别减数分裂进程的参照;引入“加权减数分裂时期”的概念更有利于解决各同步性较差的处理材料发育时期的确定问题,且有利于不同处理的数量化对比分析;施加高温处理诱导杜仲2n花粉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处理温度和持续处理时间对2n花粉诱导率有显著影响,高温诱导杜仲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最佳处理时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时间过程,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双线期、终变期、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施加高温处理,均可获得超过40%的2n花粉诱导率;杜仲雄花芽对高温处理相对不敏感,需要更高的处理温度和较长的持续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