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一体化组织的"S→C→P"体系分析框架为指导,结合奶业"公司+基地+奶农"一体化经营的实际,对"乳品企业+村委会+奶农"、"乳品企业+收奶站+奶农"、"乳品企业+奶农协会(合作社)+奶农"3种组织模式进行了评析,得出以下结论:3种模式均有存在的必然性,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如产权残缺、参与主体具有风险规避和机会主义倾向、监督成本偏高等问题。笔者基于对3种模式的剖析,提出我国奶业一体化经营的组织模式应以"乳品企业+奶农股份合作社+入股奶农"作为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2.
以呼和浩特地区奶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有待深入研究的奶业利益关系问题为中心,分析了合同制制度安排本身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运用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详细剖析企业与奶农之间利益关系问题后得出:合同制的产业化经营制度中企业与奶农之间容易产生非合作博弈,即合同制本身存在一些不稳定性因素.针对呼和浩特地区合同制存在问题,构建了企业与奶农之间利益一致的"奶业合作社和企业均持股"的新型制度安排,并对其内容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缺失,是当前我国奶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分析全球奶业20强企业与奶农利益联结的典型特征,借鉴全球奶业20强企业的原料奶定价机制、收奶方式、与奶农的合同签订模式、向奶农提供的技术和金融服务体系、与奶农建立可持续合作关系等多种利益联结和绿色发展经验,提出行业寡头垄断背景下优化中国乳品企业与奶农利益联结机制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原料奶定价机制,发挥乳品企业主导作用,强化市场风险管控与应对机制,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乳业》2005,(3):61-62
本刊辑:面对2004年以来饲料涨价、养牛效益下滑的趋势,奶农们对提高原奶收购价、增加养牛收入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乳品加工企业经理和乳业专家却表示,我国目前的原奶收购价与国际奶价十分接近,奶业已呈现两头难见利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5.
<正>"奶贩子"是为了追求利益和赚钱为目的的倒买倒卖奶的商贩,他处于乳品企业与奶农物流体系的中间环节,是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的联接者。在奶业发展初期,奶牛养殖规模较小,奶农也比较分散,奶农都是挤下奶后,放置在自己的家里,等待收奶的"奶贩子"来收奶,乳品加工厂再从"奶贩子"手中收奶,奶源的分散和奶业市场的不规范就催生了一批"奶贩子",甚"至奶霸"。在早期"奶贩子"对奶农发展养牛,畅通原料奶流通渠道,促进奶业发展壮  相似文献   

6.
关于"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刘玉满认为,与我国目前的奶业经营体制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奶农、奶站和乳品企业分别代表着三个不同的利益团体,而三者之间的利益纷争多于相互合作,利益联结机制的不健全最终酿成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畜禽产品     
《饲料广角》2015,(6):5-6
<正>青海出台意见促进奶业稳定发展近日,从青海省农牧厅获悉,为切实解决奶源基地建设滞后、养殖方式落后、奶农组织化程度低、分散养殖比重大、生鲜乳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乳企争抢奶源和奶农卖奶难现象交替出现等问题,青海省政府制定出台了促进奶业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各地要紧紧围绕奶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大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通过实施奶牛"出户入园"计划、提升改造奶牛规模养殖场等措施,理顺奶农与企业利益联结机  相似文献   

8.
阅读     
奶业组织模式是奶业产业链上各主体之间,通过某种联结机制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特定产业形态和功能的经营方式,具体包括原料奶生产组织模式、奶农与企业的利益联接模式和乳品企业的乳制品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一、政府既要保护奶农利益,也要兼顾企业竞争力……2015年初,青海、山东、河北等原奶供应地发生了"倒奶""杀牛"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事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奶农的生鲜乳收购,乳品企业则宁可损失自己的利益也要保证奶农的利益,但这些措施只能是一种应急的方案,不可持续,因为这种解决方式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因此,市场应建立完整的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现有的投资商式奶农模式、奶牛小区模式和大户联合式奶农模式3种乳业经营模式各自的特点,调查了这3种乳业经营模式的管理者或奶农对我国奶业现状的认识,分析了荷兰奶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特点以及在我国实行荷兰奶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认识态度,为更好地发展我国乳业提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针对近期"卖奶难"问题,农业部日前表示,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处理"卖奶难",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农业部表示,将积极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1月8日,农业部与伊利、蒙牛等重点乳品企业奶源负责人进行协调,督促企业做好生鲜乳收购工作,稳定中小牧场和养殖户小区的奶价,保护奶农利益。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务院《意见》对奶业当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认为去年奶业出现较大波动的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价格偏低。深层次原因则是奶业各个环节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主要是: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落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消费群体培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奶农在供应链利润分配中获得合理利益,稳定原料奶的长期有效供给,促进乳制品行业健康发展,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原料奶供应的成功经验,在供应链中引入奶农协会,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内奶农协会组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奶农协会的组织结构以及"垂直模式"组织形式,并对奶业协会的运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三聚氰胺事件"把中国奶业推到了风口浪尖。八九个月过去了,时间这幅良药依然没有医治好受伤的奶业。目前原奶价格过低,奶农徘徊在养殖的边缘,继续养下去赔钱,转身离开这个行业又于心不甘。他们离开家带着牛搬进养牛小区,只希望奶价上升到3元/公斤。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乳业》2008,(1):75-76
本刊讯: 2008年1月15日,黑龙江省奶业协会在双城市五家镇主持召开主题为"关爱奶农关爱奶牛"的奶农、市县奶业协会代表迎春茶话会,面对面了解奶农对国务院、省政府支持奶业发展政策落实的情况,倾听奶农对今后奶业发展的意见,组织专家和企业现场解答奶农提出的奶牛生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   3.2奶业政府规制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和锤炼,中国奶业已由一个"弱质产业"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中国也由一个"贫奶"国家进入了世界奶业大国行列.目前中国奶业的竞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也出现了新的发展瓶颈.与此同时,奶业产业政策的政府规制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生产主体中的乳品企业和奶农,缺乏针对奶业产业链长期发展的政府规制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原奶价格的稳定关系到中国奶业的发展大计,更关系到几千家乳品加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几百万奶农的生计和数亿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及生命安全。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奶牛存栏约为1470万头,饲养奶牛的农户约为210万户,奶牛业的产值达到673亿元,初步形成了专业齐全、合理配套的中国奶业产业体系。因此,建立有效的我国原奶价格形成和调控机制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但可以给企业、奶农和消费者带来倍增的效益。而且有利于建立更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河北、山西、内蒙古三地的奶业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认为当前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奶价不涨导致奶农卖牛、杀牛,成本上升导致奶企效益下降,而乳品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企业间产品同质化竞争、奶农饲养水平过低、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指出,我国奶业正处在自我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但转变过程中的"阵痛",即对奶牛养殖业和奶制品加工业带来一些影响需要关注。最后,本文从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完善保险体系、加强产业链利益连接机制、开拓消费市场等七个方面对如何促进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家庭牧场是法国奶业的生产主体。在法国6.7 万家奶牛养殖场中,约3/4成母牛存栏在70 头以内,约1/2成母牛存栏在30~70 头。为坚持以适度规模家庭牧场为主的奶业生产方式,法国构建了覆盖全国、多层次、多功能的奶农组织体系,为家庭牧场发展提供支撑,尤其是“公司+合作社+牧场”组织模式与合作社办加工的纵向一体化有效保障了奶农在产业发展中的合理收益。我国在加快推进奶业振兴的背景下,却因家庭牧场组织化水平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合理等原因面临诸多发展困难。因此,法国奶业组织制度及其对家庭牧场的促进作用为中国奶业组织建设和家庭牧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原奶按质论价的原理、影响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原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乳制品的质量。理论和案例都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原奶按质论价可以激励奶农加大投入,提高原奶质量,可以看作是将终端消费者的质量需求通过乳制品加工商传递至奶农的工具,乳制品加工商可以据此提高加工收益,奶农可以据此改进养殖技术。为了发挥原奶按质论价的作用,需要政府加强原奶质量提升的配套服务以及对奶农利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