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种可拼式木地板及制作方法申请号:CN02134997·5公开号:CN1403252A申请人:黄伟良等(广东东莞)摘要:(1)将原木按要求加工成素板;(2)将片材剪样形成一完整的图形(即设计图案);(3)在素板上按图形样用机械或手工开出与图形大小相同的凹位;(4)将图形镶入凹位;(5)补色(加色)后,打  相似文献   

2.
在林业调查中,求面积的方法很多,包括:解析(几何)法、图解法,求积仪法,查方格法等。在目前采伐、营林调查(三类调查)设计中最常用的求面积法为求积仪法。求积仪法,虽然相对来说其精度可靠(一般精度为1/100左右),但其精度与测定图形的大小、形状、比例和图纸的平整否直接有关,还要经常校正,影响工效;方格法简单,但精度低,容易查错;解析法、图解法、精度很高,但计算复杂,也影响工效。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GIS)已经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并成为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分析了GIS 在森林资源管理领域中应用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以解决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根据森林资源数据的地理空间特征,开发了用于森林资源管理的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Visual C++为开发平台,嵌入ESRI 公司的MapObjects。以西岗子林场为研究对象,对系统设计、数据组织和实现方法等内容进行了阐述。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如,实现各种地图的加载和不同的地图显示方式,可利用鼠标滚轮缩放地图,可对数据进行空间和属性查询,可根据数据特征采用不同的方式着色,利用与矢量图形数据绑定的属性数据控制标识文字(如林班号,小班号),以及根据特定需求输出柱状分析图等。附上部分源代码。图5 参16  相似文献   

4.
一图面绘制 (一)基本图:基本图是计算林区各类土地面积的底图,也是缩放林相图、森林分布图的基础图面资料。在森林经理调查时,应以国家近期出版的地形图作为基本图。基本图的比例尺依森林经理等级而定,Ⅰ级为1/5000,Ⅱ级为1/10000,Ⅲ级为1/25000。如果地形图的比例尺较小,为保证精度,用作基本图时,比例尺只能放大一倍。  相似文献   

5.
选用下列模型作为杨桦林抚育间伐控制图编制的模型。1/CW=0.08822+3.365949(1/D) (1)山杨林:CWA=0.03134+0.20833D+0.01452D (2)白桦林:CWA=0.12708+0.29956D+0.02812D~2 (3)G=A+BN (4) (1)式、(2)式和(3)式中的回归参数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常数,(4)式中的A,B是随平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临沂地区杨树人工林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临沂地区杨树人工林林分密度管理图,于1986年冬至1987年春在该地区设置69杨等临时标地356块资料基础上编制而成。密度为278—5952株/ha(其中500—1894株/ha者占89.1%);优势高为5.9—28.6m;平均胸径为3.8—28.6cm;蓄积量为3.9—339.7m~3/ha。管理图编制方法:等树高线选用M~(-1)=A_1+B_1N~(-1)式,等直径线选用D~(-1)=A_2+B_2N式;最大密度线采用M_(Rf)=K_2·N_(Rf)~(K_1~′)式;密度管理线采用M_(Ry)=K_3·N_(Ry)~(K_1~′)式。本密度管理图的精度,等树高线为97.6%;等直径线为98.9%,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它的应变效应,即在导体产生机械变形时,它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金属导体的应变效应用应变灵敏系数K来描述:K=drr/dll=1 2μ c(1-2μ)(1)式中:μ—泊松比c—取决于金属导体晶格结构的比例系数。对于金属材料,电阻的相对变化主  相似文献   

8.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分别对胜利褐煤、生物质(沙柳)以及二者以不同比例(1∶4,5∶5,4∶1)混合后的试样在不同的CO2/N2(1∶4,5∶5,4∶1)气氛条件下的热解失重行为进行研究,并观察褐煤与沙柳在共热解反应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应用Coats-Redfern方法分析热解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褐煤与沙柳主要热解温度段有相互重叠的部分,且存在相互作用,当V(CO2)∶V(N2)=5∶5时,褐煤与沙柳混合物在热解高温段全部表现为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随沙柳含量的增加越来越弱。当m(煤)∶m(沙柳)=5∶5时,不同CO2/N2比例气氛下热解的高温段中CO2气氛比例越大,煤与沙柳的相互促进作用越强。活化能的范围均在15~70 kJ/mol之间,且沙柳的活化能比煤的大;高温段所需的活化能较低温段的大;CO2/N2气氛比例及沙柳/煤混合比例均对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有一定的影响。当V(CO2)∶V(N2)=5∶5时,随着混合物中沙柳的增加,混合物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先增后降;当m(煤)∶m(沙柳)=5∶5时,随着CO2/N2混合气氛中CO2的增加,混合物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变化趋势也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9.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分别对胜利褐煤、生物质(沙柳)以及二者以不同比例(1∶4,5∶5,4∶1)混合后的试样在不同的CO2/N2(1∶4,5∶5,4∶1)气氛条件下的热解失重行为进行研究,并观察褐煤与沙柳在共热解反应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应用Coats-Redfern方法分析热解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褐煤与沙柳主要热解温度段有相互重叠的部分,且存在相互作用,当V(CO2)∶V(N2)=5∶5时,褐煤与沙柳混合物在热解高温段全部表现为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随沙柳含量的增加越来越弱。当m(煤)∶m(沙柳)=5∶5时,不同CO2/N2比例气氛下热解的高温段中CO2气氛比例越大,煤与沙柳的相互促进作用越强。活化能的范围均在15~70 kJ/mol之间,且沙柳的活化能比煤的大;高温段所需的活化能较低温段的大;CO2/N2气氛比例及沙柳/煤混合比例均对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有一定的影响。当V(CO2)∶V(N2)=5∶5时,随着混合物中沙柳的增加,混合物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先增后降;当m(煤)∶m(沙柳)=5∶5时,随着CO2/N2混合气氛中CO2的增加,混合物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变化趋势也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0.
(十)循环周期期间的伐木计划1、采伐区域别的伐木量(1)按平均指数计算的方法①根据伐木林地的蓄积、周期间平均生长量、平均伐木率计算年平均伐木量。R_年=U_o(〔1+(P/100)〕~(n-1)·(D/100))/(〔1+(P/100)〕~(n-1))·C/100式中:R_年—年平均可采伐量规模;U_o—循环区被伐林地的总蓄积(m~3);P—伐木林地周期间平均生长率(%);n—循环周期;C—平均伐木率。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营养土配比及切根比例对乳源木莲容器苗生长的影响,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并在当年年底分别对容器苗的出苗率、苗高、一级侧根数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500 mg/L、切根长度比例为1/5、V(吲哚丁酸钾)∶V(萘乙酸钠)=1∶1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乳源木莲容器苗的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1 模型的建立McDill和Amateis(1992)在研究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时,用量纲分析法提出了一个新的树高生长函数,其微分形式为:(dH)/(dA)=a(H/A)(1-(H/M)(1)式中A、H分别为林木的年龄和相应树高,a、M为待估参数。与著名的Richards生长函数相类似,(1)式中的两个参数都具有直观的生物学意义:a为比率参数(rate Pa-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河北省柞树分布规律,以河北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依据,基于ArcGis分析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不同林种、龄组、土壤类型的柞树面积和蓄积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河北省柞树总面积82.706 1万hm2,总蓄积量2 349.103 7万m3,单位蓄积量28.403 0 m3·hm-2,主要分布于承德地区(面积占比66.78%)。(2)棕壤土上分布面积比例最大(59.73%),其次是褐土(34.09%)。(3)幼龄林面积比例最大(94.45%),其次是中龄林(5.07%),表明柞树整体年龄偏小。(4)柞树主要分布在坡度26°~35°、海拔400~1 200 m的阴坡和半阴坡。  相似文献   

14.
以同一种源的细叶楠(Phoebe hui)容器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NPK4种不同配比施肥(N:P:K=1:1:1、2:1:1、1:2:1和1:1:2)和3种叶面施肥(0、0.3%硼酸钠和5 mmol/L水杨酸)12种处理,研究其对细叶楠容器苗高生长、耐寒性生理指标和田间耐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PK比例为1:1:1和1:2:1的各自3个处理间,叶面施肥的苗高显著低于不施肥;在所有12个处理中,NPK比例为1:1:1、2:1:1和1:2:1且叶面不施肥的3个处理的苗高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在NPK 4种比例的各自3个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NPK比例保持不变时,叶面不施肥处理的隶属度显著低于叶面施肥处理,但田间耐寒力指标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N:P:K=1:1:2且叶面喷施5 mmol/L水杨酸的处理为细叶楠容器苗最佳的施肥方式,其容器苗的田间耐寒力最优、苗高生长较高。  相似文献   

15.
以燕山山地主要的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16a,23a,34a,42a)和主要混交树种26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30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凋落物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林龄、不同组成成分、组成比例方面对凋落物的储量和持水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人工林(16a,23a,34a,42a)以及26a白桦次生林、30a山杨次生林这6种林分类型的凋落物储量分别为35.75,45.50,60.00,65.94,25.40,19.39t/hm2。2)不同林龄落叶松凋落物的持水率呈现出16a23a34a42a的趋势,白桦和34a华北落叶松,山杨和34a华北落叶松分别以不同比例混合的凋落物的持水率以落叶松+白桦(1∶3)的最大,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式增加;3)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呈现16a23a34a42a。6种不同比例混合凋落物的吸水速率以落叶松+白桦(1∶3)的最大。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吸水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   

16.
作者采用多点对比试验及边试验边推广、小试与中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油茶低产林地进行了氮磷复合肥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施肥比例及方法、时间、效果和效益的探讨,证明施肥不仅使茶果产量增加,而且种仁含油量提高;每施1公斤肥,净收入分别为1.44元(氮磷复合肥)、0.76元(2号肥)、0.74元(硫酸铵)及0.64元(1号肥)。亩施肥50公斤,则1个生产周期(3年)可增产茶油10—20公斤/亩。  相似文献   

17.
以红松人工幼龄林(10年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截干处理的结果表明,红松截干(按比例、轮枝)对侧枝生长影响显著。1/3截干轮枝基径、轮枝长平均值最大值(11.08、1.022)分别比对照高出140.87%、354.22%;三轮截干轮枝基径、轮枝长平均值最大值(8.11、0.51)比对照高出298.52%、211%。1/3截干平均值(11.08、1.022)比三轮平均值(8.11、0.51)要大,1/3截干最好。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华山松容器育苗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容器苗施肥方案,其结果是马尾松速生期肥料比例,N、P、K为3∶2∶1,即Co(NH2)21 600 mg/L、Ca(H2PO4)24 000 mg/L、K2SO4800 mg/L,生长后期以3∶2∶2为佳,在苗龄40 d开始施肥。华山松生长期肥料比例以N、P、K为3∶2∶2,即Co(NH2)21 600 mg/L、Ca(H2PO4)24 000 mg/L、K2SO41 660 mg/L,在苗龄40 d开始施肥。  相似文献   

19.
以毛竹加工剩余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两步进气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在当量比(ER)一定的情况下,研究进气比例(AR,0%和60%)和水蒸气/生物质质量比(ms/mb,0,0.045,0.112,0.153,0.211,0.245和0.305)对气化炉性能(炉内温度分布、原料消耗率和气化强度)和可燃气指标(温度、成分、热值和焦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一步进气法相比,两步进气法(AR为60%时)可显著提高气化炉炉温,并且分别在2个进气位置出现2个温度峰,分别为热解区的606℃和氧化区的856℃,可燃气的温度也增加至377℃; 2)两步进气法可显著提高可燃气的可燃组分含量和热值,降低焦油含量,CO含量、H_2含量和低位热值的最大值分别为17.47%、14.67%和4.54 MJ/Nm^3,焦油含量最低值为55.4 mg/Nm^3; 3)随着m_s/m_b从0.045增加至0.305,气化炉内各反应区的温度逐渐降低,与空气气化剂相比,虽然热值并未增加,但是可燃气中H_2和CO的含量发生变化,导致V(H_2)/V(CO)比例逐渐增加至1.01,有助于应用于合成气的研究。本研究为竹材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N、P、K水平施肥处理对优良景观树种美国红枫幼苗生长及叶色变化的影响,选取1年生改良美国红枫Acer×freemanii‘Autumn Blaze’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方法,设3种不同N、P、K施肥配比(N、P、K比例为1∶1∶1、3∶1∶2、3∶2∶1),每种配比设3水平施肥量(15、30、45 g/pot),共9组施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施肥处理下,美国红枫幼苗生长及叶色变化状况均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配比施肥对美国红枫幼苗生长及叶色变化有促进作用;在促进幼苗生长方面,以处理9(N、P、K比例为3∶2∶1,45 g/pot)植株长势最盛,株高、地径、干质量分别高达83.34 cm、11.39 mm、41.68 g,为最优处理;在叶色变化的影响方面,处理3(N、P、K比例为1∶1∶1,45 g/pot)的植株叶片中花色素苷相对含量与总叶绿素比值均为最大值,分别为3.74 g/pot和278.69,叶片呈鲜红色,观赏性最强,但变色较晚;结合生物学观察,N、P、K比例为3∶1∶2施肥处理的植株,其叶片变色最早,在延长美国红枫幼苗变色期方面为最优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