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石斛(Dendrobium sp.)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包括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等,我国共有石斛品种76个。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素有“千金草”之称,其成品又叫枫斗,药典收载的药用石斛品种5个,但民间实际作药用的有51个。《神农本草经》载称铁皮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理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富含石斛多糖、石斛碱和总氨基酸等,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  相似文献   

2.
春石斛杂交种多糖及生物碱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野生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组培金钗石斛(由种子无菌萌发、快繁,并移栽成活的成熟植株)和4种春石斛杂交种(Nobile-type Dendrobium)的多糖和生物碱含量,通过与野生金钗石斛对比,以期为春石斛杂交种的药用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9月和12月份,‘Red Cat1’(10109)和‘Pink Star’(2810)两种石斛杂交种在茎多糖含量方面与野生金钗石斛无显著差异;不同器官多糖含量呈现茎>叶>花>根;茎段总生物碱含量方面,组培金钗石斛优于野生金钗石斛;野生金钗石斛明显优于春石斛杂交种,呈现组培金钗石斛>野生金钗石斛>10109>‘Little Bee’(10213)>‘Red Cat2’(9101)>2810,其中10109的总生物碱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杂交种,且达到野生金钗石斛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3.
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Orchidaceae)一个大属,我国植物志记载有76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省、西南和两广地区,石斛属植物种类繁多,花朵鲜艳,颜色丰富,花期长,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目前,石斛属植物野外资源濒临灭绝,面临自交异交不亲和、观赏种数量少、缺乏优良育种亲本的困境,为保护现有良种、培育新物种及为建立基因分子库奠定基础,以石斛属植物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MGb解离液制备细胞核悬浮液,利用玉米(Zea mays, ‘B73’)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作为内标,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术测定石斛倍性和基因组大小的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27种石斛属植物的倍性和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研究表明:以玉米为内标区分度较好,且没有重叠峰,峰型清晰集中,对27种石斛属植物的倍性和基因组大小能准确估测;27种石斛中二倍体19种,三倍体5种,四倍体3种;27种石斛分属于8组,分别是禾叶组1种,顶叶组2种,石斛组16种,瘦轴组1种,叉唇组1种,距囊组1种,草叶组4种,基肿组1种,各个组间基因组大小不同,各组内基因组大小也存在差异;27种石斛预估基因组大小在0.98~2.41 pg之间,预估的平均基因组大小为1.44 pg,27种石斛的基因组大小均大于0.7 pg,主要集中在0.7~1.4 pg之间,其中草石斛的预估基因组最大,梳唇石斛最小,二者的预估基因组大小相差近2.5倍;27种石斛的基因组可归为极小基因组或小基因组。该研究为石斛属植物的人工杂交授粉配置、 杂交育种、多倍体诱导提供便利,同时,为石斛属植物基因分子库的建立以及石斛属植物基因组学、遗传变异、进化生物学与全基因组测序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材,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生长缓慢。结合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从种苗选择、基质配比、栽培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管理技术,为铁皮石斛的大规模人工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南黎族药用兰科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海南昌江和白沙黎族自治县的实地调查、访谈,结合文献与标本鉴定,归纳整理了黎药中兰科植物的种类、用法、用途和药用部位,同时采用评分排序法定量地评估药用兰科植物资源的潜在价值。结果表明:海南黎族草医使用的兰科植物有36种,分属于23个属;种类最多者为石斛属,多达7种,其余的每个属有1~3种;专性附生型的兰科植物种类最多(20种),其次是兼性附生型和地生型(各8种)。在黎药中主要利用兰科植物假鳞茎、全草、根部,使用方法主要是用水煎服,占84.6%;其次是用于外敷,占33.3%。21种兰科植物具有较高的评分值,是黎族常用的种类,具有疗效好、记录较完整的特点。其中,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大序隔距兰(Cleisostoma paniculatum)、石斛(Dendrobium nobile)、半柱毛兰(Eria corneri)、黑毛石斛(Dendrobium williamsonii)、美冠兰(Eulophia graminea)、流苏金石斛(Flickingeria fimbriata)评分值较高,建议优先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磷酸甘露糖变位酶基因(PMM)的功能及其在多糖生物合成中的表达调控机制,以霍山石斛原球茎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PMM基因,对其cDNA序列和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霍山石斛PMM基因cDNA序列长949 bp,包含一个747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248个氨基酸,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KY912084。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HAD超家族,可能是一种稳定的、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的亲水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霍山石斛PMM与铁皮石斛、海枣、油棕、芦笋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分支。qPCR结果显示:PMM基因在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4种不同药用石斛比较中,鼓槌石斛的相对表达量最高,霍山石斛的表达量最低。本研究结果表明PMM基因可能不仅参与到石斛多糖的合成,还与其它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5种石斛组培苗栽培试验和生物学性状观测,了解不同石斛组培苗生长发育规律,为制定人工栽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铁皮石斛、金钗石斛、大苞鞘石斛和春石斛品种(Dendrobium Second Love‘Tokimeki’)为试材,研究4种石斛茎段的不同纯度多糖(粗多糖CDPs、精多糖DPPs和纯化多糖水洗组分DPPs-I)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降血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石斛的不同纯度多糖均对SHR具有降血压的效果,且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处理240 min后均显著优于阳性对照硝苯地平。金钗石斛多糖水洗组分(DNPP-I)在240 min内降血压效果好于其对应的粗多糖和精多糖,而铁皮石斛、大苞鞘石斛和春石斛品种D.Second Love‘Tokimeki’的各多糖间降血压效果差异不显著。4种石斛DPPs-I间降血压作用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显示石斛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压活性,其中纯化多糖水洗组分DPPs-I具有较好的降血压效果,药用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材,因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野生资源处境堪忧。该文对浙江省乐清市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的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推动该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质通过影响水肥吸收和根系通气度,进而影响石斛组培苗的生长,对石斛组培苗的人工驯化栽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华石斛组培苗为对象,采用4种基质配比对组培苗进行炼苗试验,通过测定组培苗的存活率、形态指标、壮苗指数和光合指标,筛选出适宜华石斛组培苗炼苗的基质。结果表明:以5 cm透明塑料杯装16.3 g水苔,其孔隙度和气水比均较高,达42.1%和2.51;保水、通气性好,利于华石斛组培苗生根、长芽,组培苗存活率较高,达56.3%,壮苗指数高达0.016;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最高;105孔穴盘,每孔6.0 g水苔,孔隙度和气水比低,基质量少,组培苗存活率低。表明以5 cm透明塑料杯装16.3 g水苔可作为华石斛大棚炼苗的优良基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差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方法]以25℃/13℃为处理温差,恒温25℃/25℃(培养室最常用温度)为对照,昼夜温度设置各12 h,观察和测定铁皮石斛原球茎在0~50 d内的生长情况、生物量、多糖含量、多糖总量、生物碱的变化.[结果]温差有利于铁皮石斛PLBs的增殖、促进生物量增加和多糖积累...  相似文献   

12.
不同花期石斛花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杂交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Dendrobium nobile)、球花石斛(Dendrobium thyrsiflorum)及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花的最佳采收期,测量3个不同花期(花苞期、微花期、盛花期)的多糖、总黄酮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并进一步测定最佳采收期的石斛花中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盛花期的铁皮石斛、杂交石斛、球花石斛及微花期的鼓槌石斛花的多糖、总黄酮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总体上较其他2个时期高;铁皮石斛盛花、杂交石斛盛花、球花石斛盛花、鼓槌石斛微花中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63.8%~66.7%,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别为66.4、65.9、63.1、66.0,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4种石斛花中K含量最高(≥2.52×10~6 mg/kg),铁皮石斛盛花中Fe(177.33 mg/kg)、鼓槌石斛微花中Cu(107.00 mg/kg)含量较高。这表明石斛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石斛花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以48份石斛兰种质资源为对象,采用iPBS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从83条iPBS引物中筛选出7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利用筛选出的引物对48份石斛兰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获得27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79条,多态性比例为100%;采用GenAlEx 6.5软件计算48份石斛兰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2.0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02,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153,平均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274,48份石斛兰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NTSYS-pc 2.1软件计算得到48份石斛兰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667~0.9211,基于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在相似系数0.75处,可将48份石斛兰划分为7个类群。利用2对引物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单独鉴别出48份石斛兰种质资源,该图谱可为石斛兰分类与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石斛锈病为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上的一种新病害。通过对锈病病斑的形状、颜色和冬孢子的外观形态进行观察,确定病原为担子菌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属真菌。对锈病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3%戊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WG、15%三唑酮WP三种药剂对该病防治效果较好,相对防效分别达到81.14%、76.36%和76.33%。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部分石斛属植物形态学观察、分子标记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进展,指出石斛属植物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如不同品种之间鱼龙混杂,自然资源锐减,部分品种濒临灭绝等,并提出保护石斛属植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兜唇石斛和齿瓣石斛1年生鲜茎为材料,进行了6项扦插繁殖育苗技术试验,在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石斛扦插育苗技术和扦插苗人工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铁皮石斛常规扦插繁殖存在的整齐度差、成苗量偏少的生产问题,本单位自2009年起开展铁皮石斛药剂浸泡结合暗处理的复合技术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总结出适合广东地区生产应用的复合扦插繁殖技术;铁皮石斛茎段萌芽率由原来的20%~30%提高到60%以上,基本解决了常规扦插繁殖存在的问题;短期内批量生产出生长整齐、适合生产栽种的优质种苗。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