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 90年代,部分国有农场曾因改革受挫一度经营困难,实现困难农场脱贫致富,成为当时农场经营管理急需解决的难题。广东农垦广前公司在积极探索中强化管理,落实政策,发展思路明确,主导产业巩固,经济快速发展,利润年年攀高,特别是在“两费自理”、“自营经济”和土地管理方面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2.
面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理性分析中国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证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必然成为未来中国农业经营模式的主流方向。家庭农场作为一种农业经营模式,必须构建与之配套的系统化制度,即家庭农场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的家庭农场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展家庭农场对于实现农业经济增长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浏阳市东区浏阳河流域中小型家庭农场为调研对象,研究了浏水流域家庭农场的经营状况、经营目标、市场竞争力、未来发展方向等,针对其当前状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浏阳市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分析织篢农场现有橡胶开割胶园中存在的问题,阐明如何通过长远规划,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天然橡胶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家庭农场的定义,对家庭农场的时代变迁做了历史的回顾,并对当前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剖析。针对当前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家庭农场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余淑芳  王华建  周铁锋 《茶叶》2013,39(3):164-166
茶产业具有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而且在茶产业中已经涌现了诸多家庭农场实践的先行者。本文分析了茶产业在发展家庭农场中的优势、劣势及家庭农场模式对茶产业发展的意义,探讨并提出了茶叶庄园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使国营农场由单一生产型逐步转化为生产经营型;由内向型向开放型发展.转型以后,路子越走越宽,有的农场扭亏增盈,有的农场盈利连年翻番,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营农场转型关键是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商品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商品销售要有市场,市场是商品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为了进一步搞活农场经济,发展商  相似文献   

8.
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从橡胶产业的自然、经济、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与分析入手,提出大力开发橡胶林下经济、创建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海南省农垦总局从2007年开始在海南西部的广坝农场,大岭农场,东部的农垦科学院文昌试验站等地开展该系统的建设工作。实践证明,发展橡胶林菌复合经营模式可以实现胶-菌共赢,既提高了农业效益,又解决劳动力就业,优化了农垦产业结构,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织篢农场一线割胶工用工现状分析,提出了扩岗增效、发展自营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解决用工短缺难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场残存胶体的改造,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好土地,提高现有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报酬率,尽快发展成外向型,集约型的高效农业,使农场及早走出困境,并为良性经济循环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阐述武夷肉桂茶树良种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及其优良品质与生态环境、农业技术、采制工艺的关系;本文就肉桂茶的传统制茶技术进行探讨,并对肉桂茶树良种推广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植胶区不同橡胶宜林地、海拔高度、坡向的橡胶树死皮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死皮病发病率与不同等级宜林地、不同坡向有关:植胶环境条件最好的宜林地死皮病发病率最高,而次等宜林地则发病率随之降低;西坡橡胶树死皮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其它坡向发病率,从宏观角度一定程度地证实橡胶树营养状态与死皮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选择闽侯桐口林场油茶杂优F1代5个杂交组合,按造林苗木分级标准,同时视成活苗木具体数量将不同杂交组合的苗木分为3或4个等级,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在造林18年后的2003、2004、2005和2007年进行生长量调查,并对逐年树高、冠幅乘积和产果量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苗木,对造林18-22年的生长量差异影响不显著,苗木分级与树高、冠幅乘积和产果量的相关性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运用树种叶面积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重要值、优势度指数等量化地描述福州市5个区的绿地树种结构特征及其生长与适应性。结果显示,从植被物种可用资源的角度看,福州市的绿地还有很大的潜力,但无论绿地总体面积还是树种数量都达不到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对福建省福安山区巨峰葡萄栽培地气候、土壤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总结出适合福安山区巨峰葡萄优质栽培的管理技术:(1)多施有机肥,并针对不同生长期进行配方施肥;(2)套袋;(3)大棚防雨;(4)病虫鸟害防治;(5)采后树体管理。  相似文献   

16.
种茶主要以采收鲜嫩芽叶为主,而忽略了茶花、茶籽、茶梗、茶灰、废茶渣等副产品的利用,对茶树资源是一大浪费。本文综述了茶叶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以期为茶叶生产拓宽出路,并提高茶产业附加值。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在普洱市思茅区万掌山林场、南岛河、澜沧等地进行千年桐不同海拔栽培试验和施肥试验,3年观测结果初步表明:千年桐生长量随着海拔降低而增加;施肥对幼龄千年桐生长效果十分明显,幼林期加强抚育管理是千年桐造林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降雨量对千年桐生长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美蕉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寒等特点,适应于海拔400-700m的山区种植,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由于美蕉传统管理比较粗放,生产上不够重视质量,为增强美蕉的市场竞争力,出口国际市场,通过调查,从园地选择及处理、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及贮运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美蕉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9.
油桐为我省乡土树种,种植历史悠久,木材主要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油桐的干种仁含油率达60%-70%,桐油既可应用于工业、医药,还可开发生产生物能源,因此,油桐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在分析国内外油桐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油桐生物能源林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建阳市发展油桐的优势与潜力,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为区域油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EST-SSR对茶树品种铁观音、黄棪、金牡丹及其自然杂交后代,进行初步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14对EST-SSR标记共检测到等位位点62个,平均检测到4.43个,Shannon信息指数1.22,Simpson指数0.70。在相似系数0.73时,金牡丹自然杂交后代可分为4组。结果表明,第I组与铁观音亲缘关系最近,第II组与金牡丹亲缘关系最近,第II组组内遗传多样性较高;4个组间在树幅、叶片长、叶片宽等性状上达到显著性差异,每组在性状上都具有一定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