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车八岭闽楠种群的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样方法调查了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闽楠种群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闽楠种群呈增长型,种子在林下萌发良好,但Ⅰ级苗木死亡率较高。该文探讨了限制车八岭闽楠种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对闽楠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为综合评价因子,筛选出17个与保护区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项目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均为优良等级,综合评价得分为84.4,等级为优,说明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走访等方式,获得了当地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现状,并对两者可持续发展双赢对策进行探讨,提出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其他自然保护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的兽类标本进行修补、完善、信息录入、拍照、编号和建档等整理,得出博物馆共有兽类38种,其中有国际濒危动物10种,国家一级保护兽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兽类8种。通过对博物馆兽类标本进行整理,有利于更好地对保护兽类资源并加以研究,也有利于向公众进行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5.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与社区共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生态资源保护与科学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自然保护事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其关键在于实行社区共管,使当地居民成为保护区的一部分,在非核心区内进行科学研究及适宜的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6.
利用食肉目线粒体Cyt 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2010年4月在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爪鞘进行了分子鉴定.所测序列与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同源性最高,达97.2% ~99.1%,确定爪鞘来自于亚洲黑熊,为近20a来首次在车八岭保护区发现的亚洲黑熊存在痕迹.  相似文献   

7.
基于AutoCAD的数字化植被图制作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10000的车八岭地形图底图为基础,基于AutoCAD制作了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生态旅游图.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基于AutoCAD制作数字化植被图的一般方法,并探讨了关键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广海星  刘媛媛 《农林科学实验》2013,(22):168-168,178
总结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生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为"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梅燕  谢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25-10927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借鉴国内外对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保护、开发、管理"三位一体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新模式(简称NRPTEM),该模式包括保护、开发、管理三大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质遗迹保护、人文生态保护、环境检测、科学规划、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设施建设、能力建设、社区共管、环境教育、管理创新12项工程,以及人为因素这项重要结构要素。阐明了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这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过程中,保护、开发与管理三大系统及其内在的12项重要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为因素在三大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毒植物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记述了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毒植物及菌类66科101属128种,分属被子植物113种、裸子植物2种、蕨类植物3种、菌类10种;简要分析了这些有毒植物的毒性成分与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水平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实地测定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基础上,对不同样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环境多元变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溪边、瀑布边以及接近水面的样点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森林土壤和植被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的正效应明显,建议保护区修建专用的空气负离子健康道,提供更多的休憩、娱乐和保健场所。  相似文献   

12.
利用植被图,在GIS软件ARC/INFO支持下提取植被景观斑块信息,对植被景观斑块的面积,周长、斑块数及景观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从景观组分的面积,周长分布,斑块密度分析,马尾松林,中亚热带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是该保护区的主导景观类型;从斑块面积特征和周长特征分析,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的破碎化程度最低,植被的保护较为完整;马尾松林的斑块数量多,孔隙度最大,对景观的形成有主要的影响;景观组分类型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以类型斑块数最大,类型面积最小。  相似文献   

1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部队伍在促进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相对较好,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队伍整体素质相对偏低,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保护事业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全国自然保护区系统切实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同当前现代林业和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形势相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干部教育培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建议统筹推进全员培训,全面提升知识能力,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车八岭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土壤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生阔叶林,次生阔叶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及次生草坡等5个不同演替阶段植物落的土壤理化性质的特点。初步结果显示,不同演替类型的植被,其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差异,原生林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比较好,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有效钾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广东省始兴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植物叶绿素含量与林冠开度、林下散射光立地因子、叶面积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物种林下植物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差异度.结果显示:大叶新木姜Neolitsea levinei和黧蒴Castanopsis fissa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林冠开度增加而增加;黧蒴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林下散射光立地因子增加而增加;木荷Schima superba及唐竹Sinobambusa tootsik叶片叶绿素含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加而增加;它们均达到显著的线性相关(P﹤0.05).在同种条件下,种间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车八岭苗圃三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菌根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苗圃中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伞花木(Eurycormbus cavaleriei)和伯乐树(Bretschniedera sinensis)等3种国家二级保护苗木的菌根特点和根际土VA菌根孢子的主要类型。结果显示,3种植物均可与真全枝-泡囊型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菌根感染率分别为8  相似文献   

17.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的斑块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植被图 ,在 GIS软件 ARC/INFO支持下对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要素的斑块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5种森林类型斑块中 ,马尾松林斑块所占面积最大 ,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斑块平均面积最大 ,中亚热带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斑块总周长和平均斑块周长最大 ;景观破碎化的形成存在 2种机制 ,即人为破坏后相互切割造成和地形造成 ;斑块的形状指数表明受干扰较少的、面积较大的斑块不规则程度较高 ,森林斑块间分形维数不存在显著差异 ,具有一致的分形维数 1.3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