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索母羊产后发情规律及羔羊不同断奶时间对湖羊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77只产后母羊,通过公羊试情判断母羊发情并记录发情时间,同时记录母羊产后失重情况。另选156只母羊,对照组为羊场常规70 d龄断奶,试验组分别在产后35、45、60 d对羔羊进行断奶。结果表明:湖羊母羊产后平均42.49 d发情。补饲条件下,产后45 d母羊共失重7.94 kg。35 d龄断奶母羊2 a可产3.57胎,显著高于其他3组;45 d龄断奶母羊2 a可产3.44胎,60 d龄断奶母羊2 a可产3.30胎,两者无差异,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2胎。综上所述,湖羊产后首次发情集中在30~50 d,通过对母羊产前产后的合理补饲可以缩短母羊产后恢复时间,有助于缩短繁殖周期。要达到2 a产3.5胎的目标,湖羊羔羊断奶需要早于45 d龄,且母羊和哺乳羔羊需要科学补饲。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舍饲和放牧补饲条件下济宁青山羊妊娠母羊的繁殖性能。[方法]分别研究舍饲和放牧补饲条件下青山羊妊娠母羊平均产羔率及产后发情率、羔羊初生重和断奶成活率,分析不同饲养方式对青山羊妊娠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探讨适宜的饲喂方式。[结果]养殖方式和营养水平对济宁青山羊发情率、受胎率和产羔率没有显著影响。由于舍饲和放牧补饲造成的管理和营养水平差异,舍饲组羔羊初生重和断奶成活率比放牧补饲分别提高10.7%和17.1%,表明饲养方式是影响济宁青山羊妊娠母羊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结论]可以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水平来提高母羊繁殖性能和羔羊成活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促进济宁青山羊规模养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辽宁绒山羊以其产绒量高、绒质好、适应性强、耐粗放饲养、产仔数及羔羊成活率高而著称于世。但现阶段大多数养羊户饲养管理水平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出辽宁绒山羊的优良性能。现就提高辽宁绒山羊繁殖成活率谈几点浅见。 1 适龄配种。羔羊出生后4~5月龄即达到性成熟,出现发情征侯,6~7月龄母羊有怀孕者。此时正是羔羊体躯、骨骼、内脏等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高峰期,切不可只顾眼前利  相似文献   

4.
甘肃马鹿繁殖特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肃南鹿场的实地观察与统计分析,甘肃马鹿的发情季节主要在 10~11 月份,有明显发情特征,发情持续期多为 18h 左右,发情周期平均为(18.22±2.26)d,情期受胎率 65.52 %,总受胎率 63.83 %;分娩盛期在 6月下旬至 7 月上旬,妊娠天数 237~267 d,产仔率 59.57 %,繁殖成活率 51.77 %。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验证肉绵羊产后恢复繁殖机能所需要的时间,随机选取34只12月龄的多寒杂交二代育成羊,在2007年5月(绵羊非繁殖季节)进行同期发情及配种,等待其自然分娩后,在繁殖季节观察、统计产后第1次自然发情的时间及怀孕情况,试图研究了解肉绵羊产后恢复繁殖机能所需要的时间过程。结果表明:在采用羔羊60天断奶的情况下,多寒杂交二代绵羊产后自然发情的最早时间为60天,平均为76.9天;发情羊情期受胎率为85.0%。  相似文献   

6.
选择上胎产仔时间相对集中(20d内)的YL经产母猪33头,按母猪自然发情时间,设立前10d内发情的母猪为试验组(18头),后10d内发情的母猪为对照组(15头),与D种公猪进行经济杂交,探讨不同人工授精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采用种公猪诱情配合人工授精)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为94.44%,胎均产仔总数11.53头,胎均产活仔数11.35头,35日龄仔猪断奶成活率为95.34%;对照组(单纯采用人工授精)母猪情期妊娠率为86.67%,胎均产仔总数10.62头,胎均产活仔数10.15头,35日龄仔猪断奶成活率为94.70%。经统计分析,试验组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胎均产仔总数、胎均产活仔数等繁殖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仔猪断奶成活率基本接近,说明采用种公猪诱情配合人工授精对提高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胎均产仔数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规模猪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使用细管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能提高辽宁绒山羊群体的产绒量和绒毛品质,加快高产优质绒山羊的遗传进展。 1.配种母羊 对可繁配种母羊加强饲养管理,使之达到中上等膘情,无疫病和生殖疾患。公、母羊分群饲养,杜绝杂交滥配。繁殖母羊群设专人管理,建立母羊繁殖档案,记录母羊配种、产羔及断奶情况。  相似文献   

8.
李心海 《农家致富》2012,(22):36-37
一、青山羊繁殖性能青山羊性成熟早,初情期在2~3月龄,初配适龄为6月龄,公羊稍晚于母羊。母羊常年发情,尤以春秋季节旺盛,发情周期l5~17天,发情持续期l~2天,妊娠期140~152天,平均146天,产后发情期平均25天。青山羊具有多胎高产特性,母羊年可产2窝或2年3窝,平均每窝2.94羔,高产者可产6~7羔。母羊可繁殖  相似文献   

9.
在对湘南黄牛采取人工杂交改良的过程中,通过对湘中黑牛(安本F1代和F2代)母牛进行繁殖性能调查研究,并统计湘中黑牛母牛的发情季节、初配月龄、妊娠期、受胎率、成活率、所生犊牛各生长阶段体重体尺和泌乳期泌乳量。结果表明:湘中黑牛母牛初情期在8月龄,性成熟为12月龄左右,发情季节大都集中春秋两季,初配月龄在14~18月龄之间,发情周期18~24d,产犊间隔12个月。安本F2代母牛所生犊牛初生体重体尺数据略高于安本F1,其断奶后各阶段体重体尺数据也高于安本F1,安本F2代母牛泌乳性能要优于安本F1,表明安本F2代母牛繁殖性能优于安本F1代母牛。  相似文献   

10.
在非繁殖季节,对不同FecB基因型多浪羊母羊进行海绵栓配合激素的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B+和++基因型多浪羊组在60 h内的总发情率分别为83.67%和85.60%,差异不显著;人工授精后B+基因型母羊的受胎率为65.85%,与++型母羊的受胎率(67.65%)差异不显著;B+基因型群体血清中在4个时间点的平均E2浓度和平均P4浓度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基因型的,且前者的平均FSH浓度和平均LH浓度也高于后者的,但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在非繁殖季节,对多浪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其发情率和受胎率不受FecB基因突变的影响;FecB基因突变不影响FSH和LH的分泌,但会导致E2和P4分泌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3种绒山羊羊绒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西藏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的羊绒超微结构,发现西藏绒山羊与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在羊绒鳞片高度和鳞片密度具有明显判别,羊绒正皮质细胞和副皮质细胞呈双边结构,西藏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羊绒的正皮质细胞比列分别为54.98%和56.96%、64.39%。  相似文献   

12.
对常年发情的山羊品种济宁青山羊和季节性发情的山羊品种辽宁绒山羊共20只母羊的褪黑激素受体1A(melatonin receptor 1A,MTNR1A)基因外显子2的824 bp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济宁青山羊MTNR1A基因外显子2的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的山羊序列(GenBank登录号AF419334)完全相同.济宁青山羊与辽宁绒山羊MTNR1A基因外显子2的差异由11个核苷酸变化(A52G、T232C、T253C、A256G、T358G、T410A、A414T、C424T、A554G、T559C和C589A)组成,核苷酸同源性为98.7%.济宁青山羊与绵羊、母牛、猪、人、小鼠、挪威大鼠、西伯利亚仓鼠、鸡之间MTNR1A基因外显子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3.5%~98.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9.2%~98.5%.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日粮铜(Cu)钼(Mo)添加水平对辽宁绒山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18月龄体重相近、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辽宁绒山羊羯羊12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3只.试验分为Mo0期和Mo5期:Mo0期日粮为基础日粮中不加Mo,Mo5期日粮在基础日粮上加Mo(DM)5 mg/kg;每期设4个Cu水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的Cu(DM)分别为0、19、28和38 mg/kg.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Cu显著提高了辽宁绒山羊的干物质消化率、ADF和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了干物质采食量和Cu的表观消化率(P<0.05).2)日粮中添加Mo能显著提高ADF、NDF及Cu的表观消化率,但显著降低了氮的表观消化率(P<0.05).3)Cu与Mo互作对干物质消化率、ADF和N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在辽宁绒山羊绒毛快速生长期,日粮中添加Mo(DM)5 mg/kg,Cu(DM)19 mg/kg营养物质消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王振来  赵德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89-9490
[目的]改进河北省本地绒山羊的生产性能,从而促进羊绒产业的发展。[方法]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以本地绒山羊为母本,级进杂交到F2代,进行横交固定。测定选育后绒山羊的体尺指标、体重、产绒量,评价羊绒品质,并统计产羔率和净绒率。[结果]与本地绒山羊相比,选育后的绒山羊体格健壮,体尺指标良好,体重和产绒量显著增加,羊绒显著变长,产羔率和净绒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结论]选育后的绒山羊优质高产,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蛋白水平对舍饲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舍饲辽宁绒山羊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选取辽宁绒山羊2周岁母羊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研究日粮不同蛋白水平(9.26%、10.06%、11.02%)对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蛋白水平对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蛋白水平达到9.26%时,就能满足辽宁绒山羊山羊绒生长需要,日粮蛋白水平为10.06%,产绒量最高,为453.2 g,羊绒长度和绒层厚度也最高,羊绒细度最细,分别为5.72,5.31 cm和15.26μm,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是由于绒山羊个体间差异所致;日粮蛋白水平11.02%组,尿氮、可消化氮、沉积氮、氮表观沉积率均最大,分别为3.13,8.07,4.94 g/d和43.94%,均显著高于蛋白水平9.26%组和10.06%组(P0.05),粪氮最小,为3.17 g/d,显著低于其余2组。从氮平衡来看,3组均为正平衡,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山羊绒的生长;日粮蛋白水平对粗纤维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能量消化代谢无显著影响(P0.05)。配制辽宁绒山羊日粮,粗蛋白水平以11.02%为宜。  相似文献   

16.
绒山羊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技术对西藏绒山羊、内蒙绒山羊、辽宁绒山羊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用 37个随机引物和 5 5个两两组合的随机引物组合进行筛选 ,筛选出了 5个多态性较为丰富的随机引物 (组合 )。用其对 3个品种 ,每个品种 2 8个个体进行扩增。由RAPD指纹图计算出西藏绒山羊同内蒙绒山羊的遗传距离为 0 0 876 ,西藏绒山羊同辽宁绒山羊的遗传距离为 0 16 0 1,内蒙绒山羊同辽宁绒山羊的遗传距离为 0 0 80 3,西藏绒山羊、内蒙绒山羊、辽宁绒山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 0 32 6 6 ,0 2 6 2 2 ,0 2 4 75。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陕北白绒山羊优秀种公羊个体。【方法】以特别优秀成年陕北白绒山羊种公羊耳部皮肤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的陕北白绒山羊卵母细胞作为受体,利用显微操作方法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然后将供体细胞注射到其卵周隙内,经电融合将其导入去核卵母细胞内形成核移植重组胚。利用钙离子载体Ionomycine联合蛋白酶抑制剂6甲基氨基嘌呤(6-DMAP)对核移植重组胚进行激活处理,挑选激活后完整的胚胎继续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在2~16细胞期时将克隆胚胎移植到相应的同期发情受体母羊体内,利用PCRRFLP技术鉴定克隆羊。【结果】构建了体细胞核移植胚胎253枚,重组胚胎的融合率为71.54%(181/253),体外培养后的卵裂率为68.33%(123/180),囊胚发育率为25.20%(31/123);在此基础上,构建了537枚克隆胚,将其中卵裂的359枚分别移植到32只代孕母羊体内,移植60 d后,有2只受体母羊确认妊娠,最终1只受体母羊妊娠第4月流产出2只死羔;另1只受体母羊维持到期并顺产体细胞克隆羊1只。经遗传学鉴定,2只流产羊羔与1只存活个体均为体细胞核移植后代。【结论】获得陕北白绒山羊克隆个体,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陕北白绒山羊克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绒山羊皮肤显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普通染色连续切片法,对辽宁绒山羊皮肤及部分皮肤衍生物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辽宁绒山羊皮肤显微结构与其他山羊基本一致。辽宁绒山羊皮脂腺在9月和1月较4月和7月份发达  相似文献   

19.
文登奶山羊、辽宁绒山羊和安徽白山羊分别为奶山羊、绒山羊和板皮用山羊的典型代表,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同时以波尔山羊作为对照,分析北京本地山羊与上述3个山羊品种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上述4个中国山羊品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A)、Nei's无偏基因多样性(H)和等位基因丰富度(AR)分别为5.16~6.72、0.80~0.85和7.30~7.89,表明中国4个山羊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然而,杂合子缺失的结果提示波尔山羊和北京本地山羊品种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亲交配或人工选择。上述5种山羊品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FST=0.063),与之前报道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山羊结果类似。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北京山羊与辽宁绒山羊遗传关系最近,与安徽白山羊的遗传关系较远,与文登奶山羊的遗传关系最远,这4个品种为进化的一个分支,而波尔山羊为另一个分支。该进化关系与产区气候条件和育种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20.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绒山羊公羊养分消化和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日粮蛋白水平对绒山羊种公羊养分消化和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4只在配种期(2007-09-01—12-10)的辽宁绒山羊成年种公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低蛋白组水平10.5%(w)、中蛋白组水平12.1%(w)、高蛋白组水平13.5%(w),皆为DM),每组8只。结果表明:1)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绒山羊种公羊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P>0.05);但提高日粮蛋白水平有利于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以中蛋白水平12.1%为宜。2)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各组采精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畸形率等各项精液品质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整个试验期间以中蛋白组的精子活力最高,精子畸形率最低,精液品质最好;随试验时间的增加日粮不同蛋白水平使精子活力上升、畸形率下降,精液品质变好。推荐CP水平12.1%作为辽宁绒山羊种公羊适宜的日粮蛋白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