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立地因素对撑绿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省引种栽培撑绿竹的10个县(市)24个镇(乡)60个样地进行调查,分析了6个重要立地因子对撑绿竹平均竹高与平均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坡位、坡度、海拔、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对撑绿竹竹高、胸径的影响差异显著,坡向对撑绿竹的生长差异影响不显著,但表现为阳坡上生长更旺盛.  相似文献   

2.
撑绿竹栽培及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撑绿竹的生物学特性,从撑绿竹的生长及结构研究、栽培技术研究和利用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我国撑绿竹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撑绿竹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3.
撑绿竹在水富县的引种造林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水富县引种造林的撑绿竹进行成活率调查、生长表现观测、施肥及抚育择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撑绿竹能够适应水富县生态环境条件,且合理的抚育管理有利于提早成材。因此引种撑绿竹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撑绿竹竹腔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丛生竹竹腔壁具有吸收功能,以撑绿竹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进行竹腔施肥,探索丛生竹高效施肥技术。结果表明:1.0%的磷酸二氢钾能提早出笋7d左右;分别施用0.5%、1.0%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明显增加撑绿竹出笋数量,0.5%、1.0%的尿素以及0.5%的磷酸二氢钾对撑绿竹胸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撑绿竹是以撑蒿竹为母本、大绿竹为父本杂交培育的F1代杂交竹种,主要用于造纸,由于其发笋多、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竹材制浆得率和纸浆破裂强度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从而深受  相似文献   

6.
撑绿竹出笋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富县引种的撑绿竹出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撑绿竹出笋期在5月下旬至9月下旬左右;退笋多出现在末期;高生长的logistic曲线模型为:H=867.168/(1 e4.793-0.735);昼夜总生长量达7.09cm,夜间生长量几乎是白天生长量的1.76倍.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撑绿竹护岸林生物量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护岸林是三峡水库能否起长久效益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通过对三峡库区撑绿竹护岸林的调查,测定了撑绿竹生物量与竹高、胸径等林分因子,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线性回归、非线形回归和幂函数方程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得出结论:三峡库区的撑绿竹护岸林具有较大的生物量,生物量与胸径拟合方程为W=1.346 3 D0.167 4,R=0.645 6;生物量与竹高拟合方程为W=0.174 5 H1.3102,R=0.994 1;单株总生物量随生长年限变化方程为Y=1.368 8x0.709,R=0.981 9.  相似文献   

8.
杂交撑绿竹引种与丰产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撑绿竹为优良杂交竹品系之一,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出笋率高和适于造纸等特点,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研究表明,撑绿竹适合于湘南、湘东、湘西的大部分地区引种与丰产栽培。通过引种与扩繁,对丰富我省竹类资源,调整结构,加快竹产业化进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杂交撑绿竹笋材两用林丰产栽培与管理技术撑绿竹是广西柳州林科所用撑蒿竹作母本、大绿竹作父本产生的一种笋材两用的速生杂交竹种,其特点是生长快、材质好、出笋期长、易繁殖、适应性强且造林成活率高、收益快。一般土质条件造林后3、4年即可投产,每公顷年产鲜竹45...  相似文献   

10.
撑绿竹是优良的材用竹、纤维用竹、笋用竹和观赏竹,是贵州省遵义市优良的经济竹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仁怀、赤水和习水等县(市),栽植面积达1.73万公顷。近年来,撑绿竹茎腐病常常导致2年生以上撑绿竹出现不同程度的枯死,仁怀、赤水和习水等县(市)撑绿竹发病面积为1.16%,竹子枯死5万余株。据调查,在竹林密度大的地方或低洼地,撑绿竹茎腐病发病较严重。染病后竹杆变黑发脆,  相似文献   

11.
雅安地区引种撑篙竹×绿竹3号,经两年试验表明,撑绿竹在海拔1000米以下,生长正常能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比当地慈竹产量高,是优良的纸浆用竹,可以适度推广,对其稳定性、丰产培育措施有待深入研究。1引种竹生物学特性撑篙竹×大绿竹,共有3、6、8、30号4...  相似文献   

12.
杨世先 《中国林业》2009,(10):49-49
竹织叶野螟隶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是危害毛竹、刚竹、撑绿竹等多个竹种。该害虫在4~8月份幼虫吐丝将新长竹叶卷成竹苞取食,造成竹叶被吃光,严重影响竹鞭生长和次年出笋,甚至导致大面积竹林死亡。贵州省仁怀市竹林面积34,250亩,2008年该市撑绿竹发生20,000亩轻度、中度竹织叶野螟,基于对该害虫的治理,笔者总结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撑绿杂交竹3号引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川省良种竹研究推广中心引种撑篙竹×大绿竹 3号 ,经过两年的试验生产表明 ,撑绿竹在海拔 1 2 0 0 m以下生长正常 ,能较大范围适应乐山市气候、土壤环境 ,较当地慈黄竹产量高 ,经济效益好 ,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丛生观赏竹组培微繁殖与诱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丛生观赏竹马来甜龙竹、撑绿竹、花吊丝竹、黄金间碧玉竹、青丝金竹、花孝顺竹、银丝竹、花秆小佛肚竹、金叶马来甜龙竹为材料进行了丛生芽增殖生根及愈伤组织增殖分化两种再生途径的微繁殖试验,考察了多个竹种在此两种培养途径下诱导、增殖、生根(分化)、褐化、变异的情况,并进行了无菌微环境下秋水仙素芽诱变试验。试验表明,各竹种芽增殖及生根能力有显著差别,受到竹种竹叶、竹秆颜色的一定影响。叶、秆均较绿色的撑绿竹、马来甜龙竹、花吊丝竹芽增殖及生根能力较强,撑绿竹芽月增殖系数接近5倍,生根率达93%。所有竹种均能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多在80%以上,撑绿竹为100%。愈伤组织普遍严重褐化,除撑绿竹褐化率26.7%,花吊丝竹76.7%外,其他竹种几乎全部褐化死亡。撑绿竹通过愈伤组织增殖、分化途径获得了高效的植株再生。马来甜龙竹、撑绿竹在芽增殖中自然芽变概率约0.2‰,对撑绿竹进行秋水仙素芽诱变明显提高了变异率。马来甜龙竹的自然花叶变异植株经圃地培育形成了稳定的金色叶片变异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撑绿竹是一种速生优良竹种,适应较强,产量高,是珙县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营造的主要竹种之一。多年以来,撑绿竹在珙县紫色砂土上的造林成活率一直不高。本文通过对比实践操作及调查分析,提出了珙县紫色砂土撑绿竹营造较为系统、完善的栽植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撑绿竹丰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撑绿竹是中国林业科学院在广西柳州地区采用撑好竹作母本,大绿竹作父本选育的杂交优良丛生竹新品种,具有生长快、材质好、出笋期长、适应性强,易繁殖、且造林成活率高等优良特性。撑绿竹栽植后一般3年可以成林,第4年可采伐竹材,竹材产量4年~8年为初产期,每亩每年可产竹材2吨~3吨,8年以后进入盛产期,每亩每年可产竹材4吨~8吨,竹材是造纸用的好原料。  相似文献   

17.
以田林麻竹、龙竹、马来甜龙竹、吊丝球竹,壮绿竹、撑绿杂交竹6号、撑绿杂交竹30号的容器扦插苗为研究材料,在南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营造试验林,研究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造林6个月后,7种大型丛生竹容器扦插苗的造林成活率在50%-93.4%,吊丝球竹和撑绿杂交竹6号的造林成活率较高,田林麻竹的成活率最低;撑绿杂交竹30号的长势最好,龙竹和壮绿竹的长势较差;新竹数量与母竹萌芽数量呈正相关;新竹地径均与母竹地径、萌芽枝条数量和长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林业资源管理》2013,(6):184-190
采用五点法对宜宾市分布较多的4种竹资源,硬头黄竹、撑绿竹、慈竹和绵竹不同生育期的鲜重、总鲜重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竹种总鲜重平均大小为慈竹>撑绿竹>绵竹>硬头黄竹,不同生育期鲜重平均大小为1a生竹>2a生竹>多年生竹;2)不同生育期竹鲜重与总鲜重相关程度较高,绵竹总鲜重与2a生竹鲜重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43;3)不同竹种经济效益表现为慈竹>绵竹≈硬头黄竹>撑绿竹,撑绿竹1a生阶段经济效益比例高达44.58%,多年生阶段经济效益所占比例最小为22.78%。  相似文献   

19.
以撑绿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肥料配比、施肥量和施肥方式3个因素不同水平的正交试验,对撑绿竹的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促进撑绿竹胸径增粗的最佳施肥模式为:肥料配比(N:P2O5:K2O)为3:2:1,施肥量为1.2 kg/丛,施肥方式为撒施;提高撑绿竹繁殖率的最佳模式是:肥料配比(N:P2O5:K2O)为5:2:1,施肥量为0.6 kg/丛,施肥方式为穴施;增加撑绿竹生物量的最佳施肥模式为:肥料配比(N:P2O5:K2O)为5:2:1,施肥量为0.6 kg/丛,施肥方式为撒施。  相似文献   

20.
2008~ 2010年间在贵州省赤水市、仁怀市、习水县分别设置试验地,开展了不同改造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低改措施的应用,撑绿竹的胸径、竹高、竹材产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到2010年,处理A最有利于撑绿竹新竹生长,平均胸径达5.38 cm,平均竹高8.81 m,竹材产量15.02 t·hm-2.砍灌割草间伐、竹丛施肥、竹蔸培土相结合的低产林改造措施,可明显提高竹材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