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9 ̄1991年的研究表明:青皮3号叶形的转换是在一定叶龄基础上发生的,根据叶龄与叶形结合来划分生长阶段比传统的株高法和生长速度法更为稳定和准确;苗期和旺长初期与纤维细胞的慢速分化期和旺盛分化初期相对应,分别为心叶期和3裂叶期;旺长盛期包括纤维分化盛期及积累盛期,分别与5裂叶初至50叶龄左右和50叶龄左右至9月底。1992年的分期收获试验表明,9月底以后,纤维产量及强力均提高很少,收获期只与光  相似文献   

2.
对4月266播种的春红麻和5月27日播种的夏红麻于不同叶龄期取样的观察结果表明:纤维细胞的慢速分化期,春、夏红麻均在9叶龄前;快速分化初期,春、夏红麻分别为9~13和9~17叶龄;分化盛期分别在13~50和17~60叶龄:此后为纤维细胞分化后期。为加速纤维细胞分化,旺长肥应于9叶龄左右施用。  相似文献   

3.
1996 ̄1998年以Ⅱ优多恢57为材料,研究了移栽、深水、施氮与水稻环境敏感期分蘖芽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秧苗移栽期叶龄分别与秧苗带蘖死亡率和处于环境敏感期叶位分蘖芽的出鞘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冬水田秧苗最适宜 栽叶龄为5.8叶左右。(2)深水处理3天以上秧苗处于环境敏感期叶位的分蘖发生率为0,移栽返青期以灌浅水为宜。(3)深水控制环境敏感期叶位分蘖芽的效果与本田底肥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熟性莜麦的主茎叶片数相对稳定,一般在10片左右,叶片的出生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重叠性,各叶片功能期以近穗3片叶较长;莜麦的光合和非光合部分干重积累动态有一定的规律性;莜麦幼穗分化各期与主茎叶龄具有较明显的对应关系,要为生产上幼穗分化各期鉴定的指标,叶龄与分蘖,节间的发生伸长都有较好的同伸规律。  相似文献   

5.
武昌南湖圆背角无齿蚌食性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武昌南湖圆背角无齿蚌的食性与生长特点进行了研究,该蚌主要摄食绿藻、蓝藻、硅藻、有机碎屑;对食物大小有一定选择性,其主要食物大小为(长×宽):2~30μm×1~7μm;除1月份外,几乎全年都摄食,以夏季为旺;4+龄以前生长较快,其中1+~2+龄生长最快,4+龄以后生长减慢,5~8月份为壳长生长盛期;体重和软体部以3~4月和6~9月生长为旺,软体部分除5月不增重外,其它时间都增重;体重与壳长、壳高、壳宽呈指数相关,体重与软体重、壳长与壳高、壳宽呈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6.
皖麦17在适期播种情况下,主茎13片叶生长需要175~178天。从叶龄上讲,冬前分蘖二叶一心以上的蘖一般能成重穗,从时间上算,11月中上旬形成的分蘖成穗率较高。11月20日左右幼穗分化进入伸长期,第3位蘖的穗分化到花原基分化时可以赶上主茎穗。开花后12天籽粒外形基本形成,灌桨强度最大的时期是开花后第20天前后。经济系数40%左右,干物质运转率25%左右。  相似文献   

7.
地膜玉米穗分化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1)地膜玉米中单2号雄穗和雌穗分化历时分别为34,36d时,分化始期的可见叶和叶龄分别为8.8,6.5和11.0,7.7。与露地玉米相比,雄穗分化期缩短16d,雌穗分化期缩短12d。在穗分化的前期和中期,地膜玉米的叶数均显著多于露地玉米。(2)地膜玉米雌雄穗分化期的对应关系与露地玉米基本一致。(3)地膜玉米要求栽培措施比露地玉米早而及时。前期和中期管理的叶龄值比露地玉米多1,后期与露地  相似文献   

8.
尹乐  杜从中 《北京农业》2011,(3):156-158
以云烟85为材料,对湖南省郴州市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淀粉含量和差异分析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在叶片发生的初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然后迅速上升,部位间规律有较明显的差异。下部烟叶积累淀粉的主要时期是30~50d叶龄,在40d叶龄以前下部烟叶的淀粉的积累速度大于分解速度,烟叶中淀粉的积累速度小于分解速度。中部烟叶除了第8~10叶位的烟叶在30~50d叶龄时淀粉积累强度小于降解强度,其淀粉的积累强度基本上一直高于降解速度,最高时期是70~80d叶龄。上部烟叶在30d叶龄以前积累的淀粉量较少,30d叶龄以后,淀粉的积累迅速上升。对发育过程中烟叶的淀粉含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叶龄和部位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同期播种,叶龄不同,插秧期不同的四种类型秧苗的叶片生长速度和分蘖成穗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叶龄3.0叶龄插秧的水稻,分蘖成穗节位低,分蘖出现多。成穗数多。水稻单株分蘖力为2.0叶龄〉3.0叶龄〉4.0叶龄〉5.0叶龄。乳苗插秧显示出分蘖成穗优势,这种方法与中苗,大苗插秧可分期进行,可缓解人力的紧张。  相似文献   

10.
小麦叶片出生与穗分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小麦冬性品种京411和春性品种扬麦158为材料,于9月30日(早播)、10月30日(适期播种)和3月2日(晚播)分期播种。研究得出,叶龄与穗分化时期的对应关系因品种、播期而异;叶龄余数与主要穗分化时期的关系在适播条件下品种间十分接近;叶龄指数与穗分化的关系因品种而异,但不同播期间差异较小。结果初步揭示了小麦叶龄、叶龄余数、叶龄指数与穗分化进程的相互关系,为作物栽培调控和生长模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试验研究了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此虫在河北冀东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4月下旬开始羽化,5日上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共分5龄.第1代蛹期50d左右.第1代成虫羽化,产卵盛期为8月上旬,8月中旬为幼虫孵化盛期,9月上中旬为赵冬代化蛹盛期,蛹期240d左右.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籼型杂交水稻品种西农优17,在相同条件下培育成0~6.2叶龄的秧苗,同期移栽于人工气候室(箱)内,昼温/夜温为25/20℃和20/15℃,自然日照,研究不同秧龄对生育初期发根、出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另外一部分同期移栽于自然环境下,研究对孕穗、抽穗开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后7d,反映发根力的5个指标,新根数、最长新根长、平均新根长、总新根长和新根质量,都随移栽叶龄增加和发根节位上移而增加;反映叶片生长的出叶速度(叶/d)和叶片伸长速度(cm/d)呈现出相反趋势,移栽叶龄愈大,叶片长度随叶位上移逐渐延长,出叶速度愈小;叶龄增加量愈小,而叶片伸长速度愈大,抽出叶片(身)长度愈大.2栽后7d内,新根数与叶龄增加量呈负相关,与叶片抽出长度呈正相关.3用栽后0~3d的出叶速度作为植伤指标,随移栽叶龄增加出叶速度减小,植伤加重,芽苗没有观察到植伤;栽后8~16d,移栽叶龄增加出叶速度恢复愈快.4栽后21d各项指标都随移栽叶龄增加而增加,用各叶龄值/6.2叶龄值进行比较,叶龄差距最小,根数次之,干质量差异最大.5 25/20℃的高适温与20/15℃的低适温相比,促进了各项生长指标的增加.6随移栽叶龄减少,主茎总叶数减少,大田移栽至孕穗、抽穗的生育时间推迟.  相似文献   

13.
据观察,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植伤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杂交水稻叶片叶龄的依据。在秧田期可用数记法和种谷方向法来判断秧苗的叶龄;在分蘖期,可根据第一双零叶、第一类葫芦叶、植伤叶来判断叶龄的变化;在幼穗分化期,可根据第二双零叶、第二类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来判断最后3片叶。在杂交水稻栽培上,应用叶龄判断方法,能准确地掌握杂交水稻生育进程,实行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在杂交水稻制种上,利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楂粉蝶核型多角体病毒(AporiacrataegiNPV简称AcrNPV)对其4龄虫食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为50%左右,病毒浓度为3.325×10^7PIB/ml时,AcrNPV毒力强,杀虫效果好,第9d,20h感染幼虫的死亡率达100%,感病幼虫与健虫食量相比,1~3d下降16%,4~6d下降46%,7~9d下降82.4%,因此在山楂粉蝶幼虫3龄末,4龄初施  相似文献   

15.
在生长箱控制条件下,利用6个春麦品和3个冬小麦品种进行春化实验,着重研究了春化处理对小麦穗分化各个阶段的效应.结果表明,①伸长期:春化处理使伸长期所需积温值降低,叶龄值减少,但延长出苗-伸长期持续天数;②伸长-二棱初期:该期的实际天数、所需积温值及二棱期的叶龄值均随春化处理而降低,其实际天数与出苗至抽穗期的相关系数达到0.9708;③二棱初期-护颖期:该期实际天数、所需积温值及护颖期叶龄值也随春化处理而降低,其实际天数与出苗至抽穗期天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7986.因此,春化效应不仅表现在促进小穗原基分化的开始,而且加快小穗分化的完成.春化处理对护颖期以后的穗分化过程影响很小.本文认为.应将护颖分化期视作春化效应结束期而非春化阶段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大麦幼穗分化进程与植侏外部开矿关系密切,1997年对5个大麦品种(品系)、不同播期的幼穗分化与叶龄、叶龄余数和叶枕距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幼穗分化各阶段的叶龄基本一致,不同品种同一播期幼穗分化各阶段的叶龄有明显差异,弱春性品种主茎总叶数较多,幼穗分化起步迟,进程慢,春性品种主茎叶数较少,幼穗分化起步早,进程快。应用叶龄、叶龄余数和叶 距等指标来判断幼穗分化各阶段,对于采取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兴安落叶松播种苗在出苗期、生长初期和速生期所需要的最佳土壤水分能量水平及影响生长的上、下限值,使用张力计控制3 ̄4个土壤水分能量(土壤水吸力)水平等级(处理)。结果说明在出苗期对场圃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速度和L/H比的最佳土壤水分能量水平是土壤水吸力为10 ̄20kPa;当土壤水吸力为50 ̄73.3kPa时,就严重影响出苗;当土壤水吸力低于10kPa时,对苗木根系产生不利影响。在生长初期  相似文献   

18.
黄德社  张清学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4):295-297,299
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植伤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杂交水稻和制种父母本叶片叶龄的依据。在秧田期可用数记法和种谷方向法来判断秧苗的叶龄;在移栽后分蘖期,可根据第一双零叶、第一类葫芦叶和植伤叶来判断叶龄;在幼穗分化期,可根据第二双零叶、第二类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来判断最后三片叶;在杂交稻制种上,根据叶龄判断方法判断出父母本叶片叶龄,以便随时预测父母本对应叶龄是否相吻合,有利于花期预测和调节,确保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山楂粉蝶核型多角体病毒(AporiacrataegiNPV简称AcrNPV)对其4龄虫食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为50%左右,病毒浓度为3.325×107PIB/ml时,AcrNPV毒力强,杀虫效果好。第9d,20h感病幼虫的死亡率达100%。感病幼虫与健虫食量相比,1~3d下降16%;4~6d下降46%;7~9d下降82.4%。因此在山楂粉蝶幼虫3龄末,4龄初施毒防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南岭黄檀卷叶象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岭黄檀卷叶象是南岭黄檀的重要害虫、成虫食叶和卷叶产卵为害.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南岭黄檀展叶后,越冬成虫开始上树活动,哨食嫩叶,四月初成虫开始产卵.卵期5~7天,幼虫共2龄,幼虫期9~12天,化蛹前成熟幼虫分泌粘液在卷苞内做成内壁光滑的蛹室,蛹期3~5天.成虫羽化后在卷苞中停留2~3天,然后将卷苞咬一圆形孔洞爬出危害,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试验表明,用50%甲胺磷乳剂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200倍液在每年4~5月紫胶虫放养前喷雾防治成虫,效果可达至91.2%~95%,在成虫产卵期摘除卷苞,集中处理是消灭虫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